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137部分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37部分

小说: 北宋最强大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在母子处拿大锤敲蜂窝煤的“槌手”,也需要经验经过培训。毕竟是草根的东西,母子也并不坚固,运行初期掌握不住力道,要不就把母子都敲坏,让整机停止下来,要不就力度不够,蜂窝煤出来后会慢慢散开不能用。

    所以牛逼了,这套首次稳定下来的半流水线,就作为第一代稳定设备扩产了,于是现在整个工地上到处是这样的流水线,多达三十多组,并且制造设备越来越熟练的匠人们还在加速生产设备,顺便收集工人操作后的信息反馈加以改进。

    太牛逼了,包拯和展昭直接看的半张着嘴巴。

    以前进不来,所以老包的设想是:蜂窝煤不难,但必须人工合成,如果工人熟练,且工人勤劳不偷懒的情况下,一个工人一刻钟可以产出七至十个煤。大概就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就惊掉了下巴,人家王雱的一套流水线,两个锤子手,两个机长,两个产煤工,两头牛,姑且算十个劳动力吧,但他们不到一个呼吸就一个蜂窝煤出来。

    一刻钟怎么的也是两百个煤以上,最保守估计效率也是提高了至少一倍。

    并且这只是现在,机器毛病仍旧很多,流水线工人熟练度不够,配合、管理方面还有诸多瑕疵的情况下。

    总之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现在恐怕连两层功力都没发挥出来,如果往后发展,包拯不敢想下去会是什么了。

    就这样的,包拯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始终到处观察,在冷也不想离开。

 第191章 毛遂自荐

    展昭不懂器械,却是看着场地中那丧心病狂的工作效率惊叹。这就是一群传说中的剑圣。

    其他是次要的,但是站在武学颠覆的展昭比谁都清楚,要进入颠覆需要付出的是什么,很显然就是精神,不怕死不怕苦的一种精神。

    这个东西很奇怪,说有就会有,就像展昭孩童时候苦练的那种心态。换在这群草根的身上,就是他们现在不为什么就像要突破超越,再冷再苦也在干活、且嫌弃不够快。这个场景何其相似。

    事实上展昭当年也不为什么,却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天赋的加持下,稀里糊涂就走到了现在的巅峰。现在就成为了一种自动率,不需要再练,想输都难了。

    展昭不禁觉得从武学理论上讲,王雱的这套模式一但扩张成熟,进入各个领域在全国铺开,成为一种“自动率”之后,那时候整个大宋也就成为一个剑圣,想输掉战争都难。

    汗,这就是展昭此番进入这个场地后展开的胡思乱想:军队是刀,派军布阵是招式,而王雱的这些东西就是内功,且是最上乘的一种心法。功力到一定程度时候就拥有最强容错率,就不会败了。稍微熟悉一下掌握内功的应用后那未必是任何招式,却已经可以破尽天下了。

    所以大猫觉着,王雱帮大宋练出来的这么一小股“内力”会壮大,会非常精淳,假以时日可以转化为恐怖的战争潜力……

    四九天快过去了。

    今个难得的雪停了一下,虽然还很冷却也出现了阳光照射,没有温度却代表希望。

    陈总管陪着赵祯站在宣德楼上观看着,许多路过的贩夫走卒大头百姓都会停下喊两声“大皇帝陛下威武”。

    赵祯也没弄懂是怎么回事,不过他自来很稳,就坦然受之了。

    老陈趁机进谗言道:“陛下,这是因为此番供暖比以往任何一次多的多,百姓没弄懂是怎么一回事,以往您给的钱不够他们支撑八天的炭火,但是现在四九天都快完了,蜂窝煤厂还在供应,仍旧是免费的,排队就能领取到。然后一些百姓家有闲置劳动力,听您亲口承诺说煤沙是沙石,任何人都可以捡了用,他们自己也会制造一些土制蜂窝煤,也能烧,贴补着一起用,这是他们最暖的一个冬天。他们认为您一定花费了以往几倍的钱。”

    赵祯想了想,愕然道:“可朕没说煤沙是沙石,这是张方平说的。”

    老陈尴尬的道:“张相公发文了,然后他说是……您说的。”

    我@#¥

    赵祯倒也不是不想给人用,就是觉得老张越来越猥琐了。

    历史中的一些个皇帝么,一直都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天下就乱了,所有的错误一般都会怪到皇帝头上。

    赵祯不是个糊涂人,知道这关键点,事务的正反两面就是这样的。老张和王雱此番做的好,他们把功劳冠名在朕头上。这当然让人高兴,却是另外的一些人,他们也能做些不合时宜的事,也会冠名在朕的头上。

    想到这里,多愁善感的赵祯叹息一声道:“皇帝不好当啊,其实朕有时候也想舒舒服服的做个纨绔子弟过完一生,那也不错。否则,任何喜报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了,天下事务太多,几乎每过十天半月的,总能有些让朕忧心的事来临,下次是什么呢?又是何人来为朕担当?”

    大阴人是最理解皇帝的人。

    到了一定年岁,皇帝的争雄之心在慢慢弱化,但骨子还是想改革的,只可惜始终没有能担大任的人出现。现在王雱有了这个迹象,可惜说他年轻都是笑话,那就是个小屁孩。他老爹王安石执念强大,声望却不够,方式也不够圆润。

    这些所有的事,就转化为了想励精图治却又多谋少断的皇帝的难题……

    回家的时候见二丫把不到一岁的弟弟背着,于院子里玩雪。王安石难得的心情好了一下,过去摸摸二丫的脑壳,又捏捏老三的小脸,吩咐道:“文安回屋去,别玩雪人了,你弟弟小,受不了寒冷。”

    二丫咬着指头道:“大雱说没问题,小孩子就是要这样养才给力。他说出门的时候用冷水抹点在弟弟双颊,等干了以后,只要不被冷风吹脖子里去,就不会有事。”

    王安石也不晓得王雱的这些歪理哪来的,不过考虑到他以往的神奇,看似王旁也很健康,就不多管了。

    进书房前,王安石又转身道:“你哥哥回来了吗?”

    二丫说道:“还没,最近他大多数时间在煤场办差。”

    王安石点头道:“这才像我儿子,记得他回来的时候,叫他来见我。”

    说完后,大魔王紧缩着眉头进书房谁也不见,和老廖讨论一些东西……

    大雱回来的时候把定制的大火锅翻出来,还去厨房指手画脚的操作了一番,打算煮火锅吃。

    却是转眼就被老廖过来捉去书房了。此番没被查水表,但是王安石的脸色不好。

    “爹爹怎么了?”王雱问。

    王安石道:“淮西事件中的西夏一品堂怎么回事?”

    交流了几句这才了解到,当时淮西的案子,基本上是张方平“判淮西路”办的。加之西夏高手介入的事没有直接证据,所以张方平只是定论了叶良辰无法无天吞没国朝铜矿,而没提及“西夏在大宋的颠覆间谍活动”概念。

    既然如此,张方平他本身无需对枢密院汇报,也就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在张方平自身而言,兴许有避免刺激西夏的意思。因为现在边境局势不稳,有些东西若刺破,真引发全面战争的话大宋的财政就很艰难。在张方平的立场上大宋需要最少三年回血,岭南的侬智高叛乱的创口都没有恢复呢。

    但是穆桂英本身是军事系列,事后专门被枢密使梁适召见述职,提及过魔刀季天擎乃是一品堂第一高手。于是“西夏一品堂”概念才首次出现在大宋的官方层面上。

    梁适是个和稀泥的人但也是个想找存在感的人,于是梁适还抓住了“西夏一品堂”这概念,在上次大朝见的时候提及了,想引起皇帝的重视。

    可惜梁适是酱油党,赵祯都不太在意他,又被包拯的“严寒”问题打横,梁适又不是个铁头,所以就没继续提及。

    但王安石已经把梁适的那句记在了心里,事后以枢密院名誉发文至大理寺,调取淮西案件的全卷宗进行审查。

    大老王并不是审查儿子的猫腻,却结合穆桂英等人的说辞从军事的角度,考虑到了“西夏间谍活动”的可能性。

    其后召见老廖,已多年不在江湖行走的老廖提及认识魔刀季天擎这人。

    所以其他事情王安石暂时管不了,但作为现今大宋具体主持军事工作的人,他当然要把这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弄明白。

    “雱儿你现在是大宋官员,又是当时舒州事件中具体指挥的人。你给为父说说。”王安石道。

    王雱道:“当时可惊险了,魔刀够厉害的……”

    王安石打断道:“季天擎有多厉害你廖叔已经对为父说过。为父只想听你说,你觉得西夏一品堂这概念真的存在吗?”

    要问别人那是“不确定”的,但大雱的被迫害妄想风格么,没有的都要说有。于是道:“妥妥的,就是他们策划的整个淮西事件,意在让我大宋缺铜,从财政方面拖垮我汉家于陕西的作战集群。”

    这就是王安石担心的原因,脸色很不好的和老廖对视了起来。

    少顷后王安石拍案道:“这是我大宋军事情报工作的缺失!已经出了淮西这么严重的事件,往后必须把这个事重视起来,不能在想过去一样稀里糊涂。”

    王雱趁机抱拳道:“老爹威武八七,小子建议,组建大宋自己的龙组,额,我是指组建军事情报局刻不容缓。只等爹爹一声令下,我大雱愿意为大宋效力。您赶紧的把小子我招录进枢密院做官好吧?”

    我@#¥

    王安石和老廖顿时有些不来气,感情这小子说的这么斩钉截铁,是为了自荐啊。

 第192章 神机变

    但大宋说起来真有这规矩,王雱现在已经进入了系列有了官衔。相当于个“体制内待岗人员”,那么通行规则是有谁个部门愿意要,只要职位和官衔相差不大,就可以去招录。

    只要不是一些需要皇帝钦点的重要职务,那么无需知会任何人。

    当然事后若不适合,会被相关口的上官否决。

    那么这个过程除了宰相陈执中可以否决,如果是在三司担任差遣,张方平可以否决。如果在枢密院,梁适可以否决。

    尽管一堆人反对现在王雱流内,但若下面有人这么招录了皇帝却不会反对,陈执中那个老好人更不会从中书门下否决了。

    所以要招录,唯一的阻力就在梁适。

    但其实梁适也不难解决。可惜呢,最大的阻力是大魔王。

    捻着胡须考虑了一番后,王安石道:“胡闹,其他人是其他人,为父不管。但为父明白告诉你,这些事很重要也很危险,你是个孩子,为父不会把主动把你招为流内官让别人诟病。”

    额,大魔王可恶了,小屁孩没人权,王雱想去画圈圈。

    王雱道:“老爹你这不公平啊。”

    王安石摇头道:“爹爹这里不讲公平。你的确有些本领,别人信你那是别人的事,但为父始终觉得让一个孩子流内做事,你毕竟只有十一岁,我不会把重要事务交给一个孩子,这是原则。真不是为父为了取悦其他人刻意做的。”

    王雱就此省点口水了。

    王安石又道:“叫你来不是给你差遣,是问你意见。为父把这些心得整理后,呈交了枢密使梁适相公,让他呈交皇帝。但上次大朝见后,梁适理解成皇帝不想听这事,加之他分析张方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