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谋天下-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常洛敲了敲面前的册子,道。
“答案就在此处,当初是本宫以父皇的名义,向京中勋戚商贾借银,承诺大军得胜之后以二倍之数偿还,如今两年已经过去,按照约定的利息,这上面的银两应该再加一倍,也就是三倍之数,此一战,赚的最多的其实不是朝廷,而是此辈商贾!”
不知为何,李廷机总觉得,朱常洛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冷冰冰的,隐含着浓浓的不悦。
不过他现在也没心思顾忌这个。
“可是这和朝臣们的态度改变又有何关系?”
李廷机疑惑的问道。
“自然是有关系的,先生这几日不也被经商的表兄屡次求见吗?本宫当初和他们约定的时候,便已经说明,此次的银两不从国库而出,朝廷会向倭国索赔银两偿还,这便是本宫坚持要倭国赔银的原因,也正是这次朝臣态度大变的原因所在!”
朱常洛摇了摇头,口气依旧平淡。
顺手将李廷机面前的册子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指着其中的一个名字道。
“这位,刘明礼,在京师经营粮食生意,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但是却无人敢惹,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是工部的左侍郎,此次他捐银十五万两,若是倭国赔银到了,他便能拿到四十五万两……”
顿了顿,朱常洛翻了一页,指着另一个名字继续道。
“这位,朱钱旭,在京师经营丝绸生意,他和刘明礼不同,他们是商人世家,自诩儒商,这次捐银二十万两,可巧的是,他有一位远方表兄,名为朱赓,现任武英殿大学士……”
“本宫这么说,先生可明白了?”
朱常洛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淡淡的道。
不过李廷机却是倒吸一口凉气,有些吃惊的问道。
“这么说,殿下当初便已经想到,会有今日?”
“不错,赔银一事,必会遭到朝臣反对,可银两虽为清高者不屑,然国家运转却不可或缺,故而本宫不得不行此下策!”
朱常洛叹了口气,道。
“父皇那日下旨,看似是向朝臣妥协,但是其实却暗含机锋,言道若不用本宫之条约,便削去倭国赔银之条款,便是在拿捏这帮朝臣的软肋,如今看来,倒是有效的很!”
按理来说,这件事情是好事,但是不知为何,李廷机总觉得,朱常洛的口中带着浓浓的冷意,难以化开,触之便让人感到无比沉重……
第五百五十九章:种种迹象
倭国的和谈事件,最终以文臣的妥协而画上句号,朝议发酵了将近三天左右,终于有大佬撑不住了,首辅王锡爵亲自带着内阁诸臣入宫觐见,商议此事,没过多久,朝廷下旨,和谈条约以太子拟定者为准,备倭军一事由太子全权主持。
与此同时,朝廷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次辅之位,也终于邸定。
次日,皇帝中旨左都御史衷贞吉入阁,封太子少保,晋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衷贞吉终于如愿以偿,入阁成为次辅。
不过皇帝随之而来的另一道谕旨,却同时也让众臣小小的惊讶了一把,詹事府左詹事李廷机以礼部尚书同衷贞吉共同入阁办事,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
要知道,李廷机作为从龙之臣,前途一片光明,又是正正经经的清流出身,日后入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日后是日后,此时入阁,着实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并非不可理解,詹事府少詹事,向来是以阁臣兼领,虽说这一次情况特殊,才令李廷机得了此位,但是总归规矩还是规矩,被皇帝征调入阁也是应有之理。
只是在一年以前,那李廷机还是一个在南京城坐冷板凳的国子监祭酒,如今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便接连接任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尚书,进而一举入阁成为阁臣。
这一番升迁速度,着实是让人艳羡啊!
不过艳羡归艳羡,有心之人却是敏锐的注意到,随着皇帝的这一番调动,内阁当中五位阁臣,有三位都和太子有着不浅的关系,尤其是李廷机,可是痕迹浓厚的东宫属臣。
此人一旦入阁,则代表着太子在朝政之上,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皇帝究竟为何这么做,背后的意味着实是引人思量啊……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皇帝再度下旨,命太子主理三大营营务,总督大臣陈良弼辅佐太子,务必重整三大营军纪。
慈庆宫。
此刻的慈庆宫,气氛倒是凝重的很,李廷机的眉头紧皱,丝毫没有新晋入阁的兴奋之意。
“殿下,此事您怎么看?皇上的这番举动,会不会是……”
尽管大殿当中已经遣散了所有的宫女内侍,但是李廷机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
近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的的确确是在为某些事情做准备。
三大营的事情且先撇开不说,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恰逢其会,但是中旨衷贞吉和李廷机二人入阁,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背后的意味就值得揣摩了。
衷贞吉和朱常洛也是老交情了,当初敲登闻鼓的时候,衷贞吉便曾经助过朱常洛一臂之力,而后来朱常洛回京,二者更是多有交际,承天门扣阙事件,浙江盐业一案,扬州黄册一案……这些事情当中,衷贞吉都是和朱常洛站在一起,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虽然不能就此说衷贞吉就是朱常洛的人,但是至少他和东宫十分亲近,如此一位政治态度明显的大臣,放在次辅这般位高权重的位置上,意义本就不同。
至于自己入阁的事情,则是更为奇怪!
李廷机知道自己的分量,资历实在太浅!
当这个礼部尚书都是托了朱常洛的福,勉勉强强上去的,毕竟从龙之功嘛,必定是要赏的,不然如何安定臣心。
但是要说入阁,他还差着好大的一段距离,朝廷当中是讲究资历的地方,而且按照规矩,他至少要在吏部或者是户部等其他实权部门轮转之后,才能获得入阁的资格。
而此番贸贸然的就被皇帝中旨入阁,李廷机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心中的急躁之意。
回想起整件事情,皇帝本可以一开始就将消息放给那些商人,让他们出面游说朝臣,自然兵不血刃的解决倭国条约一事。
但是皇帝却偏偏按兵不动,非要等到朝臣闹得沸沸扬扬才出手解决,如此小孩子赌气般的举动,可不像是皇帝的风格。
要知道,如此做法,虽然解气,但毫无疑问的是会令朝局动荡,和长久以来皇帝维稳的理念相冲突,皇帝早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快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而李廷机也隐约听说了风声,自己这次入阁,遭到了内阁众人的反对,但是无奈倭国和谈之事,内阁几位大佬被皇帝抓到了痛处,无奈之下才得妥协。
也就是说,皇帝苦心布下这么大的局,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助他入阁?
李廷机纵然自诩甚高,也不觉得自己在皇帝心中有如此分量。
皇帝如此做,只会是出于一个目的,稳固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增强东宫在朝中的影响力!
回想起朱常洛成为太子以来,初时皇帝对他还有几分戒备之意,但是不知何时起,似乎皇帝对于朱常洛的所有行动都持毫无保留的支持态度。
由太子经办的种种事务,皇帝都以保护为主,这可不像是正常的皇帝和储君之间的关系!
种种迹象让李廷机越发坚定自己的猜测,虽然为人臣者,不当有如此大不敬的想法,但是作为东宫属臣,他却必须如此考虑。
所以刚刚接到入阁的旨意,李廷机甚至来不及高兴片刻,便立刻来到了慈庆宫当中。
他相信,关于这件事情,朱常洛知道的只会比他更多。
“本宫前些日子进宫探望过皇后娘娘,她老人家一切安好,只是神色之间思虑过甚,坤宁宫中气氛也不大对,本宫命人多方查探,最终确定,先生的猜测……无误!”
朱常洛沉吟了片刻,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
“这么说,圣体……”
李廷机心头微微一跳,口干舌燥的问道。
朱常洛摇了摇头。
“具体的情况不知,不过据如今的形势看来,父皇尚可正常处理政务,应当没什么大碍,不过这件事情说不准,本宫派人去民间询问过医者,有多种方法,可令重病之人重新恢复精神,只是不论何种方法,都是以透支人的潜力为代价,不可久持!又或许,父皇的圣体已经转危为安也说不定……”
这件事情太过敏感,即便是朱常洛发动了全部的关系,也难以查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帝的身体,的确出了毛病。
“那殿下……”
李廷机冷静下来,强压下心头的震惊,刚要开口说话,就被朱常洛打断了。
“先生不必说了,本宫已经决意,将护卫指挥使司充入备倭军,过些日子就遣去倭国驻守!”
第五百六十章:缘由
“什么?”
李廷机忍不住惊呼出声,眉头大皱,若他的猜测真的属实的话,那么朱常洛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尽力培植自己的力量。
要知道,虽然如今朱常洛是太子,可朝中尚有数位皇子,虽然威胁到朱常洛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涉及皇储之位,谁又能料到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种紧张时刻,正是需要有一支可靠的力量掌握在手中的时候,可朱常洛竟然要将自己最嫡系的力量派遣出去远赴重洋?
“先生稍安勿躁,本宫如此做,自有其用意!”
望着李廷机的神情,朱常洛微微皱眉,开口道。
待得前者平静下来,朱常洛方才沉吟片刻,似是在整理言语,半晌才缓缓说道。
“先生,无论父皇圣体如何,为人子者,当尽孝道,为人臣者,当尽忠心!本宫如此说,先生可明白?父皇隆恩浩荡,但本宫,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更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
朱常洛的口气凝重,带着一丝冷意,顿时让李廷机神情一滞,愣在原地久久无言,半晌,方才凝重的拱了拱手道。
“殿下英明,是臣考虑不周!”
“好了,先生想必也累了,便回去休息吧!”
朱常洛叹了口气,神色微微有些复杂,摆了摆手道。
“臣告退!”
李廷机起身,轻手轻脚的走出殿外,抬手摸了摸后背,却不意方才那短短的一刹那之间,身上已经被冷汗湿透。
他可真是糊涂了!
眼前这位主是谁?除了是储君,他还是陛下的长子啊!
虽说早些年的时候殿下和皇帝的关系不佳,可这些年来却是父子相得,尤其是殿下正位东宫这一年来,皇帝对于殿下几乎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二者感情岂能同一般?
如今宫中传出这样的消息,殿下心中必是复杂至极,自己却如此心急的想要让殿下准备,虽是出于一腔忠心,但这话中隐含的意思,岂不是盼着陛下早日龙驭宾天?
怪不得殿下的神色突然冷了下来。
看来此番,是自己太过心急,在殿下的面前失分了……
而与此同时,殿中的朱常洛望着离去的李廷机,心中也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