盛唐血刃-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沉吟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赶紧杀绝?”
“杀绝倒不至于!”魏征笑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流配万里!”
……
翌日清早,百官依次登朝。
众人纷纷用敬畏的眼光打量着魏征和房玄龄。尉迟恭、薛万彻等武将看到陈应的时候,双目含笑。
陈应从容不迫地站在武将之首,李靖次之,屈突通再次之。
待百官站定,李建成起身,目光咄咄的望着众臣道:“朕要颁布三道诏命。其一,台阁弼辅,揆总中枢,一举一动,干系天下,隋文帝重修文法,更迭规制,以中书取上意、草制敕;以门下谏国事、审大政;以尚书总繁巨,治百僚;三省用事,佐王命,协阴阳,清宇内,靖六合,冢宰公卿,持章庙堂,仆射、侍中、中书令,职守枢命,平章政事;朕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诸司书、监、郎、丞,位在综要,权守枢衡,当选其贤,入政事堂议驳国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机务,平章国计,位次省揆……”
百官顿时精神一振,全都聚精会神地聆听李建成的每一句话。
魏征抬头看着李建成,神情复杂难解。
房玄龄望着李建成,内心激动万分。
李建成环顾朝堂,满意地点点头道:“第二份,导人而使之谏,赏人而使之谏,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门下省增设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专司献纳谏正。第三份,朝廷之权还诸朝廷,三省六部九卿十二卫,各司其职,所有政务军令,交由政事堂商议处置,朕为天子,亦不可轻率干涉臣下行使职权。门下侍中何在?”
宇文士及忙不迭出列躬身道:“陛下发此亘古未有之宏论,仅此便已超迈古今,虽汉高魏武,亦不可比,唯三代之治,似可同论之。臣等居于大唐盛世,有幸侍奉一代明主,亦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陛下放心,臣着门下侍郎办理审核封驳,诏书即刻便能下达。”
李建成气得戟指宇文士及吼道:“朕说这么几句话,便可以比拟尧舜了?做明君如此轻松,历代圣人孜孜求治,却又何苦?恭祝万年,自古皇帝,除了始皇帝和汉孝武帝,又有哪一个,活过了七十岁?江山万载永固,说来好听,秦隋两代,开国之君,哪个不是旷世雄主,历二世而亡其国,这却又是为了什么?奉承话好说,事情却不是那么好办。朝廷将审核封驳之权付之门下,是为了保证朝廷政令不出差错,以免恶法祸害黎民,不是为了走个规矩做障眼法的。”
宇文士及满头大汗,连连叩首。
魏征神色激越,不自觉的点头微笑。
房玄龄侧身贴着高士廉,房玄龄小声的对着高士廉道:“陛下好像,终于开始进入状态了。”
殿门口一阵骚动,官员们纷纷让开,封道言一身孝服走上殿来。
封道言大哭跪倒道:“陛下,家父昨夜病逝了。”
李建成腾地站了起来。
百官心态不一地,互相交头接耳。
李建成只好罢朝,带着文武百官前往封府吊唁。
封德彝府邸内外一片素白,哀声阵阵。
鸿胪寺卿在封府门口,指挥手下官吏,帮着布置灵堂。
李建成的车驾在封府门口停下,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官员队伍。
李建成一身素服下车。
封府家眷站在院内恭迎李建成。
封道言哭得声嘶力竭。
李建成望着封道言道:“封相国升暇,你们节哀顺变。太常寺卿何在?”
太常寺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李建成身边。
李建成道:“封相丧葬所需,皆由太常寺供给,若是还有什么不足,尽管向朕奏明。”
太常寺卿连连点头称是。
百官依次进府悼念。
李建成又道:“封德彝为人正直,勤勤恳恳,辅佐太上皇,当年朕在长安,度日如年的时候,封相能站出来,替朕仗义执言,难得啊!”
李建成顿了顿道:“追赠封德彝为司空,谥号明,增实封,令长子封道言降等袭爵,封家诸子,皆有恩荫。”
百官齐声称赞道:“陛下仁圣。”
李建成等文武百官走后,
封府灵堂,哀声阵阵。
李孝常、长孙安业、裴律师数人,面带悲戚神色,进来悼念。
封道言神情麻木地,起身给众人回礼。
李孝常走到封德彝的棺椁前忽然抱住棺椁痛哭起来道:“相国啊,……您走得实在是太早了!……您老撒手一走,谁来庇护……咱们关中世族啊!”
长孙安业等人也跟着痛哭起来。
封家子侄闻讯赶到灵棚宽慰众人。
李孝常哭了好一会才止住。
长孙安业道:“封相国本来好好的身子骨,再活个十几年,一点问题都没有,偏偏前几天,被魏征、房玄龄当众折辱,这是被魏征给气死的。”
裴律师叹息一声道:“家父已被赶出朝堂,没想到,他们连封相,居然都不放过。”
李孝常咬牙切齿地看着众人道:“为何不诛杀魏征,替封相国报仇,这样的仇若是不报,还算是人子么?”
封道茂愤愤道:“不杀魏征,誓不为人。”
封家子侄们纷纷喊道:“不杀魏征,誓不为人。”
长孙安业跟着喊起来。
……
魏征府邸,魏征走出家门,跨上马车。
马车徐徐驶上天街。
天街两旁,各处早点铺子纷纷开门营业。
魏征不忍心老妻为他操持早餐,所以每次早朝,魏征都是在街上随便买些胡饼,就着羊杂汤对付一下。
众多上早起百姓在早点铺子里购买热气腾腾的胡饼。
来往的百姓纷纷向魏征打招呼。
魏征拿着胡饼进到马车前。
就在这时,一名壮汉走向魏征。就在魏征登上马车的时候,他嘶吼道:“魏征狗贼,拿命来!”
说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陡然出现,锋利的匕首,朝着魏征的后心刺去!
ps:这是还盟主打赏的第四更,还有六更,老程明天继续努力!
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就在那柄匕首快要刺中魏征的后心里,突然飞来一道乌光。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那道乌光像蛇一样,快速缠绕在匕首上,随着一股巨力传来,匕首居然随着那道乌光飞走了。
刺客这才发现,所谓的乌光,居然是一支马鞭。
原来,魏征的马夫,早已换成了元随禁军。元随禁军侍卫,就是影视剧里的大内侍卫,也是中南海保镖,每一个人都是以一挡十的高手。
魏征、房玄龄、高士廉三人联合实施大唐的政治改革,也可以说是在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特别是房玄龄的五点要求,裁撤部队老弱,把长安城十二卫将士得罪了,裁撤官员,把关中门阀世族得罪了。
如今的魏征、房玄龄、高士廉他们三人,加上陈应几乎是整个天下的公敌。
所以,李建成为了保护魏征的安全,不仅用元随禁军侍卫替换了魏征的马夫,就连魏征、房玄龄、高士廉他们府邸上的仆役也换成了不少元随禁军侍卫。
这个马夫,就是魏征身边的十六名元随禁军侍卫之一的许定远。
刺客一着失手,并没有慌张,他失去匕首,抡起拳头砸向魏征的后心,刺客也是高手,曾一拳打碎牛的头盖骨,这一拳下去,如果砸实,魏征绝对五脏六腑移位,吐血而死。
许定远不慌不忙,手中的马鞭再次飞去,这一次马鞭子直接缠绕在刺客的胳膊上。
刺客极力挣扎,许定远沉声大喝:“给某倒下!”
说着,许定远手中猛然加力,刺客被鞭子甩飞三丈多远,刺客摔在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
就在这时,又有四名刺客从人群中拔出横刀向魏征扑来。
不过,魏征已经进入马车,随即按下马车里的机关,像魏征、房玄龄、高士廉以及李建成的马车,全部都是陈应在工坊特制,外表虽然与普通的马车一般无二,可是木质的厢壁里面,包括用护甲打造而成,这种护甲可以挡住三石强弩的近距离射击,除非用床子弩或八牛弩,否则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伤害马车里的乘客。
魏征启动马车的机关,随即格格起响起,马车的车门、又处车窗,全部落下护甲,一时间,这辆马车就形成一个乌龟壳。
看着魏征进入马车内,许定远不再担心,随手坐位下抽出两根钢铁管子,双手一拧,形成一支钢枪。
许定远枪法凌厉大声喝斥,威风凛然,以一敌四居然半点不落下风。
不过十数回合,许定远接到信号,枪法一转,连续抢攻,把一名刺客刺成血葫芦,刺客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了,就被其他元随禁军侍卫生擒,其他三名刺客见状不妙,扭头就跑。然而此时破空声也同时响起,三名四下奔逃的刺客,纷纷中箭落在地上,这些弓箭专朝刺客的四肢非要害部位射击,他们全部落网。
……
另一边,陈应躺在他的马车里,舒服的睡着觉。好在由于减震装置更新换代,现在的减震效果比第一版的减震效果好上三倍不止。
陈应五更从清林里起来参加朝会,可是起得太早,只能躺在马车里,抽空扑一个回笼觉。
马车里的红泥炭炉上,正燃烧着一口小锅,小锅里炖煮着牛肉汤,从清林里陈家出发,等到长安城的时候,牛肉正好炖得劲道可口。
唐朝虽然以农为本,禁止百姓屠杀牛,不过因为有买卖才有杀害,长安城的一头成年黄牛可以卖六千至八千钱之间,一头黄牛可以宰杀后,出牛肉两百至三百斤,可是牛肉的价格却高达七十文,甚至极个别的时候,高达上百文。
一头宰杀后的牛肉价格,比成年活牛数倍,巨大的利润,让很多人想方设法杀牛卖肉,毕竟,像老死、病死、折断腿、或者牛蹄有伤,不能耕种的牛,都可以宰杀。(这里也算是为前面章节,有读者在喷这个问题,作一个解释)。
就在陈应的马车进入长安城的时候,陈应睡好了。他拿着在红炉炭炉上烤得松软的锅盔(就是一种大饼子),将锅盔掰成小块,放入牛肉汤中泡起来。牛肉汤泡馍是陈应的最爱,特别是现在有了辣椒,更让陈应感觉爽歪歪。
就在陈应吃了足足半张锅盔,喝了大半碗牛肉汤的时候,马车紧急停车,巨大的惯性让陈应碗里的牛肉汤撒了他一下襟。
虽然没有烫伤,可是现在陈应只要穿着这一身具服出去,恐怕会被人以为小便失襟,尿了裤子。
陈应不悦的问道:“怎么回事?”
车夫老周期期艾艾的道:“阿郎,好像是撞人了!”
陈应推开车门,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年轻男子倒在车边,不住的呻吟着。
老周惊魂未定的骂道:“你没长眼睛吗?……这么大的马车都看不见,居然硬往上撞……”
郭洛这时走到马车前,向陈应道:“主上,刚刚此人在引导骑士过去之后,突然向马车冲来……”
陈应明白了,他这是碰到碰瓷的了。可是他又感觉奇怪,像陈应这样,以公爵仪仗引导的马车,就是傻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