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血刃 >

第438部分

盛唐血刃-第438部分

小说: 盛唐血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应对暗杀罗士信的幕后黑手却更感兴趣。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然也没有永远的秘密。更何况这里是长安,是各方势力与门阀聚焦的地方,罗士信在端阳门遇杀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长安。虽然民间并不清楚发生的这场刺杀,可是在各大门阀和豪门贵族圈子里,这已经不算作秘密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建成处理完政务,也移驾陈府。李建成在探望罗士信之后,却神秘兮兮的向陈应道:“本宫怀疑,这次幕后的黑手是那面!”

    “秦王府?”陈应看着李建成手指的方向,疑惑的问道:“秦王府动的手?”

    “嘘……禁声!”李建成打量了左右,迟疑了一下道:“本宫没有证据,不过那边却有动机。”

    陈应一直想不通王伯当明明已经传首长安,还会活着,他下意识的问道:“太子殿下,盛彦师是秦王的人?”

    “盛彦师?”李建成想了想道:“也算吧,他原来是澄城县长,大业十三年父皇在太原起兵,南下攻打汾阴时,盛彦师率领一千余人来报,父皇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归右统军麾下……”

    当时的右统军都元帅正是李世民。陈应听到这里,已经想通了。盛彦师当过李世民的下属,肯定是在那个时候,与李世民搭上了线。在李密叛逃的时候,盛彦师率部伏击李密,击杀李密麾下全部将士,却唯独把王伯当留了下来,成为暗中的棋子。

    听完李建成的介绍,陈应整个人就不好了。他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为了避免离开长安,选择暗杀罗士信,一旦暗杀罗士信成功,李建成肯定会反击,那么李世民就可以装委屈,博取李渊的同情。

    政治斗争,说穿了就是不断妥协与利益交换。然而,政治手段却不是陈应最擅长的东西,他更擅长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李建成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子,良久,他突然望着陈应道:“我怀疑他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涉及其中的不仅仅是凉州、洛阳,还可能包括江南的豫章、丹阳。他要想短时间内翻身,就必须领兵出征,河北既平,大唐左右无战事,突厥人也暂时不会南下,江南,特别是丹阳,素以出精兵著称,豫章则是江左第一大郡,户口殷实,如果他得到这两个郡的人力物力支持,他完全有机会在短期翻盘,不可不防。”

    陈应苦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让臣放下罗士信的这个私仇?”

    “不!”李建成抬起手道:“本宫知道你与罗士信的情宜,若要报仇,自然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本宫想让你去帮本宫做一件事情。”

    陈应拱手道:“请太子殿下吩咐!”

    “本宫让你私底下招募一些人。”李建成道:“据可靠消息,秦王府有一套密谍组织,号“百骑”,专伺打探情报,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本宫想请你做这件事情!”

    陈应知道料敌先机靠的从来不是掐指一算,而是情报。在这个没有卫星、没有电报的时候,要想收集情报全靠人,是一项大投入,但为了胜利,这些投入不仅值,而且物超所值。

    原本陈应真不想碰情报特务组织,因为这样的组织其实就像夜壶,需要用的时候,你就是香饽饽,可是一旦无用,那你就是废物,随时可以丢弃。

    但是转念一想,他还真需要这样一个组织。

    无论是为李建成,还是为了他自己。像秦王府预谋暗杀罗士信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提前打探、跟踪罗士信的行踪,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一击而中。但是猛虎义从毕竟只是一个亲兵队,虽然人数稍多,分散更广,但是与情报特务组织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更何况,陈应的猛虎义从,而且还是侯莫陈崇时期的猛虎义从,都是见不得光的组织,可是一旦有心人想查,肯定可以查出蛛丝马迹。

    猛虎义从可不是普通的部队,他们的俸禄都是校尉级别,不算活动经费,仅仅是人员俸禄开支,一个月就不低于一万贯。

    陈应点点头道:“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处理好此事,不过这需要时间,肯定不是两三个月就可以看到成效的。”

    李建成表示理解,毕竟从无到有建立一个情报组织,前期的投入是何等的巨大。

    李建成没有提给陈应多少钱,陈应也假装没有想出来。

    李建成离开陈应府上,郭洛垂头丧气的道:“主上,卑职无能,现在还没有查出幕后之人是谁……咱们的人手要不要撤回来?”

    “暂时不要撤!”陈应想了想,心中非常郁闷。罗士信再怎么说也是陈应的好兄弟,你李世民就算不想外放,那你也可以想其他办法,为什么要拿罗士信开刀?难道不知道罗士信是陈应罩的?

    可是李世民偏偏做了,而且还差点要了罗士信的命。

    这让陈应非常不爽。可是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王伯当,陈应也不能逮着李世民揍一顿。

    思来想去,陈应实在咽不下这一口气。

    陈应突然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郭洛,我现在交给你办一件事,你去带人把长孙无忌揍一顿,不,刺杀……,就像罗士信被刺杀一样,杀而不死,留他一条小命。”

 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

    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

    揍长孙无忌一顿,只是解解闷气,无济于事。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从罗士信口中得知刺客是王伯当,那么陈应很容易就推断出来,李世民的这支特务组织,其实是掌握在长孙无忌手中。那么,问题来了。

    这件事是李世民指使的?还是长孙无忌私自作主?

    这两种结果本质上有所不同。

    若是陈应直接派人揍一顿,就无法解开这个谜底。

    可是猛虎义从如果出手,又很容易暴露。

    每个人都有自己底箱底的秘密,陈应也不例外,陈应可不想把猛虎义从暴露在李渊和李建成面前,为了揍长孙无忌,这样太因小失大。

    可是不揍长孙无忌一顿,陈应实在难以出这口气。

    “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陈应脑袋里不自觉的浮现这一句话,这是罗斯柴尔德的家训,但同时也是金钱是万能的体现。

    人有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撕杀,也就有亡命徒。

    陈应现在有钱,他随便丢点钱出去,就算杀不死长孙无忌,也可以把他吓死。想到这里,陈应对郭洛道:“你叫老周,把咱们府上最破的马车准备好,咱们一会儿出去。”

    郭洛躬身而退。

    陈应返回屋中,收拾一番。他换了一件宽松的白色长衫,手拿一个折扇,要多骚包有多骚包。

    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

    陈应一袭白衫,大袖飘飘,风度不凡。

    陈应正准备出门,却见李秀宁带着何月儿联袂而来,李秀宁一脸警惕的道:“你去哪里?”

    李秀宁还真担心陈应去寻花问柳,她的妹妹高密公主就向李秀宁抱怨,她的驸马是长孙无忌的族叔长孙顺德之子,长孙孝政。长孙孝政是花丛老手,常年嫖宿花街柳巷,年纪轻轻身子就已经被掏空了,而得了脏病。差点传染给了高密公主。

    李秀宁不怕陈应纳妾,而是害怕陈应会像她的四妹高密公主驸马一样,独守空闺。

    陈应不以为然的笑道:“我能去哪,只是随便转转而已。”

    李秀宁露出一副信你才有鬼的样子。

    陈应快要走出到前院的时候,发现李秀宁很是受伤的样子。就转身回到李秀宁身边道:“要不,咱们一起出去逛逛?”

    李秀宁满脸欣喜的道:“好啊,好啊!我先梳妆打扮一下!”

    陈应摆摆手道:“那好吧,我在前院等你!”

    李秀宁与何月儿转而进入寝室,李秀宁坐在梳妆镜前,任由何月儿帮助她梳头。

    何月儿一边梳头,一边低声笑道:“公主,您对驸马管得挺严啊!”

    “没有办法!”李秀宁一脸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四妹的驸马得了脏病,太医也束手无策,你不知道,现在高密驸马房里现在臭得不能进人,可万一……”

    何月儿低声笑道:“驸马不会啊,他不是随便的人。”

    李秀宁一脸愤愤的道:“他当然不是随便的人,可是他随便起来就不是人。他跟李道贞那个贱货的儿子都快半岁了……”

    想起这事,李秀宁就感觉颇为无难,尽管他们日夜不停的耕耘,可是结婚都两个月了,她的肚子却毫无动静。想想李道贞与陈应只是一夜风流,却暗怀珠胎,李秀宁心中就颇为不舒服。

    无论多么强大的女人,终究是女人。

    在莫约小半个时辰的梳妆打扮过程中,李秀宁换了一身男装,又用胭脂堵了耳洞,还拿束胸,把胸部缠起来,可别说这样一打扮,李秀宁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女儿身。

    当然,有些是没有办法的。她没有喉结,身材也不高大,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陈应与李秀宁坐着马车,缓缓出了驸马府。郭洛和何月儿则紧随其后,后面还跟着阿史那思摩率领的一队亲卫,这些亲卫也身着便服,倒也不显得唐突。

    来到西市街口,陈应与李秀宁就下了马车。长安分为东市和西市,东市主要经营丝绸、布帛、茶叶、以及高档奢侈品。西市则更平民化,这里不仅有西域送来的香料、玛瑙、玉器,还有马具、行具。

    作为大唐的心脏,长安的商业是非常繁荣的。各种蔬菜、水果、谷、栗、面粉、米、食用油、盐都物品。随着河北战事结束,水运畅通,各地的商品,通过水路,运输到长安。所以,长安的物价非常低。一斗面粉二十钱,一斗江南精米,也不过十二文钱,一个拳头大的玛瑙原石,六七百钱。

    除了日用品,还有不少皮草和野味,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动物保护法,老虎皮、麋鹿、狐狸、山鸡、野兔、黄羊、野猪,应有尽有。

    原本李秀宁还以为陈应会去逛花街柳巷,哪里想到陈应居然来到这里疯狂大采购。陈应向一个猎户了购买了一只麋鹿,最让李秀宁意外的是,明明猎户只要一贯两百钱,陈应硬是让老周给人家两贯。

    陈应居然在买鱼的时候,因为两文钱跟一个卖鱼的小贩吵了半天。

    李秀宁自然清楚,陈应不差钱,却不解陈应为何这般。

    就在陈应与卖鱼小贩吵架的时候,一阵骚乱开始了。

    李秀宁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五大三粗,身穿粗布短衫的汉子,吆五吆六的喝骂起来。陈应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些人。

    这些人走到西市的摊位前,冲着各个摊位收钱,不过他们收得也不多,根据生意大小,少则十几文,多者百文。

    当然这只是对陈应而言,这都是小钱。可是对于这些小贩来说,这些钱可真不算少。他们一天辛苦,也就挣个几十文钱,被这些混混敲诈一番,弄不好就会白干了。

    卖鱼的小贩,连称也不称了,直接将面前的鱼筐丢在陈应面前道:“便宜给你了,两百钱全部都是你的了!”

    陈应不用称,看着面前的大箩筐,至少有上百斤草鱼,在后世起码要大几千块。然而在这个时代却只要两百钱,实在是太便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