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353部分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53部分

小说: 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演武场,又非战阵之上?

    史文恭早将身后人言语听在耳中,心中火冒三丈尤高,盖因此子之身份也,他已明了。那声音他听了多年,如何就能忘却?

    见身前二将纷纷撇开,心中是大喜,继而听得脑后风声,回头一声怒喝:“好个孽徒!”眼目大张,神光锐现。

    那曾密偷袭师傅,本就心弱三分,现下再看史文恭这般样,心下更是慌乱。

    且宝密圣与天山勇已经让开,单打独斗,他如何是史文恭的敌手?待就要说话,眼前却是寒光一闪,史文恭才手下不留情,血花飞溢,人已被方天画戟拦腰挥为两段。战马溜辔而走。那远处,天山勇与宝密圣两见之神勇,俱各感慨,告一声‘佩服’,拨马回本阵。

    演武场中,议论纷纷。那人打马奔出,一刀自从背后向史文恭斩来,可是半分不见留情。杀气四溢,人所共见也。而彼此又是那般关系,叫人生出无穷念想。

    史文恭这一声大喝,真惹得南北两边人都好不好奇。

    宣赞丢下耶律宗云,拍马而来。“这贼子竟是兄长徒儿么?”史文恭一身武艺绝伦,箭法也是不俗,早就叫宣赞佩服。心下以为,临阵斗将,便是那关胜也断不是史文恭之敌手。

    “愚兄早年命乖,虽有一身好武艺,却报国无路,无奈投身凌州西南的曾头市。为那曾氏一门效力,期间收了曾家五子做徒。此人乃曾密,五兄弟中排行第二。”史文恭眼看短做两截的曾密,心中恨意过后亦有伤感。

    纵然当日与曾家已了断了恩义,可自己一手调教出的徒儿竟要对他背后下刀,而后再要被自己一戟斩杀,端的叫人百感交集。

    “原来是那伙人。俺亦有耳闻。听那曾家府的曾弄,原是女真野人。入我中原,受王化熏陶,定居为民,入赘曾家,以之根基。凌州官府受用他浮海置马的好处,于他多有宽容,叫那曾弄三十年里置起了曾头市好大的家业来。”

    说着,宣赞重重的冲着曾密尸首唾弃了一口。“果然是女真蛮子,再受我上国熏陶,亦难改禽兽野性。竟然弑师,岂不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乎?”再告慰史文恭道,“兄长休要为这畜生心怜。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禽兽尚且如此,似曾密这等小人实禽兽不如也。许先生曾言,女真者,直若山间野兽,野性未伏,所言实不虚假。”

    说到这里,宣赞似猛地醒悟了什么,史文恭亦是这般。二人四目猛相对,同喝一声“阿也”。

    “这曾密为女真人,何以来助契丹?”

    “彼处凌州,尚在宋廷掌下,何以到了我沧州泥沽寨?”

    二人如此说着,急忙唤来兵丁公人,就他们索拿曾密同伙。如此还在贸易区中掀起好一阵波澜来,动静闹得颇大,便是那自觉丢人之极,躲回住处的耶律宗云一行在也次日得到了消息。

    “那人竟是女真人?”宝密圣大叫道。眼下境地里,那位女真人效力的契丹人是多不胜数,可谓契丹人效力的女真人却寥寥无几。就更别说这个早就扎根中原的女真人了。

    几人都非愚蠢之辈,转眼便想到了因由。天山勇大怒道:“好狗贼,生恨不能一箭射杀了。”这明显便是要挑起辽国与梁山之争么。

    耶律宗云与耶律宗霖兄弟二人忽视一眼,后者说道:“这梁山军莫非真的不俗,便是那女真狗贼也想叫我两家生恨?”休管先前他们如何牛羊般视人,这战争之中却是顺着敌人的意去做,为最是愚蠢也。

    女真人想要两家生恨,他们若是坚持前念,岂不是顺了敌人的意?

    这可比千百句劝说劝告更加有效,叫二人心头对南下的执念,立刻消磨了一截。“速将此事告于洞仙侍郎。”耶律洞仙才是此行的魁首么。

    与此同时,这一消息也被人快马加鞭的送到陆谦处。“曾密?曾头市?”

    这方势力在他眼中已经消失很久很久,不想此刻冒了出来,还如此作为。“狼子野心,我誓灭此僚。”

    “曾密此举意在挑起辽齐两家纠纷,死不足惜。凌州亦就在济南府之北。大王可去书于唐斌兄弟,叫其领兵直杀去曾头市。量德州、凌州宋军也不敢张目。”

    只要梁山军不去攻打两州城池,这两州的宋军脑袋灌进大海了,才会来寻梁山军的晦气。吴用说道。

    “就如加亮所言。着人传令济南府,叫唐斌剿灭了曾头市。”

    原本陆谦就因为曾家女真人的血统而不快,他们若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凌州,倒也可容忍一二。现下竟然这般不知死活,断不能容它。

    此时武清到泥沽寨的路途中,耶律洞仙接到耶律德云的禀报,心中猛地一凛:“这女真贼竟如此周全,在那汉地亦埋有棋子。”

    宝密圣与天山勇的武力他是知道的,泥沽寨守将竟然可以一敌二,三十合就叫两人落到下风,如此武艺,匪夷所思,恐不在兀颜光下。再任职泥沽寨这般要害处,此人必是南国陆谦之爱将也。

    他真庆幸宝密圣与天山勇那一刻选择了就此退避撇开,不然,若那人真的折在那女真贼手中,则大辽是百口莫辩也。

    其麾下一干军将此刻听闻消息,亦如耶律宗云、耶律宗霖一般,心头战意猛地一灭。

    “女真乃我大辽死仇也。彼辈人要我大辽与南齐放对,此间内情……,诸位将军深思也。”

    响鼓不用重锤。耶律洞仙相信这干人或许悍勇,却无几个是那痴傻中人。

    “侍郎说的有理。可宗云郎君前朝之言也不虚啊。南齐富裕,其兵甲钱粮为我大辽急需。想要安顿境内流民,想要重新武装精骑,那都离不开南齐。我大辽现下只能以南齐为资粮,方可起死回生,方可重振威严。否则,亡国灭种之危,就在眼前也。”

    数年的厮杀,女真野人有多么能战能杀,再没有人比契丹人了解了。兀颜延寿说道。此人乃兀颜光之子,亦使得一杆方天画戟,熟读兵书,为契丹后起之秀也。其父兀颜光为辽国上将,精通十八般武艺,熟读兵书,有万夫不当之勇。善使一条浑铁点钢枪,有时也以铁锏和方天画戟为兵器。但是从其名字便可看出来,这兀颜光与女真有着隔不开的瓜葛。

    此姓氏乃女真姓也,源自乌丸部,后改称乌延部,女真人素以部落名为氏。兀颜即为乌延之异译,又作兀延。此人乃辽主家奴出身,又因为出身女真,而女真为现今契丹之大敌,而素来受了些猜疑。否则,兀颜光早就被赐姓耶律氏了。

    “哈哈,兀颜小郎君与那惨遭腰斩的贼人,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叵耐你二人相隔甚远,不能一见如故。”洞仙文荣冷笑道。

 第四百二十七章 耀兵宣武展军威

    (全本小说网,HTTPS://。)

    洞仙文荣只看名号就知晓,此人与耶律洞仙有着密切之联系。(全本小说网,https://。)实则也确实如此。

    他是耶律洞仙帐下牧民出身,出入沙场数十年,不仅积功升做了将军,还历练出了一身武艺。如今名义上归属兀颜光统领,实则已经依耶律洞仙马首是瞻。

    兀颜延寿勃然大怒,双目看着洞仙文荣,恨不得拔刀砍杀了。

    耶律洞仙适时大喝一声,训斥洞仙文荣,“休得胡言乱语,还不与兀颜小郎君赔理。”这般虽有唱双簧之感,但洞仙文荣很顺从的向兀颜延寿拜了两拜,却也叫后者气消了不少。

    如此,一场眼看就又要争执起的‘战和’之论,便被洞仙文荣一番话给带偏了,耶律洞仙立刻了解这一话题。他从兀颜延寿的反应中即可看出,那强硬派还没到消磨念头之地步。“且不须再做争论,到了那泥沽寨,看南人兵马来,再做定夺。”

    如此辽国一干人物就尽数闭上了嘴,只打马向着泥沽寨奔来。现今辽军在泥沽寨对岸亦立下了一座营垒,设立关口,才月余光景,眼瞅着就如有一座小镇热闹。

    彼辈人抵到时候,乃是七月十八日黄昏。十九日,众人歇息于营垒中一日,同时耶律洞仙派出随从联络对岸,二十日便渡得河去。

    而陆谦此刻也已经准备齐备,整个贸易区人尽皆知,二十日当天,南齐的陆大王会亲自引着大军开入泥沽寨来。虽说这么看有点丢分,毕竟辽国方面只出了一个兵部侍郎。但思之辽国在中原的百年积威,却是亦可接受。

    陆谦放下笔,再细细翻阅了前后,洋洋洒洒三千字,尽诉当日午宴之言。文采自是毫无,可贵在文意通畅,直抒胸臆。

    ……

    “此一轮回乃华夏之殇也。看看刘汉、李唐,看现下之赵宋……,莫不如此。”

    “然天地广大,两汉之时我中土即与贵霜、安息、大秦相交,可知道天下实非只汉土也。四方之地亦可养育亿万之生灵,孕育泱泱大国,其土又何以便是荒蛮之地?我华夏若有十倍现今沃土,则今日中原还当会有这般多的失地流离失之人么?那当可滋养十万万人也。”

    “……土地不是凭白就能得来的,不动兵戈,不伐他国,不开疆扩土,如何能增长土地?我华夏先民就是靠着兵戈打下了现今的万里沃土,看今日世界可还有九黎、三苗、东夷、犬戎么?彼之土地已尽为我先民所据也,为我华夏一族生息蕃庶。……”

    “今赵宋懦弱,始丢交趾、丢辽东、丢幽燕、丢西域也,为乃我华夏之奇耻大辱。彼辈士人言语,以辽东、交趾、西域等尽蛮夷之地,开垦无益,反会害及国家靡费军资,而叫天下苦穷,实可笑至极。其于东汉末崔烈弃凉州之论何其相似?

    且那交趾、辽东、西域诸地就真是有害无益之处么?真就是荒蛮之处么?

    岭南之地,于汉唐时分尚为贬官之处,瘴气滋生,蛮夷非人类居住之地。而今日观之,福建如何,广州如何?皆生民稠密繁华之所在也。”

    ……

    “赵宋怯懦,士大夫卑也,国家百五十年滋生,积弊难返,教我华夏再临危机之时。然则历朝历代君王皆是英明神武之主,天下大贤辈出,众正盈朝,吏治清明,且土地少有兼并。每户皆有百亩之田也,轻徭薄赋,政通人和。百姓安享太平,繁衍子孙,一生二、二生三,想来不须有百年,这天下户口生灵就当再翻一番。

    如此则每户就当只有五十亩田也。

    再百年,人口再翻一番,则一家便只剩二十五亩田。再过百年,一家仅有十亩地,其可过活?况乎再有百年滋养呢?

    百姓口中无食,怕是再君正臣贤,亦挡不住天下大乱。卿可有妙策教本王则个,以好叫后辈小儿渡过此劫难?”

    陆谦写信给宗泽,叫他拿到内阁上商讨,内中三千字,实则就问一句:人多地少当怎做?

    这可不是一个“抑制土地兼并”就能解决的了的。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王朝轮回的关系,许是过往时候宗泽还从没将这些考虑到一起。但陆谦的这封信中却阐述的尤为直白。那假设的可一直都是君正臣贤这种士大夫最最理想的时代。

    他相信这对于现下的士大夫来说,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丢下笔,陆谦叫道:“乐和。”

    “臣在。”

    “速送于首辅。”他相信这个疑惑会给宗泽、闻焕章等人带来颠覆性的震撼的。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