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谋天下 >

第439部分

明谋天下-第439部分

小说: 明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吏部尚书孙丕扬参见陛下!”

    孙尚书大礼参拜,天子轻松的摆了摆手,道。

    “孙爱卿不必多礼,赐座!”

    随后,孙天官起身之后,又和李叶方三人拱了拱手,算是见礼,这才堪堪坐了下来。

    刚刚坐下,便听得天子的声音响起。

    “方才朕听得外头人禀报说,孙爱卿递了帖子来要进宫面圣,可是有什么事情要禀奏?”

    孙尚书顿时一愣,旋即脸色便是苦了下来。

    无他,直到现在孙尚书才反应过来,他进宫是干嘛来的,他本是因为关于天子潜邸之臣的封赏问题拿不定主意,才进宫来向皇帝求助的,而且可巧不巧的是,最让他拿不定主意的,就是眼前的这三位该如何授勋,可谁想到,偏偏这个时候,这几位都在宫里,难不成要当着他们的面提这件事情?

    无奈之下,孙尚书只得吞了吞口水,瞟了一眼身旁的三人,从袖中拿出一份奏本,含糊的说道。

    “臣有奏,请陛下御览!”

    见此情景,朱常洛也是有些诧异,他本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孙丕扬这般反应,难不成是密奏?

    摆了摆手,随侍在旁的王安立刻下去将奏本拿了上来,朱常洛翻开一瞧,看见上头详细的各个授勋名单,唯独李廷机等三人的名字后面空着,顿时就明白了孙丕扬的来意。

    抬起头,朱常洛的脸上罕见的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道。

    “不瞒诸位先生,孙尚书今日此来,是来问诸位先生该如何封赏,不知几位自己心中可有想法?”。。

 第七百一十七章:授勋

    这是个什么问法……

    孙丕扬心中顿时一惊,有些意外,这种事情,难不成还要问他们几个当事人的意见吗?何况天子提的这个时机也着实是让孙丕扬没有料到。

    他之所以含含糊糊的将奏疏递上去,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事情,就是为了顾着在场几位的面子。

    毕竟这种封赏的事情,肯定是有厚有薄的,而厚薄程度,可以直接反应出他们在天子心中的地位。

    或许对于普通大臣来说,圣恩如何关系不大,区区文勋封赏,不过是些许俸禄不同罢了,但是别忘了,在场的这三位可都是帝党的大佬,对于他们来说,圣恩就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可以说,这一次的封赏结果,直接关系到以后这几位在帝党当中的话语权,不可谓不重要,天子这样发问,又是几个意思?

    “臣等不敢!”

    果不其然,三人一脸惶恐,下拜道。

    开玩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子从来只有谢恩的份儿,哪有提出意见的份儿。

    “既然如此,那朕便定了去,三位辅弼朕躬,卓有功绩,其中尤以李先生尤甚,先生受先皇倚重,教导于朕,有授业之恩,不可薄待,着授从一品荣禄大夫,从一品正治上卿,加荫一子入国子监学习,方先生与叶先生亦功不可没,可授从二品同奉大夫,进正三品资治尹,另,韩爌于东宫时素有贤名,甚为朕喜,授正三品亚中大夫,进从四品授赞治尹!徐光启培育番薯新苗,功勋卓著,同授正三品资治少尹,荫一子入国子监学习!”

    朱常洛倒也不客气,一边开口,一边直接了当的在孙丕扬上呈的奏疏上批复,那架势差点让孙尚书眼珠子掉下来。

    他的确是进宫来向天子问计的不错,可他没想到的是,天子办事如此干脆利落。

    竟是乾纲独断,丝毫不和旁人商议,再转头看那三位的脸色,呃,脸色是瞧不清楚的,因为在天子声音落下的一瞬间,几位就齐齐下拜道。

    “臣等叩谢陛下恩典!”

    暗暗低头开口领旨,孙丕扬心中却是开始盘算起天子这道旨意的用意。

    事实上,天子的这道诏谕看似随意,但是在孙丕扬心中,却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

    首先来说,这道旨意很明显的确定了李叶方三人的地位,不对,应该说还要在加上一个韩爌!

    从此以后,帝党当中恐怕要正式变成四大巨头了!

    要知道,朝廷对于文官的授赏,除了文勋之外,还有散官,所谓散官,实际上是一种品级划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多数时候是依照职官来授予的,但是有些时候,也可以作为赏赐的一种。

    就像现在的情况,如李廷机的官衔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礼部尚书是加衔,东阁大学士是本官,入值文渊阁是差事。

    而他的散官就应该依照职官来授予,也就是按照正五品东阁大学士授予正五品奉议大夫,但是天子如今一开金口,直接将他的散官提升成了从一品的荣禄大夫,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好处,但是圣恩之隆可见一斑。

    而叶方二人同样如此,按照散官的授予规则,他们的散官都不高,但是天子金口一开,统统提升了好几个品级。

    又因为这是散官的提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不涉及俸禄和实际权力,更不代表实际的品级,所以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孙丕扬之所以会觉得,帝党从此之后变成了四大巨头,是因为在他原本拟定的封赏名单当中,是没有散官这一项的,天子在司农寺金口玉言,以勋爵为赏赐,他又岂敢擅自改动?

    所以很显然,这是天子早就想好的,而所有的潜邸官员当中,只有李叶方韩四人被升授了散官,天子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要知道,天子封赏的最后一位,同样是潜邸之臣的徐光启,就只是被授予了文勋,并未提升散官,这一点足可以证明,天子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真真正正的蕴含深意在其中。

    除此之外,这份封赏名单,实际上已经给这四大巨头排好了名次,而这名次的工夫,就在后面的文勋之上。

    天子虽然提升了李叶方韩四人的散官,但是该有的勋爵也没有落下。

    很明显的,李廷机高居首位,被授予从一品的正治上卿,而李方二人则只是被授予正三品的资治尹,至于韩爌,更是仅仅被授予从四品的赞治尹,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圣恩上的差距了。

    而且孙天官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在文勋的封赏过程当中,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是随同现在的最高品级而封赏的,如李方二人皆是六部侍郎,挂衔正三品,便被授予正三品资治尹,韩爌外放四品知府,便被授予从四品的赞治尹,唯独李廷机是个例外,他的最高加衔是正二品礼部尚书,而文勋却被授予的是从一品的正治上卿,而且四大巨头当中,只有他被准许加荫一子入国子监,有心之人恐怕都能看得出些门道。

    这可不是没什么意义的散官,而是勋爵,凭着它可以领俸禄当品级的,天子如此为之,只能是出于一个原因,那就是昭示着他对于李廷机的倚重。

    这种程度的封赏,才是真真正正的封赏,而非是前一段时间那吓人的捧杀,更何况,似乎是怕人误会,天子沉吟了片刻,又补了一句道。

    “王安,一会你去内阁传旨,内阁辅臣劳苦功高,辅弼先皇甚有功绩,首辅王锡爵进从正一品特进荣禄大夫,次辅衷贞吉进太子太保!”

    如果说先前孙丕扬还有一丝疑虑的话,那么现在他望着李廷机的目光就彻底变成了羡慕了,要知道,原本李廷机受到朝臣弹劾的原因就是,他一个名列末位的内阁大学士,竟然要加封从一品的太子太傅,如此一来,一跃到了和次辅平齐的地位,置其他辅臣于何地?

    但是现在同样是提升品级,天子却同样将首辅和次辅的品级往上提了一级,保持了这两位超然于其他辅臣的地位,又隐隐让李廷机有超过沈朱两位普通阁臣的地位,才是真正的身为帝党领头人应有的待遇和倚重……

 第七百一十八章:严肃的吓人

    心中心思纷纷乱乱,孙尚书眼角余光瞥向刚刚起身的李叶方三人,心中却是再度诧异了一把。

    因为就在刚刚,眼前的三人下拜之前和下拜之后,既然的站位已经发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

    要知道,官场之上的站位是十分有讲究的,熟悉官场的人,只要看一眼座次站位,便大致知道在场人的身份地位,而站位也是最能够反映一个人地位和心态的东西。

    而就在刚刚,在天子出口封赏之前,李叶方三人以李廷机居中,方从哲居左,叶向高居右。

    这就代表着明面上三人的地位,李廷机官位最显,资格最重,自然当居于中间,而方从哲和叶向高二人本官皆为六部侍郎,不分伯仲,但是方从哲掌管的是最清贵的翰林院,掌翰林院者下一步便是入阁,所以默认的站位自然是方从哲要高上一线,居于左侧,而叶向高则是落后一步,居于右侧。

    除此之外,站位的距离也很有讲究,照理来说,李廷机是三人当中毫无疑问的领头人,他不仅要居于中间,而且要居于众人之前,但是就在方才,天子开口之前,方从哲却隐约有和李廷机并列的趋势,只余叶向高仍旧谨守本分,落后二人一步之遥。

    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步,这代表着官场上的尊卑上下,方从哲踏出了这一步,就代表着他觉得自己已经有和李廷机相当的实力了……

    而天子开口之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虽然三人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方从哲的脚步已经悄悄往身后挪了两步!

    不错,是两步,而非一步。

    事实上,就在众人起身的时候,方从哲便悄悄后挪的一步,而见此情况,叶向高也识趣的挪后了一步,却不料方从哲再度后挪一步,站到了和叶向高平齐的位置。

    熟悉官场规矩如孙天官,自然看得出来,方从哲这是主动将自己和叶向高放到了同等的地位上,也就是说,在他默认的地位排名当中,已经不是李廷机第一,方从哲第二,叶向高第三。

    而是李廷机第一,方从哲和叶向高同列其后,这份拿得起放得下的果断,却是叫孙尚书佩服不已。

    不过与此同时,孙尚书心中也越发谨慎起来……

    由不得他不谨慎!

    事实上,新天子登基,和一众朝臣都是在磨合的阶段,这位天子的心性如何,忌讳何处,容忍能力如何,政治手腕如何,这些都是在不断的朝局变化当中摸索的。

    虽然天子登基之前已经做了不少事情,但是当时能够真正接触到天子的毕竟是少数人,而且太子和天子不是一个概念,更不可同日而语。

    而毫无疑问的是,整个朝堂之上,最清楚天子性情的,莫过于天子的潜邸旧臣了,而天子的潜邸旧臣当中,若论了解,恐怕没有人比眼前这三位更加了解天子了。

    正因如此,孙尚书才不得不谨慎。

    要知道,刚刚天子不过是小小的敲打了一番,甚至并未明言任何东西,原本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方从哲就立刻变得安安分分的,甚至连一丝不满的情绪都没有露出来,足可以证明这几位对于天子有多么敬畏。

    而在这样一位天子的手下做事,自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不过对于孙丕扬的这番心思,朱常洛倒是没有料到。

    他心里的确是存了借这件事情重新为李廷机树立权威的意思,毕竟前一段时间,那场风波闹得实在是太厉害。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