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嫡妻归来-第1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关殿下身边只有她和孩子,回京前她和他们说过,回京要听话,好在都很听话。
殿下却说不用太在意。
她是宫女出身,知道王妃娘娘想要为难她,随时可以,她笑了一笑,扫过身边身后的人,都点头。
王妃娘娘是越不过去的坎,不去倒是不知道有什么传,侧妃娘娘和殿下在边关多年。
且还关乎小公子,姑娘。
“好。”
薜氏身边的嬷嬷点了头,没有再说下去:“锦侧妃娘娘要带小公子姑娘去见王妃娘娘,请安,也好,只要锦侧妃娘娘不累,还有小公子姑娘们,老奴也是担心。”
“没事,让王妃娘娘多等了。”
锦绣再次说,转头向着女儿还有儿子,笑着问他们:“我们去向你们嫡母妃请安好不好,一路上你们都说要向嫡母妃请安,还没有见过嫡母妃。”
“好,母妃。”
“……”
“嬷嬷。”看着女儿点头,儿子也没有说什么,锦绣心头一松,向着王妃娘娘身边的嬷嬷:“其实王妃娘娘不用派人来迎接妾身的。”
“怎么不用,你服侍殿下多年,有功也有劳,王妃娘娘不在,要在京城府里坐镇,很感谢锦侧妃娘娘,好了,不说别的,姑娘还有小公子很听话,像殿下还有锦侧妃娘娘。”
薜氏身边的嬷嬷说完,然后向着小公子姑娘,开口说起来。
“他们,还要王妃娘娘教导,妾身的殿下在边关也没怎么教。”
锦绣说道:“你们一会好好听嫡母妃的话。”
“是,母妃。”
“姑娘小公子真乖,这就是两位小公子还有姑娘,姑娘都长这么大了,还记得姑娘在府里没有去边关的时候的样子,一晃眼就过了这么多年,姑娘也长大了,两位小公子也是,那会还不在。”薜氏身边嬷嬷感叹的这时问了起来,凝着小公子还有姑娘,仔细的。
尤其是姑娘,小公子倒只是一扫眼。
两个小公子还有姑娘也看着她,身边的人她没怎么在意,锦绣看在眼中,她也向着女儿儿子:“这是你们嫡母妃身边的嬷嬷,你们也叫一声嬷嬷。”
算是介绍起来。
示意他们。
“嬷嬷。”
“嬷嬷……”三个孩子都开了口,眼前这位就是母妃说过的王妃身边的嬷嬷?原来是长这个样子,还有她身后的人。
他们想着看着,再看母妃,父王回来就好了。
就不怕王妃了,他们知道母妃不如王妃,父王怎么不娶母妃,王妃是什么样的?
三人就算不开口的,身边牵着的奶嬷嬷也会提醒,锦绣抬起头来。
“他们两个是在边关才有的,嬷嬷没见过正常,这丫头当初也是在府里呆过的,只是太小。”
“一个像殿下,一个向锦侧妃娘娘你,姑娘也像你。”薜氏身边嬷嬷说道,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意味。
这在场的人都同意。
锦绣:“是。”她没说别的。
“姑娘还记得府里一切吗?”薜氏身边的嬷嬷问小姑娘,微微弯下腰,凑到姑娘的面前,大姑娘,府里的大姑娘。
“不记得了。”
听着稚气的声音看都会大姑娘:“大姑娘会想起来的。”
“你小的时候就是在府里出生,母妃和你说过。”锦绣也低头和女儿说起来,见女儿颔首。
“好,很好,姑娘小公子都很好。”薜氏身边的嬷嬷忽然重重的道,直起身,抬着头,忽略别的,这三个孩子要是王妃娘娘生的多好。
哪怕就是像现在这样,没有教养得好,可只要教养好就行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啊,看着就喜人,可惜不是王妃娘娘生的。
呸呸,怎么能这样想,这三个孩子怎么也比不上王妃娘娘生的,王妃娘娘总会生的,当年不出事。
世子爷比这三个都大,不对,姑娘要大一点,她的世子爷。
锦绣:“他们很顽皮的。”
“小公子们就是该顽皮一点。”薜氏身边的嬷嬷说着。
这话锦绣不是很相信,她身边的人也是,庶出的子女,能长大,就行了,王妃娘娘真的不介意?
不会的。
“请锦侧妃娘娘还有小公子姑娘跟着老奴,去见王妃娘娘吧,锦侧妃娘娘带着小公子姑娘回来,该好好看看京城,好好休息一下,殿下一会回府,肯定会去正院。”
薜氏身边的嬷嬷挥手了,让身边的人让开一点,都让开,看向锦侧妃娘娘,说到殿下,好像殿下一定会去。
锦绣没说什么,应了一声,像是没有听出来什么,她身边身后的丫鬟婆子看着侧妃娘娘。
三个孩子看着对面的嬷嬷,父王会来看他们还有母妃,不过他们没有说。
父王很疼他们,一定想他们了,还有母妃。
“请。”
薜氏身边的嬷嬷又说一声。
锦绣向着身边的人,让她们几个回梅园,看着整理,看一下,没有都带着去正院。
牵着女儿的手,向儿子身边的人点头。
薜氏身边的嬷嬷:“……”锦侧妃娘娘这样不错。
*
“锦侧妃娘娘,王妃娘娘这几年都在为你还有殿下祈福,边关风沙大,战事频频,很危险,王妃娘娘虽然没有去,可是很担心你们,还有小公子们姑娘,才会想接小公子们回宫。”路上薜氏的嬷嬷像是解释,又像是随口一说。
全是王妃娘娘的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真的没变(三更)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好像这样王妃娘娘就没错一样。全本小说网,HTTPS://。m;
“妾身知道,因此很感谢王妃娘娘。”锦绣想着,向着王妃娘娘身边嬷嬷,很诚恳很是谦卑。
她感觉到女儿手握紧,知道女儿儿子不习惯她这样,在边关……她不好说什么,要教的在路上已经教了,她们身这的丫鬟她也嘱咐过。
看过去,见丫鬟婆子拉住儿子女儿,王妃娘娘身边嬷嬷还有人都看着她们,她说得好像是说真的一样。
“王妃娘娘接小公子姑娘也是为了他们好,边关哪里能有好的教育,让小公子们姑娘在边关长大,哪里比得上京城,这是为了长久以后,你说是不是锦侧妃娘娘,王妃娘娘一片心,也是怕你在边关要服侍殿下没空,两位小公子姑娘耽搁了,王妃娘娘在京城坐镇,也没事,让小公子姑娘回京,王妃娘娘可以帮看着教一教,说出去也好听,不管怎么样看,锦侧妃娘娘也能专心服侍殿下,王妃娘娘想接锦侧妃娘娘回来,也是怕你呆不习惯。”
薜氏身边的嬷嬷又道。
这些都是说了又说的,在这时还是要说,当着锦侧妃娘娘一行说。
锦绣:“妾身知道,很感谢王妃娘娘,只是殿下说,妾身也怕麻烦了王妃娘娘,累到王妃娘娘。”
“多谢王妃娘娘。”
“殿下也是想身边有人吧。”
薜氏身边的嬷嬷说是这样说,心里却不是很痛快,她说这些就是想看下锦侧妃娘娘的表情,锦侧妃娘娘直接说不想送回来得了,还说什么不想麻烦王妃娘娘,她是不想麻烦,还是怕,还多谢,谢什么呢,还有当面用殿下来堵她的嘴。
这是用殿下来说事呢,殿下她是不敢说什么,可是锦侧妃娘娘以为她是谁。
这是想说是殿下不放人?真是。
面上倒是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心里不爽,也不耐烦多说,特别是她说完发觉两个小公子像是想说什么,姑娘也是,被身边人拉住了。
这是不满?
妾教出来的就是妾教出来的,没有规矩,她没有再说话了,眼看就要到正院,她看向身边的人。
让她先进去,和王妃娘娘说一声。
婆子进去了。
锦绣知道眼前王妃娘娘身边嬷嬷不会高兴,还有……拉着女儿跟着,儿子不像女儿。
“锦侧妃娘娘,王妃娘娘给小公子们准备了不少吃食。”她侧过身子来,锦绣感谢。
“对了。”
薜氏身边的嬷嬷没有亲自进去,就是还有一件事,盯着锦侧妃娘娘。
“不知道嬷嬷有什么事。”锦绣道。
“锦侧妃娘娘不知道是不是忘了,还是在外面戴习惯了,帷帽还没有取,你要进去给王妃娘娘请安,不可能一直戴着。”
薜氏身边嬷嬷早就想看一看,目光很想穿透进去,隔着只能看到一点点。
“哦,妾身忘了。”锦绣忘了,她在边关的时候习惯了,听到嬷嬷的话,她取了下来,没有让丫鬟婆子帮忙。
把取下来的帷帽给了上前的丫鬟。
丫鬟接过帷帽,退到后面,薜氏身边的嬷嬷看清了锦侧妃娘娘的样子,没有怎么变,不过皮肤不算白皙,没有变老是真的,果真是风沙大。
几年前锦侧妃娘娘的样子浮在眼前,现在再看,眉目间多了点大方,本来锦侧妃娘娘就不算花容月貌的,皮肤也不白皙,看着说不出的感觉。
锦绣知道嬷嬷在看她,她笑着,很是理然,这就令薜氏身边嬷嬷有点说不出来了。
“锦侧妃娘娘没有变。”薜氏身边嬷嬷叹口气。
“嬷嬷也一样。”锦绣回道。
“锦侧妃娘娘是真的没变,听说边关风沙大,很是苦寒的,小公子姑娘。”小公子姑娘都不算白皙,比不上京城的,薜氏身边嬷嬷说。
“边关确实不一样,在那里,心会宽阔很多。”没有呆过的人不知道,也理解不了,要是可以选,她更想在边关,那里是另一个天地,那里没有太多的规矩。
边关的战争还有厮杀还在眼前,她不后悔陪着殿下呆在边关,还一呆就是几年,边关是京城的人想不到的。
去过边关,再看京城……
“锦侧妃娘娘倒是在边关呆得住。”
“嬷嬷呆过就知道。”
“老奴老了。”“……”
厅里,薜氏听到锦绣那个女人带着儿女来了。
来了吗,来了,就在外面,她看着身边的人,站起来,坐下,丫鬟婆子看着王妃娘娘:“王妃娘娘。”
“先让她们等一下,就说本王妃。”薜氏就在说,盯着下面的人。
“王妃娘娘,你叫人去让她们来的。”
“让她们进来吧。”
薜氏听了,让她们出去,让锦绣那个女人带人进来,还有她生的女儿和儿子。
嬷嬷还没有进来,嬷嬷为什么不进来和她说一下,她也好知道,正埋怨着门口有了动静。
她看过去,还以为是锦绣那个女人带着儿女进来了,摆着脸,丫鬟婆子也是。
没想到不是。
“王妃娘娘。”是她身边的嬷嬷。
下一刻薜氏看到嬷嬷,站起来,丫鬟婆子也看到,往后一看没有看到锦侧妃娘娘还有小公子大姑娘啊。
小公子大姑娘锦侧妃娘娘怎么没有进来,这也是薜氏想问的。
“嬷嬷,你。”
“王妃娘娘,侧妃娘娘还有两位小公子,大姑娘进来了,在老奴后面,一个像殿下一个向锦侧妃娘娘。”薜氏身边的嬷嬷还是先进来了,和锦侧妃娘娘说过。
她走近王妃娘娘,在王妃娘娘耳边说了锦侧妃娘娘还有两位小公子大姑娘的样子还有事。
让王妃娘娘有个数,该说的都说了。
薜氏听完了,知道了,她一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