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谋天下-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夫人,如何还能够压下?”
李太后瞪了一眼朱翊钧,恨恨的说道。
“何况你也不想想,若是寿王出了什么事端的话,谁动手的可能性最大?又是谁得利最大?郑氏身上的嫌疑本就最重,如今寿王这边刚出事儿,她便病倒了,而且你这个皇帝还抛下自己儿子不顾,只顾着到长春宫瞧她,传到外朝去,让那些大臣们作何想法?何况谋刺皇子乃是大事,尤其寿王还是长子,若是就此压下,怕是连你这个皇帝也受人诟病!”
“这……母亲,那孩子如今怎样了?”
朱翊钧从见到这件血衣的时候,便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先前之所以先去了长春宫,又主张压下这件事情,当然不是因为他没有李太后的眼光,而是因为他对这件事情的情况所知太少了。
其一是他并不知道朱常洛当时竟然有这般惨状,只听陈矩说道朱常洛并无大碍,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紧急,其二则是他并清楚朱常洛被抬进慈宁宫的时候,竟是当着所有命妇的面,如此一来,事情可就真的无法掩盖了,再多加遮掩的话,只会让外朝的大臣们以为,他这个皇帝也参与到了这次的袭击当中。
事实上,李太后虽然秉政数年,但是大部分政务都是交给张居正署理,而他如今已经驭极二十多年,亲政也有十余年了,把握大局的眼光自然是不会低。
明白过来的瞬间便把握到了事情最关键的地方,朱常洛究竟如何了?
若是他还活着的话,一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要是他死了或是真的重伤的话,那事情可就大了……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appyd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相?
说实话,朱翊钧并不相信是郑氏动手袭击朱常洛。
这不是偏私,也不是所谓的爱情蒙蔽了双眼,而且冷静理智的分析,告诉他这件事情不会是郑氏的手笔……尽管现在这个场面,所有的证据都隐隐在指向郑氏。
要知道,郑氏的确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这些年虽然外朝的那些大臣们都固执的坚持要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却始终僵持着。
事到如今,国本之争已经不单纯是谁做太子的问题了,而是这个朝堂之上的话语权究竟在谁手中的问题!
若是朱常洛最终在这帮大臣的坚持下被立为太子,那么朱翊钧这个皇帝的威信就会大大降低,而朝臣则是可以借拥立之功扩张自己的势力。
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郑氏还是有赢面的,不仅是因为自己站在她这一边,更是因为朱常洛的所作所为。
自这个小子出宫以来,便一直锋芒毕露,朝中的多次动荡背后都少不了他的影子,到了南直隶之后更是没有人能够治的了他,就连根基深厚的魏国公府都在他手中折戟沉沙,这次冬至大祀又亲自下场,狠狠捞了一把声望,博得了军方和文臣的赞许。
这看起来是好事,但是要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就有坏!
这一次朱常洛帮了军方,就算是最后有挽回的手段,但是必然会让一部分文臣对他产生疑虑,毕竟他是日后可能成为储君的人,他们不得不去考虑这个储君以后会更加亲近谁,这是其一。
还有就是朝臣之所以会拥戴朱常洛,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皇长子而已,更是因为他怯弱无能,没有存在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朱翊钧对这帮文臣的想法清清楚楚。
所谓圣天子拱垂而治,才是这帮文臣一直在鼓吹的盛世,但是实质上不过是架空皇帝,将皇帝变成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他之所以一直瞧不上朱常洛,甚至一年到头都不见上他一次,完全当他不存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出身低贱,会让自己想起当初的荒唐而感到羞耻。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儿子着实让他瞧不上眼,每回见到他都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若是将大明朝交到他的手中,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过很显然的是,这样一位皇子,却是大臣们想要的君主模样。
但是如今朱常洛风头渐盛,朝中大臣也对他的手段隐约有些忌惮,至少在朱翊钧这里,已经清楚的可以感受到,朝臣们对他的压力不如前几年的那几次针锋相对了。
所以无论如何,郑氏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对他下手,而且是挑在这个一个敏感的时刻……
“放心吧,若是他出了事儿,哀家还能这么镇定的坐在这里吗?刘太医来瞧过了,说是颈部被人用力击打,不过却没什么大事,休养几日就好了!”
李太后瞥了一眼自家儿子,叹了口气说道。
“那这衣衫……”
“这衣衫上的血迹不是他的,哀家方才抽空问了在场的几个人,才知道那暴徒闯入偏殿之前,已经打死打伤了好几个守门的内侍,寿王撞见他的时候,正好是要出门,便倒在了那些内侍的血泊当中,这才染了一身血迹!”
眼见朱翊钧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李太后却是摇摇头,继续说道。
“不过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不是哀家要与那郑氏为难,而是这件事情太过奇怪,单凭寿王出事之后郑氏得利最大这一点,她便洗不脱干系!
哀家之所以命人即刻封锁皇城,将消息锁在皇城当中,等着皇帝过来,不过哀家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方才哀家已经命人传召了内阁的几位先生到慈宁宫来议事,而且那些命妇如今还都在慈宁宫中,她们一出去,这消息必然会立刻传遍京城,如何处置这件事情,就看皇帝的了!”
“儿子知道,不过此事就算是要赖,也赖不到贵妃身上吧?”
朱翊钧却是皱眉,对于李太后如此武断的将这件事情归在郑贵妃头上有些不满。
倒是李太后冷哼一声,道。
“哼,当年寿王尚未出宫之前,被叫去长春宫请安,却莫名其妙的掉进了湖中,这件事情哀家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不愿细究,但是皇帝却也莫要当哀家什么都不知道!还有那郑氏如今身旁的贴身婢女,那个名唤小秋的,别以为改了个名字哀家就不认得了!哀家这双眼还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
朱翊钧顿时一阵语塞,当年的事情的确是郑氏做的有些过分了,若是他别人面前,他还能维护一番,但是在李太后面前,这种辩解却是只能徒增笑柄,这后宫当中的手段,她老人家见得多了。
“陛下,太后娘娘,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求见!”
恰在此时,暖阁外却是传来了陈矩的声音,总算是替朱翊钧解了围。
“儿子告退!”
慈宁宫实际上是一座宫殿群,除了正殿之外,还有好几座偏殿,如今正殿当中都是命妇,朱翊钧便随意挑了一座偏殿,而骆思恭却是早已经在殿中等候。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参见陛下!”
“免礼吧!”
朱翊钧挥了挥手,有些不耐的说道。
“宫中的事情你可清楚了?”
“回陛下,臣来之前已经和东厂提督陈公公交涉过,合锦衣卫东厂之力,将慈宁宫上下清查了一遍,暂时没有发现其他的凶徒,那个打伤寿王殿下的男子并非宫中之人,乃是被人带进宫来的,有人提前给他看过亲王服饰,所以初步可以断定,他就是冲着寿王殿下而来!”
骆思恭拱了拱手,却是镇定的说道。
“就这些?”
朱翊钧眉头一皱,显然是对于这个答案不怎么满意。
他之所以紧急传召骆思恭过来,当然不是想要兴师问罪,
锦衣卫的职责范围并不在宫内,宫内是东厂和上直二十六卫的地盘,所以也怪不到骆思恭头上。
他之所以第一个把骆思恭找来,是因为他是审案的高手,再硬的骨头进了锦衣卫也要说实话,所以他希望能够赶在所有人之前得到真相,也好做应对措施。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答案似乎让他有些失望……
这件事情瞒不了多久,如今内阁的人已经在赶来,等到他们来了以后,这凶徒就必然要移交大理寺和刑部了,到时候再审出些什么东西来,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骆思恭踌躇了片刻,却是继续说道。
“启禀陛下,时间紧急,加上那男子似乎是喝了酒神志不清,臣不曾详细审理,但是也审出了点东西,那个引他入宫并且将棍棒交给他的老内侍,应当是如今在修缮铁瓦殿的庞保,而这庞保……这庞保是贵妃娘娘宫中的内侍!”
“什么?”
朱翊钧闻言,却是霍然而起,神色之间满是震惊。
第三百二十章:扑朔迷离
内阁。
下朝之后,王锡爵便和一干大佬回到了内阁,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复杂难测,倭国撕毁国书,擅杀使节,兵部尚书石星险死还生,针对军方的考功行动迫于压力必须终止,还有寿王殿下与军方暧昧不清的关系。
每一桩每一件都足以改变如今的朝局,但是如今纠缠在一起,同时在这冬至大朝上出现,即便是以他多年的眼光阅历也是需要好好的梳理一番。
不过他刚在内阁当中坐下,椅子都还没来得及坐热,就听到门外一阵嘈杂,似是有无数军队人马在调动一般,而声音的来源竟是皇城方向。
王锡爵本能的感觉到不对,立刻起身走出了自己平时处理政务的格子间,却发现沈一贯,沈鲤,朱赓皆是不约而同的走了出来,面色凝重几人碰面之后,不多时便有派去查探情况的中书舍人回来。
“出什么事了?”
“元辅,是东厂和上直二十六卫,他们称奉了皇上和太后娘娘旨意封锁宫城,严禁任何人进出!”
那中书舍人喘的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的说道。
“什么?”
王锡爵心中一沉,惊呼出声,随即便是挥了挥手,道。
“你且先下去吧,时刻注意宫城当中有什么异动!”
“是!”
待那中书舍人退下之后,沈一贯便立刻开口说道。
“元辅,这上直二十六卫乃是天子亲军,非陛下手谕不可调动,就是太后娘娘也只能调动一小部分,如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宫中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
“不错,难不成是宫中出现了刺客或是有人叛乱?”
朱赓更加稳重,皱起眉头仔细想了想,大胆猜测道。
上直二十六卫的职责是戍守皇城,也是天子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如此大动作的情形并不多见,一般来说只有天子病危的时候才会出动上直二十六卫,以此来保证大位的顺利延续。
当然,还有一种状况,那就是宫中出现刺客,并且定是刺杀了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或许是皇帝,或许是太子,甚至或许是太后或是皇后,也会有这等情况出现。
但是现在这种局面,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必胡乱猜忌,无论是宫中出现刺客还是其他的情形,只要陛下无恙,便会尽快传召我等进宫,且先安心等着,再等半个时辰,若是宫中再无消息传来,便立刻召集百官扣阙!”
到最后,还是王锡爵一锤定音,不过他的话音刚落,便瞧见一队内侍匆匆朝内阁而来。
“奴婢东厂陈大监手下慈宁宫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