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帝子婴 >

第214部分

秦帝子婴-第214部分

小说: 秦帝子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传话之人,也是被冒顿的反应吓了一跳,哆哆嗦嗦的说道:“秦军并没有多少人,也未对部落之人下手。”

    看着冒顿满脸的疑惑,这人表情有些难为情的说道:“那些秦军说…说…”

    “秦军说什么了?”冒顿紧张地问道。

    “那些秦军说,二王子吃得太多,他们不要了……”

    冒顿:“x……%¥”

 第362章 徐成出使

    阿奇那不跑不行,此番前来冒顿给他的任务时尽量挑衅激怒秦军,让这场交换进行不下去,最好能够借秦人的手让亥颜永远闭上眼睛。

    然而阿奇那没有想到,这一次来九原城谈判,秦军竟然这么好说话,自己竟然有如此高的谈判天赋。

    虽然秦军答应了那么多的物资,然而对于一个族群而言实在不算什么,但是亥颜一旦回到大漠,那太子的地位则岌岌可危。

    反而若是亥颜死在了秦国,那单于哪怕是再不喜太子,也无可奈何,毕竟头曼单于就两个儿子。

    ……

    “去,立即派一队人把亥颜送到远离此处的的匈奴部落中去。”

    这边阿奇那一走,还没等堂中的秦军将领脑袋转过弯来,子婴另一句话终于让这些人坐不住了。

    “秦王,我大秦的勇士还在匈奴的手上,不能就这样放走了这个匈奴王子啊!”说话的是辛胜,虽然辛胜和几人相比地位不高,然而却胜在资历却是最老的。

    “辛将军莫要担忧,孤向将军承诺在匈奴的秦军将士定然无恙,而且明后天就能够回来。”子婴自信的说道“诸位把心放宽便是了。”

    “徐成何在?”

    等到诸多将领们散去,大堂中仅剩下蒙恬等主要将领的时候子婴再次开口道。

    “臣在。”徐成作为子婴的家将,也有幸参与了此次的会晤。

    “细细一数,你也跟了孤十数年,这一次孤给你一个大大的好差事,至于能够捞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子婴笑眯眯的说道。

    然而徐成一听这话,不是狂喜反而一股冷意从脊椎骨直冲脑海。

    子婴的这一脸笑容,他徐成似曾相识,隐隐的上一次被子婴坑着去武垣劝降傅新时便是这样的笑容。

    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子婴的笑容,简直和现在一模一样。

    “秦王,我知道错了。”徐成一阵哭嚎着径直扑到了子婴的脚底。

    “吾以后绝不贪墨一枚钱,求秦王饶恕于我。”

    徐成的表现让子婴也是一呆,这分明是好事啊,怎么徐成跟自己要弄死他一样。

    没好气的一脚把徐成蹬开。

    “这次真是有好事等着你。”子婴徐徐说道。

    “不是让我去出使匈奴?”徐成听到子婴的话语,当下便询问道。

    子婴:“是……”

    徐成:……

    次日一早,在子婴、蒙恬等人的目送下,徐成一人一马一步三回头的向着匈奴的营地走去。

    “徐内史此去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看着颇有一去不复返之意的徐成,城墙上的蒙恬出声询问道。

    “说不准,只要他按照我说的去做,不但不会有事,而且绝对大有所获。”子婴平静的说道。

    “若是徐内史,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呢?”一旁的李信好奇的插嘴道。

    “前几日,你们准备的那些丧礼用具先别扔,说不定能给徐成用上。”

    ……

    前方不远处便是匈奴的营地了,徐成勒住了骏马脑中再次回想了一番临行之时子婴的交代。

    努力回味了一下自己还是赵国假内史之时的风光场景,慢慢的往当年那个在邯郸城嚣张跋扈的自己身上带去。

    “我不怕,这些匈奴人都是我的家奴……”

    “我不怕,这些匈奴人都是我的家奴……”

    努力得给自己催眠了几下,这才继续打马向着营地走去。

    在距离匈奴营地尚有里许时,一队约莫上百的匈奴人突然间策马冲出了营地冲着徐成奔跑而来。

    徐成那见过这等场景,当下第一反应便是要回转向着九原逃走,然而由于太过恐惧手脚却有些不听使唤,脑袋想要跑然而手上却仿佛凝固一般不知道该如何做处。

    然而在匈奴人的眼中却变成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一个文士模样的秦人,单骑独闯匈奴营地,面对上百匈奴勇士的冲锋,迎着风淡然自若,丝毫不为匈奴的气势所迫。

    “文士亦英豪!”就连冒顿也不由的在心中感叹了一句。

    就几百米的距离,奔驰中可以说是转瞬即至,徐成还没动弹,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匈奴人团团包围了起来。

    这会哪怕再走也没有可能了。

    事已至此,徐成索性也豁出去了,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子婴的嘱咐,马鞭一指冲着当头的匈奴人吆喝道:“你是什么人,还不速速下马给本官牵马。”

    徐成一人来此,自然是匈奴一方熟悉秦语的人员把话翻译给冒顿听。

    而徐成所指的人,赫然就是匈奴的太子冒顿。

    听到徐成要让他们的太子替他牵马,所有的匈奴人立时向着徐成怒目而视,有几个甚至已经悄悄的把背上的弓箭取了下来。

    看到这一场景徐成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心跳蹦蹦跳的声音仿佛自己都能够听到。

    想了想子婴临行时的嘱托,强打精神恶狠狠的继续说道:“你们难道想被灭族吗!”

    徐成这一句话说出,更是引得匈奴人怒发冲冠,徐成侧目略微一看,有几个人甚至已经弓箭上弦。

    见此,徐成的的背后更是冷汗直冒,秦王让我来这里装大爷,我这不会是装过了吧。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先前自己拿着马鞭指的那个匈奴人却突然间冲着那些怒火冲天的匈奴人呵斥了几句。

    在说完之后虽然这些匈奴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依然不善,然而却没有人继续拿着弓箭指着自己。

    可以看出,自己方才指着的这个人在匈奴人中确实有一定的地位,徐成如是想到。

    若是他提前知道自己要求牵马的对象是匈奴的太子,恐怕就是有子婴的嘱托,他徐成也不敢如此的托大。

    紧接着就见,这领头的匈奴人在呵斥几句之后,竟然翻身走下马来,走到自己的跟前,从自己的手上接过马绳,真的给自己牵马而行。

    随行的匈奴人,虽然看相徐成的目光中仿佛要喷火,然而却没有人再敢于拿箭指向徐成。

    直到此时,徐成这才放下心来。

    “秦王这次果然没有坑我。”

 第363章 强势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前215年的这场针对匈奴的战争,蒙恬不过是收服了黄河以南的河南地而已。

    至于北渡黄河收复河套,则是稳住阵脚之后的第二年才完成的。

    只不过这一仗因为子婴的参与,不但提前完成了战略目标,而且打的匈奴元气大伤,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战略目标。

    子婴平安归来的消息已经八百里加急飞速送往了咸阳,可以想象子婴依然活着的消息传到咸阳之时有多少人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只因为这是一名活着的秦王!

    既然以国为号,他又怎么能活着。

    确实一些宗室重臣、朝中大员在得到消息后便纷纷向始皇帝进谏,要求更替子婴王号,复为镇国王。

    对于嬴政而言,说出去的话又拿有收回来的道理,这一请求被一一驳回。

    不过急诏子婴速回咸阳的消息却是飞快的从咸阳飞往了九原城。

    同时始皇帝任命王长子扶苏为监军,前往九原秦军。

    ……

    虽然监军扶苏还没有来到,然而要求子婴回返咸阳的加急信件已经送到了九原。

    夜色百般寂寥,明日便是子婴离开九原的日子了,然而此夜秦王子婴的居所中确是依然燃着一盏灯火。

    ”砰砰砰……“一阵敲门声在子婴的等待中响起。

    “进”

    进来的赫然是刚刚升任秦军统帅的蒙恬。

    虽然蒙恬已经成为了秦军统帅,而子婴没有其他的职务,然而子婴秦王的身份和赫赫的战功摆在那里,蒙恬把自己的身份摆的很低。

    蒙恬进来之后,发现子婴早就在桌案的一侧跪立,而他的对面放着另一个坐团,很显然这是自己的位置,子婴已经等了自己一等时间了。

    蒙恬知道子婴秉性,军中男儿也没有那没多的繁琐礼节,一屁股便跪立于子婴的对面。

    “秦王深夜相招,不知所谓何事?”

    然而蒙恬问完话,发现子婴根本没有回答自己的意思,反而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自己,不由得让蒙恬心中有些发毛。

    “不知将军可信孤之谋算!”

    冷不丁的,子婴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来,让蒙恬有些不知道如何回话。

    听到子婴这句话,蒙恬细细一回想子婴的经历,顿时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简直活到了狗的身上。

    自己在子婴这个年级时,还在父亲的麾下担任一名亲卫,而眼前的秦王,竟然凭着弱冠之年打下了大秦的半壁江山。

    而且战无不胜,算无须发,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提前在他的谋划中一样。

    就像伐齐一战竟然能够提前算到出征的将领和始皇帝下一步的计划,哪怕是他蒙恬熟读兵书,因为我曾听闻有那个将领,能够有这般能力。

    “秦王之智,天下莫有能及者,秦王之谋算,蒙恬自然是笃信的。”蒙恬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蒙恬这话说的倒是真心实意。

    听到蒙恬的话语,子婴淡然一笑继续说道:“自孤年幼之时,每每入睡便有一羽衣老者教吾文武之艺,勉之兴我大秦,些许战事之谋,亦是老者所教之。”

    说到这里子婴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其言之,名曰‘非子’”。

    蒙恬听完,心中一阵惊涛骇浪卷起,非子,作为秦国之臣,他自然是耳熟能详,秦的始封君便是名唤非子,因为善于养马被周孝王赐予了秦地,称之嬴秦。

    至今秦王室每年都会率领臣民大肆祭祀历代先君,而其中非子居于首位。

    秦汉之人笃信鬼神,蒙恬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子婴说是有先辈神明教导于他,并为其指策的说法,蒙恬倒是当下便信了。

    若不然当年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赵国混得风生水起,又怎么能够打下偌大的疆土。

    令蒙恬震惊的是子婴所说的‘非子’要他兴盛大秦,这等事项先祖不是应该去找始皇帝才对嘛?

    然而为何始祖却认定了秦王子婴,而且自其幼年便亲自教导,并随身护佑。

    这也让蒙恬理解了,子婴为何能够从大漠那样必死的地方完好如初的走出了,这不是先祖神明护佑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蒙恬绝对忠心于大秦,对大秦忠心耿耿这也是蒙恬三代为将,却始终备受历代秦王信赖的原因。

    然而今晚上,蒙恬的脑袋却有些转不过弯来了。

    “难道始祖更加青睐秦王子婴一系,故而多加护佑引导。”蒙恬暗想道。

    且不说蒙恬这边脑中是怎样的纷乱,子婴看到陷入呆滞的蒙恬,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自己的编故事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至于为何编出这样的说辞,自然是为了能够让蒙恬更加笃信自己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