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血刃 >

第448部分

盛唐血刃-第448部分

小说: 盛唐血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瑀都有点沮丧了,现在他的官已经当到了大唐的财相,左民尚书加中书侍中,看到陈应种田搞得这么好,他那颗原本死了的心,已经活了过来。

    萧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望着陈应道:“陈驸马,这个磷肥能不能降低成本,推广天下?”

    “难……很难!”陈应摇摇头道:“你们也看到了,我是自己制造,自己使用,成本价还一百钱一袋,若是作为商品,推广开来,就要有运输损耗,这样以来,势必让磷肥的价格更高……不过……”

    李渊原本好一阵失望,陈应发明了一个可以让粮食增产,却无法使用的办法。这就像是一个鸡肋,食之而无味,弃之可惜。

    可是听到陈应这么说,李渊也激动道:“不过什么?”

    陈应道:“其实这磷肥要制造也不难,难的就是人工成本太高,你们也都看到了,制造这个磷肥的时候,实在太臭了,百姓没有人愿意干这个活,为此,我不得不把工资提高到一百文一天!”

    “什么一百文一天?”

    众人一阵哗然。唐朝的开元通宝实在是物价等值太高,高到一个九品官,一年的俸禄,折合下来,才三十二贯多一点。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堪堪一百文。现在的一个行征股级干部,差不多就是唐朝的九品官,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一个股级干部,一天可以挣多少钱?搬砖的民工有股级干部挣得多吗?答案是肯定的。

    唐朝不仅仅有九品官,还有很多不入流的小吏,如三班六房,他们都是没有品级的,不过他们掌握着实权,油水还是挺足的,可是,他们远远没有拿到一天一百文这个九品待遇。

    萧瑀听到这里,心中了然了,他试着问道:“若是没有这个一天一百文的开支,磷肥是不是能降下来?”

    “降肯定是可以降的!”陈应道:“这里原本共有一百六十名工匠,他们就拿了两千八百八十贯工钱,如果不算他们的工钱,磷肥的价格,可以降至每袋二三十钱的样子!”

    萧瑀默默在心中算了一笔帐,如果是一亩的投入在二三十钱的话,多增产一百五十钱,这样下来,一个农民一年就可以增收至少六贯,估计农民会为之疯狂。

    想到这里,萧瑀又问道:“陈驸马,这个磷肥制造难不难,是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干?”

    陈应点点头道:“这个肯定不难,就是把硝酸倒入水缸中,然后把磷矿粉,倒入硝酸中,然后搅拌,晾干后就可以了。”

    萧瑀点点头,喃喃的道:“一百六十人,半年可以将三千亩田增产九千余石,若是一年,定可以生产足够六千亩良田使用的磷肥,一千六百人就可以将六万亩良田,增产十八万石,若是一万六千人,则可以增产一百八十万石,陈驸马,老臣算得对否?”

    陈应撇撇嘴,这样的算术,在后世只是小学生级别的,丝毫没有难度,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算术的普及率太低,萧瑀可以心算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难得了。陈应赞叹道:“萧相国所算的正确,只是其中还会有些偏差,大体差不多。”

    萧瑀转而向李渊躬身道:“陛下,老臣请旨,为天下苍生计,请陛下下旨,但凡各州县,除十恶不赦之大罪之外,其余死囚,死罪可免,罚作劳役,以供陈驸马制造磷肥,造福万民,泽被苍生。”

    用死囚免死,罚作劳役。用来生产磷肥,这是萧时文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的办法。

    李建成想了想道:“父皇,儿臣附议!”

    裴寂看了看李渊,只见李渊眉眼之间闪烁着精芒,显然是心动了。他躬身道:“老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

    ……在场的众臣附议声响起一片。

    陈应目瞪口呆,他实在没有想到大唐居然在这个时候,居然提出了废除死刑法案。不过,陈应对此是持赞成态度的,在历史上,因为窦建德和刘黑闼之乱,仅河北一地青壮就死亡十数万人,这十数万人有部分是在战场上死亡,有的则是被乱兵屠戮,也有部分是因为秋后算账斩首的。

    若是如此,大唐人口肯定会多出不少,毕竟人的脑袋不是韭菜,砍掉了不会再长出来。只要这些罪囚到了陈应手中,他们虽然失去了自由,却可以活下去。

 第四十二章历史的拐点(一更)

    第四十二章历史的拐点(一更)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地方发生的极大天气变化。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称之为“蝴蝶效应”。

    盛唐如诗如画,陈应虽然两世为人,似乎看得比古人远,可是事实上,陈应的思绪方式,并不见得会比古人有多聪明。

    至于上一辈子的诸多思潮,且不说陈应大抵也只是一知半解,可即便他当真精通,又理论过于超前,带给社会的,可能是更大的危害。

    王莽新制怎么完蛋的,这是前车之鉴啊。陈应也不是不知道,就理论而言,那王莽新制的内容,放在了大唐朝,都算是先进呢。

    所以,哪怕要改革,陈应从来都没有想到去影响大唐朝廷,去推广全天下。然而,陈应没有想到的是,他一点一点正在影响大唐的发展方向。

    原本,陈应并没有想过要修筑一条唐朝的驰道系统,他只是单纯的效仿后世矿山矿山运输的铁轨系统,省力省时运输发掘出来的河泥,可是李建成看到这一幕之后,决定修缮大唐的驰道系统,第一条驰道从洛阳修向潼关的将近四百里驰道即将完工,预计武德四年的春天就应该可以全线通车。

    这只是大唐的一个变化。然而陈应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只是用湿法制造了一些原始的磷肥,却从而影响大唐废除死刑。

    虽然只是部分废除,可是显而易见,一旦这个政策出台,大唐的人口,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至少,人口基数会庞大许多,只要是劳动改造,都有可以刑满释放的那一天,那么这些人的子子孙孙,将会对大唐繁育无数人口。

    李渊几乎没有经过考虑,就同意了萧瑀的意见,毕竟李渊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

    一旦这个政策实施,既不会对大唐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反而可以使大唐获得无数磷肥,粮食增产,受益的百姓就会更加感激他这个大唐皇帝。而且不嗜血好杀,一个宽仁的皇帝,名声总比暴、君让人称道。

    就在这时,陈应发现了李秀宁脸色有些苍白,渐渐的李秀宁脸上浮现红润之色,突然,李秀宁捂着嘴,朝远方跑去,跑不过十数步远,就扶在一颗小树前,哇哇大吐特吐起来。

    陈应也顾不得李渊与众臣商议什么朝廷大事,急忙跑过去。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在陈应眼中,哪怕天王老子,也没有老婆大。

    李渊眼睛的余光,看到陈应如此紧张李秀宁,脸上浮现一抹温情。

    陈应一边挥手让郭洛送过来水壶,一边轻拍着李秀宁的后背:“三娘,怎么样,好点没有?”

    李秀宁用水漱漱嘴,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又吐了起来。

    陈应紧张极了,大叫道:“郭洛,快找陈怀仁过来……”

    只是,李渊到底还是心疼女儿的。看到陈应如此大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他急忙让太医上前为李秀宁诊治。

    李渊出宫,哪怕走城不过六十里,却也随行跟着太医署里的太医。不一会儿,一名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太医伸手搭在李秀宁的手腕上。

    不消片刻,太医脸上浮现笑容,松开李秀宁的手腕,朝着李渊和陈应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陈驸马,平阳公主殿下有喜了!”

    “什么?有喜了?”陈应欣喜若狂,李渊闻言大笑。

    只是这个时候,外面走过一个宦官模样的人道:“陛下……急奏!”

    李渊的眼眸微眯,目光里满是不解,不过此时初闻李秀宁有喜的消息,他的心情相当不错笑道:“什么急奏?”

    那名宦官道:“回禀陛下,凉州总管李道宗急奏!”

    “李道宗……”李渊听到这里,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突厥颉利可汗,陈兵三十万在定襄,一直没有异动,不过在李渊和大唐朝廷满朝众臣看来,这就是一柄悬在大唐头上的利剑。

    天知道,这柄利剑什么时候会砍下来。

    凉州出现急报,只有一个可能,突厥人的进攻方向不是灵州和朔州、太原方向,也不是河北新得之地,更不是幽州,居然放在了凉州。

    李渊展开密报,脸上立即阴沉了下来。

    果然不出李渊所料,正是因为李道宗所奏的事情,突厥十万余人马,进攻凉州,李道宗无奈,只好收缩兵力,固守待援。

    李建成看到李渊的脸色不善,马上从李渊手中接过急报,李建成一看,面容里满是忧伤。

    李建成也感觉头大无比,因为这是突厥人在进攻凉州没错,却不是颉利可汗。而是西突厥的兵马。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今山西到咸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武德二年秋七月,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贡。李渊与统叶护密切联系,准备联合进攻东突厥。颉利可汗闻讯非常害怕,赶紧与统叶护和好。

    按说,西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因为东突厥的关系变得有些纠缠不清,双方亦敌亦友。

    可是,李建成实在想不通,去年刚刚交好的西突厥,为什么现在突然变卦了?

    李渊却没有像李建成想得那么多,十数万西突厥兵马进攻凉州,这个事情可不能轻视,最坏的结果,就是东西突厥联合,一旦东西突厥联合,对于大唐来说,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东突厥虽然强大,但是全集中全天下之力,也非不可敌。

    可是东西突厥加在一起,却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

    西突厥早在射匮可汗时期,就大肆开拓疆域,领域一直西扩张到西至海,与东突厥相比,西突厥的装备更加精良,而且控制了西域大国之一的康居国,直接与古波斯萨珊帝国接壤。

    不过,由于萨珊帝国自立国以来,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陷入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争,偏偏,萨珊帝国在末期,霍尔米兹德四世继续与拜占庭的战争。在国内,他企图依靠基督教徒加强自己的地位,继续执行抑制大贵族的政策,因而触怒大贵族和□教的僧侣,结果被推翻,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换了足足十三个王,全部都是贵族与僧侣的傀儡。

    正巧,这种情况下。弱若不堪的萨珊帝国,遇到正在崛起的西突厥。于是更加悲剧,萨珊王朝的军队,不仅仅大量被牵制在西线与拜占庭帝国的前线,东部呼罗珊地区,以及康国、石国等,皆虚不设防,被西突厥占了一个大便宜。

    西突厥的扩展战争在陈应的记忆中,一直持续到贞观十四年左右,现在按说,他们应该还有二十余年的折腾时间。

    陈应甚至在记忆中,并没有西突厥主动进攻大唐的记录,然而在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