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谋天下-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各地人口的增长,也是官员考评的重中之重!
让朱常洛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娄敬晔竟然敢伪造黄册,他面前的黄册当中,大黄村有记录在册的村民,达到了五百七十二户,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是实际上,随着连年的徭役,大黄村这三年以来的人口数量都在不断下降。
名簿上平白多出了两百多户人家,可不仅仅是在黄册上添上一笔这么简单。
朝廷按照黄册征发徭役,征收税银,黄册上既然有这么多人,娄敬晔就必须交出这么多徭役人数,这才是大黄村必须连年服役的根本原因!
“简直是无法无天!这等蛀虫,竟也能外放一地知县,本宫回京之后,定要找吏部孙尚书问个明白!”
扔下手中的黄册,朱常洛再难掩心中的怒意,冷声说道。
朝廷徭役,各有制度,但是到了这帮贪官污吏的手中,却成了鱼肉百姓的工具,让他如何不气。
倒是一旁的刘元霖苦笑一声,道。
“殿下息怒,此事恐怕也怪不到孙尚书的身上,这也是臣之所以请殿下亲自前来泰兴县察看的原因,积弊已久啊!”
“刘巡抚不必讳言,直说便是!”
听得刘元霖口中的叹息之意,朱常洛正色道。
他虽是微服而来,但是甫一到扬州城,刘元霖不急着跟他介绍案情,反而带他来到了泰兴县,朱常洛心中便隐隐有所猜测。
如今看来,恐怕这伪造黄册之事,刘元霖早已经知晓。
“殿下容禀,臣奉圣命追查郑青山贩卖私盐一案,深查之下,发现其人倒卖私盐的最大销货地,就是在扬州城,于是臣便暗中来到扬州城追查,只是不意竟发现了黄册之事!”
刘元霖这才缓缓道来。
黄册之事是个意外,不错,就是个意外!
刘元霖为了追查私盐一案来到扬州城,这些私盐经过扬州转运到各地,但是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私盐,被销到了扬州本地,而在追查扬州本地私盐的时候,刘元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本地私盐的出售数量,远远低于其他人口相当的各地的数量,追查之下才发现,扬州本地的人口数量,看似不少,但是大多是流动商人。
真正的本地户籍之人,远远少于黄册上记载的数量。
而且这不是某一个县的问题,而是整个扬州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刘元霖深感此事重大,不敢擅专,便即刻密奏京城,只是不意还没得到回复,就在驿站遭到了刺杀。
“黄册之事并非一日之事,臣追查良久,曾经调阅过十年以内的黄册,并且走访了不少村里,发现伪造黄册的历史,已经有数十年之久,历任知县都是如此做的,只不过娄敬晔做的有些过分罢了!但是终归不过是萧规曹随!”
刘元霖叹了口气,道。
朱常洛顿时眉头紧皱,只是却明白了刘元霖所说积弊已久的意思。
事实上,娄敬晔是不得不伪造!
试想一下,他到任之后,面对的便是一个和现实状况严重不符的黄册,那么他的选择只有三个,一个是向上层告发此事,但是这一条路压根行不通,刘元霖堂堂的浙江巡抚,追查黄册一案,竟能遭到刺杀,可见此事的水有多深,娄敬晔一个小小知县,恐怕还不够被人碾死的。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慢慢的更改黄册,努力让黄册跟实际情况相符合,但是如此一来,黄册上的变化便是逐年下降,他娄敬晔在吏部的考评当中,怕是要得上一个下等了。
这种拿自己前途去换老百姓好处的官员,恐怕是少之又少,至少,娄敬晔不是!
所以他选择了最后一条路,也是之前几任知县都选择的一条路,萧规曹随,吏部考评四年一次,官员在一地最多连任两届,也就是说,娄敬晔只要保证,在他的任上不出问题,等到考评期满,他自然能够升迁别处,这泰兴县的烂摊子,自有下一任知县去头疼……
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黄册上的数量越来越多,而老百姓在沉重的徭役赋税压抑之下,数量逐年减少,两种矛盾对抗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堪重负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将整个王朝和这些官员们一起,埋葬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第五百二十一章:扬州知府
“殿下,扬州知府陆庆之求见!”
孙平急匆匆的进门,开口说道。
朱常洛和刘元霖对视一眼,抬手道。
“叫他进来吧!”
扬州城虽然不比京城,但是也是鱼龙混杂,繁盛无比之地,这消息流通的速度自然不会慢,泰兴县这边闹得这么大,若是陆庆之这个扬州知府还没听说,那就是十足十的蠢货了。
“臣扬州知府陆庆之,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巡抚大人!”
不多时,一名面色儒雅的中年人弯腰走了进来,来人身着四品绯袍,补子上绣云雁,正是扬州府的正印官,扬州城的府尊大人。
陆庆之,万历十四年三甲中举,赐同进士出身,累迁全椒县知县,御史,南京户部主事,万历二十七年,外放扬州知府。
朱常洛默默的打量着眼前一身文气的陆庆之,心中却是将他的履历过了一遍。
此人的仕途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稳,但是也算得上是平平无奇,算得上是很正常的转迁,不过陆庆之虽然看起来不过中年,但是实际上已经五十四岁,算不上年轻了,这种年纪,转入内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未来的仕途,恐怕最多能到六部之一的侍郎之职就到顶了。
“陆知府请起!”
朱常洛虚手一抬,命人搬了个椅子,让陆庆之落座。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礼数总是要讲的。
陆庆之拱了拱手,却是只敢虚虚坐下,随时准备起身答话。
“陆知府,本宫奉父皇之命,巡视江浙,未曾打招呼便到了这泰兴县,还请陆知府见谅!”
说实话,陆庆之刚刚得知朱常洛到来的消息的时候,可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听说太子殿下在泰兴县差点遇到了民变,更是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朱常洛大骂一顿的准备。
要知道,百姓围堵县衙,这种事情早不发生晚不发生,怎么就在太子殿下前来巡视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呢!
要是太子殿下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恐怕他头上的乌纱可就要不保了!
只是让他也没想到的是,到了此处,看到的却是朱常洛平静的脸色,甚至还带着一丝和善的笑意。
“太子殿下莅临扬州,臣未曾远迎,是臣之过失,这泰兴县出了这般大的事情,臣竟一时不察,请殿下责罚!”
陆庆之回过神来,立刻起身道。
朱常洛此来是为何,他心里大约能够猜到几分,但是正因为猜得到,他才感到惶恐不已。
不意朱常洛却是摆了摆手,道。
“客气的话不必说了,本宫在京城之时,听说刘巡抚在扬州城外的驿站当中遇到了贼人行刺,不知这件事情,陆知府查的如何了?”
陆庆之心中一惊,暗道这位果真是为此而来,心中不由得叫苦不迭,只是朱常洛既开口问,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
“回禀殿下,此事臣经过多番调查,确定是城外的一伙山贼所为,这帮山贼平日里靠打劫官道上的商人为生,臣曾经下过不少力气去抓捕,但都无疾而终,只是不曾想到,他们竟如此丧心病狂,抢到了巡抚大人的头上!”
“山贼?”
朱常洛歪了歪头,饶有意味的盯着陆庆之,顿时让后者的额头上冒出一阵汗水。
所幸朱常洛并没有细究下去,片刻之后,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道。
“既然如此,府尊大人可要好好清查下去,等抓到了那帮山贼,本宫倒要瞧瞧,是长了几个胆子,敢行刺身负皇命的巡抚大人!”
“谨遵殿下令谕!臣告退!”
陆庆之似是没有听出朱常洛口中的嘲讽之意,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
大堂当中。
朱常洛望了刘元霖一眼,冷笑一声开口道。
“刘巡抚,这位陆知府,可没说实话啊!”
山贼?
亏他想的出来,这扬州城乃是南直隶的范围之内,繁华四起,这种地方,最重视的就是安全,试想一下,若是来来往往的商贾们,连货物和最基本的安全都难以保证,又怎么会在此地安居下来做生意。
再说了,驿站是什么地方,虽然比不得县衙府衙,但是那也是朝廷的地界。
是什么样胆大包天的山贼,竟敢闯进驿站当中行刺,不要命了吗?
“是啊,不过他们连老夫都敢行刺,扯个谎怕是也没什么!这件事情的落点,恐怕还是因为黄册!”
刘元霖也是皱着眉头,道。
陆庆之在胡说八道,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知道眼前这位的身份,当着堂堂的皇太子殿下,竟然还敢扯出如此拙劣的谎言,这可就值得人深思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凭恃,才能让他有这样的底气!
“不错,他们敢于行刺刘巡抚,必是因为黄册一事,若是将此案查实,定能顺藤摸瓜抓出陆庆之背后的人!”
朱常洛沉吟片刻,开口道。
刘元霖说得对,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黄册。
若不是刘元霖阴差阳错之下,发现了伪造黄册一事,恐怕他们也不会胆大包天到要刺杀刘元霖。
只是朱常洛也有些想不通,这朝廷之上,究竟还有怎样的势力,能够让陆庆之在他这个太子的面前,仍旧有恃无恐的。
“殿下,南京户部的公文!”
就在此刻,王安进门,从袖中拿出一份正式的公文,恭敬的递了上来。
朱常洛接过一看,却是一笑,再度转手递向刘元霖。
“刘巡抚,这是南京户部,移送给巡抚衙门的公文!”
刘元霖眉头一皱,想了想,旋即便是有些恍然,也不接过,开口道。
“殿下,数日之前,臣得到陛下密旨,遣殿下来扬州清查此案之时,臣便移文南京户部,想要调阅扬州府三年来的黄册记录,想必是南京户部的回文到了!”
朱常洛眉头一挑,不再客气,抬手拆开公文的封蜡,乍看之下,神色却是顿时冷了下来。
“怎么,殿下,出了何事?”
刘元霖察觉到不对,开口问道。
朱常洛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公文递过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道。
“南京户部说,黄册乃是朝廷机密,无圣旨不可随意调阅!”
第五百二十二章:雷霆手段
“荒唐!”
刘元霖扫了一眼公文,顿时忍不住怒道。
“老夫身负皇命,手中有陛下钦赐的王命旗牌,难不成还要老夫再去专门想陛下讨一道察看黄册的圣旨不成?”
倒是朱常洛面色平静,只是紧皱的眉头却昭示着他的内心也并不平静。
直到此刻,朱常洛才真正意识到,这次的黄册之案,浑水到底有多深!
刘元霖身为巡抚,手持王命旗牌,别说是要调阅南京户部的黄册了,就算是要从南直隶调兵也不是难事。
但是南京户部竟然拒绝了他,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