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追求效率的时代,讲究集中性规模优势的现在,大魔王忽然反其道而行,下重注在没有铁路的京兆府和海州投资。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时至今日,说大魔王可恶他们信的,但说大魔王会乱做无用的事,他们则不信。所以结合大魔王反常规的对交趾人“投降主义”、一边却统战了王拱辰在渤海狠抽辽国人一嘴巴的行为看:
总有刁民想害朕!
凛冬将至!
这是叶庆华和曹集的理解。
打不打仗真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急于吃下制造业蛋糕的他们比王雱还丧心病狂,正加紧从全国各地收集人才,研发他们自己方案的各种船,包括战舰。
是的他们也打算和登州、海州造船厂进行海军订单的竞争。
叶庆华曹集自来都有军备订单份额的,现在他们连自己的蒸汽机方案也有了,于是他们也投资了燧发枪和神武炮工厂,打算通过血拼竞争的方式,吃下将来禁军大换装蛋糕。
很不幸若在原来他们做不到,但作为关键时刻纳投名状挺大雱的这两奸商,大雱果断签发了他们的军备供应商执照。
传统的军备审批权在兵部,但现在的新品种燧发枪和神武炮的审批权,则在工业司。这都是当初用心机满满的《工业条例》给他们下的套。
既然是本着总有刁民想害朕心思,为世界大战做准备,大雱需要借助他们的资本、全面铺开南方的“免疫力”建设。
至此一来,四月初大宋南方各地犹如进入了跳跃一样,许多地方变为大工地,正在进行疯狂的投资制造业。
若在以往这肯定是资源浪费,会被三司发文责问:你们制造出来打算怎么运,打算卖给谁?
然而现在三司异常安静,全部人包括王雱在内都不知道三司出了什么问题?
这等于三司也进入了冷藏潜伏阶段,时常事务当然在进行,但似乎政策冻结了,没有任何主动作为。
这通常是没有主政官员时期的常态。于是大雱猜测:应该是包拯病危了。
成熟官僚机构就这样,有不有主政它都是会照章办事的。主政官员的设立是为了“调整”,为了主动干涉运行方向,所以叫“主政”。是主动作为的意思。
自古以来都是“不做不错”的官员最可恨,不主动作为的话、其实就和没有主官的性质一样,那干嘛要设立这个编制提供这份资源?
若没有主政官就是被动应付,官僚不蠢,不敢随便负责任,只会依照以往的先例制度磨洋工。
譬如没有皇帝、老赵处于昏迷时期大宋也会运转,只是说不会有重大国策,政治比较分散。
所以三司的这个“被动”状态,对现在大雱的政策是机会。
许多老包时期解锁又已经运行的东西。等待新的三司主官前,三司各官僚不会听任何人的话,都会依照老包时期的路线运行。因为这样安全啊,签字调整方向是有责任的,谁知道在这个神仙和魔王打架的时候,乱作为了会发生什么?
如此也让一群人感觉药丸。这看起来是大魔王为了外交权的事,彻底和朝廷决裂了。这样的顶风作案么,基本证明大魔王距离撤职不远了。
东海上面临滔天巨浪、暴风骤雨、大宋海军还是初生的孩子,还很脆弱,面临太多情况,于是大家都担心:这个时候大魔王若倒下了怎么办?
事实上药丸党想多了。
之所以顶风作案到了现在,王雱仍旧没被召回,就因在苏州港抽了辽国一嘴巴,然后海军很弱小,面临相当恶劣的东海压力。
女真只是小问题。但辽国是真老虎,到现在辽国官方没就苏州港事件和大宋磋商,这才让人当心,这只靴子一天不落地,韩琦和王安石不敢把王雱召回。
老一辈是有些将才的,对军队是有控制力和威望的,譬如狄青杨文广种鄂,韩琦文彦博富弼都是,但老的老死的死。
年轻一代中,除大魔王有绝世威望和国战经验外,很难再有好的选择。兴许吕惠卿种鄂对西夏勉强能用,但无法想象如果辽国发飙、百万集群压境时候北方没有大魔王会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大魔王暂时没被撤职的原因,但不少消息灵通人士表示:纵使如此也快了,大魔王顶风作案是必须吃药丸的……
第575章 皇帝的艰难决定
作为大魔王的学生,西夏新一代将领卓洛兰现在也算崭露头角。
她有过在绥远关把大魔王吊起来打一顿的战绩,还有过从从青塘战场全身而退的战绩。
后续和大魔王取得谅解,迅速展开贸易,以铁矿石和煤炭换取大豆饲料,如今经过一段岁月的休养生息,草原真正的富足起来了,到处是肥硕的牛羊骏马。
作为大魔王粉丝,只有她真正了解大魔王的政治意图。
眼看现在大宋红红火火,其实是有隐患的。王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略名家,卓洛兰认为他打辽国苏州港的目的不是避战,而是为大宋赢得最后的战略缓冲。
这肯定是走钢丝行为,但眼看大魔王快接近成功了。但就算暂时被宋国朝廷剥夺了大魔王外交权也没关系,依托辽国老萧的政客心态,这事一天不回应,大魔王就不会被宋国朝廷凉拌。
时间越往后拖,王雱就能做出更多部署,把更多的工业内迁做大战准备。
基于这些,潜伏舔伤口几年的西夏又想介入了,为避开反战的没蔵太后系人马干扰,没蔵讹庞离京,专门发起西平府会议,商议后想委派卓洛兰为特使进上京找爸爸国周旋关于此番利益,打算瓜分宋国的纵深。
但卓洛兰拒绝了。理由是他们在策划一场最终打不赢的世界大战,作为统帅指挥官,卓洛兰拒绝指挥周旋这种开局就有问题的战争。
这导致没蔵讹庞很不高兴。于是临时改而委任多吃己为西夏特使,紧急赶到爸爸国上京,没蔵讹庞指示:必须说服老萧对苏州港事件做出回应。
不能一味的拖延,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不能有迟疑,尽快发动这个进程,否则真等大魔王准备完毕,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卓洛兰的最后建议。是的作为一个将领,反战不成功后、在西夏已决定卷入其中的时候,卓洛兰虽然拒绝去上京,仍旧对此给出了于西夏最有利的建议。
于是作为西夏特使,此番多吃己的使命是劝说老萧:尽快和宋国外交口妥协,把苏州港事件当做意外、而不是挑衅。
“你真的抱有这想法?”府邸中,萧慧颇有兴趣的看着多吃己。
多吃己道:“萧相,这是以退为进。若您能顶住辽国内部政治压力,把苏州港事件说成是意外,只让宋国赔钱了事,那就是缓兵之计。我西夏一品堂始终监控汴京局势,王雱现在于政治上和宋国朝廷决裂,就因苏州港这心病事件才暂时保留了王雱的职位。如果这只靴子落地,我西夏认为,王雱会很快退出行政梯队。”
“那时就是机会,没有统一的居中协调政策,会无限拖慢宋国登州造船厂进度,整个大名府工业体系对现在于东海作战的宋国海军,对倭岛的援助计划等等,效率都会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辽国做出让步后,会让韩琦王安石进一步放心,加紧调集资源回应宋国西南的交趾人事件。这就是整个天下的契机导火索。”
“其实交趾人一直在试探,并没有真的信任辽国。一但大宋真的现在强硬回应,死的人一多,交趾才会被迫会卷入对宋战争,那就会是我西夏再次出兵,重新定义青塘战争结果的时机。而一但出现这个结果,墙头草高丽人才会真正介入渤海战争,抓紧在宋国海军不成熟的情况下拿下更大利益。”
这些就是卓洛兰不得已下的建议。现在由多吃己作为特使转述给萧慧。
正当红的辽国政治明星萧慧、对此考虑了两日后回应西夏特使:可以接受西夏的建议,但需要投名状,我辽国才会“丧权辱国”的承认苏州港是意外。
投名状内容:一但大魔王被冷藏,宋国进入无主心骨时期,且把战略转移至西南应对交趾人时,西夏需立即出兵青塘表忠心,如此等于挑战宋国核心利益,西夏没有退路。那么辽国确认这些信号后,才会做出跟进。
萧慧的要求并不能说太过分。
其实现在西夏的内部形势也感觉药丸了,辽国吃相的确厉害不好看,但辽国不在乎西夏,西夏的土地对辽国版图而言没用处。
但宋国不然,大家都清楚宋国的最终目标是拿走西夏土地上的全部矿产和劳动力。相比而言,当时辽国人连兴庆府都打破了,最后却把所有土地都还给了西夏。
此番的形势没蔵讹庞认为:宋国或许不爱杀人但吃相比辽国还难看,参考青塘现在的政策,又被驻军。现在是最后一个打破宋国霸权战略的契机,如果不能达成,那么在八至十年后,恐怕整个天下都是现在青塘的命运。这是赤裸裸的帝国主义。
大魔王他虽然成立战略忽悠局压制愤青党的“*****圈说法”,但没蔵讹庞和多吃己清楚,愤青党只是吆喝而已,大魔王的内心就是这样的目的。大魔王才是天下最坏最可恶的人……
五月一日是大雱亲自定下的“工业党劳动节”,但这一天来临时大宋并没有喜庆。
皇帝赵祯拖着病体,难得走出上清宫,让五月天的明媚阳光照在身上,同时呼吸着新鲜空气。但这并没有让皇帝的心暖和起来。
凌晨时候听汇报说:包拯死了。
包拯的管家说,包拯临死前留下了一封给皇帝的书信,以三司使的身份称述了大宋当前面临的新财政形势。
那些东西么看看就算了,老包是以不懂经济著称的。赵祯委任他为三司使时,就没打算进行好的经济改革,只期望他能铁腕姿态,把三司变为中性,打破前几任坐塘鱼那忽左忽右的相互倾轧政策。
包拯也努力了,但仅仅这个工作他似乎做的也并不好,加上时间太短,除了对王雱开了一些绿灯外,并没有发挥大作用。
恰好就是因为包拯开绿灯,大幅放纵了王雱政策进入极端甚至张狂,现在,王雱已经引起了包括他父亲在内的诸多相公不满。
但这些个破事赵祯已经没精力去想,兴许欧阳修在一些问题上评击包拯说的没错。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跟了赵祯一生的老人,这个让赵祯最不痛快、处处扭着来、却也让赵祯信任了一生的老人,管家说他离世前一个时辰在颤抖着手,书写呈交大宋皇帝的经济展望。说的全是废话,但让赵祯很感动。
于此迟暮之际,那个跟着了赵祯一生,最让赵祯信任的老头先离世了,这不禁让赵祯感觉自己更老了,心态越发受到影响。
奶爹陈总管年纪也很大了,白发苍苍的样子不知说什么好,只静静看着皇帝晒太阳却冷得发抖的状态,还发现皇帝的眼睛微微发红……
包拯并没有太多建树,但名声好,他在这个时代是青天的代名词,其他人并不是。
他的死讯传开、皇帝给予轰隆追封的同时,天下震惊,举国同哀。
给包老相爷送葬的路上聚集了数十万人,却异常的安静。
这个形势出现的时候,哪怕是包拯的政敌欧阳修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