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血刃 >

第62部分

盛唐血刃-第62部分

小说: 盛唐血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盩厔县十六里的沙梁子,是一处避风的凹谷。陈应命令部队在此扎营。天气寒冷就有天气寒冷的好处,扎营的时候,根本不用打桩,将砍下来的木桩放在地上,一锅热水浇下去,一刻钟后,冻得如同钢铁一般坚硬。

    部队从申时四刻开始扎营,直到酉时三刻,掉队的士兵仍旧没有全部赶上来。陈应将四辆打造好的中军指挥爬犁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挥车。在指挥车上升起火盆,车内温暖如春。

    等右卫率府中军诸参军、左右副率以及四个折冲都尉、八个果毅副尉抵达后,陈应单手按在刀柄上,眼神锐利的盯着众人。

    陈应脸色阴沉如水,在场的众人感觉一阵发虚。实在不怪陈应恼火,事实上勋一府、翊一府和翊二府的表现非常差劲,甚至连民夫都不如。民夫被他们各自的里长用鞭子督促着,反而按时抵达营地。

    “对于尔等之前如何,本将军不想追究!然而尔等的表现,实在让本将军失望”陈应的声音陡然抬高八度,厉声喝道:“四个折冲府十六团,不足五千士兵,八十里路,居然跑丢上千人……”

    众将领大气都不敢喘,如果没有勋二府作为比较,他们也好推脱,毕竟理由很多,像什么天气寒冷,道路不畅啊,可是勋二府是他们的同时出发,走一样的路,却比任何一个府来得都要早。

    关键的是,勋二府居然没有一个人掉队。

    “录事参军事何在”

    纪同躬身而出,抱拳道:“下官在!”

    “诸府、诸团失期该当何罪,不用本将军交待你吧?”

    录事参军,虽然名为参军,事实上他的职责可不是参议军务,也不是像参谋长一样,为主将的辅佐型官员,而是像御史一样,拥有举弹善恶的职责。纪同就等于是右卫率府的监军。

    一听这话,勋一府、翊一府、翊二府的将领都大惊失色,若是像这种事事记录弹劾,他们恐怕都会被弹劾成筛子。

    高允权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这个时候,求情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求将军开恩!”右副率何月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开口求饶道。

    这也不怪何月京大急,他本是翊二府的折冲都尉,积功升到右副率的位置上,此时都数他的部曲最严重,直到现在翊二府还有三百余人没有归队。而翊二府的四个团校尉心腹,恐怕会仕途暗淡。

    陈应却不喜不怒,看不出他的心里想法。

    司马陆德操也单膝下跪,拱手道:“求将军开恩!”

    众将领不约而同的下跪,齐声道:“请将军开恩!”

    唯有驸马都尉段伦不急不躁。

    陈应道:“本将军可以开恩,可是突厥人会开恩吗?现在第一天行军,就出如此纰漏,若是到了战场上,那成何体统?你们也不看看勋二府,同样的军队,同样的装备,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右卫率本来就是不是一支可以打仗的军队,虽然将士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然而他们却粗于训练,而且没有经过战场的洗礼,到了战场上不放羊就不错了。

    “本将军奉命支援灵州,军情十万火急,灵州危于累卵,若长此以往,非但没将军要负责,尔等也难逃干系,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我们一起罢官去职,削职为民!”

    说到这里,众将领也都沉默了。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可以糊弄的事。没打仗已经这样了,要是打仗,突厥人绝对不会跟他们讲情面的。

    高允权喃喃的道:“这该如何是好?”

 第一零一章夺军下

    夜深风寒,高允权裹着大氅钻进帐逢里,坐到火炉边,拿起火炉上的铁水壶,给自己倒了一碗热水,喝着热气,边喝边冲对司马陆德操道:“还要多备寒衣,特别是靴子,这一路走过去,每人走破两双靴子,那是真正常不过的事情。(全本小说网,https://。)”

    陆德操伸出大手在火炉上烤着,一脸无奈的道:“太子殿下仁慈,置办的物资倒不少。只是若按陈将军的军令,咱们恐怕会白忙活一场!”

    何月京此时窝了一肚火,他的四个心腹校尉,一个不落全部记过一次。愤愤的道:“凭啥他们勋二府有力气走,咱们就不行?”

    高允权道:“老何你还别不信,勋二府的训练方法跟咱们不一样,他们每天早晚各十里,平时每天全副武装跑二十里地,跑不完不让吃饭,他们早已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三日一操已经算是精兵,每天两训,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何月京道:“那帮刺头就没有跳出来造反?”

    虽然古代通军的军法就是十七禁令五十四斩,不过真正执行下来,基本上军中就没有活人了。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本将领的心意,随意性很强。

    “还真没有敢出来闹腾的!”高允权叹了口气道:“早有耳闻陈将军治军极严,却从来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军令!”

    “这怎么可能?”

    陆德操难以置信的道:“这肯定是谣言!”

    ……

    陈应上次平定了旁企地之乱,他积功封伯爵,其他人皆有封赏。

    陈应晋升为右卫率将军、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其他人同样也有升迁。魏文忠顶替陈应成为勋二府折冲都尉,魏文忠留的空缺则由勋一团校尉段志感担任。可是空缺却没有那么多,不过张怀威、张士贵、殷元、刘越等从从六品振威校尉升至正六品昭武校尉。

    未能给张怀威、张士贵、殷元、刘越等实缺,陈应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这次让他作为行军总管,陈应倒是可以直接利用职务之便,强行擢升张怀威等为果毅副尉,不过勋一府、翊一府、翊二府的将领们肯定不服。

    将校不和,是兵家大忌。陈应不得不担心最恶劣的局面出现,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他不得不承担失察之罪。

    翌日一早,右卫率四府十六加上中军亲卫团依次拔营出发,陈应率领右卫率等属官的亲卫团走在最后,既是殿后,也是收拢掉队士兵,更要用骑兵在两翼侦察,寻找可能吃不住辛苦、故意走散的逃卒。

    有些东西,不是依靠咬牙坚持就可以弥补的。勋二府的长期训练,养成的军事素养也不是其他府卯足了劲,可以追上来的。

    中了接近中午时分,天色开始又变得阴沉,不久又开始下雪,虽然雪一时半会不会打湿衣服,陈应仍下令部队继续冒雪赶路。

    此时从空中看,陈应所部如同一只庞大的黑潮,队伍拖拖拉拉蔓延十数里。

    渐渐的积雪变成更深,十数公分的积雪,车轱辘已经异常吃力。无论是行军将士,还是随军民夫都叫苦连天。

    右卫率长史、驸马都尉段伦不怀好意思的道:“陈将军,现在雪急风紧,若继续行军,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

    陈应不以为然的道:“卸下车轮!”

    听到这话,段伦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然而段伦和众多等着看陈应笑话的人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原本平常无奇的大车,轮子卸掉以后,非但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寸步难行,反而奔走如飞。雪爬犁的载重能力,比大车轻便多了,不仅仅是将士们可以搭乘雪爬犁,就算是民夫也有不少人爬上爬犁。

    虽然寒冷,却没有人愿意掉队。

    等抵达宿营地的时候,除了勋二府之外,其他府将士都狼狈不堪,将士们叫苦连天,和普通将士不同的是,这些校尉以上军官都苦着脸,连续记过,将来将功恐怕也没有办法补功了。

    陈应召开众将士会议,这次提出将张怀威、张士贵、殷元勋分别调入勋一府、翊一府、翊二府担任果毅副尉,负责全军整训工作。

    在这个时候,众将领包括驸马都尉段伦在内,都没有人提出议意。

    然而在半夜的时候,陈应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好一会儿,他居然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罗士信。

    夜风如刀,罗士信的脸上被吹裂了几个口子,胡子和眉毛都白了,看着非常凄惨。

    “赶紧的,快进来!”

    陈应与魏征作了一个交易,暗中商量好以罗士信作为筹码,虽然魏征答应了陈应,然而等到陈应奉出支持灵州,他再与魏征也没有见过面,这件事陈应还真当魏征食言了。

    陈应心中尽管会有点遗憾,却没有太过纠结,毕竟罗士信在历史上就是秦王李世民的部将,而且当时罗士信的官职比他的还高,自然没有投靠他的意思。

    陈应在行军途中,并没有像那样所谓的名将一样,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他早早的就躺在一辆指挥车上,在宿营的时候,四辆指挥车拼装在一起,形成中军帅帐。

    这个中军帅帐尽管面积不小,却没有什么陈设,不过数盆罢了十几个,却感觉不到寒冷。

    “魏先生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一切尚可!”

    陈应明知故问道:“你怎么来了?”

    罗士信郑重的道:“夫子说你这一次凶多吉少,让我来帮你,我得知消息也不耽搁,就连夜赶来了!”

    “什么?”听到这话,陈应如同被鞭子抽中一般。

    要说陈应对罗士信没有采取心机,赤诚相待,恐怕陈应自己都不相信。然而罗士信却听信了魏征的哄骗,急忙奔跑了一百多里地,这才追上陈应。

    然而,罗士信偏偏听到了魏征说,陈应有危险,他便单人独骑,跑了一百多里地,如果不是遇到了陈应,恐怕他会一直追下去。

    陈应的心情,异常复杂。急忙吩咐道:“通知炊事车,弄几个硬菜,今天我与罗将军不醉不归。”

 第一章温泉池

    十二月下旬,灵州境内已经是极寒的天气。//全本小说网,HTTPS://。)//在灵州灵武县南六十里处的有一段废弃的城池名曰薄骨律城。此城是匈奴人郝连赫连勃勃有骏马在这里死亡,赫连勃勃在此筑城留念,初名白马骝,以人以讹传讹,变成了薄骨律,后魏在此设立军镇,号薄骨律镇。

    却自后魏灭亡后,薄骨律镇变荒废了下来,时过境迁莫约百年,这座早已荒废的军镇依旧在寒风中傲然而立。此时的薄骨律镇城却陡然增加人气,尽管整座军镇中找不一幢完整无缺的房子,不过城墙、屋墙还院墙大体还在。

    武德元年十月起,漠北突降暴雪,天气骤降,冻毙牛羊无数。突厥始毕可汗阿始那咄吉世无奈下令迁一万两千余“落”南下避寒。

    突厥人的落,其实就是相当汉人的“户”,不过突厥采取奴隶制,一落之内加上落主子女、妻妾和奴隶,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上百人。这一万两千余落,基本上算是东突厥举族迁移了。

    “梁”国国王梁师都接纳三余落,这三千余落突厥军民由阿始那咄吉世之弟,叶护阿史那俟利弗设率领。

    梁师都借着突厥人南下避寒的机会,让俟利弗设叶护率领军民屯在这个在灵武县城南六十里的荒之城。

    随着三千余落三四万人进驻,一下子将这个小小的军镇塞得满满当当。原薄骨律军镇府节堂,这本是薄骨军镇城保存最为完整的房子,很自然的用来安置突厥最尊贵的俟利弗设叶护。

    所谓的完整,自然是相对而言。这座节堂的屋顶早已露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