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血裔 >

第412部分

大明血裔-第412部分

小说: 大明血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细虎带着五千人先到了汝州,郑泽和李友通立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告诉他们若不是大军征粮拿不出粮食来,必定会把汝州的粮草奉上。

    这个时候大军之中的粮草省着吃也就五六天的量了,他们自然不敢动手拿这些军粮,还叮嘱郑泽和常细虎立刻把粮食送到军中,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太够了。

    赵奇雷也随后赶到了这里,他可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外出征战当然要让手下的弟兄吃饱肚子,不然哪儿有人会给你拼命。所以他暗中下令让手下的军伍抢夺粮草,这样一来,百姓可是受了苦了,郑泽和李友通敢怒不敢言,只能忍声吞气,要是这个时候翻了脸,以前的准备可就白费了,他们两个暗自立誓一定要让满清的军伍血债血偿。

    河南知府和开封知府听了锦衣卫的劝告连夜撤进了山里,为了不牵连城中的百姓,他们故意留下了痕迹,只要那些满清的军伍看到了痕迹,就能追踪他们到山里,到时候就能在山林之中带着他们兜圈子了。

    常细虎和赵奇雷可没有什么仁心,既然河南府和开封府叛乱了,那这两地的百姓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反正军中也没有粮食,拿些粮食又不过分。

    于是这些人连抢再夺把两府弄得天怒人怨,甚至有人直接就奔着京师而去,要告御状。

    身后的一切事情喇布都没有心思管,他现在的处境很明显了,已经有了两个府叛乱,若是这一次能够拿到大明的皇帝,那些都不是问题,他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若是抓不到大明的皇帝,打败了城中的军伍,也许就是个不奖不惩的结局,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怕是要进宗人府问话了,至于以后能不能从宗人府再出来,可就难说了。

    所以他卯足了劲一定要破城,而且算着日子他派出的使者也差不多到了京师,当初低估了大明军伍的实力,觉得几日之内肯定就能把他们拿下,若是不能把他们拿下,这到手的功劳可就要飞了。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喇布狠下心来拿出了全部身家,扬言三日之内若是能够打破城池,那么每个人赏纹银十两,先破城者赏纹银一万两。

    每个将士都眼红了,这可不是一句虚话,真金白银已经摆在了他们眼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银子,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只要能够拿下了这座城池,那么大家都能发财,于是攻城的力度可与前几日不可同日而语了。

    今天有急事,欠更一章,明日补上。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41章 杀人立威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在汝州可没有观望,如今汝州已然成了这场大战的关键部分,若是他能够操作好了,可以决定大战的走向,若是操作不好,顶多给喇布造成一些麻烦而已,南阳府还是两军对决的关键。

    杨有财走进了程孝廉的屋子:“将军,咱们的探子今日探得消息,喇布那边已经开始拼命攻城了。”

    陈承安想了想:“大概是河南的事情太大了,他捂不住了,要破釜沉舟。”

    程孝廉点点头:“有道理,咱们也该做些什么了,如今河南府和开封府都是他的兵卒,咱们是先灭小的还是直接对大的下手。”

    杨有财撇撇嘴:“将军,咱们现在一共一千人出头,无论是常细虎和赵奇雷还是喇布,咱们都是以卵击石,我觉得还是在粮草上面动手脚比较稳妥。”

    程孝廉白了他一眼:“那敢问杨统领,有没有一种法子可以同时在这么多粮草下毒,还能让这么多人失去战斗力?但凡是大军埋锅造饭,一定是有人先要吃一通的,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基本没有一支军伍被活活毒杀的,咱们没有这么高明的毒药,就算有,量也不够。若是一把火把这些粮草烧掉了,他们还是会从河南的百姓身上重新把这些粮草抽出来,到时候咱们就是饿死河南百姓的罪魁祸首。”

    “可是所有人都会把这笔账算到喇布头上,况且将军不是说了,咱们要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得让他们产生仇怨,如今这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程孝廉摇摇头:“哪怕是多花费一些功夫,能少死一些人便少死一些人,咱们汉人这几十年死的够多了。”

    陈承安立刻表示了赞同:“将军说的没错,咱们现在做了这种事从眼前来看确实没错,但是从长远来看实在是赔本买卖,一旦这件事传出去之后,河南的百姓对咱们离心离德自不必说,怕是天下人也会觉得咱们手段有些太狠了。”

    他饱读圣贤书,自然不肯做这等让大批百姓活活饿死,有违天道人伦之事,这种事对于王霸之业并无丝毫帮助,况且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以后不论是吴三桂还是满清拿出这件事来说,大明突袭河南烧毁粮草万石导致河南百姓饿殍遍野,终归是难以自辩。

    杨有财不太懂这种名声的事情,但是既然其他两人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可是咱们这么多粮草总不能留给满清吧。”

    程孝廉笑了一声:“偷偷运到山里去吧,不论这场仗咱们是输是赢,这些粮草总要还给河南百姓的,打仗是咱们的事,那些百姓活着不容易,咱们就当是为了留一个虚名吧,没准什么时候就能帮咱们大忙。”

    杨有财这就开始安排往山里运粮,只是这件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所以动手的都是他们自己人,若是让满清知道了,偷偷把粮草运走了,只怕杨有财得哭出声来。

    现在这些粮食不能给百姓,也就这几日的时间喇布就要断粮了,过了这几日大势已定再发粮不迟。

    而程孝廉却带着几百人偷偷到了河南府,河南府知府已经带着府兵进了山,那些满清士卒根本没有考虑别的,直接就对河南府动了刀子,在他们看来既然河南府叛乱了还杀死了古佳乐,那这河南府多半不是什么好人,宁肯错杀绝不放过。

    在这些满清兵将的眼中,百姓如同草芥一般,对百姓好一些在别的朝代也许会得到大人物赏识,在这个朝代根本就没这种可能,满清在入关之初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保留着他们是来掠夺财富的思想,自然不会把人命放在心里。

    河南府的知府早在逃离之前就给那些人送了信,告诉他们若是城中没有要紧的事情还是回乡下躲几日,毕竟满清军伍来了可能会有风险。但是不年不节的,许多人还有生意要做,这都是一家老小的饭碗,哪儿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再说他们也没有参与叛乱问心无愧,又有谁会找他们麻烦。

    但是常细虎的意思很明确,这次不光是要把罪魁祸首宰了,还要立威,免得将来再出什么乱子,这也是满清军伍的传统,历朝历代除了蒙古人之外,就数他们喜欢屠城了,江南的城池几乎是挨着屠杀过去,一座江阴城,苦守八十一日,城破之后大肆杀戮,最后只剩下了五十三人便是典型的例子。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其实还是有些用处的,所有有气节的人都给宰了,朝廷便没有麻烦了,所以满清的官员奴性是最强的。

    所以在常细虎看来,杀些人就能震慑住这些心怀二心的贼子,杀一千人震慑不住便杀两千人,杀到能够震慑住他们为止。

    但是他没有弄明白一件事,当初满清南下之所以敢大肆屠戮,那是因为大势所趋,零星的反抗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也影响不到大局。现如今天下遍地狼烟,他再大肆屠戮,百姓为何不敢反抗?

    当即有河南府豪绅谢柳严举旗造反,紧接着河南府开始响应起来,这些人基本都没有参与过叛乱,但是眼见满清肆无忌惮地杀戮无辜的人,正应了那句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一时间河南府遍地狼烟,弄得常细虎措手不及,他可没想到这些顺从的百姓竟然真的敢造反,要说自己这五千人把河南府的这些反军都杀光那根本就不现实,况且就算能把人都杀光朝廷能够饶了他不成?到目前为止,河南府还是朝廷的治下,他屠戮了一府百姓,朝廷必定要拿他开刀的。

    常细虎一面开始联络城中的士绅,让他们平定战乱,一面开始布置人手将那些没有村落的反民全都斩杀,斩杀这些人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后台,还有缓解的余地,另外也是为了给那些士绅一点压力,我常细虎可是敢杀人的,你们若是听话咱们谁都好,若是真想造反,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只是他派了五百人正在准备屠村的时候,程孝廉带着人马也到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42章 大军将至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本来还想在暗处观察一下,能够观察到常细虎的软肋最后,到时候给他狠狠来上一刀子,那样能够取得最好的结果。

    但是看到这些人在屠戮无辜村子的百姓,实在是没有忍住,反正他要让河南府融入大明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契机,虽然没有计划,但是世上哪儿有这么多有计划的事情,遇到了机会就要叛乱是否适合自己,若是有六七分的把握完全就能动手了,若是又十分的把握,不用说,这肯定是敌人给你设下的陷阱。

    王铁牛带着人便冲了上去,那些满清的兵将显然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情发生,惊慌失措又被内外夹攻,很快便开始溃散,村子里的百姓已经被杀了不少了,那些百姓都红了眼,追着他们要拼命,还是程孝廉拦下了他们:“莫要再追了,再追下去就要被人家大军给剿杀了。”

    领头的虽然不认识他,但是若不是他村子里的人怕是要被杀光了,所以都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也就不追了。

    “这些兵将为何要屠村?”

    “我们村子听了徐老爷的话举起了反旗,他们就派了人前来屠村了。”

    其实常细虎对百姓还是不够了解,若是他了解百姓便会知道,除非这些人都活不下去了,否则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造反的,可以想象那位徐老爷一定是拿住了他们的命脉,这才让他们乖乖卖命。常细虎这个杀鸡儆猴的策略从一开始就选错了鸡,后来又碰到了半路杀出来的程孝廉,算是彻底夭折了。

    程孝廉咳嗽一声:“我们是大明的兵将,听闻满清军伍的人马在河南府屠城,特地赶来救援,这村子你们是不能待了,不然一会儿大军赶到这里你们必定活不成了。”

    那个百姓先是眼前一喜,然后立刻又黯淡了下来:“既然大明的兵将来了,为何还要我们离开村子?”

    “我们不过是先锋军伍,真正的大军还有四五天才能到,他们的大军肯定会很快赶到这里,到时候你们如何存活?先去别的地方躲两日,过两日我们大军到了你们再回来便是了。”

    村里的人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村里的人收拾了一些细软开始投奔别家的亲戚,十里八乡总会有些亲戚,又不是常住,不过是住上两三日,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着村子里的人四散奔逃,陈承安咳嗽了一声:“将军这倒是个好法子。”

    程孝廉呵呵笑了一声:“我这是防止他们犯投降主义的错误,把他们的后路都断绝了他们才能稳下心神与满清军伍作战,若是他们一旦有人跪下去臣服了,这骨头就再也挺不直了,我这是帮他们把断了的骨头接上而已。”

    “若是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