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昭暗暗觉得好笑,寻思你们这些土包子真是弱爆了,欧阳修家的那货也并不比我展昭厉害,真正恐怖的那个大能就在京城,乃是杨文广的老婆“南慕容”,然而我偏不告诉你们……
东邪西毒们在撕逼的眼下,文坛也不太平。
文宗泰斗之一的司马光真和王雱掐起来了。
“妥妥的小白文,且讽刺影射的手法也相当脑残。也不知道不良少年的话本中,我司马光的原形到底是铁头光还是司马缸?”
司马大爷发表了类似这样越来越多的文章,几乎都在从文学功底,造词拟句,文以载道,核心价值等等方面批判王雱。
的确,王雱非常诡异的塑造了两个形象:铁头光和司马缸。
要把任何一个看做司马光都是可以的。不论从名字、行为模式等等,那一正一邪两个角度都很像。于是呢,一大群人就跟着司马光批评王雱,说不良少年精神分裂,文学水平不行云云。
王雱当然是故意的,之所以定两个名字为铁头光和司马缸,并不是模拟两可的处理,真正的用意是:两个都是司马光。
王雱真正写的,乃是司马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厉害了,《铁头光和司马缸》真好看。”
“我真服了大雱的脑洞,尽管是小白文没什么文以载道价值,然而就是好看。严密的逻辑,严谨的设定。比那些常见的西游话本和三国话本有趣多了。”
“真的经典,步步心惊,一环接一环的升级,各种风林火山阴雷的技能设定太霸气了。”
“霸气个蛋,我愣是没发现什么地方好看,整个一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练功日记。无非说了两个疯子,一个头铁,一个肉厚。然后根本没什么原因,就如同两只斗鸡见面就开始斗一样。这样的练功日记有意思啊?”
“你傻的无法直视啊,王雱写的才叫大道无行,不讲大道理它本身就是一种道理。铁头光和司马缸之间你都说了是斗鸡嘛,那就是一个自然现象,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还为什么发生?蛮子为啥天天欺负汉娃?蟋蟀和斗鸡为什么见面就打架?”
“妥妥的神作。最神的地方在于,铁头光和司马缸双方的每次新技能解锁,明知道的战斗中、却充满了悬念。怎么还不更新啊,我就想知道铁头光新解锁了疾如风天赋,会发生什么?”
“司马缸也不是盖的,依照前文铺垫,徐如林应该要解锁了,否则就没道理,那口缸不会动,只会在哪里待着被铁头撞击,扛不住的话土豆妹的元神就被抢走啦。”
“支持司马光骂死王雱。因为每次司马光一逼,王雱就更新了,否则他更新不给力。”
“有是有道理,可难道老子们要转身挺司马光啊?”
“他姥姥的吊人胃口。”
“坐等更新。”
热度越来越大了,到处充满了针对性讨论。
尽管批王雱写小白文的文人很多,然而架不住写的好看啊。大头百姓又不关心什么文以载道,只要看好他们就等着听故事。
所以此番的文大战,其实胜负早就分出来了。
司马光输惨了,原因在于他粉丝太少。越炒作热度越大,就有更多的人投入故事当中去,然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抹黑司马光的那些观点……
第113章 铁头们恩怨情仇
包大人又带着展昭去微服私访了。
陈留县驿馆这个破败的之中,只留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等四人斜靠着,他们一边烤芋头,一边抬着小白文观看,算是闲时的消遣。
“张龙,这是什么字?”
时而他们如此这般的相互交流一下。
“贼好看,神童果真不是盖的。”张龙边看边道。
“真想看到大侠和某大能这么一来一去的撕逼,若是如此就有趣了。”
“不是已经在撕了吗?那个白玉棠纠缠着大侠,连皇城司都惊动了。”
“白玉棠总归弱了点,不给力,没有铁头光那么简单粗暴。而且大侠也没有司马缸这么蠢这么拗。所以猫鼠的纠葛不够精彩。”
“来了来了,包老板回来了。”
有人通风报信后,四个家伙急忙把小白文藏了起来,然后分为四个角落装作在值日……
汴京。皇城。
“糟糕了,铁头光太可恶了,竟是已领悟了疾如风战技,但那口缸解锁徐如林却失败了。”
看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几个字后,福康帝姬急死了,起身在厅堂里跳来跳去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总之听人说,有更新的时候是舒州最先出来,然后才会慢慢传入汴京来,最后才进皇城。
“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好想看呢。”
福康帝姬十五岁了,却还是有点萌。这是因为皇帝的子嗣都夭折了,亲身的只有女儿,于是皇帝相当疼爱这个长女,几乎捧在手心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吹风都害怕她着凉。
“那小孩真有才华,写的故事真好看。”福康帝姬喃喃道。
老太监陈总管在旁边翻了翻白眼。
“我好想去舒州看看他什么模样。”福康帝姬道。
“那可不行。”老陈不禁吓一跳,摇手道:“帝姬需要耐着性子,陛下已经下旨他‘赶紧更新’,老仆承诺新章节一但进京,第一时间送来给帝姬阅读。”
“可是除了等更新,我好想去看看天下什么样啊,好像看看那个小孩什么模样。”福康帝姬道。
老陈摇头道:“耐心的等吧,他过些日子会进京,和他爹一起留京的可能也很大。”
正巧遇到处理完政务的皇帝过来看宝贝女儿。
福康帝姬便道:“父皇,我好想看啊,您快些下旨催促更新吧?”
赵祯不满的道:“胡闹,已经催过了还要怎么样,把人逼死吗?文章乃是妙手偶得,把人逼死了也没用。”
福康帝姬跳脚道:“我好揪心啊,一夜一夜的睡不着,父皇要再下旨才行,没有压力他就不更新啦。”
“好吧传朕旨意:快更新。”赵祯对那些猥琐大臣都几乎每次必心软,所以现在又心软了,下旨后就溜走了。
“……”陈总管没什么好说了,隐约觉得会把人逼死的,希望进京的时候那小屁孩不是一个秃头,听人说用脑过度会变秃顶。
这下福康帝姬就稍微放心了,又爱心爱意的拿起已更新的章节阅读。
老陈很疼爱这个妮子。曾记得前些年她还是一个小姑娘,非常孝顺,皇帝生病的时候她就伺候在身边照料,不放心别人粗手粗脚的,然后皇帝勤政,腰酸背痛的时候,小姑娘就给皇帝按摩。
这算是老陈看着长大的姑娘,一转眼都十五岁了。
于是老陈现在非常感激富弼。原因就是这个妮子优秀漂亮,去年辽国来趁火打劫,说要把福康小妮子娶到辽国宗室去。
辽国人没说威胁的话,但实际就是威胁勒索。因为规矩上嫁女儿要陪嫁丰厚嫁妆,何况是人傻钱多的大宋、出嫁给凶悍强大的辽国。
时值广南地区不稳一团混乱。大宋几乎开不了锅。辽国却于节骨眼上抓住机会来索要福康帝姬,真是又欺人又要拿钱的意味。
在大宋恐辽症始终都有。皇帝赵祯是个不爱拉仇恨,相对喜欢妥协的人,于是打算含泪出嫁福康帝姬。
结果富弼就跳出来说这不行,蛮子不配娶帝姬,不能对这种事妥协,这个妥协妥协着,慢慢的腰也就直不起来了。
然后皇帝问“那万一值此国朝内忧外患之际,辽国犯浑咋办”。
富弼说“好办,到时候臣分分钟教他们做人”。
所以这就是富弼目下在河北两路督军的缘故。当时有许多大佬对皇帝建议:要小心富弼那犊子,他是个相当不安分的人,最喜欢打擦边球的就是他了,要是让他在河北弄出什么得罪“辽国洋大人”的幺蛾子来,咱们举国都要跟着一起遭殃。
那些家伙没说错,其实老富是真想搞点事情的,怀着满心希望和热血上任河北都转运使,富弼最先打算整理军务。
这是可以的,根据大宋制度河北是潜在战区,军事就宽松,那么在没有制置使的情况下富弼就可以依托转运使身份,以战区的名誉临机专断,基本想做什么都行。
然而很不幸,前任韩琦在河北快把军官给杀光了,砍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现在河北的军人什么也不敢,不做不错,富弼就是提升小兵为军官,小兵都不敢做,于是整个一盘散沙的模样。
富弼险些被气死,于是才有了前面的幺蛾子,老富找皇帝告状说韩琦骨骼不够惊奇,不懂军事,他胡搞瞎搞留下了一个河北烂摊子给我,他自己却又跑去河东拉仇恨去了。
赵祯当然知道这两个家伙间的毛病,懒得说他们,说的你富弼纯洁似的,大哥莫说二哥,这些老猥琐督军就这德行,除了范仲淹温柔一点,哪来的好人?
也就是这些心态,造成了皇帝启用狄青和这些家伙扭着干的缘故。
话说,看看目下河北地界上的军资军容,富弼就不敢和辽国装逼了,只能老老实实的种田。
然而树要静风不止,富弼这边都低调,韩琦却犹如现在大火的那个“铁头光”似的,见什么都想一脑壳撞过去。
韩琦在河东一看:边境上的土壤肥沃,产出应该不错,于是就丧心病狂的组织了一群农民移民过去种田。
那叫“占领”、是宣战的行为好吧?
所以河北军制一盘散沙的现在,富弼真被韩琦吓到了,害怕把辽国惹毛了而没有防线。于是赶紧的写信警告韩琦。
韩琦不听,回信说:军队过去才叫占领,咱那是民众自发过去的,不算占领,那自古以来就是汉家的田地。
所以当时这个问题不能公开给皇帝,因为交给皇帝就没有转圜了,皇帝知道了如果不作为,在辽国眼睛里就是宣战。如果不公开的话,辽国自身也不那么想打战,那么还可以扯犊子是“韩琦的自发行为”,到时候公开处理韩琦,辽国的怒火就会平息。就是这个原因,老狐狸富弼当时对皇帝弹劾“韩琦在河北乱杀军官”,但关于韩琦打擦边球走钢丝的事,富弼只敢写信给张方平和庞籍私下说,而不敢公开渲染。
把这些事yy完毕,陈总管很心疼这妮子,她活在一片童话中,不知道外面险恶,不知道铁头们因她而起了多大的波澜和博弈。
正在看书的帝姬时而又抬头好奇的问:“陈总管,你说下个章节里,司马缸能扛得住铁头光吗,土豆妹妹的元神会被抢走吗?”
老陈于心里叹息一声说:小白文老仆不懂,但天保佑大宋,富弼就是司马缸,他正在保护你这女娃的元神不被夺走,皇帝都险些松口答应把你嫁了,包拯的牛逼是吹出来的,富相公那才叫真牛逼。
“到底能守的住吗,会不会铁头光破防了?”福康帝姬追问。
“守得住的,只要富弼有当年的寇老西儿猥琐,就能吓住敌人。”老陈说道。
“陈总管弄错啦,是司马缸,不是富弼。”福康帝姬说道。
“是帝姬弄错了,司马缸就是富弼,帝姬就是土豆妹妹。”老陈神经兮兮的笑着,无奈这家伙整个人阴测测的,笑声让人惊悚……
第114章 宫里寄来的刀片
王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