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裔-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不敢保证,也不愿意再赌,所以就借此机会,让图海重新出山。
当初打了败仗不关图海的事,图海当初和王屏藩两败俱伤,这才给了前明朝廷机会,如今兵强马壮,形势正好,他一定能够再次建功立业。
蔡毓荣本来就是性情中人,他当然也交了一些朋友,这朋友里就有一位在朝为官,听到了这个决议不动声色,回到府中派出了两匹快马,直奔潼关而去。
他知道若是等图海带着人马和旨意到了,蔡毓荣就算是完了,就算他前面打了胜仗,为了恭维图海的战绩,到时候也得把他贬得一文不值,这报国杀敌,虽死无憾。但是要被人踩在脚下,活活憋屈死,可就得仔细思索一下要不要这么干了。
人活一生,要得便是顶天立地问心无愧,但是这朝廷不讲理啊,史书都是朝廷的人编的,到时候扣你一个屎盆子,把你说成卖国贼,后世的人也会相信,生前身后名都留不下,这一辈子图了个什么?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5章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
(全本小说网,。)
这两匹快马出了京师,紧赶慢赶,终于在十天之后赶到了潼关城前,这个时候蔡毓荣正在等着朝廷的赏赐呢,前面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说他作战有功,等候赏赐便是,他也不怎么着急,只要粮草一到,立刻就猛攻潼关,然后一路西进,到时候谁还能挡得住他?
这两匹快马到了营门口,立刻被营门前的士卒拦了下来,这两个人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玉饰:“我家主人有要事托我们带给蔡将军。”
走过了一个士卒伸手接过了这块玉饰,喊了一声:“在这里等着不许乱跑,要不然军中的刀剑无眼。”说完这个士卒便走进了营中。
蔡毓荣见到了这块玉饰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立刻就起身来到了营外,见到了两个风尘仆仆的人,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巴:“你们两个跟我进来。”
那两个人顾不得别的,下了马抱着包袱跟着来到了营门口,蔡毓荣看了一眼营门口的侍卫:“你们守住了营帐门口,任何人不得靠近,若有敢靠近者杀无赦!”
说着蔡毓荣走进了营帐,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你们两个可是赵百益大人派来的人?”
“正是,我家老爷有急事要我们传给将军。”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封用火漆封了的书信,递到了蔡毓荣的桌案上,然后蔡毓荣接过了书信,撕开了火漆的密封,拿出了里面的一张纸。
只见纸上写了一行字:俞大猷之祸不远矣。
赵百益虽然和蔡毓荣志同道合,但是这种事也不敢乱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传到了朝廷文武群臣手中,免不了要满门族灭的结局,他这属于勾结外臣,有不轨之心。
所以他只写了这一行字,并且信封上连名字都没有署,就算这两个下人被抓住了,他也早就交代好了对策,他家就是山西的,送一封家书回家总没有错吧。任谁看到这一行字,也不能说他有什么毛病。
就算是蔡毓荣第一眼看到这一行字,也有些疑惑不解,这个赵百益到底是什么意思,俞大猷是前明的将领,哪儿有什么祸事,最后也算是寿终正寝,就是这一辈子因为没有后台,混得不怎么样,军功总是被人冒领。
想到这里蔡毓荣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没有后台,冒领军功,这八个字一直环绕在他的脑海之中,想到这里他看了那两个下人一眼:“你们离开京师之后路途上可曾听闻什么消息?”
这个时代通讯及其不发达,谁想要打听什么消息,都得道听途说,他们出了京师,自然也能听到一些消息,最少比蔡毓荣要快一些。
一个人愣了一会儿:“也没什么重要的消息。”
另一个突然想起了什么:“倒是看到了一队兵将,越过我们而去,他们骑得都是军马,我们跑不过人家,只是在歇脚的茶棚里听说他们家大将军这一次重掌兵权,收复陕西不在话下。”
蔡毓荣只觉得芒刺在背的感觉,猛地站了起来:“他们有没有说他家将军叫什么名字,他们往哪里去的?”
“名字倒是没说,但是往西北方向去的,对,他们应该都是满人,我看他们的样子都是满人。”
蔡毓荣双目失神缓缓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要是这两件事任何一件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都会一笑而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赵百益冒死传来的消息不会有错,****的将军只有一人,那便是图海。要是偏将肯定不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赵百益也不会让人传过来消息。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俞大猷,俞大猷,那不就是战功数次被人冒领,最后以六十八岁高龄征战,才获得了一个世袭指挥佥事的老实人么,要知道和他同期的戚继光早就混到了朝廷中枢,已经拿到了戚少保的称呼了,他还在数次奋战,最后告老不许,死在了官位上。
蔡毓荣这才记起,一次喝酒的时候闲谈,赵百益曾经说过,若是俞大猷能够在朝中有一位后台,成就未必在戚继光之下,可惜没有如果。没有后台,冒领军功,蔡毓荣稍微想了想便明白了,如今潼关战事到了结尾的时候,朝廷自然不能再让他待在这里了。
这么一想所有的事情都通了,自从他入军以来,就没有过这种情况,明明带来了圣旨,还让他静候封赏,哪是什么封赏,那可是催命的鬼头刀。
蔡毓荣十分确信,一旦图海到了这里,拉起了满清八旗的军伍,到时候他就得非死不可,图海在西安大败,又在潼关大败,若不是坐实了他蔡毓荣屡战屡败的名声,手下的士卒怎么会信服他,他又怎么能获得定海神针的名声,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少踩着别人上位的人,尤其是当这个人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地位的时候。
两个仆人看到了蔡毓荣这个表情一动也不敢动,他们生怕蔡毓荣为了保守什么秘密把他们两个杀人灭口。
蔡毓荣看着他们突然笑了起来:“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小的赵福,小的赵安。”这个时代基本上就是这样,一般卖身的奴仆到了府中就要随主家的姓氏,这才证明你已经将全身卖给了府里,哪怕是生了孩子也不能跟着你以前的姓氏。而府中的人为了讨个吉利,也就起一些福寿安康,吉祥如意的名字,像朱国治府上的朱福就是这么来的名字。
蔡毓荣看了赵福一眼:“我来问问你,若是你种了三亩良田,辛苦浇水,辛苦施肥,到了最后庄稼快熟了,隔壁的王二突然把你的庄稼都收走了,你会怎么办?”
赵福一扬脖子:“当然是跟他拼命了,我辛苦做了这么多事情,家里就指望着这点粮食呢,他都给我收走了,我家里人吃什么。嘿嘿,不过小的家里也没有三亩良田。”
蔡毓荣哈哈笑了一声:“你帮我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为了答谢你,我打算送给你三百亩地,不过现在还不行,等事情结束了吧。”
赵福和赵安迷迷糊糊地出了蔡毓荣的大帐,到这个时候他们还不太明白,蔡毓荣为什么要给他们几百亩地。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6章 师生
(全本小说网,。)
蔡毓荣看着赵安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冷,自己拼死拼活,哪怕是战事到了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萌生过背主投敌的想法,想不到一朝将潼关兵将杀得伤筋动骨,立刻有人来抢夺自己的战功了。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现在这狡兔还没死光呢,自己就得成为图海的垫脚石,拼死拼活毫无功劳不说,还得背负血战两个月毫无进取,甚至虚报战功的名声。
但是自己的这些战功,那些汉人的武将不可能知道,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关系,朝廷肯定不会放心让他们一家独大,谁都有自己的一家老小,又怎会平白无故地帮他蔡毓荣平反,到头来他还是一个在史书上让人耻笑的庸才罢了。
但是有些决策他还一时拿不定主意:“来人,去把马将军和栾将军请过来。把几位先生都请过来。”
马将军和栾将军是他的门生,这个时候他也没法相信别人了,也许许多人正等着他惨淡收场,然后顶替他的位置,这些人不会有兔死狐悲的想法,因为衮衮诸公皆为利来,其余一切,不足道也。
至于那几个幕僚,跟他几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要是他蔡毓荣倒台了,他敢保证,那些人的日子一定好过不到哪里去,这些人可以算的上他的心腹亲信了。
见人都到齐了,蔡毓荣咳嗽一声:“你们追随我的日子也不少了,现在有一件事,需要你们拿主意,你们若是愿意与我共进退,咱们同荣华,共富贵。若是不愿意,现在出了营门,自当咱们从未交往过便是。”
“恩师说得哪里话,这天下之间,除了君臣大义,父母情谊,哪一样大得过师生,哪怕是恩师决心造反,要诛灭九族,我们两个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蔡毓荣苦笑一声:“我只能把丑话说在前面了,这件事确实是杀头的重罪,甚至株连九族也说不定,所以我才让你们做好决断,你们放心,就算你们不追随我,我也会给你们一个合适的借口,让你们免去被人追责。”
马将军和栾将军相互看了一眼,马将军开口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立不世之功,我二人虽然能力平庸,但也不想碌碌无为,如今离开,就算朝廷念在恩师的情谊上不追究我们的罪过,我们终究再无出人头地的机会,恩师尽管说便是了,哪怕是现在让咱们阳奉阴违,我们也在所不惜。”
栾将军点点头:“没错,恩师尽管说便是了。”
蔡毓荣咳嗽一声:“倘若我让你们反出大清,投奔前明呢?”
两个人一听脸都白了,立刻跪在了地上:“恩师,万万不可啊,咱们不论遇到了什么难处,绝对不可投奔大明,别的不说,咱们刚刚在潼关之前打了一仗,让大明死伤了近万人马,就算咱们说要投奔他们,只怕去了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栾将军赶紧应和着:“马良辰说的没错,恩师,到底出了什么事,咱们不是刚刚打了胜仗么,难道是朝廷没有嘉奖咱们?”
蔡毓荣叹了口气:“岂止是没有嘉奖,我在京中的好友送来了密信,说是朝廷打算起复图海代替我的位置,图海到达之日,便是我身死之时,到时候你们两个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马良辰和栾将军的脸色变了几变,马良辰低声问道:“恩师是不是有些过虑了,就算是他们想要抹掉咱们的功绩,未必会杀了恩师,咱们苦战两个月,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站在旁边的一个幕僚开了口:“马将军有所不知,咱们现在就是图海最大的绊脚石,一旦咱们的功绩在京师传开,他图海将会颜面无存,他在前明的朝廷手中屡战屡败,到了咱们这里,却重挫了前明军伍,你说说朝中的人会不会说他无能?所以他只有用懈怠军机之罪杀了咱们才会高枕无忧,然后顺利收复陕西等地,成就他一世威名。”
两个人心中早就明白了这些事,如今听到幕僚将这件事情挑破,虽然嘴上不愿意承认,但是心中已经认了七八分。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