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血裔 >

第327部分

大明血裔-第327部分

小说: 大明血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孝廉皱了皱眉:“你知道了我的名字,我却还不知道你的名字,这样不公平。”

    “在下秦明。”

    “霹雳火秦明的秦明?”

    “对,白莲教教主,秦明。”

    程孝廉笑了一声:“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你,是该喝两杯,前面有个酒楼,你若是不嫌弃,咱们去喝两杯。”

    “乐意之至。”

    杨有财压低了声音:“殿下,这个人我们两个联手都没有对付他的把握,能不去就不去了吧”

    程孝廉笑了一声:“别这么小家子气,人家要是想杀我,直接从街头窜出来杀一个措手不及,不比光明正大的好得多,再说了你看到了他也没有杀气,更没有杀我的必要,我大概知道他是为何而来的,跟他谈一谈就好了。”

    说着迈步走了上去,两个人走到了酒楼之中,选了一个包间,程孝廉随意要了几个小菜,然后坐在了秦明的对面。

    “以前听人说,大明的殿下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我还一直纳闷这些人怎么会奉一个二十岁的孩子为主,现在看来殿下果然气度不凡。”

    “彼此彼此,你当初做教主的时候想必也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

    “可是上任教主是我的师父。”

    “我的祖父还是大明皇帝呢。”

    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秦明摆摆手:“我从来没想过大明殿下会是这么一个人。”

    程孝廉点点头:“我也一直以为白莲教教主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

    “好了,咱们也不要绕弯子了,我今天来,为的就是你让我们去蒙古做生意的事情,你若是能够说服我,我便领了这差事,若是不能说服我,我们自己退出大明的领地,你看这样可好?”

    “再好不过。”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86章 传道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看了秦明一眼,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首先,你们白莲教要生存,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必须要找些能谋求生计的活来做,单凭你们布施传教,到最后损失的还是我大明治下百姓的财富,你们有花言巧语迷惑了他们,让他们散尽家财来帮你们传教,这一点我可是不答应的。”

    “难道在殿下眼里我们就这么不堪么?”

    “诚然我承认你们教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但是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银子,你们要真的想传播自己的信仰,就要自己创造银子,而不是指望着教众的那些银子。”

    “殿下这样说未免有些不讲理了,道教和佛教全都是靠信众布施,怎么到了我们这里偏偏要自己弄银子呢?”

    程孝廉看了他一眼:“道教和佛教无论如何都是宣扬天道轮回,你们却在宣扬鼓动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造反,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在我大明境内不会有活不下去的人跟着你们造反,只是怕你们造反成瘾,没有事情也要弄出一些事情来,所以才给你们找些事情做,不瞒你们说,草原之上的牧民也有自己的信仰,你们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信奉你们的教门,也算是你们自己的成果。”

    “我们要被赶到草原之上传教,还说这是为了我们好?”

    “你若是懂些历史,便会明白一件事,历朝历代都没有任何一个教门能够左右朝廷的决定,你们可以传教,让白莲的教义撒播人间,但是不能影响朝廷的统治,你看道教绵延千年,现在不依然香火旺盛,你们不越界,朝廷便不会管你们。但是现在如果不越界,你们根本就没有和道教与佛教相争的资本,所以我才让你们去草原走一趟,若是你们失去了教众的银钱便无从下手,那只能证明白莲教就是以造反为主的,你说到时候朝廷能够容得下你们么?”

    秦明淡淡地说了一声:“你是不是在我们周围安插了密探?”

    “未雨绸缪而已。”

    “那你觉得三步之内我能否取了你的项上人头?”

    “我相信你不会的,你若是孤身一人,当然敢血溅十步,但是你身后还有数万教众,若是一意孤行,到时候川蜀之地乱做一团,无数百姓又会因此流离失所。这与你们的教义可相违背。”

    “殿下也知道我们的教义?”

    “毕竟你们曾经想要带着我的夫人去你们那里,我当然要了解你们是做什么的了。”

    秦明眼前一亮:“那殿下觉得我们的教义如何?”

    “梁武帝崇佛,引发侯景之乱,自己被活活饿死。大明嘉靖皇帝尚道,严嵩之辈以青词起家,到最后耗尽大明家底,这才让大明亡了国。你觉得我会相信这些么?”

    秦明苦笑一声站了起来:“我本以为这些教义足够吸引你,你果然是个霸主,罢了,我们便去草原走一趟。只是我们可没有足够的钱银购买丝绸和茶叶。”

    “你刚刚还说你的教众富庶。”

    “刚刚经过了殿下的教导,我认为拿教众的银钱是不对的,所以从此刻起,我一文钱都不会从教众那里拿。”

    “奸猾狡诈。”

    “彼此彼此。”

    程孝廉站起了身,秦明也站起了身,两个伸出了手掌:“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我知道有些君王向来说话不算数,但是你若敢违背誓言,我必取你项上人头。”

    “我为何要违背誓言,此举互利共赢。”

    “好一个互利共赢,那就祝我们心想事成!”

    秦明迈步走了出去,程孝廉后背已经湿透了,看着进来的杨有财和陆离,苦笑了一声:“早知道就该听你们的话,跟一个高手在一个屋子里压力真大,你们不知道他刚刚说要血溅十步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杨有财哈哈笑了一声:“殿下总是托大,这次也算是涨一个教训,咱们这可是打天下,不是说书先生最里边说的那些故事,那些说书先生是为了多赚几文钱,才把故事说得那么玄乎,殿下你想一想,李世民怎么敢一个人去敌方的树林之中,还不全都是为了遇见薛仁贵么。”

    程孝廉摆摆手:“少说废话,赶紧扶我出去,脚都软了。”

    “不过我倒是真的佩服殿下,只要他们的骨干全都去了草原上,不管是卖丝绸还是传教,过不了多少日子,那些吃饱饭的百姓就会安定下来,等他们回来之后,再想拉起这么多人,可就不容易了。”

    这一次的银子要由程孝廉出,因为他要避开古家,既然不拉人家赚这笔银子了,自然不好意思再让人家出银子,要不然传扬出去,卸磨杀驴的名声是跑不掉了。

    所以程孝廉拿出了五万两银子交给了秦明:“我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能够给我带回上好的马匹,至于能赚多少银子,全凭你自己的本事了。”

    秦明没有丝毫矫情,让人点清了银子:“我会让人把这些都换成丝绸和茶叶,草原的行情我不清楚,要是卖赔了你可别怪我,我们这些人都是奔着传教去的,这五万两银子,就当你买了我那些教众了。你可一定要让他们吃饱饭,别忘了咱们的击掌之誓。”

    “尽管放心便是,在我大明治下,便是我大明的百姓,若是我大明的百姓没饭吃,活该我被人杀死。”

    秦明这一次带了五百人出行,几乎是他们所有的骨干力量,这些人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蒙古传教贩马,这一次程孝廉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成事,从有史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看着他们远行的背影,罗森苦笑了一声:“殿下这些银子可算是打了水漂了。”

    程孝廉看了罗森一眼:“我特地赶回成都送行,可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丧气话的。”

    “这些人一心传道,怎么可能做成声音,那些货物半卖半送就给人家了,不过殿下用五万两白银换来了川蜀的安宁,算起来这笔买卖倒也不算是亏。”

    感谢书友1481113850投出的两张月票,谢谢支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87章 训练新兵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笑了一声:“这些人虽然醉心传道,倒是蒙古那边跟咱们这边规矩可不同,他们从汉朝开始就信奉长生天了,现在突然让他们改换信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传道多半会受挫,到时候安心做生意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罗森呵呵笑了一声:“殿下还是不太了解他们,自古以来百姓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造反,那可是杀头的重罪,但是他们却能一次又一次煽动百姓跟他们造反,动辄席卷数万人,这可不是一般的教门能够做到了,所以我倒是觉得他们能够传教成功。”

    “就算成功了也没什么,他们掌握了蒙古,咱们也好多弄些马匹不是,最少他们和咱们的关系,比他们和满清与吴三桂的关系好得多了。”

    “殿下是死活都不肯吃亏啊。”

    程孝廉这个时候突然转过了头:“我听闻这一次大军的军粮储备,全是一个孩子做的?”

    “没错,正是小徒韩岳。”

    “你可要小心点,你手上握着的是数万将士的性命,若是因为你给小徒练手一事搞砸了,我可饶不过你。”

    “到目前为止成都府的军粮储备可曾少过一粒米?”

    “没听锦衣卫说过。”

    “那便是了,无论是臣还是韩岳,谁做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军粮的事情不会耽搁,臣也是为大明培养人才而已,要不然过个一二十年臣驾鹤西去,难不成成都府的粮食就要乱成一团了?”

    “你总该找个靠谱些的人,韩岳还太年轻。”

    “殿下也很年轻,但是现在已经拿下了四省之地,臣收回之前所说的话,愿意为大明效力至死,也请殿下相信臣,绝对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误了大事。”

    关于这件事程孝廉还是相信的,俗话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罗森既然能在三藩之乱之后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一点消息都没有,程孝廉相信他看人的眼光。

    “你自己把握事情的轻重便是了,成都府我可是都交给你和孔大人了。”

    这个时候孔夫子也走到了近前:“殿下,听闻近些日子,吴三桂那个老贼吃了不少败仗啊。”

    程孝廉点点头:“夏国相不是一个庸才,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收服军中将士的心,这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况且李本深和吴三桂并肩多年,如今一朝身死,而且死得不明不白,军中不少将士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咱们要相信夏国相,一定能够挺住的。”

    历史之上,吴三桂一直捏着手里的兵权直到身死的那一天,夏国相平时聚集了不少心腹,但是真到了吴三桂身死,他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收服军心,况且吴三桂一死军中士气大跌,满清趁机猛攻,根本就没有给夏国相喘息的机会。

    但是现在不同了,手下西线这边他们没有很大的压力,所谓的河西四汉将已经被程孝廉全都打败了,就算吴三桂现在死了,夏国相也能喘口气,而且现在夏国相和胡国柱都在外领兵。本来在云南的时候,胡国柱和夏国相是不对付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他已经十分佩服夏国相了,所以夏国相已经慢慢掌握军心,并且开始淡化吴三桂的影响。

    如今吴三桂沉迷靡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