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血裔 >

第319部分

大明血裔-第319部分

小说: 大明血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银子,就地把山寨一把火给烧了,然后大队人马赶回成都府。

    当然在收拢人员之前程孝廉也跟俞方交代过了,要的就是没有土匪习气的那种人,要是土匪习气太重还是不要带了,否则到了军中也得让人砍了脑袋。

    “俞方,你是怎么跑出来的,又怎么到了这里当了山大王?”

    “这事说来就话长了,当初我被弄到前方修筑工事,本来已经是死人一个了,像我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根本撑不下来那些活,所幸当初读过几天书,家里人又花了大把银子打点,这才分到了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文职。”

    “对了,当初那个钱袋是怎么回事?”

    “说来也奇怪,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谁要陷害我,我平日里也没得罪过什么人,想了这么多年也没想出头绪来,只能自己吞下这个苦果了,到了军营里的一两年还有人照料,但是时间长了便没人管了,毕竟家里送出的银子的情分已经用光了,而且前线战事十分紧急,人手紧缺,我也被派去上阵杀敌。”

    说到这里俞方叹了口气:“现在我还在夜里经常做噩梦,梦到上阵杀敌的时候,我现在都不愿意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来。身边的人一茬茬地倒下,今天还跟你说笑的弟兄,明天就变成一堆烂肉了,一开始我还偷偷哭过几次,后来也就麻木了,说来也是老天保佑,打了这么多场仗,除了眼前这道疤,什么都没有留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那你不死的话也该升官了,怎么又跑来做山贼了?”

    “说起来就生气,当初本该是我晋升百户了,可是胡国柱的远房亲戚也在军中,直接就把我的位置给抢了,他娘的还笑话我一辈子就是当排头兵的命,我一怒之下当天夜里便潜到了他的营中砍了他的脑袋。”

    程孝廉苦笑了一声:“看起来你人缘还算是不错。”

    “当然了,咱出门在外一直记得当初三哥说的话,从来不做亏心事,弟兄们信得过我,所以我们就跑出来了百十来人,然后上了山,一开始专门劫掠吴三桂的人,不过前些日子,吴三桂派来了一股特别厉害的兵马,叫什么铁鹞子,好几个山头都被他们一锅端了,我们一看情况不好,立刻就跑路了,这才到了这边来讨生活,一开始也以为是吴三桂的人,所以劫掠起来也没留什么情面。”

    程孝廉苦笑一声:“你这些年可算是受了不少苦,咱先过个好年,然后再说说以后做什么,放心,在我手下绝对亏待不了你的。”

    两天之后他们赶回了成都府,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一进城便弥漫着一股饭香的味道,有些银钱的人家,家家炖肉蒸鱼,没银子的人家也都尽量把饭食做的丰盛一些,没饭吃的人,每天在城中,每个人都能领到一碗大米,然后他们用这一碗大米去粮店换成几倍的粗粮,这一天便能熬过去,还能剩一点,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发粮食了,他们留下点粮食还能撑几天。

    俞方一进城便笑了:“三哥,不是我说,还是你心善,就从两湖这么多城池,我都没看到过这般景象,那些城池都出了吃人肉的事情了,乱世灾年的,除了骂骂老天爷,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老百姓已经厌倦了打仗,只想过太平日子了。”

    “放心吧,五年之内,我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今天去我的府中,咱们不醉不归。对了,我已经成亲了,不知道你小子有没有娶媳妇啊。”

    “嘿嘿,倒是想娶来着,但是翻身一想,自己干这个营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良家女子看不上我,那些烂七八糟的女子我又不敢娶进家门,生怕让我爹知道了打死我,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事容易,以后你就是大明的武将了,肯定有人愿意将女儿嫁给你的。过两天就让人给你安排亲事。”

    俞方哈哈大笑:“三哥,你真是我亲三哥,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一点都没变,当初咱们一块去偷看人家新娘子你还记得不,那个时候咱们光忙着胡闹了,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

    程孝廉苦笑一声:“这种话就私下说就好了,让他们听了多难为情。我还记得当初那个女孩因为我被人家夫家退了亲事,还跳了崖,现在想想都觉得对不住人家。”说到这里程孝廉又狠狠咒骂了自己的前世几句,干什么不好非得坏人家名声,白白害了人家一条性命。

    “三哥,你可别说,我那两年混得好一些的时候,曾经听到家里边来人跟我说闲话,说那个女子根本就没死,还学了一身武艺,现在正满天下找袁小三,说一定要砍了他的脑袋,以雪当年之耻,幸亏你现在换了名字,不然人家早就找上门来了。”

    程孝廉赶紧摆手:“打住打住啊,到了我府上可不能再提这回事了,要是让我那几位夫人知道了,非得吃醋不行,我现在可是一点风流韵事都不敢有。”

    “三哥,你将来好歹也是要做皇帝的,这三宫六院都得安排好了,三个女子怎么能撑起后宫呢,我听讲评书的说了,人家隋炀帝后宫佳丽三千人呢,你算算,一晚上睡一个,得睡十年才能谁过来一遍。”

    “我跟你说了,赶紧打住,我可提前警告你,府里的事都是我夫人们做主,要是她们不管你饭吃,你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72章 有喜

    (全本小说网,。)

    这个时代过年的气氛很浓厚,从街角巷尾,到家中炖肉的香味,无一不在提醒了你现在是在过年。

    在外面做生意走南闯北一年的生意人回到了家中,温一壶热酒,炒几个小菜,带回来了些别处的特产,坐在饭桌旁怡然自得,看着家中的孩子们因为一件新衣或者一串糖葫芦笑得合不拢嘴,自己心里也乐开了花。

    在地里劳作一年的百姓,终于舍得买上一块肥肉,炖上一锅肥肉,香喷喷的,配上一点乡里的土酒,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官府里休整里忙活了一年的衙役们,也终于舍得去老字号的肉食店,买上一只烧鸡或者是烤鸭,再带点别的卤制的豆干或者下水,也算是解一解嘴馋。

    这个时候算得上是一年里最太平的日子了,没有什么闹事的人,因为大家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时节谁也不要闹事,因为衙役们忙了一年也想过个安生年,如果非要闹事,一旦衙役们出动了,这些人在家里过得好好的年被人搅和了,那心情可想而知,肯定是要重重惩治的。

    催债的人也不再上门催债了,一年之中就这两天安生日子,就算是催债的人,也得回家过年不是,也让人家过个安生年,这就比较符合古人的观念,所以民间才有一句俗语流传至今,大过年的,都让一步。

    程孝廉在府中可算得上自由自在了,什么事都不用他管,每天想吃什么有什么,出了门就能看到热闹的集市,有的人过年终于能过两天安生日子了,有的人就指着这些天热闹赚些钱呢,像那些说书的、卖糖人的,这个时候能多赚不少银子呢,谁也舍不得在家里歇着,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城里,夜里还是能赶回去吃顿年夜饭的。

    程孝廉伸手够到了闻杜若手边的一块梓潼酥饼,慢慢塞进了嘴里,一脸满足,闻杜若叹了口气:“你这几天吃的太多了,以后怕是上不去马了。”

    “你这个意识倒是挺超前的,这个时代哪儿有减肥这种说法的。”

    “你多吃我倒是没意见,我就是觉得你现在这个形象挺好的,给手下士卒一看就是一个好的主公,你要是吃的白白胖胖的,人家看到你士气就跌了一半,仗还怎么打?那个减肥又是什么意思?”

    程孝廉挠了挠头:“这事是别人让你说的吧。”

    闻杜若脸色一红:“没有。”

    “别骗我了,你根本就不懂行军打仗的事情,我吃的白白胖胖的影响士气这种话你说不出来,说吧,又被谁推出来说话了?”

    “我不告诉你,不过我觉得人家说得也挺有道理的,你看看路边说书的,什么常山赵子龙,西凉锦马超,都是英姿飒爽的,只有大坏蛋董卓才是个胖子呢。”

    程孝廉撇撇嘴:“歪理,都是歪理,什么时候人心好坏跟胖不胖有关系了,你看看杨有财这么胖,还不是照样飞檐走壁的,放心吧,我两三天的时间吃不胖。”

    说着又拿起一块梓潼酥饼,闻杜若有些无可奈何:“毛家妹妹,你看我都说了,我说了不管用,你还不相信,我看还是你来说吧。”

    程孝廉猛地蹦了起来:“哈,终于找到你了吧,我早就猜到是你,那些臣子不敢跟杜若说这些话,也就是你心眼多,算计自己的姐妹。”

    毛若苓一脸委屈地看着程孝廉:“我还不是为了夫君好,要是夫君真的成了一个胖子,以后上了战场也跑不快了。”

    说到这里她一转头:“闻姐姐,你也太笨一些了,被人一诈就把我供出来了,实在是不堪与谋啊。”

    闻杜若撇撇嘴:“谁让你信誓旦旦地说我说了话夫君一定会听的,自己没猜对还怪在我身上,不羞不羞。”

    毛若苓一挺身子,突然脸色一变,手指还没有指出去,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肚子,脸色开始发白。

    程孝廉猛地跑到了近前扶住了她:“让你不要多吃,你看把肚子吃坏了吧,赶紧传大夫过来。”

    府中本就有大夫,他的家人也在这里住着,为的便是防范有人用他的家人威胁他,做出对殿下不利的事情来。

    大夫赶紧跑了过来,把了把脉,立刻跪在了地上:“臣恭贺殿下,夫人有喜了。”

    程孝廉瞬间愣在了那里,周围的人也全都愣住了,还是朱福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包红包,让人在门口放鞭炮庆祝,派人去通告全城,让大家伙高兴高兴。”

    府里的人自然是上下欢喜,不单单是主母有了身孕,他们一人手中拿着一份红包,里面最少是一两银子,不过干起活来更加小心翼翼了,要是因为他们出了什么变故,几颗脑袋都不够掉的。

    程孝廉走到了床前抓住了毛若苓的手:“若苓你听到了没有,咱们有孩子了。”

    毛若苓脸色通红:“姐妹们都在这里呢,你这么亲昵做什么。”

    闻杜若笑了一声:“好了好了,咱们该闪开了,免的碍了人家的好事。说着拉着司徒冰转身走了出去。”

    其实闻杜若本来就是杏林出身,刚刚毛若苓说肚子痛的时候便有了几分端倪,但是这种事她不好上手,因为她以前未曾出阁,所以这种病都是不看的,没什么把握,若是诊断错了,不知道人家会误会成什么样子,反正府中也有大夫,便让大夫看就好了。

    待所有人都走了出去,毛若苓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现在心情就像是翻江倒海一般。”

    程孝廉笑了一声:“可别太激动了,小心肚子里的孩子,你现在怀的可不单单是咱们俩的孩子,还是大明的命根子,那些老臣们非得把你供起来不可。”

    毛若苓一把捏住了程孝廉的手:“不许笑话我,你说闻姐姐他们会生气么?”

    程孝廉摇了摇头:“放心吧,她们都替你高兴,要不然刚刚杜若本就可以给你诊断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