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绣道:“这些我都知道,我现在就是问你一句,我该怎么死?”
赵雨笑了:“攻袭关隘,骑兵是派不上用场的,所以曹公出兵攻关之时,张大哥你可以顺理成章的请命为曹公断后,以防柳城方向的乌丸骑兵驰援。柳城距离关下约三百余里,以乌丸骑射之精,最多半日便可抵达,曹公介时虽然是两面攻关,但也需要有人为他断后。”
张绣又愣住了。迟疑了许久之后,张绣才犹豫道:“请命断后自然是不成问题,可是我只有两千余骑,打打游击搞搞骚扰还行,可是蹋顿如果是率大众往援,我这两千余骑又哪里能抵挡得住?”
赵雨再笑:“所以啊,到时候张大哥你为了能让曹公全力抢关,率领部众拼死奋战,进而还战死沙场,这不就说得过去了吗?如果蹋顿只派了个几千骑过来,你却死在了这几千乌丸骑兵的手中,那也未免太不像了点。”
张绣这回是懵了很久才回过味来,继而便向赵雨苦笑道:“雨丫头,陆仆射真的是这么个意思吗?你们这哪是让我诈死?分明是真的让我去赴死的好不好?我只有两千余骑,万一真碰上了蹋顿的上万骑兵,别说抵挡了,就连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
赵雨此刻笑得格外的奸诈:“张大哥你又犯迷糊了。好吧好吧,不逗你玩了。张大哥,你难道没有注意到这次率领船队运送曹公至此的人是我,而原本统领这支舰队的甘兴霸此刻却不知所踪?”
张绣又一次的愣住。他在抵达菊花岛之后的这几个月里面和甘宁见过几次面,而且还与甘宁联手打过几次小仗,抢了东西之后那是上了船就跑,所以自然知道甘宁统率着陆仁手上渤海地区舰队的事情。不过曹操赶到菊花岛本来就是在夜里,黑灯瞎火的张绣也没看清楚这支舰队的具体情况,还以为就是赵雨的直属舰队。现在被赵雨一提醒,张绣这才查觉到海岸上停留着的许多船只分明就是甘宁舰队中的船只。
再顿了顿,张绣向赵雨不住的摇头道:“雨丫头,你就不要戏弄于我了!有什么话,你干干脆脆的明说出来行不行?你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我心里可是被你弄得七上八下!”
赵雨笑了笑,但也正色道:“好吧,不开玩笑了。张大哥,其实甘兴霸在将舰队交付于我之后,已经乘快船赶回夷州去了,因为先生他已经另外准备好了一支舰队要交由甘兴霸来统领,而且这支新打造好的舰队,就是为了接应张大哥你才派出来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六十回 如何接应
数日之后,菊花岛上的曹军士卒都已经从晕船症状中恢复了过来,而南皮方面的曹军主力也已经抵达了山海关下,并且与赵雨派来的船只取得了联系。两头约定好时间之后,曹操便率领着菊花岛上的万余精兵登船离岸,开始向山海关的东侧进发。
除去曹操的这万余精兵,田畴带着他的五千多人跟随曹操一起抢关,张绣则适时的向曹操提出了用骑兵断后的请求。因为这符合目前战局的需要,曹操自然是马上就同意了。
菊花岛至山海关之间的航程不到九十海里,以赵雨所率领的舰队的航行能力最多两个时辰就可以抵达。而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影响到对山海关的奇袭,这支搭载了一万五千余人的舰队暂时还没有靠近,准备等到西线那边发动了正面攻击之后再快速登陆。
终于到了约定的时间,西线曹军开始对山海关西侧发动攻击,同时在海岸处点起了作为信号的狼烟。而那个时代的狼烟在十几公里外就能看见,赵雨事先派出的侦察船在看到狼烟之后,立刻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主舰队所在海域向曹操禀报,接着曹操就一声令下,一万五千精兵在山海关东侧约十左右里的海岸开始快速登陆。
不止是士卒,还有几艘船只上面搭载着夷州出产的组装型投石机,这可都是陆仁之前在回电给赵雨之后急忙从夷州另外调派船只运送过来的。毕竟曹操这是要打攻关战,而且山海关的主防方向是在东面,也就是曹操要打的这一面,没点攻城器具哪里能行?
闲话少说,当曹操的一万五千人突然出现在山海关的东西的时候,立刻就引发了关里乌丸部众的恐慌。不过山海关毕竟是要地险关,蹋顿和袁尚在抢下山海关之后在山海关留了将近三万人的部队,此刻虽然有所惊慌,但一战之力却还是有的,而且也马上就派出了快马赶赴柳城向蹋顿求援。
且不提曹操在山海关下如何激战,只说这会儿的张绣带着他的两千多骑兵在菊花岛与山海关正中间的地方作着警戒,距离山海关大概是三十公里左右,而这可是一个精心挑选出来的距离。
气氛有些紧张而压抑,因为大家都知道柳城方向肯定会有乌丸的援军赶去增援山海关,因此这回可不是之前去某个乌丸部落打打秋风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要打上一场硬仗,甚至是死仗。
现年十七岁的张泉跟随在了张绣的身边,迟疑了很久之后才向张绣问道:“父亲,我们只有两千余骑,又哪里能抵挡得住乌丸的大队骑兵?这分明就是……”
张绣打断了张泉的话:“这你别管!为父也不会让兄弟们白白的去送死。放心吧,陆仆射那里早有安排,你只管按为父所说的去做就是!”
说是这么说,可张绣的心里也有点发虚,时不时的就会忍不住向海岸那边望上几眼。
终于,张绣派出的斥候骑兵赶了回来向张绣禀报,说有大概五千余骑正在向山海关赶来。这些不是柳城蹋顿的主力部队,而是驻扎在这条海岸一带的机动部队。张绣点了点头,这五千骑虽然是张绣部队的一倍有余,但是张绣并不放在眼里。而且赵雨也跟张绣说得很清楚,张绣在“战死”之前总得有点像样的战斗,不然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点。
一声令下,张绣的两千多骑兵就跟着张绣向乌丸援军迎了上去。另外张绣也没忘记派人去告诉曹操一声,说自己这里已经和援军交上了火,让曹操那头抓紧时间赶紧攻关。
很快的,张绣的两千余骑便与五千乌丸援军遭遇了。老实说,这五千乌丸援军没料到对方还有一支部队在等着他们,刚一遭遇还没反应过来,张绣就已经发动了突击,立时之间就把这五千乌丸骑兵给打了个晕头转向。
顺便说一下,这一时期的乌丸各部还没有相对正规的军事编制,打起仗来习惯于一窝蜂的冲上去一通乱打。而这种打法打顺了固然是势不可挡,可一但出现什么变故,其散沙般的性质缺陷也会马上就暴露/出来。另一方面,这些游牧民族的武器状备……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反观张绣却并非如此,张绣带兵多年,战术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要不然他又怎么能在与曹操的几次战斗中占到不少的便宜?贾诩的计谋固然是精妙,可张绣自身的硬件实力如果不够的话那也只会是在扯淡。换言之,张绣的部队是正规军,而这五千乌丸骑兵就是一群土匪。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张绣在抵达菊花岛之后,陆仁就立即着手对张绣的这两千多骑兵进行了换装。刀剑马槊什么的不必多说,所有人的身上都是一身加厚型、全身型的橡胶马铠。对现时点的骑兵而言,这种铠甲不但防护力非常出色,而且比起那些当时常规的盔甲,其轻便性和灵活型都超出了许多。
简单点说吧,一支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碰上了一群周身上下破破烂烂的土匪,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反正没过多久,这五千乌丸骑兵就被张绣给杀散了,开始纷纷向柳城方向溃逃。张绣见状心中也是苦笑,心说这样的对手实在是太那个了点,自己要是“死”在了这样的对手手上,确实是太说不过去了。
正了正神,张绣马上让人去山海关禀报曹操自己这里目前的战况,同时借着追击,张绣又把部队往东面移了三十余公里。如此一来,张绣距离曹操就有六十多公里,位置就已经接近菊花岛了。
六十公里,换算成汉制是将近一百五十里,以当时一般马匹的脚力,打一个来回大概要一个半时辰左右。而张绣停下来休息了一阵之后,派去向曹操报信的骑兵也赶了回来,并且带回曹操的话说要张绣不要追击得太凶,以免发生意外。至于曹操自己的攻关之战……用骑兵带回来的话,打得虽然稍占上风,但很明显的还需要一些时间。山海关啊!正面攻关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打下来的?
张绣听到这些消息便点了点头,心里也暗暗的松了口气。如果曹操那头打得太顺,那么自己还得带着人马再往东打个几十里才行。可是那样的话距离柳城就太近了,就算是陆仁那头早有准备,风险系数仍旧太高的说。
再没过多久,斥候来报说柳城方向这回是开来了两万左右的骑兵部队。这回众骑兵一听说对手是两万,一个个的汗都下来了。两千对五千,打好了还没多大的问题,可是对上两万气势汹汹的乌刃骑兵,一比十的战力差,光是想想都让人脊背冒汗。
张绣此刻也是强咽了一口唾沫,目光则是又一次的向海面上望了过去。而这回一望过去,张绣的心忽然就安稳了许多,因为他看到海面上有一条浓浓的烟柱。张绣心里明白,这是赵雨打出的信号,意思是让张绣依计而行。
心里有了底,张绣的脸上也浮显出了很怪异的微笑。环顾了一下身边的一众骑兵,张绣冷笑道:“怕死的,我不为难你们,现在就给我滚!”
话虽如此,但没有人动。张绣看过之后表示满意的点了点头,再看了看之后,把一个年纪较小的骑兵叫到了近前,吩咐道:“你赶去告知曹公,请曹公加紧攻关。至于这里的两万乌丸骑兵,我会拼死挡住。”
“这……”
“速去!!”
“诺、诺!”
年轻的骑兵打马而去,张绣看了看那年轻骑兵的背景,仿佛是自言自语般的道:“这小子还年轻,就别跟着我去送死了。”
众皆默然,张绣则是又一次的环顾众人之后,轻抚了一下跨下的战马,随即双腿一夹,带头向着乌丸援军的方向冲了过去。
要不怎么说永远不要小看带头者的作用?而在那个时代,将领们的带头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是人就没几个不怕死的,但有一条,当有人带头的时候,往往会激发出其他人心里的血性与斗志。再者,张绣手下的这些骑兵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虽然会偶尔的惧怕一下,可是当看到张绣带头冲锋,心中的那点惧意顿时就烟消云散,一个个都嗷嗷叫着打马跟随了上去。
那么张绣真的是准备去送死吗?当然不是!他这是要在曹操的面前打好这“最后”的一仗。只不过这会儿一众骑兵都没有注意到,张绣的冲锋路线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海岸线。
两头对冲,很快就在海岸的平泉走廊上碰上了头。而这次赶来的两万乌丸骑兵在看到张绣的两千骑兵如此冲杀而来的时候也被闹懵了头,心说对方就这么点人马竟然就敢这样冲杀?这不摆明了就是来拼命的吗?
战斗一触即发,张绣这头气势汹汹的冲锋一开始就冲乱了两万乌丸的阵脚,一时间这狭长的海岸平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