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血刃 >

第502部分

盛唐血刃-第502部分

小说: 盛唐血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说也有三石,多的四石五斗!我的天,草民跟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老农脸上笑开了花。

    李世民皱起眉头,蹲下去拔起一根没有收割的麦子,一点也不介意上面满是泥土,仔细观察着麦子的根系,他望着麦子的根系,转而望着长孙无忌道:“无忌,你发现问题了吗?”

    长孙无忌点点头。

    众农民一脸忐忑的望着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是皇帝老儿的儿子,这些农民看到县令都感觉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而且不见得会与他们说上一句话。

    至于李世民,那就是大得没边了。

    长孙无忌道:“堆肥还是不如化肥啊!”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他从陈应的清林里试验田,特别是产量让他印象深刻。陈应在清林里其实采取的是循环养殖体系,用青草养牛马、牛马的粪便加上饲料可以养猪,猪的粪便,又可以丢入鱼塘里养鱼虾。而且麦秸秆和高梁杆不用烧掉,可以用来养活牛羊。

    这样以来,农民手中增加的不仅仅是粮食,而且还有牲畜。他就照搬陈应的那一套,打造农具、带领军士和农民修通沟渠,用水排车抗旱,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了,他当然要过来看看。

    小麦的收成还算提高不少,大量的水车、竹渠和灌井给麦田提供了充足的水,很多麦田的收成达到了三石有余,一些肥田甚至多达四石五斗,这相当少见了。

    但收成让李世民不大满意,看了几块田都是这样,李世民不禁皱起眉头来,说:“这产量比我预想的要差很多啊。清林里那边的产量普遍在四石以上,用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技术,为什么产量会差这么多呢?”

    长孙无忌笑着说:“我们肥料不够,产量当然比不上那边了。肥料充足,想不丰收都难了。”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唉,肥料!”

    他知道这不能怪农民们,为了提高产量,农民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积肥、沤肥、捡粪,甚至连池塘里的淤泥都通通挖了起来施进田里,可肥力还是跟不上。太原盆地里有十数倾田呢,还有浅山上大量的蔬菜瓜果,样样都要肥料,就算他们把山上的草木全部割回来烧成草木灰也不够。

    李世民拍拍手,说:“看来,想要收成好,还得多养些鸡鸭牛羊啊!”

    长孙无忌道:“特别是牛,必须多养一些,这么多田,没有牛根本就忙不过来!”

    李世民道:“养牛太慢,最好是突厥人能来,咱们打上一仗,抢些牛羊,这河东的百姓日子就好过了!”

    李世民此时麾下统帅着东宫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三万余精兵,以及他新组建的玄甲铁骑三万余人马,还有并州总管府的二十四个折冲府的府兵,全部兵力多达十万人马。

    也幸存今年大丰收,否则还真不一定可以养得起。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突然推了推李世民:“秦王殿下,秦王殿下,三股狼烟!”

    独烟属于平安烟,正是那道诗里写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股狼烟则是代表有敌人进犯,不过这个规模肯定在万人以下。

    也就是需要呼叫支援的意思。

    可是三股狼烟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着大规模部队进攻。

    李世民早就等着突厥人进攻呢,事实上新军练成,他早就想着找突厥人练练手。好不容易等到突厥人发起进攻,李世民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兴奋的吼道:“来得好!”

    李世民奔走如飞,快速飞扑到战马前,一跃而上,纵马朝着军营而去。

    然而,三股狼烟却随着一座烽火接连一座烽火,将东突厥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匆忙之下召集众臣议事。

 第一零四章李世民会猎定襄(二更)

    第一零四章李世民会猎定襄(二更)

    秋季不仅是华夏农民收获的季节,同样也是草原上的狼群眼睛又冒出了绿光,准备大举入侵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在这个时节,战马膘肥体壮,秋季气候干燥而凉爽,很少下雨,河流水位降到一年的最低点。

    除非长江黄河,一般季节性河流,河水都降至最低水位,哪怕没有羊皮筏,就连纵马也可以趟河而过,正是南下的黄金季节,气候、风向都如此有利,不狠狠的抢上一票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河东在李世民的治理获得的大丰收,今年一年比往年两年见得都多,一旦收割完毕,恐怕太原、并州的粮仓全部装满了,那一仓仓的麦子、稻谷、大豆,对游牧民族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他们早已已经按捺不住了。

    他们安捺不住了,其实李世民更加安捺不住了。他自愿申请前来镇守太原,担任并州大总管,自然是为了打仗的。这一仗对于李世民来说,实在太重要,如果他再不获得一场举国震惊的大胜仗,这下他就与东宫之位无缘了。

    虽然他在河东费心费力的帮助农民种地、堆肥,然而老百姓却不会感激他,这一场变革,是以东宫李建成为首主导的。发明人是陈应,推广人是李建成。

    大唐一千五百余万人口,其中超过九成五都是农民,一千四百多万农民因为李建成的科学种田之法,收益颇丰,他们都感激李建成。

    短短一个月来,仅仅河东一地,就向长安递交了不止一份万民书,全部都是感谢皇帝、感谢李建成。

    李建成仅仅靠着陈应所谓的科学种植田产,足足让上千万百姓多收至少一倍有余的利益,这个功劳,李建成至少可以吃上十年。更何况陈应也没有闲着,他在凉州先是打败西突厥,将西突厥人赶到伊列河谷以西的地方,据说那里距离长安足足上万里。

    文能恩泽四方,武能安邦定国,这样的太子,就连李渊也没有办法。现在李渊如果敢换掉李建成,恐怕扯旗造反的人不会在少数。

    老百姓从来不会关心谁当皇帝,但是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穿暖吃饱,现在李唐有了李建成这个太子,他贤明啊,居然让陈驸马创造出了堆肥之法,让原本最不起眼的枯树枝、烂树叶甚至地里的杂草,都变成了肥料,让田亩增收。仅仅一年下来,大部分百姓收入比以往多了一倍有余,更有甚者,接近两倍。

    这样的太子如果被换掉了,老百姓不急才怪。甚至民间隐隐有传言,大唐就应该让李建成当皇帝。

    每每听到这个谣言,李世民心中就非常不是滋味。为啥?他这个尚书令是一个空壳,只是说着好听而已,没有半点实权。好不容易捞到一个可以攒军功的机会,偏偏东突厥不敢打,而李渊又不同意主动出击。

    现在好了,东突厥终于忍不住了。

    李世民如同一阵风一般,冲到太原城并州总管府。不用李世民命令,看到狼烟急讯的众将领如侯君集、段志玄、雷永吉、秦琼、程知节、牛俊达、谢映登以及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将佐都到齐了。

    众将领用恶狼一样的目光盯着那巨大的沙盘,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该从哪里下手,在突厥人身上狠狠的割一块肉下来。

    自从大唐立国以来,东突厥就是一柄悬在大唐头上的利剑。刚刚开始,在始毕可汗时代,东突厥人还算比较克制,他们只是支持着刘武周、梁师都、李轨、薛举、杨开道等人与李唐作对。

    近两年,大唐一鼓作气把东突厥圈养的几条恶狗,如薛举、刘武周干掉了,可是东突厥一看,自己的狗不行,那就自己上吧。两年多年来,他们都是零星的抢着在对于北地边州。

    据不完全统计,河东、河北以及河西共计二十九个州,上百个县先后遭遇东突厥人抢劫,死伤民众不下十万人。

    李唐与东突厥之间的血仇那是大,当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算东突厥不劫大唐,大唐与东突厥也不可能共存。

    李世民望着众将领咳嗽一声,让大家安静下来,沉声说:“我知道,大家等这一仗已经等得太久了……”

    程知节兴奋的道:“那是,俺老程这半年多都憋疯了,做梦都盼望着把突厥人杀得血流成河……”

    秦琼喃喃的道:“杀贼卫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吾辈不甘于人后!”

    李世民的双手往下一按,示意众将领停止说话。

    李世民想了想斟酌着词语:“自鲜卑沿落以后,突厥人乃我们大唐劲敌,从前隋到大唐,从西河至河东、河北、幽州、辽东,跟我们打了数十年,没但将他们彻底打败,反而让他们越来越强大,这是一个坚韧、狡猾得可怕的对手,大家必须谨慎,我们的本钱不多,经不起折腾!”

    经李世民这么一说,众将领脸上急切的神色马上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慎重和严肃。

    突厥取代柔然人统一大漠南北,能成为华夏劲敌,与中原王朝隋唐两代纠缠数十年,岂是好相与的?

    李世民此时名义上统领十万大军,看上去也算兵强马壮。但十万大军分成三部分,其中东宫左右卫率和左右司御率共二十个(后来扩建)折冲府,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余人。玄甲铁骑二十一个折冲府三万两千人马。其他都是各折驻地折冲府。各驻地折冲府现在还不能轻动,要知道突厥人大部分都是骑兵,来去如风,万一有一支突厥人突然绕到河东,没有兵力防守,一旦有城池被攻破,李世民也吃不消,这场仗,李世民没有再败,一旦他败了,他绝对与那个位置无缘了,所以他必须谨慎。

    李世民环视众将领,看着众将领全部冷静了下来,颇为满意,缓缓说道:“此次出关作战,不求大捷,小胜即可,能以攻代守迫使突厥人放弃劫掠边关地区,便是胜利!”

    众将尽皆肃然。

    房玄龄道:“据深入草原的探子回报,由于去年冬天雪下得比较少,今年草原上闹黑灾,有大量牲畜死亡,很多部落深受其苦。熬到现在,已经有不少部落虚弱不堪了,就盼着能破边而入抢到粮食,好熬过这个冬天,如果抢不到足够的粮食,那些小部落是熬不到来年春天的,因此我军只需要稳扎稳打,不必追求大胜,只消粉碎他们劫掠边关的企图便算完胜了。”

    秦琼脸上露出着浓浓的失望。

    程知节嘟囔道:“那多没意思!如果只是想阻止他们劫掠边关地区,我们只要守住边墙就行了,可是并州总管府二十四个州,长达一千余里的边境线,咱们守得过来吗?以俺老程看,咱们就来个以攻代守,直接攻打定襄城,去掏颉利可汗的老巢……”

    李世民道:“老程,本王何偿不是想与突厥决战呢?只是咱们秋收未完成,大唐在凉、甘、肃、河、沙州与吐蕃人交战,如今西海战局未明,咱们不能两边作战,与突厥决战,现在还不是时候!”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目光在空中一碰。

    房玄龄道:“秦王殿下,突厥自恃武力强大,一旦我们被动防御,城池守住不难,可是城外来不及收割的粮食,那可就全部便宜突厥人了!”

    李世民朗声道:“老程、老秦、老牛、老谢你们四个分别率领五个折冲府,自恒州(今大同)、慰州(今灵丘)出兵棘勒川。突厥人不是自诩实力强大,狂得厉害吗?棘勒川是他们最肥沃的草场,现在我们就把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