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402部分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402部分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还有这种事,崇祯闻言一愣,随即追问道:“真有此事?”

    黄承昊愤愤的道:“回皇上,此事的确不假,四川巡抚王维章和重庆知府陈尧言伙同王应熙横行乡里,强取豪夺,无法无天,张狂至极,李光春去查案,陈尧言不但无礼阻扰,还派人刺杀他,要不是秦良玉秦将军正好在巴县办事,把他救下了,这会儿李春光可能已经命丧黄泉了。”

    这,这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啊,崇祯看了看桌上的奏折,有些难以置信的道:“不可能吧,陈尧言竟然敢如此大胆!”

    黄承昊闻言,为难的左右看了看,随即干脆趴地上,将手中的公文摆自己面前,翻了一下,翻出一张信纸,随即双手举着,恭恭敬敬的递到崇祯跟前,愤然道:“这是李光春当时写回来的信,请皇上过目。”

    崇祯接过信纸,细细看了一下,随即又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桌上的奏折,瞬间懵了,这,两帮人说的根本对不上号啊,到底谁是真,谁是假?

    黄承昊见崇祯愣在那里犹疑不定,又趴地上翻了一阵,翻出几页公文,随即双手举着,恭恭敬敬的递到崇祯跟前,接着愤然道:“这是都察院关于王维章的记录,他在巡抚西宁期间不顾旱灾严重,横征暴敛、中饱私囊,以致民变迭起,曹于汴曹大人一怒之下将其革职查办,但是,曹大人致仕之后,唐世济、张捷、王应熊立刻联名举荐王维章,让他复起巡抚四川,所以,王维章对王应熊感激不尽,俨然成了王应熊的私党!”

    崇祯闻言,脸色一变,这巡抚可是他亲自任命的,难道王维章真是这么个贪官污吏?

    他接过公文,仔细一看,真是这样,上面有审查记录,还有曹于汴亲笔签署的公文,这会儿曹于汴早已致仕,黄承昊不可能突然造个假的出来糊弄他,看样子,这王维章真是个贪官污吏!

    他又仔细回想了一下,的确,王维章出任四川巡抚就是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唐世济和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张捷,还有吏部尚书王应熊联合向他举荐的,现在唐世济已经因滥用职权,公报私仇,陷害忠良,畏罪自杀了,张捷也因为严重贪腐畏罪自杀了,这王应熊会是好人吗?

    想到这里,崇祯的脸色不由变得铁青无比,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个人当中有两个出问题了,剩下这个王应熊很有可能也有问题,他们竟然联合起来欺瞒朕,让朕启用一个贪官污吏去巡抚四川!

    黄承昊看了看崇祯的脸色,干脆将地上的公文全捡起来,恭敬的递到崇祯面前,添油加醋道:“李光春已经查清楚了,王应熊之弟王应熙,为了抢夺原南都户部左侍郎倪斯蕙的家产,指使四川巡抚王维章和重庆知府陈尧言陷害倪斯蕙之子倪天和,捏造罪名将其打入大牢,以致倪斯蕙之妻气促而死,可怜倪斯蕙年近七十,寄居破庙,饥寒交迫,苦苦煎熬,要李光春再去迟一点,这位老侍郎怕是要冻死饿死在破庙里了!还有,倪斯蕙和倪天和父子一案并非个例,光是李光春查到的,被王应熙、四川巡抚王维章、重庆知府陈尧言联合起来,栽赃陷害,夺了家产的乡绅就有十二家,他们无一例外全部被陈尧言打入大牢,凄惨无比。”

    崇祯闻言,顿时咬牙切齿,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他治理下的大明,竟然会有这种恶人!

    他一把接过黄承昊手中的公文,一页一页仔细看起来。

    这些都是李光春整理好以后,请秦良玉派人直接送到汉中,再转到陕西,然后辗转山西,一路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来的,这几处现在都在张斌的亲信控制之下,倒没出什么问题,要是走其他路线,这么大一叠公文,想不引起人的注意都难,要是被温体仁的党羽给截留了,那李光春可就白忙活了。

    还好,李光春并没有白忙活,这会儿经过他润色的罪状已经送到了崇祯手里,而且,崇祯已经看的怒气冲天。

 第七卷 第七十章 忽悠

    崇祯真的气坏了,王维章和陈尧言简直无耻之尤,这两个人为了帮王应熙夺人家产,竟然滥用职权、罗织罪名将人打入大牢,大明竟然还有这种官员!

    黄承昊偷偷观察了一下崇祯的表情,见他已经处在暴怒的边缘,连忙添油加醋道:“皇上,这个重庆知府陈尧言好像也有问题,由于吏部被王应熊把持,他过往的任职经历微臣还没查到,不过,微臣查了一下进士名录,发现这个陈尧言只是万历四十七年乙未科殿试三甲末流,按理来说,他这种出身是很难升到知府这一级的微臣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他俨然跟王维章一样,已经成了王应熊的私党。(全本小说网,HTTPS://。)”

    他这意思就是暗示崇祯,王应熊在滥用职权、提拔亲信、结党营私!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把李光春润色过的罪状给看完了,他闻言,不由蹭的一下站起来,转身从后面的书架上翻出一本进士名录,仔细查找起来。

    这进士名录可是很重要的参考文献,虽然说进士的出身和排名不是提拔官员的唯一标准,但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毕竟人家排名高就说明人家殿试的时候表现比排后面的人要好,这个表现是综合学识、策对、文采等综合评定的,基本上能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所以一般在提拔任用官员的时候各级主官都会好好查一下进士名录,在同等情况下,肯定是优先选择科举排名比较高的人。

    这么重要的参考文献,黄承昊那里有,崇祯这里自然也有,而且崇祯还经常翻阅。

    他熟练的翻了几下,很快就翻到了乙未科殿试三甲名录,然后,他便一个一个往后扫去,。

    前一百名,没有。

    前两百名,还是没有。

    一路往后,都快扫到头了,他终于在倒数几名里面找到了陈尧言的记录。

    陈尧言,浙江乌程籍,万历十六年生,万历四十七年乙未科殿试三甲滴二百六十五名,现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知府!

    他这里的进士名录肯定是最新的,每界科举之后礼部都会联合吏部等相关衙门将进士名录重新编修一遍,将新进的进士抄录进去,将在职的进士基本信息更新一遍,他又往前扫了扫,排陈尧言前面的,别说是知府了,出任知州的都很少,基本都是知县,州府通判等六七品的小吏,一个三甲倒数几名竟然比排他前面的同科职位高这么多!

    陈尧言要是有很出色的政绩倒还说的过去,问题没有啊,要有的话这进士名录上绝对会有简要的记载,很显然他是被人硬生生给提拔上去的,而且十有八九提拔他的人就是王应熊!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有点怀疑王应熊了,不过一个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不能随随便便处置,更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冤枉了人家,崇祯脸色阴沉的站那里考虑了一阵,并没有马上发飙,他缓缓坐下来,慎重的问道:“你还有其他证据吗?”

    黄承昊连忙拱手道:“回皇上,证供暂时就这么多了,不过李光春正带着倪斯惠和倪天和父子赶回京城,估计还有十来天就到了”

    他这又是物证又是人证,看样子捏造罪状,诬陷王应熊的可能性很小,崇祯点了点头,挥手道:“嗯,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倪斯惠抵京后你带他来见朕”

    黄承昊连忙拱手告退,崇祯脸色阴沉的坐在那里考虑了一会儿,这才冷冷的道:“传王应熊前来觐见。”

    这口气,简直跟结冰了一样,让人渗的慌,很显然,这王应熊有麻烦了。

    曹化淳可不会给王应熊传递什么消息,他在外面道了声遵旨,然后直接派了个小太监去传召王应熊,什么话都没让人带。

    王应熊这会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内阁值房办公,这内阁值房就在皇宫里面,他自然比黄承昊要来的快,不一会儿,他便应召而来。

    他很清楚,黄承昊肯定会跑皇上跟前告他,不过,他才刚收到王维章的信,才知道都察院在查他纵容家人疯狂敛财的事,他以为,黄承昊最少也要过几天才会告到皇上那里去,却不曾想,首辅温体仁才刚离开不到半个时辰,皇上就命人来传召自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王维章和陈尧言的奏折上根本没有提到他和他弟啊,温体仁也不可能告他黑状啊,难道是黄承昊正好跑皇上那里告状,也不大可能啊,他才刚收到消息,那李光春才刚把人抢走呢,李光春这么快就能把事情调查清楚吗,神他吗速度啊!

    其实,他是被王维章给坑到了,王维章自然不可能在信里说自己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所以“赶”了五天才从成都府赶到重庆府,这五天时间差的事王维章根本不敢提。

    这种人,贪图享乐,人已经肥的跟猪一样了,做事也跟猪一样,王应熊不知不觉就被这猪队友给坑了。

    不过,他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温体仁走了之后他一直在考虑怎么忽悠崇祯的问题,这会儿他已经有点腹稿了,倒还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他进到御书房以后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恭敬的行了一番君臣之礼,然后便躬身立在那里,装出恭听圣训的样子。

    崇祯冷静了一会儿之后,已经没了先前的冲动,他见王应熊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中不免疑狐,这王应熊真是那种奸妄小人吗?

    他理了理思绪,随即淡淡的问道:“都察院在调查你贪腐之事,你知道吗?”

    王应熊老老实实回道:“回皇上,微臣知道。”

    崇祯紧接着又问道:“那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应熊装作坦然道:“皇上,所谓贪腐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微臣不怕他们查。”

    崇祯不由更疑惑了,这王应熊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实在不像奸妄小人啊。

    王应熊捡崇祯被他唬的愣住了,连忙装出委屈的样子,愤然道:“皇上,微臣惶恐,但有的话却不得不说,朝堂上下都知道,他黄承昊窥视吏部尚书之位,还妄图入阁为相,所以,一直想尽办法污蔑微臣,想把微臣弹劾下去,微臣不想朝堂纷乱,更不想惊扰皇上,所以处处忍让,望皇上明查!”

    这话说的,好像那黄承昊才是奸妄小人,而他,则是忠君爱国的大忠臣!

    这下崇祯更是被他忽悠的云里雾里,到底是谁在欺瞒朕呢?

    他看了看桌上的证供,干脆直接问道:“都察院派左佥都御史李光春赴重庆府调查倪斯惠个倪天和父子一案,你知道吗?”

    王应熊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仍然免不了手心直冒汗,他当然知道倪斯惠和倪天和父子一案是怎么回事,王维章和陈尧言动手之前还请示过他呢,毕竟倪斯惠曾当过南都户部左侍郎,虽说南都户部跟京城六部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倪斯惠好歹也曾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啊,在整个重庆府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弄他,合适吗?

    王应熊虽然在官场上刻意收敛了蛮横的个性,但其内心里还是相当横的,倪斯惠怎么了,一个正三品的侍郎而已,还是南都养老衙门的,而且还致仕了,怕个屁啊,弄他,让重庆府的人都看看,现在谁才是重庆府的老大!

    于是乎,王维章和陈尧言便毫不犹豫的动手,把个致仕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