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霸明-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放弃的精神,方使得辽东能够拥有如今这九支精锐军团!
12000余众的编制,层级分明的编组,以军团指挥使作为主将统领,所配皆为最精良的存在!
在这里不存在什么杀良冒功,在这里不存在什么欺压小兵,在这里不存在什么贪墨军功,在这里不存在什么出卖战友,在这里不存在……
对秦锋来说一支军队想要拥有超强战斗力,那么就必须要从根源去塑造这支军队,任何有毁坏这支军队根基的因素都必须杜绝!
想从根本就去比肩后世子弟兵所达到的高度,对当下的明军来说还不现实,但最少在各方都要有其影子才行,为此秦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锻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秦锋一直在做的都是不断夯实辽东的基础,并通过夯实基础来不断增加辽东底蕴,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麾下军队满编的目的!
辽东军府。
作为辽东军府的副长,在辽东境内的一切军队事宜皆需贺世贤点头才行,虽说秦锋领着府长一职,但很多时候他所做的就是提出建设性意见,这真要是具体到某项措施上就需要贺世贤等辽东军府上下来具体操盘了。
私底下被辽东军府上下称为贺黑脸的贺世贤今天笑容多了很多,甚至还当众表扬了许多军府军官,这不免让很多人皆表示受宠若惊啊!
当贺世贤拿着手中报表欲寻秦锋之际,却发现秦锋就在军府所辖参谋署中,于是当即便喊道:“侯爷!侯爷!好消息啊!哈哈……我辽东麾下9大军团历时一年有余终达满编!”
听到贺世贤的大嗓门之后,这秦锋眉头是不由微皱,但嘴角却扬起一丝笑意,对于麾下九大军团终达满编他这心中也是十分兴奋的!
不容易啊!
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再到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恐怕没有人能够体会秦锋在这其中所承受的压力!
想到这秦锋便对贺世贤笑道:“贺帅不必如此激动,这消息本侯早已知晓,九大军团能如此之快的完成补充合格将士加入,这段时间辛苦贺帅你们了!”
当初秦锋在决定组建辽东九大军团时,虽然在那时并没人对此表示反对,可这原军院上下或多或少皆有些疑虑,毕竟仅凭辽东这一己之力供养十余万精锐大军,这本身就是一个亟待考证的存在!
如果算是防线重镇驻防军、各地卫所,那军队数量就绝非是十余万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秦锋硬是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现如今辽东麾下的九大军团,除刘兴祚所领第5军团、秦良玉所领第6军团属超编状态,其余各部军团皆为编制内体系,单论第一线精锐之师秦锋便供养了14万之巨!
而上述这些军队尚且不包括辽东海军、辽东卫所、半岛军团、山海关军队,若算上这些秦锋便能轻松爆出30余万众大军,当然这样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即便是靠堆兵怼死了建奴,那辽东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个一二十年是不太现实的,毕竟供养一支军队并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从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到日常操练损耗、再到战时所需补给,这里的每一样需求都是要用银子来支撑的,有些时候甚至连银子都无法解决!
贺世贤听到秦锋所言后先是一愣,但紧接着便道:“我大明官员要是都能像侯爷这般又怎会有今日辽东之变,单说这份定性侯爷当属天下翘楚!”
原本以为秦锋会表现的很是激动,但让贺世贤没想到的是自家侯爷这定力实在是太牛掰了。
这秦锋在听了贺世贤的夸奖后不由笑道:“哈哈!难得贺帅也会夸人,咱还是说些正事要紧啊;贺帅,方才我与玉铉商议并让参谋署做了相关推演后定下了,让曹文诏所率第3军团驻守并构建本溪防线,原连山防线从第6军团抽调出一支的军队出来就地改编为连山卫所;
黄得功所率第8军团移防并组建孤山防线;毛文龙所率第7军团移防镇江防线,原凤城防线从第6军团抽调出一支军队出来就地改编为凤城卫所。”但玩笑过后该做的正事还是要做的。
随着曹文诏、满桂联合出手拿下了本溪之地,这也使得辽东半岛所构防线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原失陷的辽东边墙如今回归大明,这对敌我双方态势来说占据优势的绝对是秦锋他们!
在这绝佳时机秦锋肯定不会白白浪费这样的好机会,因此为了更合理的对峙建奴他也做出了一系列改变,而原本应作为防御重镇的地方需退回民生上来。
如果辽东能够尽快完成秦锋所规划的部署,那它已从原先被动的防御态势转变为了可攻可守的主动态势,而这一情况的转变也宣告着秦锋握有更多的优势!
让毛文龙移防镇江防线,那是因为镇江不仅毗邻建奴势力,更接壤半岛势力,原先这半岛并非是辽东体系之内的,但现在不同了。
一场半岛之乱让其归属到了辽东体系内。
这也使得镇江防线的重要程度大大增加,而对付这类复杂局势,那主将必须要多几分‘匪性’方可,在这一点上黄得功不如毛文龙!
因此秦锋就让黄得功担负辽东边墙固守这一重任,而让毛文龙负责较为复杂的三边关系要地!
这一连串组合拳打出,也让秦锋对于麾下军团的掌控力增加了不少,这不仅仅有战争学院在其中付出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借助此番机会秦锋很自然的在军中推行了另一套完善制度!锦衣霸明
zj190128g
第669章 宣抚使制度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全本小说网,https://。)
军队在任何时候那都不是一言堂,如果说当军团强弱只依靠主将威信来进行维系的话,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同私军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自来到大明一来秦锋绝大多数时间皆是同军队有着联系的,但就是这段难忘的经历也让秦锋看到了明军现有的许多缺点,单单就以这国之重器在军中却没了明确的公私之分,在大明一支军队全凭将领、官员所卡,以投效将领、官员便能得到优渥待遇为荣,公军、私军的划分更严重拉低着明军的基础战斗力!
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大明,在先前的历朝历代,包括后面的两朝也同样如此,唯一做到这军队独属于国有的也仅仅只是后世那子弟兵!
并且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从根源上确保了绝对战斗力的根本,毕竟对子弟兵而言,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他们不是为了某一位个人,更不服务于其他,他们做的就是保家卫国!
当然;
若任何体制皆进行‘拿来主义’的话,那只能说明你这小脑袋太过于想当然了,且不说其他,就单单论环境来说,这南橘北枳的道理恐谁都明白。
在这世上不存在着能贯彻如一的体系,在合适的环境下运用合适的体系这才是正确的,任何意义上的照搬那都是扯淡!
虽说秦锋很熟悉后世军队体系,但这一套并不适合当下的大明,因为现如今的大明还远远达不到那样的基础,但任何存在都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本源。
诸如后世的‘政委’存在,那在古代就属‘监军’一角,只不过各朝有各朝的叫法,各朝有各朝的做法,并且没有一朝真正做到将其延展到基础存在,并且也没有做到真正为底层百姓嘘寒问暖的地步。
将士是什么?
那是组建军队的基础存在!
如果说在这其中将士出现了任何问题,而并没有人对其进行解惑,那么就难保军队不出现问题,毕竟军队的个体是由将士组成的。
当区别对待出现在军中,那么在所难免的就会出现有卖命的、有逃跑的,毕竟想要出力还不给好处,这事儿谁干?
因此为了进一步在军中杜绝所谓的一家之军的现象出现,秦锋便先行在秦良玉所领的第6军团搞起了试验,通过在第6军团推行‘宣抚使体系’确保这军队的主导权掌握在辽东军府手中,而并非是川地秦马两家的私军!
这一上来就从难度系数最大的下手,那在这其中也注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具有实质性的问题,也算是让秦锋费劲了心思!
对现有体系来说辽东现今需要主张的还是军团指挥使为最大,毕竟在打仗期间最忌讳的就是令出二口,但对所有人来说并不会大公无私的将权利拱手让于他人。
这一点尤其是在军中表现的更为激烈!
为何?
想要得到你得到的一切,那么一切都以马上战功来保障,现在这指挥使和宣抚使同处一级的话,那到底是听谁的好?
毕竟在官阶上来说他们是处于同一级别的。
这如果开战两者叫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那不就是扯淡的存在?
毕竟在大明可不存在什么同一个思想,就连最基础的家国情怀也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才会体现出来,这在平时谁会思考这些?
一个个所想的还不是为了自己权势?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你是普度众生的圣母,也必须要让所有人都去当这所谓的圣母!
阳光之下必有黑暗!
因此就以当今情况来定秦锋现今所推行的‘宣抚使体系’,更多的是为了避免军中出现一家之军的现象,因此基于这样的考虑也就有了让军团之下一名指挥同知改任宣抚使一职,其级别位指挥同知一级,而这‘宣抚使体系’便自上而下的从军团各级进行设立!
而宣抚使日常所做的就很简单。
将士们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向宣抚使提出,而宣抚使则通过在日常进行处理帮助将士完成解惑,并且不定期的为将士们排解心中所疑……
一句话就是让将士们感受到温暖,属于家的温暖就足够了!
并且让将士们清楚的明白这军队并非是个人的,也绝非是属于主将的,无时无刻都必须宣扬军队是属于辽东军府的,搞清楚了这一点,秦锋也不会担心因为麾下将士过多而面对种种诱惑之下,这军团老大会搞一家之军的情况出现!
为什么说秦锋能够做到准确调度麾下军队?
这一切都需要得益于他从一开始就在军中所夯实的基础,而正因为有了他所夯实的这些基础,才使得归属于辽东麾下的各个军团皆能做到全方位听令。
当然这也和秦锋在辽东推行的功勋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你要是能够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那你就能得到你应得的一切!
良田、银钱、女人这些都能得到!
别看在当下辽东军队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很多地方这扛枪当兵的都是被鄙夷的存在,毕竟在大明当下的环境中当兵等同于没出息!
基于这一点秦锋从根本改变了这一现状,也正因为这样使得辽东军队的战斗力开始稳步上升,当战场军功和战后封赏进行直接挂钩,相信没有人不想通过战争来改变自身命运!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宣抚使体系’已基本在各个军团得到贯彻,如今这各个军团的将士心中都清楚的一点是,他们是无条件听命于辽东军府的指挥!无条件听命于定辽侯的指挥!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