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震动 >

第473部分

震动-第473部分

小说: 震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经过几次修缮,但整体架构却没有做任何的改变。
    齐天翔的办公室设在二楼东边靠近走廊的位置,是一个连套的房间,以前想必是主人的起居间,也就是套间之外还有一个小套间,成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在前几年的整修时,为了省领导方便,在东西两个走廊尽头,安装了电梯,这样齐天翔等省领导,就可以不用进入一楼大厅,从外面下车之后,直接就进入电梯间,出了电梯间就直接对着办公室的门。
    这样东西两部电梯,服务的只是二到四层几个办公室,以及几个特定的领导。其他人员是不需要乘电梯上下的,都有着自己惯有的通道来往。
    说来经常上下主楼的也没有多少人,除了省政府的几位省长、副省长,还有的就是办公厅的相关处室,以及秘书长、副秘书长们,另外就是一楼的安全保卫和司机们的值班室,并没有太多的部门和人员。在各单位都办公用房紧张的时候,省政府的这栋指挥中枢却人际寥寥,宽松舒适。
    与之相对应的是,环绕着主楼的附楼,却是拥挤异常,原本就是为主楼而存在的附楼,也许就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绿叶的位置,无论的居住,还是教学,以至于现今办公,都处在附属和依存的地位。
    由于考虑到园林的整体功能和效果,附楼当初建设时就力求简单,既没有主楼的高度,也没有其厚重,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以土木为主,因此几经修缮,可还是显得简陋和陈旧。
    省政府入主大院后,是按照所有职能部门,组成单位和办事机构整体进驻的安排进行的,主楼除了办公厅,还有大多数省政府内设机构和办事部门,附楼基本上是几个厅局委占据一栋,使得整个大院完整和拥挤,每天来往大院上班的干部职工就有几千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随着人员的增多,特别是很多局委扩编和垂管之后,离开大院另觅新址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有条件的局委搬出去产生的示范效应,使得没有条件的局委纷纷效仿,很快大院就显得冷清了许多,也改善了还留在大院里单位的办公条件,两全其美。
    如今留着大院里的单位越来越少,而且很多还是大院办公的单位,也是名义上在大院拥有办公室,其实在外边还有另外的办公场所,留在大院只是来往方便,充其量就是些法制办、外事办、侨办等依靠行政经费存在的办事机构,以及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外宣办、编办、信访办、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等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单位,使得大院成为了纯粹意义的决策和信息中枢。
    这样的结果,尽管使大院冷清了许多,可在某种意义上也保护了环境,使得原本的公园绿地得以较好的延续。没有了过多的车辆和人员流动,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大院进行了重新的规划,院落里的大树进行了分类维护,使得这些有近百年生命的老树焕发了生机,泉水喷涌形成的湖面进行了疏浚,养上了锦鲤之类的观赏鱼种,大多数的停车位也进行了绿化,栽种上来花卉和绿植,重新恢复了公园的功能。
    这一切的绿化和环境整治,都是围绕着主楼展开,也就是使得主楼任何一个窗口往外望,都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绿色,以及时时萌发的花期,还有就是淡淡的花香,感受到愉悦和赏心悦目。其实主要的目的,还是为工作在主楼里的省领导,营造一个优雅良好的环境。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进入状态(5)
    这样的目的,在齐天翔这里达到了。
    此刻,齐天翔就站在窗口,静静地看着外边的景致。萌芽的新绿曾经给刚上任时的齐天翔带来过惊喜,柳叶淡绿的娇柔,杨树垂下的条条缕缕,都尽力展现在齐天翔的眼前,希望能够更多引起他的注意。可当时的齐天翔没有这些闲情逸致,甚至多余的感觉都没有,刚上任一团乱麻需要梳理。能有的共鸣,也许就是新生命都刚刚开始,需要格外的谨慎小心,以应对风雨的侵袭,积蓄力量迎接更为严峻的考验。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新绿已然由淡绿变成了深重的颜色,叶片也渐渐浓密,柳叶的尖细有了厚重和韧性,杨树叶子更是骄傲地伸展着,尽力在微风中展示着力量和身姿。
    经过时间的磨砺,树叶也想齐天翔一样,经历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早已不再青葱,更不会任意的惶恐和担忧。
    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想着,可很快齐天翔就收回了目光,他没有这样的闲心,站在窗口思幽和抒情,也没有时间一大早地看景致,而是在利用等待的间隙,休息一下眼睛。
    昨天下午约了王向东和交通厅的刘立高,上午过来汇报整改方案的进展情况。时间还不到,齐天翔在等待中梳理着思路。
    尽管林东生一再建议他超脱一些,静观其变,以防欲速则不达,齐天翔也时时控制着自己的想法,不去想这些事情。可从事情发生,到莱州会议结束,到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事情进展的怎么样,齐天翔需要了解,而也就是这段会有些时间。很快就要到来的夏收,农业这一块就会有很多事,然后就是半年报和上半年经济数据汇总,还有工业企业运行,几个重点项目的督促落实,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齐天翔也是担心到时候,自己忙起来,会没办法兼顾这些事。
    不但约了王向东和刘立高,下午还约了张万福,争取利用一天的时间,把事情督促一下,以便腾出时间和精力忙别的事情。
    九点差五分,王向东和刘立高准时进到了齐天翔的办公室,随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省政府的秘书长周通,当小张将他们几位带进会客室的时候,齐天翔也走出了里间办公室,似乎不期而遇般碰到了一起。
    “好家伙,您这哪里是办公室,简直就是一间资料室嘛!”王向东与伸手过来的齐天翔紧紧地握着手,望着会客室的陈设夸张地说:“听说过齐省长博览群书,知识积累超群,可这么多的书摆在这里,还是让我大开眼界。”
    王向东说着话,拒绝了齐天翔请他坐的手势,自顾自地笑着说:“不管省长愿不愿意,我得参观一下您这办公室。”
    齐天翔无奈地笑着,只好带着王向东进到了里间办公室,这使得刚才还是故作夸张的王向东,彻底惊愕了。里间办公室,除了迎门摆放的硕大的办公桌,后面靠墙和两侧墙面,摆放着三个宽大的书柜,使得原本宽敞的房间,变得拥挤和局促。
    按照房间的设计,里间办公室是相对私密的空间,除了办公桌和书柜之外,还有一张小床,与内设的卫生间,形成一个休息的区域,可齐天翔的办公室,却没有了放床的地方,都被书柜占据了。不但是里间办公室,会客室也放置了一组书柜,使得会客区显得小了许多。
    王向东里间走了一圈,才惊叹不已地走回到会客室,坐下之后,看到茶几上摞起来的几本书,顺手拿起一本,看到书名是《交通管理和公路建设概论》,就不解地望着齐天翔问:“您怎么也有闲心看这个?”
    “随便翻翻,哪有时间认真地坐下来细读啊!”齐天翔呵呵笑着对王向东说:“也是临时抱佛脚,交通这一块我是一窍不通,想着找几本入门的书籍读一读,增加点感性认识也好。”
    齐天翔说着,等到小张把每个人的茶杯,都一一摆放到个人面前之后,从认真地看着刘立高说:“正好今天立高同志在这里,我有个不明白的问题想要请教,还请你这位交通建设方面的专家给我释疑解惑。”
    “齐省长您可别这么说,当着您这位专家型领导的面,我可不敢称什么专家。”刘立高看到齐天翔首先对他说话,而且是温和的神态,赶忙站起身来,紧张地说:“请齐省长您说吧,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尽全力解答,回答不上来的我回厅里组织人员公关。”
    “哪有那么严重啊问题,害得你那么紧张。如果我这初学乍练的问题能够难住你这个老交通,那还的了吗?你先坐下。”齐天翔笑着向刘立高摆摆手,看到他拘束地坐下之后,才缓缓地说道:“其实只是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交通建设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
    齐天翔看了众人一眼,望着刘立高接着说:“从书中看到的成本核算的权重比例,是物料、设计、施工和土地成本这样的顺序,而我找了几份资料作了比对,从现实支出看却是土地、施工、机械、物料这样的顺序,而且高速、国道和县乡级公路,建设费用的比例顺序都不相同,差别还不少,原因在哪里呢?”
    看到刘立高略显紧张的神色,齐天翔接着补充道:“只是学术问题探讨,不涉及任何现实问题,你不要多心,更不用想那么多。我只是想探究一下原因而已。”
    刘立高听了齐天翔的问题,看到齐天翔温和的神情,认真地想了片刻,确定齐天翔的问题没有什么其他用意之后,接过王向东手中的书,翻看了一下,清了清嗓子,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您现在看的这本书,是五十年代引进苏联的教材改编的,后来虽然进行了多次修订,特别是增加了一些内容,可基础底子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公路建设核算的模式。”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进入状态(6)
    “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之后,公路建设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刘立高渐渐进入了状态,望着齐天翔说:“正像您看的的资料一样,现在的成本核算土地和资金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主要是征地和资金使用成本,已经超出了物料和人工成本。这也就是某种意义上高铁比高速省钱,国道比省道经济,改造比新修费钱的怪相。”
    看到齐天翔脸上的神色变得严峻,眼神也更加的关注,刘立高就无奈地笑了一下,解释道:“现在公路建设就是唐僧肉,谁都想吃一口,最便利的就是征地拆迁,县乡,乃至村庄,都恨不得咬上一口。这就是高铁比高速省钱的原因,尽管全高架费时费力,可却节省了征地成本。还有就是物料采购,以往都是自己的工厂提供,现在都是招标采购,可却并不便宜。相对的应该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人工费用,却可以忽略不计了,干活的收入没有实际提高。”
    “说的也是啊!养猪的挣不过杀猪的,杀猪的挣不过卖肉的,种粮的不如卖粮的,产业链的底端始终处在弱势,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改善民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周通接过话来感慨地说,很快就感觉到了话题的敏感,随即看着刘立高,戏谑地说:“还有一项你没有好意思说,那就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招拍挂和标段制,看上去公平、公开、公正,实际上是有资格竞标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格参与竞标,为了生存,只能接受转标,层层转标,利润越来越薄,无奈只能在物料和人工两方面节流,受损失的除了国家,就是施工工人。”
    “什么都瞒不过周秘书长的慧眼,招投标确实在貌似公平的外表下,设置了人为的门槛,而且使层层转包成为常态,也为环节提供了温床。”刘立高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再对周通一番述说后,转向齐天翔认真地说:“这也是我们感到头疼的问题,包括与地方政府的协调,物料采购供应,线路规划设计,都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齐天翔当然知道刘立高说的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