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血刃 >

第636部分

盛唐血刃-第636部分

小说: 盛唐血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宁连连点头。

    陈应道:“其二,天策府的那些降将,如秦琼、程、谢、牛、他们如今官职都是从三品,已经后来居上,军功奖励更是可观,如此待遇,却没有元从和降将的事情,他们难道不眼红?就算降将系没什么想法,太原元从的那些老人呢?”

    许敬宗点点头道:“那按大将军的意思是……先查谁?”

    陈应道:“你手中掌握着谁的证据?”

    许敬宗讪讪的笑道:“果然是什么都瞒不住大将军,门下手中现在就有程知节的证据,近三个月,程知节麾下并没有战事,然而酒精消耗却足足比平时多了三成,冒领了足足六千斤!”

    “什么六千斤?”陈应听到这话,也是大吃一惊道:“怎么会这么多?”

    程知节好酒如命,这是陈应知道的,他想来程知节最多冒领三百五斤,可是却没有想到居然多领六千斤酒精,这也太吓人了。酒精却非常贵,毕竟这个时代生产酒清不比后世,即使大唐全力生产,一年下来产量也不过十几万斤。六千斤酒精,足以被量刑。

    李秀宁道:“肯定是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程知节好酒,经常把医用酒精当酒喝,他麾下将校,岂能效仿?”

    “就这么定了,那就先查程知节!”陈应道:“给天策府一点警告,没事别惹我!”

    ……

    长孙府,杜淹和长孙无忌对坐饮酒。

    长孙无忌心情愉悦,虽然此番没有除掉陈应,却让太子连续告病,而且秦王以尚书令的身份分管中书省。这样以来,朝廷里的大事,日常运作由尚书省负责,重大诏命与决策,又由中书省负责。

    也就说,监国太子李建成,只剩下一个名号。

    长孙无忌笑道:“杜兵曹,此番博弈,胜负如何?

    杜淹一脸古波不惊的道:“为人主者,最担心的,就是臣下相互串联,同气连枝,臣子们团结了,君王就要睡不着觉了。”

    长孙无忌点头。

    杜淹接着道:“故此秦王势大,太子势弱,陛下就要扶助太子,打压秦王;一旦局面反过来,太子强势,秦王势单,陛下就会安抚秦王,抑制太子,这是最寻常不过的帝王心术。因此,秦王只需要谨守两条,此番便是有胜无败。”

    长孙无忌急忙问:“哪两条?”

    杜淹正色说道:“要让陛下知道,秦王与太子之间,势如水火;更要让陛下明白,若是没有陛下庇护,秦王绝对不是太子的对手……”

    说到这里,突然一阵凄惨的惨叫声传来……

    “啊……”

    长孙无忌心中一惊,急忙起身喝道:“来人,怎么回来!”

    时间不长,一名侍从过来禀告道:“阿郎,出事了,您快过来看看……”

    长孙无忌不敢怠慢,他与杜淹来到前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前厅的横梁上,正潺潺往下滴着鲜血。

    长孙无忌心中一惊,指着一名侍从道:“搬把梯子过来,上去看看怎么回事!”

    侍从不敢怠慢,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梯子,侍从搬来梯子,发现上面有一个庞大的布袋,布袋早已冰冻了,可是大厅里升着暖炉,被冰冻的尸体肉块,缓缓融化,血水就顺着房梁流了下来。

    看着布袋全部都是碎肉块,侍从吓得魂飞魄散,惊叫着从梯子上滚落下来。

    此时,摔在长孙无忌的布袋里,虽然全是碎肉,不过长孙无忌和杜淹都是心硬似铁的人,他们倒没有害怕,特别是杜淹,反而用手在碎肉中拨拉着,杜淹一边拨拉着碎肉块,一边向长孙无忌分析道:“眼下这个天气,尸体会在外面一刻钟之内冻住,照大厅里的温度,至少需要半个时辰的时间才能融化!”

    突然,长孙无忌的目光落在尸体碎肉中的一只手上,这只手与众不同,因为有六根手指。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的愤愤道:“我知道死的人是谁了,大理寺天牢掌率狱史管自清,人称管六指!”

    杜淹感叹道:“多好的一枚卒子啊,可惜了,过河的卒子,关键时刻可以顶大车!”

    长孙无忌脸色阴晴不定,眼睛里迸射出怨毒的目光,渐渐的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恍惚。

    杜淹在水盆里洗着满是血污的手,一边道:“找人赶紧埋了吧!”

    然而,小半天。长孙无忌全然没有反应。

    杜淹上前推了推长孙无忌道:“长孙参军,你没事吧!”

    “没……没事!”长孙无忌发颤抖声音,显然出卖了他的内心。

    事实上,他不光担心,反而害怕。

    只有他非常清楚,这事是陈应做的,陈应既然可以把管自清的尸体扔在他的大厅的房梁上,而且是在大白天的情况下,让人无从察觉。很显然,陈应更有这个实力,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他。

    世族门阀圈养着大量死士,用死士解决一些不能见阳光的肮脏事。长孙氏的门第和底蕴,到底还是差了一些。

    杜淹望着长孙无忌道:“长孙参军想找回这个场子吗?”

    长孙无忌惊讶的望着杜淹道:“你有办法?”

    “有……”杜淹道:“陈应有一个旧部叫尤子英,目前提任安化门城门校尉,其实这也是陈应的一个小卒子,关键时候,陈应可以从安化门方便进出,我可以随时处理掉尤子英,把尸体也给陈应送去!”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反而冷汗一下子出来了,他失声道:“不……算了,要说死士,咱们秦王府加起来也没有陈应一个人的死士多,一旦动了陈应的人,他不发疯才怪,那样以来,就会引起决战了,太子反而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

    像程知节这样的外官,一般情况下贪污,是不会有人管的。毕竟,程知节不仅仅是河东兵马副从管,他身上还兼着天策上将府左一马军统军,秦王李世民身边的红人,只要李建成不准备动程知节,绝对没有敢动他。

    可是,现在比部郎中许敬宗的弹章就放在刑部尚书的案头,刘政会作为李渊起家的元老之一,他是从来不介入李建成与李世民斗争的,可是眼下,李建成率先发生了进攻,他也没有办法。

    刘政会左右为难,处置程知节,得罪秦王府。不处置,又得罪东宫,左右两个都是大神,任何一个人他也得罪不起。

    于是,刘政会起床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伤了腿,直接告病休假。

    刘政会虽然告病,可是朝廷的刑部需要继续运作,从刑部尚书台章,按照程序,送到了尚书省。裴寂望着弹劾程知节的奏折,一脸为难。

    不过,他却不敢把这个弹章给瞒下来,一旦瞒下来,就等于得罪东宫,得罪李渊。

    弹劾奏折放在李渊面前,李渊顿时就怒了。

    六千斤酒精,这个酒精可以勾兑成美酒的事情,李渊也不是不知道,他本想皇宫大内多用一些,结果被前任兵部尚书给怼了回来,理由非常强大,救命之物岂会浪费?

    李渊无奈,只好缩减宫中使用份额。事实上,李渊一年可以领到的酒精不过一千五百斤,可是想到程知节居然在三个月时间中贪污三千斤,李渊气得脸色铁青。

    李渊大吼道:“来人,拟诏!”

    负责制诏的官员匆忙进来。

    李渊道:“传朕旨意,调秦王府左一马军统军程知节,出任康州总管,接旨之日起,十日内赴任。”

    康州可不是康定,大唐在武德五年粤西晋康县(今德庆县境内)设立康州总管府,总管粤西一带六州军事。

    按后世的说法,从河东副总管到康州总管算是升职,毕竟河东山西那一块,无论人口和经济,都与广东没法比。可是在唐朝时代,康州还是蛮荒地带,程知节从河东出镇康州总管,算是流放了,而且还是非常严重的流放!

    ps:继续推荐一下,老程的新书《大魏武神》这是写完的书,全书四百二十七万字,可以放心看,绝对不可能太监。

 第二五三章农夫山泉有点田

    第二五三章农夫山泉有点田

    长安城秦王府承乾殿内,李世民坐在承乾殿中的软榻上,但眼睛已经闭上,仿佛已经熟睡了,外面是那样沉寂,但他李世民微闭的眼睛,不时的张望着,仿佛好像仍然在听着什么。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大殿外面大雪仍在飞扬,只有风声。

    李世民还是在听着,突然,他的眉毛又抖了一下。

    风声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个声音,侯君集的声音,侯君集的声音非常惶急,带着些许的无措:“出大事了,大事不好!”

    李世民的两眼倏地睁开了,他目光如电,直视着侯君集道:“老侯出了什么事?”

    侯君集心有余悸的道:“宫里刚刚发了旨,要贬老程去康州!”

    “康州?”李世民自然清楚康州是在哪里,别看程知节体壮如牛,一旦真发配到了康州,恐怕也是九死一生。李世民皱起眉头道:“老程怎么会惹怒陛下?”

    侯君集道:“据说老程三个月冒领了六千多斤酒精,被老程喝掉了!”

    “什么?”李世民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三个月六千多斤酒精,别说酒精,就连普通的米酒,恐怕程知节也喝不完。要知道六千斤酒精,加上勾兑的水,至少可以上万斤,平均每天就是一百余斤,就算把程知节放在酒缸里,恐怕他也无法在三个月内喝完。李世民瞪大眼睛,膛目结舌的道:“老程怎么可能喝这么多酒精?”

    侯君集苦笑道:“老程是什么样的人,殿下您又不是不知道,老程也就是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不能跟他麾下的将校分享,像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肯定是见者有份,相比老程麾下那些将校而言,喝口酒算什么?”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房玄龄与杜如晦联袂而来,房玄龄惊讶的道:“殿下以为,这次老程遭贬是跟东宫有关?”

    李世民点点头道:“不错,比部郎中,是陈应的人,更是东宫门下,若无东宫的点头,许敬宗敢对付老程吗?况且,老程好酒如命,他平时冒领的酒精也不在少数,要对付老程,早就可以对付,为何会挑在这个时候?”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

    房玄龄满头疑惑的道:“殿下是这样吗?”

    “一定不会错了,前脚陈应被任命为兵部尚书,陈应拒而不授,陛下震怒,下旨将陈应褫夺官爵,下大理寺勘察!”李世民信誓旦旦的道:“在这个情况下,老程敢拒绝这个康州总管吗?”

    房玄龄沉默了。

    李世民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陈应是前车之鉴,如果不是因为陈应有李建成力保,而且平阳公主病危,恐怕这一次李渊不会让陈应这么轻易迈过这个坎。

    程知节一旦是去康州赴任,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真不好说,在这个时代,康州的瘴气实在是太严重了,不仅仅瘴气,还有瘟疫、疟疾,只要南下一次,绝对是九死一生。

    侯君集看着李世民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子,急道:“殿下,一定要保住老程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来人……备车,本王准备进宫,就算拼着这条命不要,也要劝陛下收回成命!”

    就在这个时候,杜淹从殿外进来道:“殿下不可,且莫因小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