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血裔 >

第121部分

大明血裔-第121部分

小说: 大明血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孝廉直接带着人冲杀了过去,锦衣卫加上毛家的高手,几乎没怎么费力气就把镇子上的士卒全都杀了。但是看着那一双双敌视的眼睛,程孝廉知道了这个地方绝对不可久留,要不然晚上睡觉都能让人捂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士卒都是本地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在镇子上有几处亲戚,这些人死了,就是把整个镇子得罪透了,所以他们连口水都不敢喝,就着急离开了这里。

    不过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又一队几百人的杂牌军血洗了这座镇子。

    消息传到了阿瓦城,蟒猛自倒是不怎么着急:“哼,几百人?咱们城中就是只剩下百姓了他们也绝对攻不进来!”

    但是很快又一个消息传了过来:“报告大王,大事不好了,城外出现了数千士卒,他们的旗号打得是大明的旗号,嘴上还不住地喊着,咒水之难,血债血偿!”

    蟒猛自猛地一惊:“孟密城已经失守了么?本王的精锐难不成都死光了?”

    “大王,不是孟密城那边的大明军,这伙人像是突然出现的。”

    这个时候一个大臣站了出来:“启禀大王,臣想起来了,在咱们阿瓦城东一百里的地方,一伙大明的遗民,当初咒水之难之后大王根基未稳,没有对他们动手,现在应该是他们突然起兵了。”

    蟒猛自愣了一下:“胡说八道,当初本王下得旨意是派人前去暗中杀光他们一个不剩,当初是谁办的这件事?”

    内阁首辅丁素突然跪在了地上:“这件事是罪臣办的。当初他们这些人保证了对我们缅甸臣服,还送上了大批的金银,所以罪臣便保下了他们,罪臣罪该万死!”

    一个武将突然站了出来:“臣弹劾内阁大臣丁素,贪赃枉法,误国误民!”

    蟒猛自咬牙切齿:“既然送上了大批的金银,当初的事情你为何没有送上奏折说明,还是说你本来就收了人家的孝敬银子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6章 报血仇

    (全本小说网,。)

    丁素全身打了个颤抖,他当初确实收了不少银子,而且当初的形势他都打听清楚了,大明已经亡国灭族了,满清都占了汉人的江山,缅甸城外光精锐士卒就有数万人,这些人无论怎么闹腾都不可能对王都造成威胁。

    而且当时他们送的金银实在是不少,够丁素花好几辈子的了,所以丁素一咬牙就来了一个偷天换日,让他们自称桂家,然后还和阿瓦城的知府打好了招呼,这些人都是他招降的汉人,要是知府把他们逼反了,满门抄斩。

    知府以为这是大王的意思,哪里敢违背丝毫,就算他们和周围村子械斗,知府都是暗中警告别的村子的族长,不要给他惹麻烦,否则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汉人有句话叫破家令尹,灭门知府,既然知府大人说话了,谁还敢胡闹欺负人,所以都老老实实地,这些人也就在这儿扎下了根,不过望乡台那地方虽然不好,但是每年他们都能交够了税粮,所以知府也就渐渐放下了心。

    而且秦越他们也得到了丁素的警告,若是把动静闹出了村子到了城里,回头贵人们在大王面前参上一本,谁也活不了。十年之间,阿瓦城里的贵人们谁都不知道,这望乡台住的竟然是当初的大明遗民。

    这些人也就住了下来,他们在阿瓦城东一百里,那片地都不怎么值钱。又被丁素低价买下来高价卖给了他们,倒也没人觉得突然多了这么多人有些奇怪。周围村子的人见这个村子的人很多,但是从来不欺负人,倒也相处的不错。而且那些人在秦越的指示下,还有不少人帮周围的人制造了先进的农具,如此一来,周围的村子更对他们没有了敌意。

    所以才出现了现在这种奇怪的局面,蟒猛自看着自己的内阁首辅冷笑一声:“丁大人,说说你收了多少银子,本王倒是想知道你这个买卖做得值不值。”

    丁素咽了口唾沫,他知道生死就在这两句话之间了,他若是撒了谎,以后事发必定会被砍了脑袋,不如实话实说然后赌一把,没准还能有一条活路,所以他开口说道:“罪臣一共收了黄金五千两,白银五万两,还有不少珠宝首饰。”

    蟒猛自从王座上站了起来:“你倒是真把本王的缅甸卖了一个好价钱啊。”

    丁素猛地抬起了头:“大王,罪臣死不足惜,但是罪臣不愿意被这个卖国的骂名,请大王给罪臣一个机会,让我去劝说城外的那些汉人,这些人不清楚厉害,所以才会贸然起兵,罪臣愿意用这条命去劝说他们,若是成了,希望大王饶过罪臣的家人,若是不成,罪臣提头来见!”

    蟒猛自正在思考,阮清廷站了出来:“大王,丁大人也不过是一时被金银蒙蔽了双眼,况且我可听说丁大人口才不错,就让他试上一试,城外都是一群拿锄头种地的农夫,若是他能说退那些人,也能保阿瓦城平安,若是不能,总能给咱们留出点时间来把援兵调回来。”

    阮清廷也许以前忠君爱国,可是现在绝对跟这四个字不沾边,他所想的不过是放松朝中人的警惕,让他们以为城外就是一群农夫,只要他们警惕心降低,城外的人就有机会。至于说服城外的人,阮清廷冷笑一声,丁素去了就得让人砍了脑袋,那些人跟缅甸之仇不共戴天,都起兵到这儿了,就算他们想退兵,能往哪儿退?

    蟒猛自点点头:“既然丁大人跟他们关系不错,便去跟他们说清楚利害,告诉他们,阿瓦城当初面对敌国八万大军都坚如磐石,就凭他们那些锄头,一下下刨也能累死他们!你若是办成了这件事,本王饶你一条命,若是办不成,满门抄斩!”

    “臣谢大王活命之恩。”说完了之后丁素感激地看了眼阮清廷,心想关键时候还是老兄弟给面子,当初他儿子出了这种事,自己没有站在他的一面实在是有点不够意思,回去之后一定要多送他点金银,就当聊表谢意了。

    对于说服城外的人,丁素十分有把握,那些人都是些大明的逃兵,在他看来浑水摸鱼还行,要是真刀真枪,根本就不是王都军伍的对手。至于如何说服他们退兵,送点金银就是了,总之这件事过去之后一定要派人把他们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再也不能留下这种祸患。

    这个时候程孝廉已经到了连破三个镇子到了阿瓦城下,与秦越汇合在一处,秦越前面之后立刻跪倒在地,身后的人跟着跪倒一大片:“臣大明左都督秦越叩见殿下。”

    后面的毛云禄他们都傻了,虽然他们都想过这一点,但是如今真的看到了还是有点震惊,毛云昌看了眼毛云禄:“二哥,你说的没错,咱们现在算不上高攀,但是只要这场仗赢了,咱们可就高攀不上了。”

    毛若苓有些疑惑:“高攀什么?”

    毛云禄笑了一声:“我们说能跟着殿下干真的是三生有幸。”说完狠狠瞪了毛云昌一眼,那意思很清楚:小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心气这么高,若是让她觉得受屈了,这亲事怕是一辈子都成不了了。

    程孝廉一把扶起了秦越,这个时候了身份自然不用隐瞒了,而且为了提升士气,现在说出身份,能让这些大明的将士提气。

    果然营中的那些将士听到了殿下这两个字眼睛都亮了,大明开国的时候是封了不少异性王,但是太祖遗命,异性王不得超过三代,也就说三代之后就算你不犯错,也不能继续当王爷了。所以大明的国公不少,但是王爷可少得很。能被称为殿下的人自然姓朱了。

    秦越没有让他们失望,伸手介绍到:“这是大明永历皇帝长子长孙,咱们大明没有亡国灭族!”

    下面的人齐声高喝:“殿下千岁千千岁!”

    程孝廉摆摆手:“在下年轻德薄,当不得此礼。等咱们回到大明,再行此礼不迟!”

    “报了咒水之难的血仇,回大明!”

    “报血仇,回大明!”

    周围的人顿时跟着嚷了起来,秦越高兴地说道:“殿下,军心可用啊。”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7章 说客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也笑了一声:“这些全都是你们的功劳,士卒们能十年不忘大明,多亏了你们的努力。”

    “殿下谬赞,我们这些人就算再不济,吃了这么多年大明的饷,若是心中无君无父,那就真该被雷亟了,死后也没有面目见先帝爷。”

    他说的先帝爷就是永历帝,毕竟永历帝的儿子朱慈爝做到了太子,没有称过帝。而这个朱慈爝就是程孝廉这具肉身的亲生父亲。

    秦越的心中已经大大提升了程孝廉的地位,在程孝廉离开之后他的人开始在王都打探消息,几天之间便打听出来了程孝廉他们弄出的动静来,心中自然是对程孝廉敬佩异常,不管这些人是他从哪儿弄来的,但是最少他已经弄出了动静,而且看得出来他是干大事的人并且不怕死,这样的君主想必会比永历帝好得多,所以秦越表现出了足够的敬重。

    程孝廉当然也不愿意翻旧账,十年之前,不管人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都不能过分怪罪他,毕竟当时永历帝宠信奸臣马吉翔导致君臣离心离德,谁都看不到希望,想要清君侧又做不到,他离开了永历帝也算是保存了有生力量。

    而且现在来讲他可以说是主要的攻坚力量,自己与他计较前事未免有些痴傻之气。所以程孝廉倒是没有掩饰地夸奖了他几句。

    程孝廉一伸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些是大明左都督,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的后人,路上我们相遇,他们愿意为国效力,也算是大明的福分。”

    秦越也开口笑道:“殿下于乡野之中竟能碰到忠良后人,看起来必定是列祖列宗保佑,大明复兴有望!”

    其实这个毛文龙是谁秦越并不了解,他在崇祯朝不过是南方的一个小官,连袁崇焕的名字也不过是听人家说过两句,毛文龙是何人他可是一概不知,但是毛文龙是谁重要么?

    程孝廉也笑了一声,指着秦越对着毛云禄说道:“这位是大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秦越秦大人。”

    毛云禄他们自然知道,以后要想帮义父犯案还得靠文武百官的认同,自然客客气气地行礼:“见过秦大人。”

    双方寒暄之后进了大营之中,行军打仗每到一处先安营扎寨这是规矩,因为不管有什么要紧的事,总不能让手底下的将士夜里没地方睡觉。

    就在他们落座不久,一个士卒跑到了营门口:“启禀殿下和诸位大人,阿瓦城派来了使者。”

    秦越愣了一下:“什么使者?”

    “说是过来议和的。”

    “什么狗屁议和的,推出去。。。。。。”说到这里他突然反应过来,程孝廉还在这里,于是试探性地问了句:“殿下,你看咱们该如何办?”

    “我觉得这种议和的人也该推出去斩了,只是城里的情况咱们两眼一抹黑,若是能从他嘴里挖出点什么有用的信息咱们弟兄也能少死几个不是?”

    秦越连连点头:“还是殿下考虑周到,既然如此就把人请进来吧!”

    很快丁素便来到了他们的眼前,秦越一看是老熟人了,笑呵呵地站了起来:“这不是丁大人么?今天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