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点上要追究起来没完没了,除了那些基本被大魔王干掉的京畿系军头外,没被干掉的责任人还有一群人。譬如上任广西主政王罕,譬如王罕的再上一任,这些都是文官进士。
又譬如杨文广实际在广西问题上,就是不算死罪,但要说没连带责任是他自己谁都不信的。可惜穆桂英是这一时期的肱骨、大魔王嫡系。他儿子杨怀玉也如火如荼的提着脑袋在东南追缴恐怖分子,于是这让李师中无法在公开文报中提及这些。
问题更大还有上任枢密使贾昌朝,再上一任,太师庞籍。这些大脑壳更不是李师中能提及的,提及了也没法追究,捅出来只会降低朝廷公信力、而没其他用。
因为大宋规矩:入朝不死,入相不罪。
越偏远的地区,官僚越容易维稳隐瞒中央。但谁知道现在就遇到了交趾军入侵导致的国战呢?
这些消息,李师中是以私信方式呈报给王雱的,而不是官府公文。否则基本就等于踩了政治上的地雷阵。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目前为止广西的可用兵力只是交趾军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在大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太平和迁隆失利是必然的。
输的不算难看,是因为李师中顶住了监军吕公弼好大喜功的决战提议,开战已经很久至现在没有大失利、保存的了广西军主力。理论说算是及格了,此点李师中没毛病。
但他的问题诚如王雱所说:他有他的心思。
到现在为止,王雱观看他的工作日记、以及广西各种会议纪要等,他仍旧没回到正确路线上。虽然不犯大错,但仍旧没把王雱的基层战略展开。
这些方面李师中没细说,但永平和迁隆是两个民族寨。看文报中广西军于永平和迁隆的部署规模,以及交战时限,他李师中不说王雱也清楚:他们没有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否则以交趾军在两寨投入的参战规模看,不可能这么快失守。
既然要守,就要守出个样子来。否则不如不守,提前疏散少民退往后方才是正道。这是大魔王的下意识。
但李师中没这样做,就说明他观念存在问题,至少是在吕公弼的精英思维影响下存在问题。
他们因何没撤离永平和迁隆少民,大魔王理解的话有两个原因:一是诚意不够,他们不想把这些人撤往后方解决人家的吃饭问题。
二一个,少民有自己的习俗,不愿意离开的情绪一定会有,但这可以解决。遇到难题时候说一次“不走算”谈不上诚意,也就是广西的问题根本:他李师中表面响应大魔王了,但其实心里不认同,问那句“你们走不走”是程序,人家说不走后就拉倒。
这谈不上顶风作案,但至少代表他们从根子上对大魔王“深入基层”政策不以为然。
吕公弼这龟儿子么会找他算账的,李师中还有救、还能用,所以王雱暂时不想说他,不想把李师中一竿子打死。
对这些越想越恼火,明显已经是过期文报,又看了一遍后大魔王仍旧拍案道:“我愣是没看明白,李师中和吕公弼脑壳里是什么,是屎吗?他们要持有大汉族主义我不反对,但要分情况分地区。少民也有温和与不温和之区分,此外少民的差异性,大多是见识和思想不够开放所至,这需要去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接受同化,接受新的事务。若在其他地区就没问题,但这两龟儿子愣是不明白,广西那地方少民如此扎根,如此多,他真是放弃了少民不管,不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继续闭塞,能长治久安吗?即便打退了交趾那又怎么样,这样的懒政一刀切思维,广西真能成为大宋的有效行政区吗?”
“身为地方守臣,不去主动解决这些难题他们想等什么呢?等着国土丢失?还是等着天降惊雷劈死所有少民、从而留下土地?”
到此再拍桌子道:“简直扯淡。这工作在平时或许有难度,或许需要骨骼惊奇的人譬如我才能镇得住,然而交趾人已经发动了战争,有交趾人轻易拉走了广西少民仇恨,借此机会统一战线,把少民撤往后方保护,关心他们,明显用很少的一点代价就能众望所归,不但拉近少民与汉民关系,还多了一只少民军队,凝结为一体,有了共同敌人,就此打赢广南后全面开放,就是长治久安的局面。”
“这种一举三得的机会不要,他们装逼耍酷,转过身来就会对我倒苦水说军队不够,张开嘴巴就瞎几把要增援!北方危在旦夕,辽国如此规模的集群来势汹汹,我拿什么给他支援!”
王雱进行着最后吐槽。
徐乐觉得大魔王相当啰嗦,类似的吐槽他已经不止一次了,而是十几次次,每次都对此念头不通达。
“所以您无奈下召吕惠卿紧急回朝述职?”徐乐好奇的道。
王雱叹息一声微微点头:“吕惠卿也有毛病,但在民族同化统一政策上比他们强五倍,且这小子在我当红时候,执行我的政策不过夜,贼积极,这是市侩但也不能说缺点,正式现在需要作风。此外薛向说的不差,当时抚宁县剿匪战争中他指挥的其实不差,换我上去最多赢的更好看些。所以现在我需要他进广南,为我大宋撑起西南半壁江山。”
徐乐不太懂这些,崇拜的想:要是这个节骨眼没大魔王在这冷静的运筹帷幄,真不知道大宋已经乱成什么样。
他是否能决胜千里徐乐认为不重要了,有他坐在这里,许多地方许多人就有了信心,效率也高了不少。
譬如薛向捅出来的问题,那也不是大魔王主动过问的,事实上若不是大魔王坐在这地方,那种问题甚至会隐忍到造成惨剧后、才出现在相公的桌子上被重视,这种例子大宋简直不要太多……
第610章 吕惠卿的心思
永兴军路银州(抚宁县)。
安东走入州衙对吕惠卿道:“相公,雱相来电,召您急速回京述职。”说完把翻译过来的电文递给了吕惠卿。
是的现在大宋有电报机了,最早是在工业司701所(电力应用设计院)立项的,乃是大魔王执掌工业司时期的项目。
这个东西技术难度并不大,加上这一时期基础科学方面也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搞出来并不难。只是说电的应用土壤并没有成熟,主要作为技术积累。所以701所规模很小很低调。
研究出来后也面临实际应用的难题,就是供电和线路架设。现在电线有是有,在大宋却是奢侈品。这基本依靠铜或银,都是稀缺东西,此外电线包皮现在也主要依靠高成本鱼胶。
橡胶前阵子被赵允熙的商队引进立项了,却还没有实际形成商用土壤,处于初发阶段。
于是就造成了电缆成本很高,另外这个时代不是现代,线缆不能埋地只能架空。于是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治安成本丧心病狂,被偷了个不亦乐乎。
但很无奈这就是这时代的应用环境,暂时无法根本性扭转。就是这些原因,大魔王一直不主张铺开电的应用,可以往后一些再说。
然而701所的成果想要不冷场,就需要一定支持,而工业司的前身就在抚宁县,和吕惠卿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加上吕惠卿的银州什么都缺唯独不财政,又是直辖工业重镇,于是吕惠卿掏钱试点了抚宁县至京师的电报线路。
架设非常简单也很快捷,就是维护成本太大。时通时不通,整个沿线需要有绝对数量的巡逻和维护人员。理论上这些工作可以交给本身已经吃了皇粮的军队。
然而跨境涉及的地区太多,又没有统一的律法为依据,于是一个地方一个政策,协调起来得不偿失。
最后那个时期大魔王自己都凉了,眼看试点失败的吕惠卿都不想花费代价去维护了,却说巧不巧,时值大魔王上台,支持了吕惠卿的试点,且涉及之政策算是开了绿灯。
大魔王上台后,强压大理寺发布了新的司法解释,盗窃电缆的罪名不在适用偷盗罪,在战争时期以拦截官府驿递的罪名论处,各地法官严格执行,且建立针对官员的追责制度。
在大宋众所周知这是死罪,在大魔王的威压高效率时期,各地官府也有了判罚依据,那么不论执行力如何,现在经济还行工作好找的时局里,铜虽然是好东西,却也没几个人愿意为了那点利益冒死罪。
于是这第一条电报线路的维护当然还有问题,却轻松了许多。以前是一天时间里最多有一个小时可以通电报,现在半月期间,最多会偶尔断两小时就恢复了。
现在受益于电报试点线路的基本成功,大魔王上一刻钟确定要召吕惠卿回京述职,这一刻钟,电文就转发到了吕惠卿手里。
所谓当时签发给徐乐的调令,那其实不是给吕惠卿的,是给吏部的依据。
见吕惠卿拿着电文久久不说话,安东道:“相公似乎在迟疑?”
吕惠卿继续看了电文少顷,这才叹息一声道:“别了我亲爱的银州。这个说起来,太久不在朝廷走动,适应了这单纯的大西北工业城,我担心我的想法和思维落伍了。此番回京恐怕不轻松,会有波折。”
安东道:“相公何故这么认为?”
吕惠卿看着窗外道:“举国战事吃紧的现在把我调离抚宁县,不可能用于北方,因为有富弼在北方还论不到我。所以没猜错的话广西出乱子了,李师中这家伙已经不被大魔王信任,这是把我老吕往火坑里填进去了。广西么,简单点说现在就是个屎坛子,玄乎着呢。”
安东道:“相公在抚宁县剿匪时期算得是用兵如神,纵使大魔王也都没批过你的用兵策略,难道你当心广西打不赢?”
“不!”吕惠卿淡淡的道:“广西要打赢非常简单,大魔王是真正的战略名家,诚如他所言,那个地方不打它也会赢得的,问题在于,要赢就要得罪一大群人。牵连的问题实在不小,我之所以说广西是个屎坛子,因为一连几任枢密使、涉及了庞籍和贾昌朝这些老家伙蛋的猫腻。辣么我就要问,我去了后,捅还是不捅?不捅别想打得好,捅了么,万一大魔王缩头、我老吕不就沦陷在屎坛子里叫天叫地都不应了?”
“……”安东不禁觉得贵圈真乱。
当然客观的说到了吕惠卿这程度的人不会死了,就看他的目标是什么。他若是破罐子破摔,别说大魔王召见,就是皇帝的圣旨来他也可以软对抗,或者找各种理由譬如脚疼头疼的扯犊子。
于是安东问道:“那相公去还是不去?”
“要去的……是挑战的同时也是机会。难得大魔王没忘记我老吕,他或许是利用我,但至少说明我是个有价值的人。这就好啊,怕的是哪怕死了都不冒泡,没人想起来。你看大魔王为什么作死不死,因为每次一有难题举国就想起他,这就是威望和作用。这不是运气,他是依靠做事解决问题获得的这一切。”吕惠卿感慨道。
安东想了想不是太明白,摊手道:“要去便去,那你还吐槽那么多?”
吕惠卿道:“我说说感慨一下不可以啊,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我安排专列。”
安东就果断去了……
吕惠卿想多了,他的级别够不上专列。他执行大魔王的事又不过夜,不想拖延,于是犹如乞丐一样带着两随从,坐在运煤专列里面,被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