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扶一把大秦 >

第255部分

扶一把大秦-第255部分

小说: 扶一把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的大秦朝堂,是百姓永远都不愿意提起的一个话题,因为那和他们当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现在,这样的情况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先有陆贾,后有陈平,而他们的出身,全部都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特别是陈平,他老家的人都是大为震惊,因为这小子小时候家里面那是相当的穷的,谁都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年纪直接进入了大秦的朝堂上,成为最高一级的官吏。

    而陈平自己心里面也是十分的忐忑,一大早,咸阳宫里面就来人了,给他带来了一套像样的官服,但是他从这官服上面却看不出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官职,于是乎只能是跟着禁卫,匆匆的进入了大秦的朝堂。

    这一次呈现在陈平眼里面的朝堂,跟之前那一次可就不一样了,这是正经的上朝,不但应该的装扮跟上一次见到不太一样,光是底下黑压压的一片官吏对陈平投射过来的好奇或是羡慕或是不屑的目光,就让陈平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好在当嬴高开口了之后,众人的注意力就几乎全部都被转移到了嬴高的身上,陈平这才得以松了口气。

    冗长的朝堂例行事宜都结束了之后,嬴高终于在众人之中找到了站在那有点局促不安的陈平,之后开了口。

    “三日之前,朕在此处对二十个在我大秦境内讲学的饱学之士进行了一番考校,最终陈平在二十人之中脱颖而出,今便着陈平担任我大秦尚书令之职!”

    在陈平拜谢了之后,没有任何的其他话语,这一次的朝堂就这么结束了。

    尚书令,在大秦并非是一个十分耀眼的官职,那是九卿之中少府的属官,但是陈平不知道的是,整个尚书令的任务就是传递少府的文书和一些中央的命令,属于典型的职位轻但是权力大的官职,而且他这个尚书令,很可能是直接向嬴高负责的,这样一来,显然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少府的属官都能够解释的了的。

    一脸懵逼的走出咸阳宫之后,陈平发现之前的嬴高嘴里面自己的搭档,也是被众人认为是跟自己一类人的陆贾正在等着自己。

    按照陆贾的说法,嬴高已经赏赐给了陈平一处府邸,距离陆贾的府邸那也是相当的近了,但是位置都并不是非常的好,陆贾今日就是奉了嬴高的命令,将陈平带到自己的府邸里面去,而嬴高因为政务繁忙,这几天就先不接见他了。

    在陈平想来,嬴高政务繁忙不接见自己那是相当正常的事儿,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回嬴高是真的政务繁忙,要不然他还真的就想要跟陈平单独聊一聊,看看他肚子里面的货到底跟陆贾相比能怎么样。

    嬴高忙着的事儿,可不就是这次刺杀嘛?

    虽然说把具体查的事儿全部都交给了蒙毅了,但是这可是天大的事儿,而且不到十天的时候还不能让咸阳城里面的老百姓知道,所以蒙毅几乎是这几天天天都往嬴高的大殿里面跑。

    一有什么新的进展,那肯定是得先让嬴高知道不是,而且对于有一些他有点拿不定主意的人,他还是得交给嬴高亲自定夺,人家皇帝给你面子是一回事,但是你要是太拿自己的面子当一回事了那可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经过了这三天,其实这个事儿已经查的差不多了,几乎就跟嬴高自己想象的一样,基本上就是几家的族长在那个曹氏族长的撺掇和怂恿之下,再加自己也对于嬴高相当的不满了,于是乎就签下了这个盟约,当然,代价就是他们的生命。

    但是有一点是蒙毅一点都没有想到的,就是这几个家族之中,全部都存在着对于嬴高的新政阳奉阴违的事儿,就算是已经被人家陆贾给处理了不少人了,但是他们之中的不少还是不思悔改,这倒是让蒙毅有点不知道怎么整才好。

 第369章 朕无惧刺杀(第二更)

    这一天嬴高之所以并没有去见陈平,正是因为的蒙毅早就告知了嬴高他有重要的事儿要跟他商量。(全本小说网,https://。)

    朝堂之后,蒙毅跟着嬴高到了他的偏殿里面,这一次对于蒙毅来说是难得的只有他们君臣二人的会面,而不是在他们的身边还有着像萧何或是朱家这样的人,在他们的注视之下,蒙毅总是有一种自己被监视着的感觉,并且有他们在场,蒙毅总是觉得自己并非是嬴高的亲信。

    “太尉,这刺杀之事,朕已然是全部交由你去处置,若是有甚不决之处,太尉尽管决定便可。”

    显然,在嬴高心里面,蒙毅对于这个事儿好像是有点太过谨小慎微的似的,他觉得蒙毅应当放手去做,当然,嬴高也是想要从蒙毅这放手去做的表现上看一下蒙毅对于自己或是老秦贵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君上,刺杀之事,但凡是有所涉及或是知情者,杀无赦,此事已然成了定局,毅也定然不会放过一个知情者,但今日在调查此事之时,毅发觉有自从这段时间君上并未将重心放在新政的实施上面之后,有一些胆量稍大的贵族,又开始了违背新政之事,并且按照君上之前所言,这已经算是违反了秦律,此事……由我处理,怕是不妥吧?”

    应嬴高一听,就知道咋回事了,蒙毅这显然是发现了里面跟刺杀无关的事儿,要是自己给一刀切了的话,怕两面都不讨好,这才来找嬴高了。

    嬴高的心里面叹了口气,他知道,蒙毅因为自己身后那一大家子,老的老的小,他是没有办法想朱家那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朱家要是碰到了这样的情况,那完全可以眼珠子一瞪,我管你是谁呢?犯事了我就得整你,但是蒙毅就不行,他现在把人家给整了的话,难保十几年之后他没了他的子孙再被人家给整了。

    稍微换位思考了一下,嬴高倒是也能理解一二,的确他让蒙毅查的是刺杀皇帝的事儿,这要是把违反其他秦律的事儿也放在一起处理了的话,在外人看来的确是有点公报私仇之嫌疑,因为粘上了刺杀皇帝,那不用说肯定就是个死啊。

    “太尉,朕即刻便会下发一道诏书,与此事有关的家族之中一旦发觉了其他问题,都由太尉顺带着一并处理,至于如何处理,便要看太尉了。”

    嬴高并没有接过来蒙毅抛来的这个难题,到这个时候,对于嬴高的想法蒙毅已经是很清楚了,在这件事里面,不会有第二个人的影子,更不会有第二个人的插手,一切的决定都要由蒙毅自己决定,你要权力,我可以给你,但是你要分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蒙毅听了这话,心里面涌现出了很多种可能,但是最终,他选择了相信其中一种,那就是嬴高这样做是为了让他真正的成为嬴高的亲信,像朱家和萧何那样的亲信,而这件事,可能就是他的投名状吧。

    “毅,谨遵君上之意!”

    “好!太尉只管放手去做,待得到了行刑之日,朕亲自到市集之上监督,给太尉打气!”

    嬴高的这句话倒是让蒙毅的精神为之一振,行刑的时候,那是十分关键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嬴高能够到刑场上面的话,那就完全能够让整个咸阳城的百姓都看到,这件事其实是大秦的皇帝嬴高所主导的,而并非是蒙毅所主导的,显然,嬴高也并不是就要把蒙毅给推向老秦贵族的对立面上去。

    “谢过君上!”

    终于,在最后振奋了精神之后,蒙毅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嬴高的大殿,看着蒙毅走出去的身影,嬴高不禁心里面出了口气,他知道,在驭下之术这一块上面,他还是得勤加练习啊,蒙毅是人才,但是他的确是有他的软肋,他要做的就是拿着小皮鞭在后面时不时的就抽打上那么几下子,对蒙毅是如此,对于别人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抽的地方并不是太一样罢了。

    接下来的七天,蒙毅的确并没有让嬴高失望,他一次都没有出现在嬴高的朝堂之中,显然这期间所有的决定都是他自己做的,七日之后,,蒙毅才再次的出现在了嬴高的偏殿之中。

    这一次蒙毅到了之后,直接递给嬴高一份竹简,打开一看,上面正是这一次事件之中涉及在内的家族和之中涉及到的人员。

    处决的或是流放的,其中的缘由是什么,甚至于无罪的缘由是什么,蒙毅尽皆在上面做了标注。

    至于之前蒙毅来询问的那些个顺带着查出来的因为其他的事儿违反了秦律的,除了情节特别轻的,也全部被蒙毅给判了死刑,并且在旁边蒙毅还解释了一句,那就是为了警醒其他的老秦贵族莫要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显然,这个时候的蒙毅应该是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坑他们,什么才叫真正的救下他们。

    “好!便将这竹简之上的内容誊写出来,再加上这一次朕遇刺之事的说明,在咸阳城之中粘贴宣传一番,此外,大秦的各个郡守处也送上一份,教其在其郡中宣传。”

    “君上,当真要如此大范围的使得我大秦的百姓得知?一旦反秦之人混迹在百姓之中,岂不是……”

    蒙毅之前就是始皇帝的亲信,大秦的少府,他当然知道始皇帝是多么刚强的性情,但是就算是始皇帝那么刚强的人,那可是遭遇了那么多次的刺杀都是不愿意让消息公布出去的,他认为自己遭遇了刺杀就是折损了自己的颜面。但是现在嬴高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

    “哼,便是要让那些依旧存在的反秦势力知道,朕,不怕刺杀,也要让我大秦的百姓知道,朕,不怕刺杀,想要在大秦过的好,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臣服于朕,按照朕制定的规则前行!”

    在蒙毅的面前,嬴高是很少会说出这么硬气的话的,这一下子让蒙毅的脑袋里面有点发热了,仿佛自己也回到了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在战场上杀敌了。

    他不得不佩服,嬴高这个皇帝当的,那实在是太过热血了,前面这个檄文一出,后面再在咸阳城里面砍杀了那么多人,对于天下人的震慑可想而知,这刺杀当然不是好事儿,但是蒙毅忽然之间发现,这件已经发生了的坏事儿在嬴高这,几乎都要变成了一个提升自己威势的好事儿了。

    仅仅一天之后,一张张硕大的告示直接出现在了咸阳城的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面。原本人们还以为是嬴高又要选拔什么人才了,但是一看之下,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一下子,咸阳城里面的百姓们再一联想之前他们在观看这场考校的时候竟然少了一个人,才豁然开朗,原来这个人竟然是刺客,已然在朝堂上面就被皇帝派人拿下了,怪不得没有出来。

    之后再看到后面附上的一大堆的名单和刑罚,这一下子百姓们更是炸了锅,用他们的话来讲,这个事儿还真就是细极易恐啊。

    “这幕后的操纵者竟然是曹氏一族的族长?”

    “当真是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曹氏自打始皇帝起,就对他们不薄了,虽然君上斩杀了之前的那谏议大夫,但是他要是不利用君上的新政坑害我等的钱财,又如何能落得个如此下场,当真是咎由自取,咎由自取!”

    “正是,君上当真是我大秦百年一遇的明君啊,若是换做之前七国之中的任何一个国君,哪一个能在遭受了刺杀之后依然将那日的考校完成?”

    “不错!君上当真是有大胆识,大智慧之人啊,我等生于君上治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