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设如此做了后王雱不一定对,但有得扯,可以撕逼,并且占据是文官最终也会撕赢。
可惜种鄂真是个将才,他似乎已经把这一形势考虑进去了,于是把一千精骑部署在了土门一线,不是最佳战术位置却远离银州区域,除了让王雱干瞪眼外,他还顺便解锁了绥德军的行军权,利用绥德军形成了对王雱的暗下节制。
绥德军当然是宋军,但王雱和曹首义的仇恨越发深了,一但绥德军的权限解锁,种鄂料定王雱胆子再大,也敢出兵土门去惹事,主要精力只能防备家鞑子曹首义。
所以现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就有这么蛋疼,还没正式开战,但是内部的几股势力、几种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冲突日渐激烈……
第319章 王安石的抉择
天气开始冷下来了。
当初的小鼻涕童王小丫,现在已经长高了好些,她开始进入了八岁的虚岁了。
原本较为枯黄的头发长黑了不少,她娘帮她编了两个羊角辫,把她的小脑壳变为了个“丫”字。
鉴于现在日子好过了,二丫也长大了不少,所以相比以前她调皮了许多,跑进了书房来趴在大老王书桌上,往上翘着小腿摇摆着。
“文安自己去玩,莫来胡闹,爹爹有事要考虑。”王安石很头疼的模样。
换王雱这么干肯定被揍,不过老王对郑二娘一系自来有愧疚,这段日子王雱不在,其实家里也不太平。夫人吴琼就不是一个让人安稳的存在,她不是坏人,但妇人的小心思、封建时代的主母气场她也是有的,基本上王雱不在二丫一家、外加老王的日子都不算好过。
“爹爹我有个疑问。”二丫继续趴在桌子上调皮。
王安石也没有呵斥,只得放下毛笔念着胡须道:“文安为何疑问?”
“现在是不是要打仗了啊?”二丫道。
王安石叹息一声,点头道:“有这可能,你哥哥弹劾种鄂的文书已到枢密院,他说的有些道理,但爹爹这心中没底,到底该怎么回应当下的西北局势拿捏不定。”
“大雱弹劾他,说明种鄂是坏人,捉来京城吊起来打才得行。”二丫道。
王安石微微一笑,摇头道:“这却是未必。你哥哥做事自来漂浮,让为父有些不信任。司马光说种鄂是坏人,但为父看来还有待观察。我不信任他们如此简单粗暴的去定论一件大事。”
顿了顿王安石再道:“我不主张现这个节骨眼开战,但我也认为你哥哥王雱的建议,一个劲装孙子、对西夏人的骚扰扣边让步也不是良法。那么在这左右为难之际为了维持国格,李参作为陕西最高官员,默许几路主战力量靠近边境线作为回应,这么看我不敢说李参对,但也没有明显错误。在几方都没有明显错误的时候,种鄂将军作为现今西北威望最高的军人,对羌人的影响力也继承了他父亲种世衡威望,举足轻重。你哥哥却选择了这时候弹劾种鄂,文安啊,爹爹现在也迷糊了,这到底什么事呢?”
“反正大雱不是坏人,所以种鄂是坏人。”小萝莉不明觉厉的说道。
王安石不禁失笑道:“你八岁还不满,做出这番判断也算不得逻辑缺陷,所以为父不骂你。我只说,真正让我为难的在于,你哥哥这举动有很强的政治用意,甚至是偏于下三滥,但我也不能说他错。我之所以迟迟没代表枢密院进行批复,不是害怕别人弹劾我护短护儿子,而是这节骨眼上,边境形势的紧张这并非种鄂的错。作为西北最能战的种家军灵魂,在枢密院立场为整个西北大环境考虑,还参考到了种鄂在少民羌人中的影响力的话,那么你哥哥弹劾种鄂的文书是不合时宜的。这就是爹爹不能随便做出决策的原因。”
“文安我有一计可破此局。”二丫最喜欢看模仿秀节目了,便模仿着当初的大雱神经兮兮的道。
王安石道:“说来为父听听。”
“爹爹既是难以决策,就需要交给皇帝。”二丫咬着指头道。
王安石偏着脑袋想了想道,“这是胡闹,首先这不是皇帝的事务,还到不了那个层面,那也是推卸不想担负责任。该怎么做事大宋是有规矩的,爹爹不想推卸责任,我只是需要冷静下来,判断清楚各方面的利弊。”
“那么爹爹想清楚了吗?”二丫好奇的道。
“两日了,没想清楚。”王安石很为难。
二丫便又生一计道:“大雱哥哥有名言,但左右为难的时候就代表怎么做都对,别迟疑,随便选个做出相公该有的表态,如此就行。”
王安石楞了楞,倒也觉得这小姑娘骨骼惊奇,便问道:“那么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我肯定选大雱啊。”二丫说道。
“理由呢?”王安石道。
“不要理由,既然怎么做都对,选最信任的人就没问题。他是我哥哥,是您的儿子,是奶奶的孙子。皇帝也最信任他了,我们当然支持他,这算不得错的吧?”小萝莉道。
王安石又楞了楞,犹豫少顷,拿起毛笔开始批复文书:“也是,旁观者清,你爹爹我不怕担负责任,那就选择支持你哥哥好了。”
批复完了后,当即交给老廖道:“走枢密院公文程序,八百里加紧,送达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手里。”
“如果真的打仗,哥哥打得赢吗?”小萝莉又好奇的问道。
“实事求是的讲他打不赢,大宋就没打赢过。”王安石叹息一声。
二丫便眼泪汪汪的哭了起来:“我要去救大雱,他会被蛮子围起来打死的。”
王安石很无语,用手袖把小萝莉鼻子上的鼻涕擦干净后,好奇的问:“譬如你打算怎么救他呢?”
“我会打仗的……当年有个屎壳郎去攻打大雱,就是我救他的。”二丫言之凿凿的道:“还有白玉棠姐姐盯上他的时候,也是我拿着扫帚帮他守门的。”
王安石没批评二丫,事实上大雱要是有这只小萝莉一半的性格好,大老王做梦都会笑醒的,可惜那似乎是奢望。
老王只是摸摸二丫的小脑壳,然后起身推开窗户,看着外面的夜空,感受着已经冷下来的寒意少顷,喃喃道:“文安你怕冷吗?”
二丫好奇的道:“女儿我应该怕吗?”
“看起来你不怕,这些日子大娘给了你不少脸嘴吧?你日子不好过,其实爹爹也心疼。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无法实际找到大娘的明显错误。所以文安你若想去西北找你哥哥,那么爹爹不反对,这便会送你去边境。”王安石叹息道。
“爹爹真好,我会把大雱救回来的。”二丫一跳一跳的拍手。
王安石却摇头道:“爹爹一点都不好,你救不了大雱的。爹爹送你过去的用意是进一步稳定大家的心思,这个时期我的长子长女都在边境第一线的话,这能让身为宰相的我、在国战前夕抽了种鄂将军后,减轻一些良心的负担。”
二丫不明觉厉,很萌的道:“话说,西北会下雪吗?”
“会的,并且雪很大。”王安石道。
“我有应对的,带着我的手套和虎头帽就没问题了,可以堆个更大的雪人起来。”小姑娘就是这么想的,于是这么说了。
“好吧你高兴就好,但客观的说,为父真没看出来堆雪人怎能守住抚宁县。总之你想堆就堆吧。”王安石摸摸她的小脑壳……
第320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
越往北地区越冷。
彼时还算秋天,但西夏都城兴庆府已处于凌冽北风的环境中。
承天寺内柴火堆得高高的,熊熊燃烧。三十岁不到、正直风华的没蔵太后却感受不到多少热量,只是直勾勾看着柴火燃烧。前阵子她听人说宋国有个神童叫王雱发明了焦炭,比柴火好用多了。
尽管早前西夏已经一定程度汉化,但其后元昊上台,和野历部重臣联合逆操作去汉化,于是现在这寺庙的院子里,旁边还拥有一个牛皮制的大帐篷。
扭着看着大帐篷时,华美无匹的没蔵太后总能露出慈祥母性的目光。现在帐篷里睡着她那九岁的儿子李谅祚。李谅祚便是当今的西夏皇帝。
没蔵太后的裙下之臣李守贵,男,年轻英俊,恬静的小鲜肉样貌下似乎藏有两分不易察觉的阴毒。李守贵正以一种软脚虾惯有的神态,看着这个经常睡在自己身边貌美到惊艳的太后。
把一国的摄政太后摩擦的嗷嗷叫,绝对是任何一个男人的荣耀和梦想,所以李守贵很有得意,气宇轩昂且排斥的意味看着承天寺现任主持、西夏国师、大藏明王摩琶。
始终闭目沉思的摩琶猛然睁开眼睛和李守贵对视之际,目光犹如冷电,让李守贵在这该死的天气里顿时寒进了心里去,于是赶忙岔开了目光,看着燃烧的柴火暖暖。
说起来没蔵太后一直都信佛,还曾经出家为尼,却是又始终尘缘未了。因男人李元昊被哥哥没蔵讹庞害死了,太后一度心灰意冷,但儿子年幼,她信佛又想祈求国泰民安和儿子健康成长,便再次入佛。
没蔵太后她本生,也是比较信佛的西夏人心中的“没蔵大师”。
曾经有年,她大兴土木,以西夏皇家名誉建造了现在这座承天寺,且从南朝宋国请来《大藏经》入寺,还请了高僧摩琶入世主持承天寺,册封明王国师。
这就是第一任大藏明王的来历始末。
“这天气……看起来今年会更冷,会持续到撒尿都能结冰。但这个时节竟然有人想打仗?”
雍容华美的没蔵太后语气中不满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李守贵心头一凛,急忙收起了抱怨许久都没和她啪啪啪的心思,从怀里掏出书信道:“娘娘容禀,这是宋国前宰相庞籍送来的书信。”
这是个老熟人,最早时候就是他庞太师、不是,那时他还不是太师,他只是经略宋国陕西的招讨使。那老家伙自来崇擅外交手段而不是军事,所以从那时起就相互间有过非常多的沟通。
庞籍老家伙惊人的学业成就、出口成章且贯通古今的学者姿态,曾经一度令少女时的没蔵氏有些想入非非。
恩,yy完毕,太后把老庞籍的信拿过来看看,便仍在柴火中烧了。
庞籍的形势不妙,从政治上说他再无翻身之日,但作为曾经宋国西北帅臣,老家伙现在远在河北地界知军州,却仍旧在关注着越来越紧张的宋夏边境局势。这封信就是在对没蔵太后抱怨西夏咄咄逼人,不断的颠覆金三角缓冲地带的规则。
“本后很奇怪,为何老庞籍书信上的说辞,和本后在朝堂听到的各方呈报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没蔵太后轻声道。
李守贵低着头不敢答话。很明显这是她哥哥没蔵讹庞的需要,于是一直在默许边军的嚣张和挑衅行为。
现在她们兄妹不合,相互间有了较大心病,一边是没蔵讹庞正在强化影响力和权利,另一边小皇帝在一天天长大,作为母亲,没蔵太后已慢慢进入了为自己骨肉争夺完整皇权的打算,不想再受制于人。
这些是明摆着的政治局面,却无人敢提及,谁也不愿意去捅破。
“作为本后宠臣,李守贵你主动调查过这些事吗?”没蔵太后又淡淡的问道。
迟疑了许久,李守贵神色尴尬的低声道:“臣……不知道。”
“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