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李世民通过这种方式,兼并周围五十六个城邦,将周围两百余万百姓纳入统治之中。
李世民每当夜晚,就会遥望着西北方向:“我李世民会回来的!”
……
长安显德殿东配殿内,李建成与郑观音躬身而立,朝着魏征、陈应、房玄龄躬身而礼。
李建成引着魏征、房玄龄陈应三人坐下。
侍女打开案几上一道菜的盖子。
李建成伸手指着菜道:“玄成,这便是关中最著名的菜肴羊羹。羊羹源于周朝的牛羊羹,关中的羊羹,味道鲜美无比。朕小时候,最爱吃这道菜,玄成是河北人,玄龄是山东人,是这样的关中美食,以前应该不常吃。尝尝!”
郑观音暗暗捅了李建成一下。
李建成尴尬的笑了笑。
房玄龄臭着一张脸道:“陛下从小锦衣美食,臣实在不敢比。”
陈应看着二人,急忙道:“臣最喜欢这道菜,我可以大饱口福了!”
说着,陈应狼吞虎咽的大嚼起来。
李建成尴尬地笑了笑,手指第二道菜道:“这道菜,叫酿皮,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名贵菜肴,只是做法奇特,在关东、河北怕是很少能吃到。这也是关中人最爱吃的。”
魏征伸筷子尝了一口,皱起眉头道:“蒜汁太浓,若是多放些醋,倒还不错。”
房玄龄根本就没有动筷子。
李建成嘴角抽动,勉强挤出笑容。
郑观音努力的憋着笑,仔细的打量魏征与房玄龄。
李建成深吸一口气道:“玄龄,再尝尝这酒,黄桂稠酒,源于周代的醪醴……”
房玄龄端起酒,飞快的打断了李建成的话。
房玄龄道:“这酒臣喝过,不如齐州的青州的醇香。”
李建成皱起眉头。
郑观音赶忙在案几下面拉扯李建成的袖子。
李建成强行按捺不悦,深吸一口气,再次撑起笑容道:“建成准备拜玄龄为参知政事,请玄龄协助建成,为大唐开创天下长安的太平盛世。”
房玄龄不为所动的道:“陛下,臣有三件请求,不知陛下可否答应?”
李建成看了陈应道:“但有所请,建成无有不允。”
房玄龄喝了口黄桂稠酒,皱眉放下,清了清嗓子,坐正了身体道:“第一件,官爵是国家名器,不可轻授滥封,宰相为中枢揆首,一举一动,干系天下,更不能随便选拔,任官授职,要慎重……”
李建成咂咂嘴,一脸无奈。
房玄龄接着道:“第二件,纳谏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若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再好的皇帝迟早也要变坏;第三件,重职司,将朝廷之权还诸朝廷,作为君主,不应该轻率干涉臣下行使职权,否则就是对臣下的不信任,也是对国家大事的不负责任。”
房玄龄说完,抡起筷子开始挨个品尝菜肴。
李建成口中喃喃,却一时间找不到话语。
郑观音面带微笑,看着入神的李建成和踞案大嚼的房玄龄与魏征。
魏征朝一旁的侍女招手道:“拿点醋来!”
李建成讪讪然的道:“朕略不适,先去方便一下!”
说着,李建成甩袖而走。
陈应赶紧跟上去。
走到大殿外,李建成依旧满脸忿忿不平,他看着陈应追来,马上发泄着唠叨道:“陈应,你今天可是都看见了,我是掏心掏肺,一片赤诚,房玄龄却毫不在乎,指东画西,我看这个房玄龄,还是记恨我……还念着二郎的好!”
李建成郁闷地叹口气道:“朕与房玄龄的仇怨,看样子是化解不开了,他根本就不愿意全心全意为朕做事情。”
陈应却一脸轻松地道:“我倒是觉得,房玄龄今日的举止,合乎情理,他确实没有理会你那个宰相的任命,也没有对你的重视,感激涕零,可是齐州名士,实实在在的,给了你三条很有用处的建议。这三条建议重不重要?”
李建成皱眉道:“这三条建议,自然是极好,可是……难道宰相的职位,还不能表达……我对他的重视和尊敬吗?”
陈应轻轻笑了笑道:“陛下,您也熟读经史,当知,行王道与霸道的优劣,当年秦始皇行霸道,英年早逝,大秦二世而亡,隋文帝行霸道,二世而亡,汉武帝行霸道,晚年巫蛊之祸,整个长安死难超过十万人,大汉十六军候,或是被杀,或是被贬低共有九人,三去其二。”
李建成看着陈应有些发愣道:“你也以为房玄龄与魏征是对的?”
陈应点点头道:“皇帝是天子,但是更是一个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陛下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李建成看着窗内的魏征与房玄龄有些出神。
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么
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么
李秀宁拉开陈应蒙在头上的被子。/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陈应不悦的道:“甚什么?”
李秀宁推着陈应的肩膀道:“你再重复一遍。”
“我已经说了三遍了!”陈应没好气的道:“选士人,行王道,纳谏言,常自省,重相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李秀宁又问道:“当时朝堂上其他人怎么说?”
陈应撇撇嘴道:“鸦雀无声。”
顿了一顿,陈应又道:“对,陈相国(陈叔达)与封相国在散朝的时候,吐血了!”
李秀宁呆了半晌没有言语,坐在床上一动不动。
陈应轻推李秀宁的胳膊道:“三娘,三娘……”
李秀宁从神游太虚中醒转过来,连声叹息道:“魏征、房玄龄这两个人,太上皇当年怎么就没有用起来呢?”
陈应哑然失笑。
要说用人,李渊跟他的两个儿子真的差远了,李建成麾下文武王珪、魏征、李瑗、武有薛万彻、冯立、李安俨、李世绩。至于李世民麾下其实也不差,文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十八学士,武的更有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张亮、张公瑾等等。
可是翻过头看看李渊麾下,六大相国裴寂、宇文化及、封伦、陈叔达、杨恭仁、萧时文,武有刘弘基、长孙顺德、郑仁泰、屈突通等,关键是在玄武门之变时,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挺身而出。
事实上,历史上李世民可以成功的最大关键因素,就是因为李渊麾下的功臣的倒戈,如果没有刘弘基的背叛,李世民光靠一个常何根本就进不了太极宫,更何况还有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以及刘政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有六人,除了魏征之外,都是拥立之功,包括萧时文、刘政会、刘弘基、殷开山、屈突通和长孙顺德,他们才是助李世民成功的关键因素。
陈应故作惊讶的道:“这个房玄龄,也很了不起吗?”
李秀宁颇为意兴阑珊,软塌塌地靠在斜榻上,慢慢的将自己的脑袋,挪到陈应怀中,喃喃自语道:“魏玄成,房玄龄他们两个人……都是国士!诸葛亮是蜀国的国士,姜太公是周国的国士,商鞅是秦国的国士……这个魏征和房玄龄,是我大唐的国士啊……”
陈应转身望着李秀宁道:“你漏了一人!”
李秀宁好奇的问道:“谁?”
“还有我!”陈应伸手指着自己的脸道:“我陈应也是大唐的国士!”
李秀宁“噌”的一下坐起身来,一副“早知如此”的笑容的道:“对,还有陈郎!”
陈应伸手抓向李秀宁那不可描述的部位,一边贱贱的笑道道:“你好你言不由衷啊!”
李秀宁的咯吱窝被陈应挠得痒痒的,她一身扭动着身子,一边求饶道:“陈郎,饶命……我哪有!”
陈应自然不会理会李秀宁的求饶,他上下其手,不一会儿,李秀宁被陈应挠得娇喘连连。
作为过来人,李秀宁自然知道陈应想做什么,李秀宁很自然的迎合着陈应,情到浓处,水到渠成。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声稚嫩的声音响起:“阿爹……你怎么趴在娘身上!”
陈应正准备提枪上马,可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陈谦居然跑到卧室里,瞪大眼睛望着陈应与李秀宁。
顿时,陈应就感觉心里有万马呼啸而过,就怕空气都突然安静的尬尴,扑面而来。
此时,李秀宁的脸瞬间羞红,她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陈应到底是老司机,反应也快。他快速起身扯起衣服,同时将毯子盖在李秀宁身上,陈应这才转身抱起陈谦道:“阿爹在跟你娘相爱呢,当然,由于阿爹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弱了,无法向你解释清楚,你只要记得,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会这么做,有一些事情,你长大后就会明白了!”
说完,陈应喊来乳娘,带着陈谦回去休息。
等乳娘走后,李秀宁气得对陈应又掐又拧,良久,李秀宁嘤嘤的道:“好了,这下没脸见人了!”
陈应尬尴的笑笑,也没有了心情。
李秀宁凶巴巴的道:“这个乳娘,我要赶她走,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陈应点点头,他知道此时李秀宁的情绪非常激动,如果不顺着李秀宁的话说,恐怕马上就会引火烧身。
……
秘书监,值夜的官吏努力睁大眼睛,不让自己睡着,脑袋却不由自主地鸡啄米,前后摆动。
此时,他心里正不时的问侯着魏征与房玄龄的女性,
书案前,魏征和房玄龄一人独坐在案几旁,仔细翻阅着奏对记录。
官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满脸惆怅地看着魏征。
官吏自言自语道:“这两个老夫子,真是的,都已经亥时了,还赖在这里。”
魏征找到一篇奏对,顿时精神大振道:“就是这篇奏对,我倒要看看,陈大将军当年,是怎么在给陛下上疏科举!”
房玄龄看着魏征兴奋的模样,他扫了一眼上面的字,脸色微微一变,失声道:“魏玄成,你真敢冒天下大不违,不怕身死国灭?”
魏征望着房玄龄冷笑道:“又不是独夫民贼。”
房玄龄摇摇头道:“一个独夫民贼,不至于身死国灭。秦始皇是独夫,大秦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汉孝武皇帝也是独夫,他南吞百越,东扩四郡,两驱匈奴,功盖千古。但是,这件事情,碰不得啊!”
房玄龄道:“魏玄成,当时你还没有归附陛下,或许不知道,几年前,陛下曾在太极殿上,提出开科举的事情。”
魏征点点头道:“这事我记得,当时长安城里,为此事热闹了好一阵子。”
房玄龄点点头道:“昨日之因,明日之果,隋朝亡国,缘由种种,其中之一,便是因为开科举……隋文帝试图用开科举的法子,从庶民中间,选拔士人,以改变高门世族把持朝堂的局面,于是乎,谁要开科举,谁便是天下世族的敌人,当今皇帝,在这方面,和杨坚杨广父子,如出一辙,身死国灭,其未远乎。”
魏征冷冷的笑道:“那个时候,陈大将军还不是陈大将军,现在,有陈大将军在,你看看关中门阀,天下世族,哪个敢扎刺?”
房玄龄沉吟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赶紧杀绝?”
“杀绝倒不至于!”魏征笑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流配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