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战纪-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散这些跑得最快的楚军,巴人知道后面的大队楚军很快追来,绝不敢恋战。
共公子急步过来,催荼天尺快走,顺便祝贺他杀了滑载。
荼天尺笑道:“今日能杀滑载,纯属侥幸。有共公子一半的功劳。”
共彪笑道:“我可不是来争功的。”
继续撤退了一里来地,有人急跑来报告荼天尺:“不见了相真!”
走在荼天尺前面的樊小虎惊道:“找了吗?”
“找了,刚才不久还在。”
樊小虎道:“我去找他!”
荼天尺道:“你率部快与共公子一起撤,我去找!”
樊小虎道:“你是主将,还是我去!”
荼天尺不悦道:“不信我吗?”
“你误会了,我撤!”
荼天尺令道:“丁衍、荼七,你们随我走!”
荼七顺手点了十余名武士一起回找。
边回找,丁衍道:“他死了更好!”
荼七道:“此言差了!”
荼天尺道:“不能让他死在楚国人手里!”
寻到刚才的战场,尸体横七竖八,一片混乱,只见一人满身鲜血,提剑大叫:“来啊!都来送死!”
那人正是虎安山中卿相善之子、伍百长相真,他周围躺有十余具楚兵尸体。
荼七道:“他杀疯了!”
跑到相真跟前,荼天尺大叫:“相真!快走!”
相真不答话,猛然提剑刺将过来,荼天尺闪身一躲,大叫:“我是荼天尺!”
相真方才反应回来,有人拉了他急向回跑。
边跑,荼七对荼天尺道:“我看这些日,相真有点神兮兮的,他是想寻死。”
直到次日上午,荼天尺、共彪引兵撤至偏岩子,完全脱离楚军,下令休息。
樊小虎见相真像一个血人,喜得性命还在,引他去一处水塘边清洗。
却说此时,楚军主将养明不知道庄复与巴秀的对战和滑载截杀巴国偷袭击者的情况,见巴人始终不出应战,认为越拖越容易酿成不良后果,于是亲自率领大军,来到筱关之下,辱骂挑战,引诱巴军。
一个时辰过去,巴人仍不应战。养明让军士齐叫:
“巴平安,巴平安,失了美人失江山!”
楚军先是齐叫,随后又以巴国人流行的竹枝调反复齐唱同样的歌词。
巴平安听见关下先是齐叫,后是齐唱,又羞又气,心如猫抓,几次令出击,均被其弟八公子巴远安、郁侯、共氏部族首领共君等劝住。
养明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让人大叫:“请巴国六公子出来说话!”
巴平安仍是不理,养明乃大叫:“巴平安,你听着:你做缩头乌龟,是你在等偷袭我夷城的消息。那好,我告诉你个好消息:偷袭夷城的巴国勇士,已在石堰塘全军覆灭了!哈哈哈!”
筱关上众巴将,一听养明当着两军将士,大声道出这个秘密,再也坐不住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8章 见好就收
(全本小说网,。)
最坐不住的除了巴平安,当然还有共氏人和虎安山朴延沧等人。
巴平安大惊道:“怎么会这样?!”
八公子巴远安道:“六哥休惊,此是养明随口打哇哇,意在激将。按时辰算,他要得到偷袭的准确消息,最早也要在今日中午左右。”
“可他怎么知道共彪、荼天尺要偷过石堰塘?”巴平安疑道。
这话,其实巴远安也在心中问自己,并且已经有了答案。
虎安山部族主将朴延沧听到楚将养明说出“石堰塘”这个地名,心中早已吃惊非小,此时急忙道:“这说明,养明已经意料到我们的偷袭,共公子、荼天尺凶多吉少了!恳请六公子,准许我部速去接应!”
共氏部族首领与朴延沧完全相同的焦急心情,也急请求同意本部武士一起去接应。
“何须两位老将亲自去,某愿前往,活的接应回来,死的抢回来!”突然,一人叫道,声如洪钟。
众人一看,是枳都山师伍百长、中卿鄂仁之次子鄂越。
枳都山师千夫长鄂卓恨了胞弟一眼,意思是你说什么“死的活的!”
巴平安道:“如此最好!两位老将静等好消息便是。”
巴平安令鄂越、郁侯部将巴信两员虎将,领兵三千,从晓关后方出发,紧急接应共彪、荼天尺。
午后,太阳出来,暖洋洋的,刚才还在筱关下又唱又跳又笑的楚军,突然收了疯,开始依次撤退。
楚军的这个突然改变,筱关上的巴军将领疑问重重,各抒己见。
以八公子巴远安为代表的临时“主战派”,认为应当是共彪、荼天尺偷袭成功了,或者是中将军巴秀在都亭山一带大胜楚军,正大踏步向楚军大本营夷城开进,楚军撤退,是急于回救其老巢。
更多的“主缓派”将领则认为,这是老奸巨滑的养明的诱敌之计。
主帅巴平安面对两种争执不下的意见,一时拿之不定,头痛如裂。
这时,随军文官、虎安山大巫师瞫瑞的佳婿驰名道:“当时在枳都,巴秀将军曾说过:若楚军胜了,而先退,可追之;若楚军大败而退,切不可追击。”
巴秀唯一没有说的,正是今日的情况:若敌不战而退,又当如何?
驰名当着众人说出巴秀给自己说过的话,巴平安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此时,巴平安甚至开始怀疑巴秀提出兵分两路,是有意与自己分开作战,深吸了一口气,道:“战场之上,临机处断,最是要紧,一句旧话,管什么用。”
“公子明断。”明知道这是巴平安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两可之辞,有人奉承道。
当然,巴平安对巴秀的信任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他相当明白,在军事问题上,自己离不开巴秀,就如在政治问题上,离不开鄂仁一样。
此时,巴平安头痛的是如何迅速作出当前的决策,而是必须是正确的,他知道不仅自己已经输不起了,巴国,尤其是丹涪水流域的巴国军队,也已经输不起一场重大失败了。
大病初愈的巴国六公子感觉自己背心的冷汗开始出来。
突然,他想起二哥巴西安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无法确保胜利之时,一定要尽力确保不至于大败。”
他不知道被自己构陷致死的二哥巴西安面对今日的情形,会如何处置,但他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办,于是平静道:“此是养明的诱敌之计。”
遂不追击楚军。
过了一个时辰,巴秀的紧急战报到:巴秀一路在都亭山胜了楚军,斩敌首两千余,但楚将庄复、斗武退守隘口,固若金汤,不论如何引诱,敌将再不出战,因此双方相持。
追击楚军的良机已过,且追击是否能够保证取胜,均是无法准确预见的,八公子巴远安见此,劝道:“六哥,我料共彪、荼天尺二人,偷袭夷城,已成画饼,但他二人多年经战,不致于全军覆灭。如今,巴秀将军取得一场大胜,足了,不必像愚蠢的楚国舍人一样,画蛇而添足。”
老成的郁侯、共君、朴延沧等皆附议,建议见好就收。
于是,巴平安传令原地待命,派人打探楚军消息。
当天半夜,共彪、荼天尺在鄂越、巴信陪同下,率残部回到筱关。
见二人归来,虽然折了三股之一的武士,众人放下心来。
虽然偷袭夷城没有成功,但成功截杀了楚国勇将滑载,自己的部属巴秀又取得了一场胜利,六公子巴平安一扫两天前脸上的阴霾,喜上眉梢,如释重负,决意若楚军退还夷城,则罢兵。
直到第三天,负责断后的牟兴、龙佑两人,才带伤回来,折了大半的人。
且说养明当时在筱关,下令退兵,不是得到了滑载被杀的消息,恰恰是约定的时间过了,仍然没有得到滑载传来的任何消息,预感不妙,再加庄复方面的最新情况不明,担心拖延下去,自己隐忍数年、积蓄数年的优势,就会毁于一旦,于是下令撤回夷城。
同时,养明在途中埋伏了一支劲旅,不仅为防止巴人追击,还打算侍机以火攻重创巴军有生力量。
战争,是最为诡秘而又最为残酷的游戏,决定胜败的因素很多,智者或强者并不一定会必然取胜,只是取胜的机率更大而已。既不擅谋,又不擅断的巴国六公子巴平安,以凡夫俗子的方式,同样避免了巴军遭受一次重大损失。
走到半途,楚将养明得报虎将滑载被巴国荼天尺等人所杀,痛道:“滑载将军,不是死于巴人之手,而是死于我之手。每到关键时刻,我总心软,不能阻止名将弄险。养志、滑载捐躯,我之蠢也!我两员名将,同死于虎安山瞫氏部族之手,难道是天意?”
养明咬唇出血,令收滑载及死难将士尸体,妥善处之,上表楚王;又传令庄复、斗武,坚守不出,若巴秀退军,则退军。
养明回归夷城,再战无益,再加本就不主张采取攻势,巴国中将军巴秀趁机建议撤军,仍在筱关的巴平安接到密书,当即同意。
巴秀正在都亭山,接到命令,令人给楚将庄复带去一个口信,只有一句话:“我要撤了,请将军保重。”
庄复给巴秀带回来的话更短,只有四个字:“恕不远送。”
这等于是说,两军主将,均承认对方非等闲之辈,若趁撤退之时追击,必遭埋伏,因此不如双方都省事:巴人不伏兵,楚人不来追。
巴秀全军,安全撤退到石城。
有人奉承巴秀,说他三年之内,两胜楚军,可称为“常胜将军”。
巴秀苦笑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敌我力量悬殊,养明、庄复两个老狐狸,打的正是消耗我们兵力、物力的主意啊。”说到此处,戛然而止。
心情转好的六公子巴平安尚未回到枳都,他在筱关畏敌不追的小报告就已经到达都城江洲,巴国主闻之,默然不语。
虎安山舟师主将荼天尺,可谓载誉而归。
回到丹涪水盘瓢河口,荼天尺先送盘芙蓉、盘瑞莲、盘月儿三姐妹上舟,她们回三苗寨,然后与副手樊小虎随主将朴延沧到虎安山接受中卿相善的亲切接见和奖励。
盘芙蓉这次虽未立功,因是三苗寨主,也在受邀之列,她寻了个借口,自己回三苗寨了。
荼天尺留相真留守三河口舟师营,这正合相真的心意,他不想回虎安山家中。
荼天尺仅带了几个贴心随从,在进龙溪口的舟上,
荼天尺对堂兄荼七道:“想起件事,这次舟师营又死了好多个强手,我想将牟兴,龙佑等高手,抽到舟师来。”
“十一,这不妥当。”荼天尺大排行十一。
“有何不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9章 近墨者黑
(全本小说网,。)
虎安山舟师主将荼天尺,这一次截杀楚国名将滑载,名声大噪,一时得意,欲将各子部族中的几个高手集中到自己身边来,其堂兄荼七劝道:
“各部族中的最高手,以原在虎安宫中的虎贲为主,你想想,相善解散虎安宫虎贲,你却去弄到身边来,他有何感想?”
“有道理。”荼天尺明白过来,遂作罢。
出征的武士班师回来,虎安城内外,热闹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