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铃铛拿出一些压缩军粮来派发给了大家,说道:“现在本姑娘绰号小铃铛,算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了,我会保护你们的。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今年冬天不会死人,一个都不会。粮食以及取暖的炭火都会有的。”
也不知道这种压缩块是什么东西,但他们非常信任小铃铛,当即狼吞虎咽的吃了一半,剩下的全部收在了怀里,打算带回家里去。
“你们先留下,且听姑娘我道来,让你们了解一下这种干粮的神奇之处。”
接下来,小铃铛把他们留下开始举行传销课。大纲和教案就是猥琐的大雱制定的,小铃铛负责照本宣科。
都是些听人说系列的小傻瓜,又特别特别的信任小铃铛,所以孩子们全部听的眼睛发亮。
“此种神物那么好,短时间就让娜娜长高这么多,脸色又好。可惜只有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才能弄到,平常人无法买到。”一个小男孩失落的道。
“可以买到的,很快就能买到这种东西,会在凛冬以前,从遥远的河东地区源源不断运来。”小铃铛说道。
“嗯,娜娜说能买到就一定可以买到,只是咱们没钱就难办了。”一个小女孩舔着嘴皮道。
小铃铛道:“这也不是问题,作为消息灵通的大人物,本姑娘了解到,县衙马上就会招工。”
“啊!又要服役干活啊!冬天?”这下孩子们全部吓得脸色惨白。
小铃铛说道,“不是这么回事,这次会是真正的招工,干活自愿,干活就有钱拿,大家就自己能买到这种美味的军粮了。具体工种有很多很多,多到无法想象,且不限制男女,只要是抚宁县子民想做工都可以。但暂时来说妇女孩子只能做杂工,不过尽管杂工,每日也有十至十二文铜钱呢。”
“十二文铜钱,不是铁钱?”
小孩子们惊呆了,这几乎已经快接近那些兵大爷的待遇,比合谋去钓鱼掏鸟窝划算太多了。
小铃铛说道,“是的。而且只要愿意学习就有进步机会,如果成长为木工,铁工这些技术岗位,听说最高可以拿到每日五十铜钱的工钱。”
另外一个小姑娘失落的道:“这样的话你家果然变成大人物了,你爹爹可以拿到五十铜钱。然而我爹爹只会打猎,不会做技工。可惜这附近没什么猎物,就是有猎物也卖不上价。”
小铃铛笑道:“你这叫想多了系列。技术工的确报酬较高,但我有消息,抚宁县内但凡有过和马贼作战经验的人,可以直接吃皇粮,加入治安或者军事部队。你爹爹是个狠人,曾经有马贼闯入抚宁县烧粮库时,你爹爹是抵抗过的,乃是我亲眼所见,到时候我作证,推荐你爹爹当兵吃粮。”
这下那个小姑娘笑了起来,像个小番茄一样。
汗,小铃铛蛊惑人心方面的确有几把刷子,且没有阻力。效率比王雱自己去做高多了,所以没几日,尽管仍旧还没有什么实质转变,抚宁县的民风大变,大家在口口相传的东西,就是小铃铛散步的那些流言。
再加上王雱硬刚绥德军杀人,带了大批男人回家,这是实质性的东西,配合那些传言,短时间内抚宁县的隐晦气氛一扫而空,忽然间,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这个东西实际上就叫做信心……
第256章 韩琦的战争
“看这态势,这个冬天比以往会更冷些。”
府衙院子里,太原府知府兼河东转运使韩琦两鬓白发的样子,仰头感受着北方吹来那越来越冷的风。
“相公在忧心什么?”陪护在身边的心腹护卫道。
韩琦闭着眼睛继续感受了一下越来越冷的风,又睁开眼睛道:“河东略好一些,我总说,只有在西北执过政才知道什么是冬天,这次,尤其对那个小孩是挑战。”
“相公宅心仁厚,在这困难之际,大家都不看好他时对抚宁县伸出援手。您吩咐的事卑职一直在督办,不出意外的话,咱们依照抚宁县要求生产的第一批饲料,很快就可以起运了。”
心腹护卫略显担心的道,“这批还好,卑职担心往后进入冬季,气候进一步恶劣,到处冰封后运输队伍会寸步难行,持续不断的运送压缩饲料,对咱们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在难也要运到,因为这就是打仗。老夫不关心运送的路上死多少人。”
韩琦就这德行,他决定做一件事时候一般不考虑代价和后果。
“当时来自抚宁县的求助文书到达后,河东官场许多人都在反对这事。但唯独相公您力排众议,还是接收了王雱煤场卖来的生产线。决定利用河东的自有粮食资源,对抚宁县供应压缩饲料。”护卫道,“现在私下里大家普遍对这事都担心,因为王雱这人没信用,他和绥德军闹翻就是不想履行约定,不想尝还债务。而现在闹翻后,没了绥德军支持,抚宁县是说出事就会出事的地方,大家不信任抚宁军有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说,咱们河东花费了较大代价订购的生产线面临风险,一但抚宁县出事,就无法持续购买咱们生产的饲料了,而咱们则把负债购买的高价生产线烂在手里。”
韩琦不禁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老夫早说了这就是打仗,打仗当然有风险,但就是要打,我就是喜欢打。前怕狼后怕虎能做什么事,连续两年老夫派人在边境种田,个个说老夫惹事,对老夫不满,但现在我河东地区粮库丰满。其他一切都是虚的,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
“王雱这人的有些事老夫也看不惯。不过这小孩有个不同于汴京蠢货们的地方是,一些方面像老夫,富有冒险精神,敢于关键时刻出击。或许他不会永远正确,会有波折,但这样的思维方式与视角很对老夫胃口,也正是我大宋所需要的。相比起来汴京的那群守财奴傻子就比他短视太多。”
“你可以反感一个人的缺点,但也要正视他的优点。”韩琦认为自己是大宋最有资格说这句的人,譬如当年前一刻以举家富贵保举范仲淹,后一刻因意见不和就险些和老范在帅帐打起来,后来反身写信给皇帝弹劾老范。
当年那个小孩他爹王安石,在韩琦麾下做秘书长,前一刻被韩琦骂个狗血临头,后一刻韩琦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不懂的文章,又想起王安石的博学多才和好处来了想请教。
没错,这些事韩琦自问都干过,且不会脸红,死性不该还在继续。
韩琦一开始也很反感王雱,没见过面,关于王雱的负面消息听的多就反感了。但也一直在研究小孩那神奇的发家史,寻找小孩优点,总结下来那小子战略非常激进但战术保守,这种风格很对韩琦的脾气。
之所以韩琦把汴京那群人称为蠢货守财奴,因为那些人无一例外都修建庞大的金库、且聘用庞大的护卫队守着金库,不去花钱。后来韩琦弄明白了小孩的发家史、那小子总把自己的钱花的一文不剩又去借了别人的钱来赚钱,这才醍醐灌顶的有了以往没有的观念——借钱生钱。
于是此番瞌睡遇到枕头,韩琦力排众议,首次开出了河东转运司的第一笔白条支付,用于从汴京煤场购买压缩军粮生产线。政策上跟着王雱全面转入了激进,话说韩琦那么爱种田的人,手里是有钱的。但偏不用,打算跟着采用王雱模式,扩大投资进行所谓的杠杆操作。
否则继续像汴京蠢货守财奴们把钱锁在府库中,还要增加人手看着,似乎没什么意义。
“视野要开阔,要高于其他人。要尽量转入经济民生建设思维上,富弼虽蠢但有一点他没说错,三十年内我大宋不会有和辽国的全面战争。而西夏虽然问题多多但限于体量,对我大宋的威胁始终相对有限。于是老夫断言在此,往后的大宋难有较大的军功出现,政治倾轧的现象会持续下去。”
韩琦捻着胡须道,“现在的大宋没有真正的领袖,相位是为政治倾轧而存在的,这样的相位是虚的,不要也罢。真正的巅峰必须依靠做事和威望获得,那即是说,在没有全面战争的往后,民生经济是衡量威望的唯一办法,这方面老夫想走在前面,也正在走在前面。”
“相公英明,高瞻远瞩。您当时顶住压力把边境土地利用起来,连续两年大丰收,就是因为看的远。现在咱们的粮食不但可以以较高利润卖往西北抚宁县,还有很多富裕供应我河东发展养殖业。真乃神来之笔。”心腹护卫道。
韩琦道:“谈不上神来之笔,做事么,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其他都是废话。现在这个事还在进程中,没成功也没失败。西北的形势非常复杂,王雱若成功咱们会跟着成功,若失败咱们就跟着负债,就这么简单。绥德军和李参他是得罪了,关键看他能不能扛住来自三山七寨的骚扰,若能最终从西北那个大坑爬出来,他就真正的成熟了,也会成为我大宋年轻一代中的中流砥柱。”
“若换相公,您会怎么处理绥德军的问题?”护卫试着问道。
韩琦淡淡的道:“皇后家的人没什么惊喜,老夫当年就是心软,其实好水川战败的因素很复杂。换老夫现在的心态,会杀掉曹首义这家鞑子,那不能真正解决西北的问题,但能敲山镇虎。至于那个小屁孩他和老夫不同,他是个口碑差劲、背负了无数处分的芝麻绿豆官,暂时也还没有进士血统,所以他该怎么做老夫就不怎么知道了,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老夫和他的约定是他付钱,我提供压缩牲口粮给他,只要协议还有效,死在多的人,再大的风雪封山,我也把干粮送到西北‘前线’,因为这就是打仗,这也是我韩琦的承诺。”
……
257章 官场现形记
“王雱疯了。”
“是的从偷袭绥德军两个精锐营,把人扣下开始,先不说有没有政治责任,但和绥德军正式决裂就代表抚宁县彻底完蛋,在西北全面失去了军事、政治、粮食民生上的依靠。看起来之前传言是真的,他打算破罐子破率,彻底把抚宁县弄上绝路,逼迫朝廷撤销抚宁县。”
“有道理,西北金三角地区有人愿意待才是怪事。王雱这种京城来的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从抚宁县脱身,所以直接把抚宁县搞死了无法救活,坏啊。”
“坏虽然坏,然而难道只有我觉得这叫骨气?换我,我也愿意在这么霸气的父母官下面做子民。”
“你是做龟儿子习惯了吧?”
“你不懂,有个这样的爹,做龟儿子也认了。”
随着王雱射杀绥德军军士、扣押两个营的事件持续发酵,西北政治全盘大乱,民间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议论。
所有人都不能置信,神机雱竟是一言不河就把绥德军的军士射杀了四十一人,把曹首义的半数家底、两个精锐弩骑营缴械了!
随着事件的传播,西北都转运使李参、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全都傻眼了。
这他么的简直近似个疯子。
类似的人以前西北也有,就是韩琦。但人家韩琦名声威望地位各方面比小孩牛逼的多,且也没有小孩那么果断那么狠。
不就是把他抚宁县一千多人留下修建攻势吗?那似乎不人道,但大家心理有数,大宋的军队只会打这样的战争,西北就是这样守住的。这就是平衡。
现在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