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迪丽娜扎的少女心都要快化掉了,自从认识大王以来,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自己表白过,今天真是最幸福的一天,她感觉自己的这一辈子已经值了,笑道:“多谢大王了,大王要是整日陪着臣妾,那几位姐姐怎么办?大王新收的那些爱宠怎么办?”
女人真是天生爱吃醋,自古都没有变过。朱楧微微笑着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道:“那寡人就陪你们姐妹几个一起浪漫,至于那几个爱宠,她们本来就是寡人的玩物,你又何必跟她们计较呢?”
迪丽娜扎撅着小嘴,故意装作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说道:“臣妾哪里跟她们一般见识了,臣妾好歹也是大王亲自封的王妃,犯得着吗?不过,话说回来,大王。臣妾还是有些担心,眼下这回鹘是灭亡在即了,不用再担心了。那个帖木儿虽然听说他很厉害,但是一时半会儿怕是也过不来,暂时也不用担心。最重要的是朝廷的那位太孙,他如果登基之后做出对大王不利的事情,那该怎么办?毕竟他手握天下,是正统的皇帝,大王不可不防啊。”
朱楧心头也是一阵郁闷,仰着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他上来之后肯定是要削藩的,至于削不削肃国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寡人做人一向秉持着这个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双倍奉还。不管怎么样,肃国是父皇亲自封给我的,名正言顺,发展成今天这样又是寡人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寡人不欠任何人的,若是有人想打肃国的注意,寡人是绝不答应的。哪怕是拼了这条性命不要,哪怕是落得一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骂名,也要为你们守护好这个家园。”
迪丽娜扎心头一暖,把烤的差不多的烤羊腿撕下来一块递到朱楧的嘴里,道:“肉应该烤的差不多了,大王先尝尝吧。大王不必想太多,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不管怎么样,臣妾都会一直陪着大王,臣妾相信,姐姐们也是这么想的。”
有了自己的女人这句话,朱楧也是倍感安慰,尝了尝烤羊腿熟了,就拿出匕首来,和自己的端妃坐在地上吃了一次野餐。
羊肉很暖胃,也很滋补,吃完之后使得本来就年轻力壮的朱楧小腹中的熊熊之火燃烧的更加旺盛,很随意地将火扑灭之后,就带着迪丽娜扎回了帐篷。
朱楧在迪丽娜扎的服侍之下脱掉了外衣,迪丽娜扎自己则轻轻的解开了身上的衣衫,他们两个都没有穿盔甲,因此并不需要别人来帮他们脱掉。
女人总是爱美的,迪丽娜扎在睡前卸妆之时还拿着镜子照了照,说实话她还是有点自恋的,因为她知道自己很美。
她是典型的巴掌脸,皮肤也有异域的白皙,就算是不施粉黛也会给人无比秀美之感,她对着镜子,微微地侧了侧头,摘下了自己头上的几枚发簪,轻轻地放在里桌子上,然后动手捋了捋自己如云般的秀发,只穿了一件紫红色的丝绸睡衣,盈盈袅袅地走到朱楧跟前,坐到他的怀里,笑道:“大王,臣妾美吗?”
朱楧微微一笑,右手拿过来一小杯酒递到她的唇边,道:“美啊,寡人的端妃怎么能不美呢?”
迪丽娜扎嫣然一笑,将头慢慢地向前伸了伸,让自己的嘴唇碰到朱楧递过来的酒杯,朱楧的右手慢慢地向上一抬,她便喝了进去,但是并没有咽下去,坏坏一笑,用含糊不清的语气说道:“臣妾敬大王一杯。”
说罢,将自己的香唇递了上去。今夜又是缠绵的一夜。
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都城金陵城,一代雄主朱元璋已经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朱元璋已经病了多时了,最近这几天更是连药都吃不进去,完全不能下床走路,需要活动的时候,只能有几个太监抬着龙椅下床,每天都只能吃一些米粥来维持生命。
虽然太医们都在尽全力救治,虽然没有人敢明说,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位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皇帝怕是熬不过这一关了,人活七十古来稀,朱元璋已经七十一了,而且还做了三十一年的皇帝,已经够本了。
所以,大部分人的心里已经暗暗地有了准备了,等着送走这位历史上最难以糊弄,最严厉的君王,迎接新朝代的到来了。
“允炆,允炆。”朱元璋沉沉地睡了一觉之后,精神好了很多,又开始呼喊起朱允炆的名字来,他这一辈子,该享受的都享受了,该打的人都打服了,可以说人生已经没有多少遗憾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一直钟爱的长子朱标走到了他的前面,让他切实体会到了一次白头人送黑头人的痛苦。
现在,他要走了,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他知道自己够呛了,这个世界已经被他踩在了脚下,大明的江山经过他三十多年的治理,已经稳如泰山,只要不出现逆天的因素,是没有人可以撼动的。他没什么不放心的,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他这个柔弱却又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孙子。
一醒来之后,就想着对他谆谆教导一番,把之前跟他说过的话再反反复复地说几遍,人老了可能就是这个毛病,婆婆嘴,总是对后辈人不放心,因此才会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一遍一遍地说给他们听,因此也很容易招惹后辈人心烦。
不过,依照朱元璋的威望,是没有人敢对他表示心烦的,朱允炆就更不会了,他一向以孝顺著称,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需要说明的是,朱允炆的孝顺应该不是装出来的,要知道老朱是什么样的人,一辈子叱咤风云,什么人没见过,什么阵仗,什么阴谋诡计没有遇到过,在他眼皮子底下装逼,还一装装这么多年,那比让明朝人上月球都难。
朱元璋病倒之后,朱允炆就一直在这里伺候,衣不解带,就如同他当年伺候朱标一样,同样是熬了个形销骨立,黑眼圈儿十分明显地涂到了他的眼睛上。
朱允炆本来因为太累了正在打瞌睡,一听到朱元璋叫他,立马来了精神,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床前,跪在朱元璋的身边,握着他那一双粗糙的大手,一脸哀戚的说道:“皇爷爷,皇爷爷,您醒了?您感觉怎么样?”
朱元璋又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咳的说不出话来。朱允炆见此情景,十分着急地冲着自己身后的太监大喊道:“太医,快去把外面的太医叫进来。”
“好了。”朱元璋平复了咳嗽声,十分无力的挥了挥粗重的大手,有气无力地说道:“不用再麻烦了,他们来了也顶不了什么用了。朕问你,你十四叔跟瓦剌的战报汇总上来了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晒晒太阳
没想到朱元璋在性命垂危之际还在关系这国家大事,还在关心着他的儿孙们,朱允炆心里无限感慨,眼角之中泛起了泪花,道:“皇爷爷,您还是好好休息吧。十四叔打赢了。”
朱元璋十分吃力地微微地摇了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道:“朕这个病就是这个样子了,再怎么休息也就是这几天的功夫了。朕在临死之前,还得为你多做几件事啊。朕问你,那个叫罐头的东西,你打听清楚了吗?”
“皇爷爷……”看着自己的皇爷爷在气息奄奄地时刻还在替自己惦记着基业,朱允炆心下十分感动,但是又不忍心让已经油尽灯枯的朱元璋再劳神费思,没有再说话,只是趴在朱元璋的床头呜呜地去哭。
就在这时,朱允炆的身后传来了两声十分尴尬的咳嗽声,朱允炆不用回头也知道,那是他的好基友黄子澄发出的声音,他的意思朱允炆也很清楚,就是想着让朱允炆在老朱还活着的时候,再进一步的榨干他的价值,让他再出一道诏书之类的东西,好限制藩王的权力,为将来的削藩大计找到政策依据。
朱元璋已经混成人精了,如何不知道黄子澄的意思,他虽然不喜欢儒家的思想,他认为那都是忽悠人的,主要的是忽悠他们这些当皇帝的,让他们任用儒臣,礼贤下士,给他们很高的报酬,似乎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朱元璋对这些理论都是嗤之以鼻的,老子一穷二白打天下,谁都不用靠,照样成就千古伟业,但是他知道,这个黄子澄是朱允炆的心腹,眼下的朱允炆还是有些柔弱,让他有自己的铁杆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手下的大臣笨一点也比不听话要强很多,看了一眼还在呜呜哭泣的朱允炆,一脸慈祥的说道:“好了,允炆。人固有一死,爷爷我这一辈子值了。你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不要总是这样柔弱,要像个男子汉一样坚强起来。快跟爷爷说说你十四叔的罐头的事,听说那是一件利器。”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帝王了,而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一个普通的丧子老人,在他临终之时,不厌其烦地向他年幼的孙子传授保存家业的做法。
朱允炆擦了擦眼泪,十分感动地说道:“是,皇爷爷。据孙儿所知,十四叔发明的那个罐头是件很不错的东西,可以让军粮保质很长时间,他们攻打瓦剌之所以一次成功就是得益于这个东西,不用再举全国之力调集军粮了。”
“好啊,好啊。”朱元璋躺在床上喃喃地说道,心中无限感慨,道:“你的这个十四叔心思倒也是机巧,居然能弄出这样的东西来,只是朕没有想到,连他这个听话的孩子,居然也跟朕藏私。这个罐头,怕是他早就弄出来了吧。”
朱允炆低着头没有说话,说实话,他也对朱楧藏私的行为十分不满,他也觉得朱楧应该早就弄出这个利器了,在他的观念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朱楧既然发明了这么犀利的装备,首先就应该想到要进献给朝廷,就这样藏着掖着,岂不是居心叵测。
朱元璋何其精明,他略微想了想便知道朱楧的用意了,这孩子怕是想着独自享用这件利器呢,等到自己快死了之后才拿出来,这样就没有人逼着他上交了。朱元璋的心里很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在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了,之前的燕王已经表现出了嚣张跋扈之心,现在的肃王又私藏利器,心怀叵测。看来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在这个巨大的利益面前把持不住了,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微微地说道:“燕王不可不虑,肃王不可不防。”
朱允炆猛地一抬头,眼睛里放射出一丝精光来,这么长时间了,皇爷爷终于说了这句话,之前他总是劝自己跟藩王搞好关系,要爱护藩王,共同保卫大明的江山,现在他终于看出藩王的野心了,开始明白自己的担忧,向着自己说话了,心中不仅生出一阵感动,噙着泪花,喃喃地说道:“皇爷爷……”
朱元璋拉了拉这个柔弱的孙子的手,然后伸手勾了勾,示意黄子澄走向前来。
黄子澄不敢怠慢,见到朱元璋的手势之后,立即走向前面,跪到朱元璋的床前,恭敬地说道:“臣黄子澄叩见陛下,陛下有何事吩咐?”
朱元璋老了,他的生命只剩下了最后几天,他的大脑早就没有那么多的储存量了,只能记一些重要的事情了,有气无力地对黄子澄说道:“你去拟定一道旨意,《祖训》中虽然有言,朝中若出现奸臣,诸王可以起兵靖难,但是肃王不在此列,他已经独立建国了,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