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谋天下 >

第234部分

明谋天下-第234部分

小说: 明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要到冷宫去服侍郑氏?”

    “是,皇后娘娘慈悲,我家娘娘她身子素弱,身边若是没有个照应的人,怕是会磕磕碰碰的,请皇后娘娘开恩,准奴婢去服侍娘娘吧!”

    李秋仙磕了个头,道。

    王皇后却是不答,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皇帝,朱翊钧察觉到前者的目光,却是摇摇头,道。

    “你性子素来温和稳重,后宫之事,你自处置便是,不必问朕!”

    只是神色当中,却仍旧有一丝意动。

    王皇后会意,轻轻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

    “倒是个忠心事主的好婢子,郑氏能有你在她身边,也算是福分,罢了,你自去吧,好好照顾郑氏,终归她也曾和本宫有些情谊!”

    “多谢娘娘恩典!”

    李秋仙激动的叩了叩头,道。

    随即便退下了。

    今日乃是正旦,皇帝虽推了大朝,可前往奉先殿祭祖却是要的,故而用了早膳之后,朱翊钧便带着人离去了,直到此刻,王皇后才腾出空来,盯着一旁侍立的梁永问道。

    “那个婢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方才朱翊钧在此,她不方便多问,但是却总感觉这婢子有些奇怪,这世上多是锦上添花之辈,这雪中送炭不是没有,可郑氏如今已经再难有翻身之余地,难不成真的像那些戏本子中说的,小婢忠心到舍生忘死?

    “回娘娘,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那小婢原是郑氏宫里的贴身婢女,据说感情甚好,郑氏临去之时,尚托付陈公公将她放出宫去,谁料她出了宫不过几日,便又寻了人回了宫里,才有了如此一幕……”

    梁永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解释道。

    时至今日,除了他和朱常洛以及王安之外,没有人知道李秋仙的身份,就连王皇后也不例外……

    “原来如此,倒是本宫多心了,不过你盯紧了她,切莫再出什么差错!”

    王皇后这才展眉道。

    “是……”

    梁永低声应是,亦是退出了宫殿。

    殿外,梁永望着面色清冷的女子,拱了拱手,从袖中拿出一支新鲜的花茎,道。

    “秋仙姑娘,这是殿下吩咐奴婢拿给姑娘看的,此物在郑氏的冷宫后面种有数十棵,花茎可入药,但是却有微毒,医家常用以调配汤剂,对身子贫弱之人颇有所裨益,姑娘去后,每日取根须晒干磨粉,加入郑氏的汤药当中,日积月累,不出三年,姑娘便可功成身退!”

    李秋仙望着娇嫩的花茎,眉间闪过一丝犹豫,半晌方才伸手接过花茎,吐了口气。

    “多谢公公,小秋……明白了!”

    本书由,请记住我们网址看最新更新就到

 第三百六十六章:考校(1)

    正旦大朝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熬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结束了这些繁琐的礼节,不过朱常洛的事情却还没有结束,按制,今日乃是正旦,他需要入宫朝贺,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能够自己进宫的机会。

    远远的,便看到了梁永身着青色蟒纹窄袖袍从后宫迎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干内侍,朱常洛见状,拱了拱手道。

    “恭贺梁公公得偿所愿,位列厂公!”

    梁永一笑,还礼道。

    “全赖陛下圣恩,咱家不敢贪天之功,殿下请!”

    跟着前头引路的内侍,梁永稍稍紧走两步,与朱常洛隔着半个肩膀,方才压低声音道。

    “殿下,人已经送进冷宫了!皇后娘娘稍有起疑,不过没有多问!”

    朱常洛微微颔首,没有说话,此处乃是众目睽睽之下,也着实不好细说。

    按制,朱常洛身为亲王,又是未成年的皇子,正旦应当先去两宫皇太后请安,然后再去坤宁宫请安,最后方才能够回到自己母妃的殿中请安。

    可巧的是,今年仁圣皇太后陈氏高兴,索性便移驾到了慈宁宫中,和慈圣皇太后一同过年节,倒是省了朱常洛一番奔波,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在慈宁宫里他竟意外碰见了郑氏的儿子,朱常洵!

    他印象中的朱常洵,是个骄横跋扈脾气大的纨绔子弟,虽然年方十岁,但是在宫中干下的恶事已然数不胜数,但是在郑氏的骄纵之下,却是都被压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再见,却见他身上再无骄纵之气,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胆怯的劲儿,朱常洛抬眼看了看带着朱常洵来请安的常顺妃。

    心中暗道,这后宫当中的女子,果真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他瞧得分明,那朱常洵望着常氏的目光当中,带着清清楚楚的惧怕和厌恶,但是却丝毫不敢违抗她的话……

    倒是两宫皇太后,满意的很,连连夸赞常氏教导有方,素日里他们也对于朱常洵的顽劣头疼的进,这次总算是了了她们一桩心事!

    因着坤宁宫被大火焚毁,所以朱常洛出了慈宁宫,便到了延禧宫。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延禧宫中等着他的,并不只有王皇后一人……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虽然早就听说,自那晚大火之后,朱翊钧便一直和王皇后同起同卧,寸步不离,但是此刻突然见到他,朱常洛心中还是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去奉先殿祭祖不会这么快的……

    不过既然见到了,自然是要规规矩矩的行礼。

    朱翊钧不咸不淡的摆了摆手,道。

    “起来吧!赐座!”

    王皇后却是笑了笑,道。

    “洛儿来了,许久不曾与你父皇想见,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本宫去替你们弄些茶点!”

    说罢,起身便带着人出殿去了,只是临走,却对着朱常洛打了个眼色。

    好好的,不要闹!

    朱常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他看起来像是无端端惹事的人吗?

    只是心中却悄悄转了起来,今天的场面着实不大寻常,皇帝和皇后同时出现也就罢了,如今竟还寻了个由头将王皇后支出去了,怕是有话要说吧……

    “洛……洛儿!”

    不料朱翊钧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差点吓得朱常洛从椅子上掉下来,这是他认识的那个皇帝吗?他可是一直觉得自己是他的耻辱来着,何曾用过这种亲昵的口气。

    望着朱常洛的目光,朱翊钧亦是察觉到有些尴尬,刚刚那一声叫出口,他也是浑身不舒服,遂直接改口,道。

    “想必你也清楚了,礼部现在已经在准备你的冠婚之礼,朕打算在二月行冠礼,九月行大婚!然后……”

    朱翊钧的声音顿了顿,目光也变得复杂起来。

    “然后在明岁将你册为太子!”

    殿内是长久的沉默,即便是以朱常洛的心性,也未曾料到,朱翊钧竟将话说的这么直白,所谓帝王心术,最忌让别人揣摩清楚自己的心思,但是如今朱翊钧竟这么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了,是试探还是……

    不过毋庸朱常洛猜测朱翊钧的意思,他稍稍一顿,便又继续开口道。

    “不过朕虽有如此打算,可如今尚有一年的时间,何况大明虽从未有废太子之例,但你若以为如此便得安心,那便错了!你既为太子,朕便要问你一句,如今之大明,依你来看,如何?”

    这算是考校吗?

    朱常洛眉头一皱,答得好便给太子之位,答不好就会被废?

    将这些念头缓缓甩出去,朱常洛沉吟片刻,抬起头缓缓道。

    “内忧外患!”

    四个字话音刚落,朱常洛便感到一阵强大的气势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坐不住,但是他却咬紧牙关,紧紧的抿着嘴唇,一动不动。

    直到他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对面的气势方才陡然而收,朱翊钧冷淡的声音自头顶传来。

    “那你便说说,是怎么个内忧外患法?内忧在何处?外患又在何处?”

    只是朱常洛坐在下手,又隔着冕旒,自是看不清楚朱翊钧眼中陡然闪过的夹杂着惊讶和忧虑的复杂神色。

    若是换了其他人的话,怕是会说歌舞升平,四海平安这样的话吧!

    能在自己如此压力之下坚持下来,或许,自己以前真的是看错了人吧……

    朱常洛却是整了整言语,缓缓说道。

    “内忧者,于朝堂,为百官阁臣!于国家,乃法理伦废!于小民,则民风不复!”

    朱翊钧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之色,不过转瞬即逝,缓缓靠在榻上,淡淡的道。

    “朕以为你会说,内忧在朕横征暴敛,屡征矿税!倒不知,你竟将那帮一直在帮你的大臣当成内忧,却不知,这算恩将仇报?”

    朱常洛此刻亦是渐渐镇静下来,摇了摇头道。

    “矿税于朝堂之上,虽为祸端,可实为无奈之策!常洛非不识大体之辈,自然晓得并非父皇横征暴敛,而那群臣,亦非不知此祸不在陛下,不过掩耳盗铃,装作不知罢了!”

    此话一出,倒是让朱翊钧来了兴趣,仔细的打量着这个从前让自己无比讨厌的儿子,半晌才道。

    “那便说说,是怎个无奈之法吧……”

 第三百六十七章:考校(2)

    话到此处,朱常洛也明白了今天朱翊钧的用意,太子之位并非小事,朱翊钧虽然一直拖着没有建储,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一旦他下定了决心,就会好好引导储君的方向,今日的这一番谈话,想来是为了了解自己心中对朝局的把握……

    既然如此,那便让他瞧瞧,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吧。。

    朱常洛凝神抬头,深吸一口气抬头道。

    “若提矿税,必先数我朝税法,昔年太祖皇帝定鼎,轻徭薄赋,四民各安,重农轻商,本为休养生息之法,然如今我大明不同往昔,如今连年丰收,仓禀丰盈,又无兵灾,加之先帝开海禁,与外国互通有无,致使商贾之辈陡然增加,又以商税之低,使尔等攫取大笔银两,如此一来,民风不古,而农本受挫,更重要的是朝廷无银,若非如此,父皇又岂会以矿税之名,充裕内库援助国库!”

    要说矿税,其实是个复杂的东西,朝廷大臣大多认为矿税为祸,一是因为矿税不属六部,不受朝廷监管,侵犯了他们作为文官的权力,二便是因为矿税太监为了讨好皇帝,大多以矿税之名行盘剥之实!

    当然,还有其三便是皇帝下刀的皆是大商人之家,他们手握金钱,总能笼络到一大批官员,为其在朝廷发声!

    后世被批的最惨的东林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细数的话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东林党大佬背后,都和江南大资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说,你认为朕收矿税是对的?”

    朱翊钧眉头一挑,盯着朱常洛的眼睛问道。

    毫无疑问的是,此刻他心中是带着淡淡的欣喜的,世人皆言他贪好财货,岂不闻他堂堂天子,坐拥天下,何必贪财,他登基二十余年来,不但未曾大规模征发过徭役,就连日常生活也算得上节俭。

    至少他这后宫当中,除了意外情况造成的损毁需要重修之外,二十多年从未新起过一座宫殿。

    这一点比当年因一时兴起而修筑豹房,收集天下珍奇的武宗皇帝不知要高出了多少去,但是就因为派人征收矿税,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诟病于他,将他说成是贪财好色之辈。

    如今听自己的儿子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心中岂有不高兴之理?

    朱常洛点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