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帝凰之永夜-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炎子明发问,王泉当即驻足,一昂脖子,笑得一脸得瑟地道:“我的办事能力爷还不放心吗?人我直接送回教坊司去了,事情经过都是‘照实’说的,虽然我姨母有些怀疑,不过被我用‘牡丹姑娘自会教爷人事’的理由搪塞过去了。爷就放心吧!有我姨母在她跟前说话,她绝对不会计较冷姑娘打伤两个从教坊司里出来的小宫女的事情的。”
这厢,炎子明闻言,不知是王泉的哪句话取悦了他,就见他抿唇无声地笑开了。
那厢,原本低头扶额,面上一副悲愤欲死之色的冷晴闻言,当即抬头看向站在榻边两步开外的王泉。就见冷晴朝王泉笑得一脸人畜无害地道:“王泉,你过来,我们好好谈谈人生。”
王泉并没有理会冷晴,反而忽然一脸正色地看着炎子明,郑重其事地唤了一声:“爷!”
看向王泉,见王泉面色沉凝,炎子明唇边笑意收敛,蹙眉:“何事?”
王泉一脸正色地看着炎子明,声音低沉地禀报:“爷,刚刚得到的消息,燕国公主一行,预计后天傍晚就可抵达怀安城了。”
闻言,炎子明的眉头蹙得更深了,出口的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悦:“她们不是被困在山中了吗?这件事,前面的人知道了吗?”
王泉闻言,毫不迟疑地摇头:“我们的消息比他们快,他们暂且还不知道,不过,等到明日早朝就差不多该知道了。至于……”王泉话音稍顿,随即,只听见他言简意赅地道:“据属下得知的消息是,雪停之后,不知何故,燕国公主态度十分坚定地让随行的燕国将士清理出了被积雪掩埋的官道,不顾山道危险,昼夜兼程,势必要在大婚之日前赶到怀安。”
王泉话音落下后,左侧殿内突然就沉寂了。
许久,沉寂的左侧殿内,响起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罢了……该来的,终究是躲不掉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三章 皓月驾到1
时有赤冰国史官于《赤冰。礼篇》上如是浓墨重笔地记载到:“炎丰帝上元八年,五月初三,雪后初晴之日,帝于朝闻燕国十公主皓月一行将于傍晚之时抵京之怀安。帝喜,命文武百官择时夹道相迎。帝则于宫中摆宴于正阳殿,待为燕国十公主皓月、随行燕使臣洗尘。
适日,申时末。燕国十公主皓月一行五百余人由京之西直门入吾京之怀安,吾国文武百官夹道相迎,声势浩大。百姓观礼,万人空巷。”
后,此篇被后世之人收入《九国志》,遂成《九国志。赤冰。礼篇》。
* *
时值赤冰国上元八年。五月初三。傍晚时分。远方天际夕阳西下,落日尚有余辉之际。
天成大陆北地。赤冰国都城。怀安城。西直门下。
一堵高大巍峨的灰白色城墙仿佛将世界分成两端,墙内是沿街而站,人人伸长了脖子,想要一堵如今这天成大陆第一美人姿色的赤冰国百姓们。而墙外……
站在宽阔的西直门门洞下的守城兵抬眼望去,四周入目所及之处,几乎皆是一片耀眼刺目的白,那是飘了整整三天的鹅毛大雪所堆积而成的厚实积雪。
一条因积雪消融,百姓践踏而变得泥泞坑洼的黑黄两色道路,静静地嵌在这些被积雪覆盖,只剩一片惨白的草木之中。
这条道路颇长,由西直门门洞下,朝着前方一直延伸而去,一眼望不见尽头。
站在西直门门洞最外面的一名守城兵偷眼朝他左右两侧各自扫了一眼,随即极快速地收回目光,正襟危站的同时,他的额角似有冷汗划下。
若是平日里,这些手持长矛的守城兵们也算是一方欺压百姓的地头蛇,可此刻,高大巍峨的灰白色城墙之下,除却那些身姿站得笔直的守城兵,还有一群身穿各式花色官袍与甲胄的赤冰国官员们。粗粗一数,约莫有上百人之多。真正是应了“文武百官”一词。
如此百官齐聚的宏大场面,也不怪这些连品级都没有的守城兵们觉得心惊胆颤、惶恐不安了。
如今这些官员们以西直门门洞里延伸出来的那一条线,为分界线,众人不约而同地按照赤冰国朝堂上左红袍文官,右青甲武官地分列于西直门左右两侧。
因此,一眼看去,西直门左侧是一片红映映的色彩,瞧着就无比鲜亮、耀眼、喜气。而西直门右侧,入目所及,皆是一片清冷低沉的晦暗甲胄,眼下又是雪后初晴,那般晦暗的颜色,光是看着,就让人止不住地心生寒意。
眼下,只见一众赤冰国的在朝官员们均伸着脖子,朝着那条与他们身后的西直门衔接的泥泞坑洼的黑黄两色道路张望着。
许是已经等了许久,每位官员面色都有些被低温冻出来的青白,且人人面上都写着明显的不耐烦之色,偏生大家又不得不满心满眼地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翘首以盼,惟愿他们要等的人尽早抵达,让他们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父母官少遭些寒苦。
这些等在城墙根下避风处的官员们,都是赤冰国身居正五品以上,能入朝参政的官员。这些官员中官职最低的,也在正五品,其中官职最高的,则当属站在西直门左侧,人群最前方,那位迎着夕阳余辉而立,只留给一众文武官员们一个伟岸背影的正一品内阁大学士了。
就在此时,一名穿正三品红袍的文官慢悠悠地走到了那位迎着夕阳余辉而立,只留给一众文武官员们一个伟岸背影的正一品内阁大学士身旁。
倏尔,只听得那名穿正三品红袍的文官如是压着声音朝那名正一品内阁大学士道:“我说杨阁老啊,陛下他是不是太过大张旗鼓了?不过一个异国公主罢了,虽说是嫁到咱们赤冰来做太子妃的,可陛下自己不是也不怎么喜欢那位吗?怎么今日……实在是匪夷所思啊!!”
“江尚书,陛下的心意,只有陛下自己知晓,咱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是不要妄加揣测圣意的好。既然陛下让咱们等着,咱们就踏踏实实地等着就是了。”离那二人近些的文官们,只听见一道浑厚的老者声音如是慢悠悠地接过了话头。
那名穿正三品红袍的文官闻言,当即轻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阁老您言重了!下官到不是不愿意等,就是这天真的太冷了。阁老您身子骨健硕,不畏严寒,这对咱们这些文官而言自然是好事。可下官自幼体弱,实在是有些扛不住这天寒地冻的啊!”
这厢,那名穿正三品红袍的文官话音刚落下,那厢,西直门左侧,一名年约二旬左右,五官虽清秀,但肤色却透着些病弱般苍白的文官双手互相筒在那身红色官袍的宽大袖子里,就见他佝偻着腰地站在城门旁的墙根下嘟囔:“就是就是,怎么还没到啊!这也太慢了!再这么等下去,这人都冻成冰块了!”
“是啊!虽然今天上午雪就停了,也出了太阳,可眼下到底已是黄昏,温度低着呢!你这年轻一辈的都冻得受不了了,更别提老夫这把年纪了。”那名年轻文官的话音刚落,他旁边一名年约五旬上下,头发颜色斑驳,面容平平,双手亦互相筒在那身红色官袍的宽大袖子里,微微弓着腰身于原地来回踱步的文官就接过了话头。末了,只听见那名年老文官叹息着补了一句:“若再这么等下去,老夫老命休矣啊!”
“唉……再这么等下去,我也得冻僵了。”那两名文官旁边一名年约三旬,同样穿着一身红色官袍的文官闻言,亦是语带叹息地接了话。说完,那名文官还不由自主地抖了抖身子,彰显出了他现在确实很冷。
不曾想,西直门左侧这边三名文官的嘟囔被站在西直门右侧的一名武官听见了,于是,便听得那名穿一身青色甲胄,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冷笑一声,如此讥诮道:“文臣就是文臣,整天只会拿着笔杆子磨嘴皮子。除了当年文武状元出身的杨阁老,一个个的身体虚的连这么点儿冷都扛不住!”
“就是,还是咱们这些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武将好,任凭它再是天寒地冻咱们都不怕!哈哈哈!!”另一名站在一旁,穿一身灰色甲胄,身型同样魁梧,但面相上相对要柔和一些的武官闻言,立马点头附议。而且,这名武官说话时,刻意将他的声音放得有些大,带着些指东道西的讽刺意味。尤其是他末尾的那三声大笑,听在西直门左侧的那些文官们耳中,简直就是莫名的刺耳。
这厢,西直门左侧,那名年约二旬左右的年轻文官闻言,就见他当即怒目圆瞪,唇瓣带着毫不遮掩的讽刺笑意,声音虽不大,却字字有声地如是嘲讽西直门右侧那两名说话的武官:“你们武将要是连这么点抗寒受冻的体格都没有,那还要你们当这个武将干嘛的?”
那名年约二旬左右的年轻文官旁边那名微微弓着腰身于原地踱步,年约五旬上下的年老文官闻言,当即也停了步子,面朝站在西直门右侧的那群武官,冷哼一声,语带不屑地道:“李大人说的正是!要是你们武将也跟我们这些文人一样怕冷,陛下还要你们干嘛?!再说了,李大人体弱,老夫又年纪大了,怕冷也正常。”
西直门右侧,就见那名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闻言,脚下步子微动,却是朝西直门左侧那三名说话的文官的方向踏出了一步,随即,只听得这名武官怒道:“姓张的!你说话给老子注意着点!没有老子们,有你们的安稳快活日子吗?!整天就只会唧唧歪歪唧唧歪歪的,他娘的!朝上朝下你都一个德行,别以为你年纪大就可以倚老卖老,老子最不稀罕你这种人!”
西直门左侧,那名年约五旬上下的年老文官见状,脚下同样朝着西直门右侧那名说话的武官踏出一步。就见这名年老文官梗着脖子接话道:“怎么着!倚老卖老怎么了!朝下朝下一个德行怎么了!说不赢要动手啊!你来啊!黄毛小儿!你以为老夫怕你不成!”
西直门右侧,就见那名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忽地铜眼一瞪,手下竟做出了撸袖子的动作,俨然一副准备大干一架的架势!
很显然,这是那名年约五旬上下的年老文官的话,彻底激怒了这名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了!
当然了,因为眼下这名武官身上穿的是一身青色甲胄,衣袖都被绑在了金属护腕之下,根本没袖子给他撸……
但见这名相貌粗狂的武官撸完“袖子”,脚下重重地踏出,却是又朝着西直门左侧那名年约五旬上下的年老文官迈出两步,他嘴上则咬牙切齿地说着:“竟敢叫老子‘黄毛小儿’!!姓张的!老子早就看你不爽了!今天陛下不在,老子让你个老匹夫狂!今天老子非要揍得你个老匹夫满地找牙不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四章 皓月驾到2
“徐琦俞!不可放肆!”西直门右侧,不等那名穿一身青色甲胄,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再踏出第三步,一声沉重的男声便突然响起,喝止了那名武官。
被称作徐琦俞的那名穿一身青色甲胄,长得五大三粗,面容也生得相当粗犷的武官闻声,他那只抬起来,准备踏出第三步的右脚倏然一顿,在空中悬了一阵,终是慢慢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