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新传 >

第158部分

汉末新传-第158部分

小说: 汉末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真如生命的碾碎机一般!凌风感慨着接过来高览所作的记录,仔细的看了看,不住的点头,“恩,不错……”

    忽然,凌风指着上面一人的名字疑惑的道:“严纲?他也愿意加入我军?”

    “是的,主公,据严纲所说,他是被主公的仁义所感动。”高览见凌风疑惑,拱手解释道。

    “他人在哪里?”

    “方才所见,其好象是正在掩埋公孙瓒的尸。主公欲见他?览这就去唤他来见!”高览说完,转身就要去寻严纲。

    “不必去打扰他,待他忙完,再见不迟。严纲此人,忠诚之士也!

    aa2705221

 第二百五十六章 和平时期

    (全本小说网,HTTPS://。)

    凌风与众将,率领大军幽新投者一万二千降兵,齐力扑灭了冲天的大火。然火势虽灭,但谷中一切尽皆化为灰烬。

    看着眼前焚为一空的桃花谷,凌风一阵的心悸,如此有伤天和之计,如不得以,万不能再施之了!摇摇头,率领所有的将士,缓缓的向界桥行去。

    “大哥,那个刘备好生的狡猾,看到内黄方向起火,早俺老张一步率军逃跑了,真他娘的晦气,早知道就和大哥你去内黄了!”

    回到界桥,沮授与张飞忙出来迎接,待凌风问起刘备时,张飞耷拉着脑袋郁闷的答道。

    刘备逃了?他倒是挺奸猾的,怪不得屡战屡败,却又能活的好好的,跟乌龟似的,倒是挺会保命的!就是不知道又会跑到哪里去寄人篱下,也不知道我的出现刘备的展路线如何。凌风心中微微叹息一声,随即道:“算了,跑了就跑了吧,对了,可知其逃往何处?”

    “看其所留下来的印记,应该是望并州方向逃去。”沮授回道。

    并州么?如此倒不妨事,不过,公孙瓒的残余兵力,怕是都会被其所占有。也罢,刘备有点实力,正好和袁绍在并州玩玩,狗咬狗去吧!凌风想到这,心中一笑,再也不做理会,引领着众人回转邺城。大犒三军,举城庆祝三日。冀州上下,闻听公孙瓒大败身死,无不拍手称庆,一片欢腾。神侯凌风之名,传诵更热!

    凌风目前的军力构成是:“虎头营战骑”十万,“陷阵营”二万,“天狼营”一万,“锦帆水军”六万,“大戟士”五万,“先登死士”八百,“破阵营”一万,匈奴骑兵二万,幽州步军四万,冀州军团十万(步卒),北平军一万二千(冀州一战时,公孙瓒的降军),总计兵马一共四十三万上下。

    除以上的四十三万余人的大军之外,还有由十一万驻守草原的匈奴骑兵,乃是羌渠单于的麾下,亦受凌风完全控制。

    其中有差不多一半以上是冀州军队,此军不谙战事,军风散漫,军纪不严,凌风看了直头疼,为了以后的展,其只好暂时放弃了回幽州的念想,在冀州住了下来,日复一日,严格训练冀州军队。冀州军队的训练强度非常大,从单兵格斗能力训练到军阵演练,每天白天,士兵们都是在训练中度过的。

    这样的训练强度在这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是其他诸侯用这样的强度训练军队,只怕军队早已哗变了。不过在冀州军团中却没有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包括冀州军团在内的凌风大军的所有将士有一样其他军队没有的东西,这就是信仰。对于他们来说,凌风就是他们的神!是为百姓谋取福利的神!

    当兵者,多是贫苦百姓出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凌风想起后世的思想教育后,在其努力下,所有的士兵都成为了“为华夏一族而战”理念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但是,光有这种手段还不够。还需要在物质上让将士们感到无后顾之忧,将士们在沙场之上敢于赴死的秘诀就是要让他们没有牵挂,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幽州让他们的孩子有很好的展前景,没有后顾之忧的将士在信仰的激励之下,能够爆出令天地都为之动容的气势。然,这正是凌风早在幽州就曾做过的,公墓、战死家属的抚恤……一项项令将士心安效命的政令再冀州也颁布了下来,幽附之行动。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除了采取以上措施之外,还大力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武器装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很难想象一支拿木棍锄头的军队,如何同披坚执锐的军队相对抗。凌风传书幽州,另往来商队四下大肆收购精铁等物,高价招揽铁匠,打造军器,用凌风的话来说:“我凌风要么没兵,要么就是精兵!我要的是让众诸侯都胆颤的精兵中的精兵!上战场怯战的,那不是我凌风的兵,我凌风丢不起这个人!我的兵,哪怕只战斗到最后一人,也应该是紧握武器战死在冲锋的路上!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

    凌风在大力展军备的同时,还大力展民用手工业,以官办的名义开设了许多手工业工场,造纸术、酿酒技术等一些先进的技术拿了出来,很是无耻的冠以“凌风发明”的名头在幽州、冀州同时投入了生产,一时间,凌风名声更响,即便是远在江南、蜀中等地亦皆传其名,明家的名声携带着神侯的仁慈之名、多智之实、谦谦之风……伴着《精忠报国》热血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元直、公与,我有几件事情想与你二人商议,你们给我出出主意,看是否可行。”这一日,凌风找来徐庶、沮授,想和二人说说自己构思了很久的一个想法。

    “主公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徐庶礼道。

    沮授也点点头,“为主公谋断,乃是我等分内之事。”

    “是这样的,”凌风略微整理下思路,这才说道:“我欲在幽、冀二州内兴建学堂,降低入学的标准,欲使我二州寒门子弟皆能学得学识。另在二州内设立讲武堂,我军武将过少,可令我军中大将在治下寻找资质优良者为弟子,教习其武艺,以使我大军后继有人。风还欲在州郡内设立医学研究之地,我军现有一神医华佗,仅为我等少数人治病却是大材小用,若能令其将治病之法广为传播,当是造福社稷之举。我今寻二位来只为这几件事,不知汝二人意下如何?华佗在一个月前才被凌风寻访到。”

    一个民族要前进,文明的展是必要的。为了使自己的治下不再生蜀汉后期无人可用的局面,令众将收徒却是最好的选择,有师徒情分在,忠诚也能有了良好的保障。至于设立医学研究之地,乃是强身健体、福泽万年之举,凌风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不建的理由!

    “建立学堂、讲武堂、医学研究之地,乃是为国为民之举,如此为天下谋福利之事,我二人又安有不赞同之理?只是,听主公之言,此般规模却是不小啊,于我二州的府库冲击怕是相当之大,还请主公三思。”

    听凌风说完,二人陷入了沉思,良久,沮授正色的说道。

    “公与所说,风已多次考虑,现有诸多官营产业陆续投入生产,后续府库的问题倒是不难,难只难在师源之上,风就怕多学之士太少,这学堂建不起来啊!”没老师还教什么学生,建什么学院,师源问题才是凌风最愁的。

    “哈哈,如此,主公却是勿需忧虑,我等二人还算是有些薄名,愿意为主公这功垂千秋之举尽一份绵薄之力,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寻访师才之人!”见凌风为此事愁,徐庶哈哈大笑,别的他不敢说,找几个能当老师的人,他还是能办到的。

    “正是!我二人还有这一点薄面,主公放心便是!另外,授愿意言传身教,还请主公允许!”

    “庶也愿意!”

    “哈哈,风焉有不准之理?怕是志才、奉孝也要来找我,欲为人师表吧!哈哈,此事就拜托二位了!”

    aa2705221

 第二百五十七章 长安已乱

    (全本小说网,HTTPS://。)

    初平二年十月,冀州上下。尽忙于秋收的喜悦之中,举州上下的百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心过,十税一,这是何等的政策?终于能吃饱饭了,终于有闲钱能为家人添置新衣,以前一家人穿一条裤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再被以往的苛捐杂税所逼迫,现在,甚至官府招工都是给工钱的,这让百姓农忙之余赚了点小小的外快,补贴家用。所有的人都是笑容满面,算下来,这几个月的笑容,比以前所有的日子加起来还要多上许多,就连睡着了,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过年吃顿好吃的?以前即便是过年能吃顿饱饭已经是不错的了,可是现在,哪家哪户逢年过节不买上二斤肉食?脸上充满菜色的只会遭到别人的鄙视:这人,一定是懒虫,神侯治下怎么会吃不饱饭?看我们。哪个不是红光满面!

    冀州上下,无人不感恩凌风之德,是神侯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让他们衣食无忧。在百姓的眼中,神侯就是活菩萨,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往往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小心的呵护着。在冀州,若是谁敢在大街上说一句神侯的不好,那下场,比猪八戒他妈还惨!被揍成猪头状亦无人可怜。

    秋雨绵绵。

    邺城外一村庄的茶馆内,两个人正品着茶水,有一句没一句的唠着。

    “在看什么呢,元直?”

    其中一相貌异常俊朗的年轻人,见对面的那人,满眼出神的望着茶馆外的绵绵秋雨,感觉到烦闷,忍不住出声问道。

    “呃,主公,没有,我在想京城里的事情,不知道董卓死后会出什么乱子?”

    此二人正是凌风、徐庶。凌风见众人皆是有事可忙,自己一人太过无聊,在冀州待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再过几天就有五个月了,在这几个月来凌风总是忍不住想起远在幽州广阳的众女,他想家了。今天。趁着徐庶闲暇,口中称着“体察民情”,不由分说的将其拉出,改装来到邺城外闲逛,以散心中的烦闷。不想归途中下起了细雨,二人就近找了一家茶馆,喝起了茶水以待雨停。

    听到凌风问,徐庶自出神中惊醒,随口回道。

    “会出什么事啊?”凌风叹一口气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好了,只是外面这雨水越下越大,只怕会耽搁了我们的路程,也不知道今天能否雨停。不过,话说回来,董卓身死,长安可能真的已经乱了也不一定。”

    凌风想起李傕、郭汜二人,现在匈奴为我所控制,他们还会像历史上乱长安么?

    这时,忽然茶馆外一阵的喧哗。二人忙扭头向外看去,只见路上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行色慌张,一路逶迤,连绵不绝,凌风与徐庶大感诧异。

    “元直,此何来的难民?不是说我冀州上下民生安泰么?”凌风眉头拧成一个疙瘩,语气急转冷,双眼闪现着丝丝的怒意。

    “主公,庶实在不知。”徐庶见状,也是满头大汗,这究竟是哪里出来的难民?他深知凌风最重的是什么,百姓在主公的眼中是重中之重!“主公,快看,有人进茶馆了!”

    凌风闻言,扭头顺着徐庶所指看去,只见难民队伍中使出一辆马车,在茶馆门口处停了下来,走下一商人打扮的老者。只见这人亦是满面的风尘,抬头看了看茶馆,对下人吩咐了几句,迈步走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