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134部分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34部分

小说: 北宋最强大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护短的王安石也不干了,想出列反驳,可听来包拯的指责似乎又相对客观。强行辩驳当然可以,但那有诡辩诉棍的嫌疑,老王自己就非常反感这一套,于是只得沉默。

    赵祯捻着胡须叹道:“包拯啊,他是个孩子,朕不会说你不对,但你是否对一个才因寒冷冻倒地的孩子过于严苛?”

    包拯也不禁楞了楞。主要是往前一些时候受司马光和展昭影响,“王雱是孩子”这问题大多数时候有些忽略。这么看来的话,皇帝也不是说一味的要要听佞言,于是包拯微微低头后,退了回去。

    包拯消停了,文彦博跳出来道:“陛下,臣有言。”

    赵祯一阵郁闷,没心没肺的样子道:“说啊,朕又不能不让你说。”

    文彦博道:“王雱此子言过其实,过度夸张,不是包拯说的佞嫌,而就是佞。”

    张方平眉毛一扬道:“有那么严重吗?”

    文彦博不卑不亢的道:“相公勿要针对下官,根据此子刚刚的蛊惑之言,听起来陛下英明神武,这当然没问题。不过后面越说越夸张,似乎……陛下无所不能,整个天下的事都是陛下所执,那我等与君共天下之士大夫、等依祖宗规矩于朝廷宰执,依规矩辅君谏君,照此子的理论陛下毫无瑕疵且天神下凡,那我等的作为和谏言、不成专门和君对着干了?”

    我@#¥

    张方平和赵祯也面面相视了起来。

    文彦博这家伙没多坏但有点走火入魔的“士大夫崇拜”了。这个混球整天就不痛不痒的找朕麻烦,朕给你记着。

    赵祯yy完毕后道:“文彦博之说辞朕不爱听,却也听了。包拯你觉得朕做的还行吗?”

    包拯想了想没毛病,恰好符合了我老包刚刚说的“逆耳之言不全对却有益兼明”。

    “陛下圣明,老臣无话再说。”包拯道。

    文彦博顿时恨死包黑炭了,这么一说,我文彦博就成了言过其实“谏言不全对”的那一小撮了?

    王安石反驳不了包拯,却反得了文彦博,就因为文彦博不够老包的公正,于是出列道:“文彦博言过其实有失公平臣不多评,自有陛下决断。臣只是觉着包大人并无说错,这原本是时间宝贵的大朝见,初衷是解决此番严寒所带来之问题,但因此一小事过度耗费时间和陛下之精力,此为本末倒置。”

    赵祯点点头道:“有理。此番谁也没说错,唯其小孩和文彦博言过其实。你们两个就是耽搁朕时间精力的元凶,害诸位臣工站立受冻。小孩你不许再言过其实。”

    “是。”王雱低头道。

    “文彦博也不许再打横耽误救灾事宜讨论。”赵祯道。

    “是。”文彦博躬身道。

    赵祯还没完,接着说道:“鉴于你们两个家伙都不合时宜,王雱是小孩容易原谅,且他已经站在外面多时受冻,算是承受了责罚。文彦博你这便出殿外候列,体会一下被你所耽搁的士大夫时间为何物。”

    “……”

    文彦博想了想一句话也不说就出去了,作为参知政事,候列在几个绿袍小官的身后倒也觉得蛮冷的。现在老文虽然没哭瞎,却希望下面真的别扯犊子,快些拿出救灾的有效方案来。

    既然皇帝已经听爽了马屁,现在要正式进入环节了,包拯又出列道:“陛下,王雱曾对开封府有承诺,要部分解决开封府的百姓取暖问题。而现在正在议论这个问题,老臣以为既是王雱已经进入系列,则理当为朝廷和陛下分忧做事,可当众责其拿出可行方案来。”

    这事当然早有耳闻但是王雱是孩子,也没有立下军令状,赵祯当然会找王雱询问却不会在大朝见,因为众目睽睽一但承诺而后又出幺蛾子那虽然也不是犯罪却脸就丢大了。

    皇帝迟疑间,王雱鞠躬道:“包府说的是,臣虽然还小,却不是无的放矢,臣能解决开封府取暖问题,且过度一段时间后,逐年的慢慢解决越来越多的地区,让我陛下的仁得光芒扩散天下。”

    赵祯也真来了兴致,问道:“小王卿家忠勇可嘉,那便告诉朕如何做?”

 第187章 真不要脸

    王雱道:“陛下此番还拨付炭火费恩泽子民吗?”

    “那当然,且不会比去年少。”赵祯道。

    “那便成,陛下把那笔钱直接给小臣,小臣去办理即可。”王雱道:“不是小臣卖关子,而是救灾如救火,取暖事业又涉及了较多人既得利益,反弹总是会有些的,若提前公布让他们采取措施虽然也问题不大,却难免会让小臣的救寒措施打折扣。”

    王安石是险些就抬手捂着脸了,他觉得儿子这么说肯定有道理,但是这也叫做吃相难看了。虽然这个天下大家都在撸皇帝的钱,可这么明打明的也几乎是看不见的。

    赵祯和张方平对望一眼,都略有些担心。

    好在这个小屁孩比他老爹聪明的在于,他不说要变法,且已经提前承诺能解决,又没公布方案。在已经定调急着救灾的现在,那些家伙总不能公然反对救济百姓吧。若真有那就好了,也就帮皇帝找到理由把他们弄去山区做丘八了。朝廷也就会清净些。

    赵祯还在迟疑。见老张微微点头之后,赵祯也的确好奇,便道:“小王卿家年纪虽小,虽还没流内,但权宜之际特事特办,既为君为国朝效力,那便受朕委任执行此番救寒事宜,内库之款项会择日下拨,由三司派代表监督其使用过陈,不可马虎。”

    “臣遵旨。”王雱躬身道。

    赵祯又接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此番朕钦点你为……”

    “陛下陛下陛下……”

    到了这里,殿外的文彦博耳朵贼灵敏,他一带头后许多人都跳出来打住了。

    也在朝堂上的司马光却没发声。因为该说的别人已经都说了,司马光虽然不喜欢王雱,但是现在没有话语权,且也下意识认为这个不良少年可以解决问题,最多被他把皇帝的钱给捞走一些罢了。

    但捞钱是肯定会发生了,别人捞也是捞,解决不了问题,救灾效力实在太低,有个两成的作用就不错了。那么或许王雱虽然也捞钱,却能把问题解决。最多解决不了的时候再追着咬就行了。

    他们再次群体叫停,不许皇帝把流内官职封给一个小孩。如此让赵祯一阵郁闷,可惜赵祯这人想法多却不固执,上次大朝也答应暂时不让王雱流内,现在就不好意思赖皮了,只得改口道:“你们激动个什么,朕难道还能不答应你们。”

    王安石道:“就事论事,陛下当然可以不答应他们。”

    我倒,接下来又开始吵架了,这些家伙不敢说皇帝,但这明显丢士大夫面子的事,文彦博又开始带头攻击王安石。

    赵祯觉得老王虽然是个铁头,可是毛病也不少,他少了一分他儿子的机智,执念却是大齐天。

    当然不论如何,赵祯还是看重老王的,因为老王的存在对皇权更有利。

    只有皇权加强了,当皇权试图励精图治且支持能人的时候,那才有可能达成变法。

    就是这个原因,之前中书门下一直不是满血,相权一直都残缺。赵祯不是没想过改革,而是一直没等到适合的契机。

    放相权容易但收回来难,那么一但把相权过早解锁,举国气氛又是“士大夫崇拜”土壤,且改革激进派并不占据上风。

    如此一但解锁相权哭瞎的大概率就是赵祯。

    早年范仲淹威望不够导致反弹太过严重,韩琦富弼他们也差不离。庞籍资格虽老可以信任,但赵祯发现他没有执念,不够坚韧,所以大概率也会顶着改革名誉却在和稀泥,还把完整相权忽悠了出去,收都不好意思收回来。

    大宋就这德行,或者说古往今来的天下都这德行,权利和工资是一样的一般只能加。不加都可以却不能减,否则就又要混乱,要阵痛。而大宋基调中最怕的就是阵痛。

    赵祯号称仁慈又多谋少断,现在就在想这些。虽然暂时没有过于急切的变法需求,但是赵祯已经几次三番的注意到了王安石的执念。

    现在,赵祯想继续观察王安石的执念有多深,有多值得信任?

    想到此处赵祯笑了起来,感觉此番收获不小,王雱自告奋勇救灾都算小事了,已经隐隐约约的发现了一个铁头。

    赵祯的在yy着,张方平看着天花板,陈执中似乎睡着了,他如同驴一样的能站着睡觉。

    至于其他人则在吵架,老王吵不过他们那么多人却也舌战群儒的样子,打不过仍旧打的态势。

    “行行行,不封不封,不任命任何的官职。总之就是小孩给朕把严寒问题解决了就行,暂时以这事为核心,需得各方配合,便宜行事。”

    赵祯害怕他们打起架来,所以哪怕还有几个问题想提及,却不迫切,所以说完了主要的就溜走了。

    真有可能打起来的,王安石都有过打人的劣迹了。倘若又打起来被皇帝看到可不好,只要没亲眼看到就有和稀泥的余地……

    皇帝离开后,反正也没封小屁孩的官,大家也就消停了。

    “王安石你也不过如此,为给王家捞好处脸都不要了。”

    “就是。”

    虽然吵的不激烈了,不过仍旧有几个不和谐声音在嘀咕。

    王安石却是不急不缓的道:“它怎么就是我王安石为王家捞好处了?王雱封不封官我不在乎,但我就事论事,皇帝他当然可以不同意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同意你们?”

    “当真?若你真不在乎,区区小孩又没有经历过殿试,进入系列做官真的成体统,你为何不建议他辞官呢?”

    “他的官是皇帝封的,是他自己争取的,这不关我的事。我为何要建议他辞官?”王安石如此回答。

    包拯想了想道:“王安石说的没毛病,别闹了,散了吧,都有许多事等着办。”

    “嘿,包黑炭你够阴险的,你除了会整人,该和稀泥的时候也蛮机智的?”

    “我怎么就只会整人了呢?”包拯摊手道。

    吵闹了一下,睡醒了的陈执中介入开始和稀泥,爆料说京城又来了一匹照夜玉狮子,等会一起去看看,吸着胡商贩过来的烟草赌赌马,看看姑娘的大腿,不比在这里干冷着有趣啊。

    大家一听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老陈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反正也自来吵不出结果来,于是又恢复了和气。

    包拯觉得这群人包括陈执中在内就是一群近乎响马的存在,基本上已经废了。加之老包也受不住寒冷了,于是佝偻着身子叹息一声,在展昭的陪同下离开了。

    至于王雱当然早就跑了……

 第188章 废物利用

    老陈抬着个仿佛桶一般、造型奇特的炉子进宫去了,然后还有“蜂窝煤”。

    福康帝姬觉得陈爷爷功力下降了,他乃是缝纫机、喜欢打洞,却是这个“蜂窝煤”的洞打的一点也不算密集。

    赵祯则是嘴巴都气歪了。感情那小孩把朕针的炭火费骗了去,就拿着了这么两个鬼东西出来,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不过赵祯自来沉稳,便只得沉住气,继续耐着性子等着看。

    某个时候,绝世高手老陈亲自当火夫,在后苑的天井里先把容易点燃的柴火架空在底部,点燃,然后把大小适合的蜂窝煤犹如“活塞”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