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谡饫铩!�
陆仁等甄宓走到跟前,笑道:“甄小姐怎么跑来这里了?有什么事吗?”
甄宓道:“之前按雪莉姐的意思,我去清点过我们在夷州这里的人口与各类产业情况。现在已经清点完毕,先生和雪莉姐现在要不要听一下?”
陆仁点点头,随即站起身走动几步,远眺海景权当放松一下:“嗯,说来听听。”
甄宓这才发现陆仁没有盘鬃顶冠,长及腰后的头发只是在背心处用一根丝带随意的束紧。就当时的风俗来说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在夷州这块地方到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微微的笑了笑从丫环手中取过记事本,翻开后开始汇报:“关于人口,我们现在总共有两万三千余人,户籍七千一百四十四户。其中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住户在从事耕作,而我们每年产出的稻米大有富余。我大致的算了一下,如果按三万人口的粮食消耗来算,我们每年所需的吃用最多只占年产量的三成。”
陆仁道:“也就是说,我们吃饭的问题不用担心,还有大批的粮米节余是吧?”
“正是。”
陆仁转头向雪莉问道:“小城后山的粮仓进展如何?”
顺便说一下,陆仁所说的粮仓可不是当时一般的粮仓,而是有战略储备意义的久远型粮仓,相应的工程量也就十分庞大。这是陆仁和雪莉的手头上有着不少改良型的工具,不然陆仁还真不敢去搞这玩意儿。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修一座王陵或是皇陵都能榨空国库的储备,甚至是让国力为之倒退,而陆仁理想中的粮仓其工程量可不比王陵皇陵什么的小,只不过没那么多讲究罢了。
再看雪莉摇了摇头:“进展很缓慢。主要是我们到处都缺少人丁劳力,目前能抽调出来去修建后山粮仓的人丁都是由高顺最初组建的军队在分批次兼职,每个批次只有五百人左右。如果按师兄的预计,在后山粮仓屯积十万人三年之需的要求,只怕没有个三年……不,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修建不出来。好在我们眼下的常规仓房还够用。”
陆仁伸手敲敲脑门,有些头痛的心道:“是不是要求也太高了点?够十万人吃三年的粮食,我当时是算成六千吨,不是个小数目啊,所需的地方也绝对不小。要不降一半吧。”
脑子里想着这些问题,陆仁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双眼望着海景出神。而甄宓见陆仁甚至都没有多看自己一眼,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再想了想甄宓便想到了一个话题,走到陆仁身边出声道:“对了,前些时候出发去香港的甘宁舰队派快船传了消息回来,说他们已经抵达香港,现在正在着手兴建香港码头的事。另外甘宁在把工程人员安排好之后,就率领舰队往南越那边去了,据说是接受了那些女子的请求,准备再去南越那里招纳一些部族来依附我们。”
陆仁点头道:“比起那些在林中山间刀耕火种、猎兽捕鸟,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我们这里的生活质量就要好上太多了。既然有安心舒适的好日子,谁又不想过?这个事我当初也和甘宁打过招呼,让他告诉那些愿意依附来的人只要能付出相应的劳动,好歹混个餐餐全饱是没问题的。想混得更好一些我们又不是没机会给他们。”
甄宓跟着点头道:“是啊。就拿现在的各处工坊来说,那里的工匠原先有一些人三天难吃上一顿饱饭,现在却一个个都过得不知有多舒服。甚至还有不少男子几个勾搭上了同在厂中做工的女工,最近正张罗着准备成亲。先生,你当初执意把女工混编入男工中一同做活,还说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不是早就想让他们各自配对啊?等他们一个个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我们这里的人丁也会渐渐的兴旺起来。”
陆仁尴尬的一笑:“别乱说,我也是没办法,毕竟那个时候我们这里不是没多少人吗?我只能想办法人尽其用……哎,准备成亲?你赶紧记一下,女工若有怀胎并拿到医师的书面证明后,可以选择是辞去工活回家安心生孩子还是生下孩子之后再回来做工。如果是后者,自怀胎三月起可享受为期一年的产假,产假期间工俸暂停但工职保留。若是家中有什么困难,可以上报给我们由我们派人确定,确定之后视情况发给一定的粮米补助。”
甄宓不敢怠慢,马上取出石墨铅笔在记事本上记好。记好之后甄宓看了许久,微笑道:“普天之下,可能只有先生你会对我们妇人女子这么周全了吧?”
陆仁又尴尬的笑了笑,心说这些在后世是国家的基本法令之一。而在某些女权思想比较重的国家,谁敢违反轻则罚巨款,重则要你马上关门都有可能。如果闹到妇女协会组织个什么示威游行的出来,就等着被媒体报导之后当老板的名声臭掉。虽说陆仁也碰上过一些敢不遵守的,但也只是将女工辞退,等女工生下孩子愿意回去工作的时候,工龄重新计算。算是打擦边球吧。
当然这些话陆仁可不能说出口,因此只是摇了摇头道:“女子也是人,论身份地位并不应比男子差。如今这世道重男轻女,很多时候女子更沦为器物一般,说真的我看不下去。只是这事要怪,恐怕得去怪孔老爷子和孟老爷子……咱没那个本事,只有在自己能理会得到的地方多关照一下妇人们了。”
甄宓望定陆仁,心中有一份说不出的感觉,脸上却流露出很是欣慰的笑:“最早我与先生相识的时候,说真的我颇有些看不起先生。只是相随日久,我对先生的看法也渐渐改观。不过先生的所做所为若是在那些士家大儒的眼中,说是离经叛道可能都轻了。”
陆仁笑道:“管那些干什么?董仲舒算是名家大儒吧?可他所说的话、所做过的事,现在的名家大儒们骂得难道又会少了?而且你真要说名家大儒,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郑老先生吗?他见了我们这里的生活方式,还不是一样的持以赞许的态度?要我说,凡事皆有其度,只要把这个度把握好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算了,不说这个了,你们甄氏宗族现在的情况如何?”
不说还好,陆仁的这句话一问出口,甄宓的脸上却划过了一丝不易被人查觉的绯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八回 甄氏近况
陆仁解决掉周瑜的那场事并离开柴桑的时间是建安八年的九月,之后接上甄氏宗族并抵达夷州的时候就差不多是十月了。也就是说到现在的建安九年正月开春,甄氏族人在夷州小城这里已经呆了两月有余。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算短。而对于一个现在只有两万多些人口的夷州小城,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甄氏宗族的人把这样的一个小城的情况给基本摸透。
说实话,在最开始的时候甄氏族人并没有作什么太高的指望,最初的打算也不过就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老老实实的耕地种田,在平静安宁的生活中繁衍生息,使得自家的宗族得以重新的兴旺起来。当然,这也是生活在华夏大陆上的农耕文明的人们普遍都持有的观念。
但问题是陆仁哪里会让甄氏宗族就这么安安心心的种田?陆仁花了不少心思把甄氏宗族给弄到夷州来,难道就是让他们来夷州种田的?说得难听点,夷州小城这里的人口是缺,可又会缺你甄氏宗族这几百号种田的人吗?如果只是想多找点人种田的话,随便的招纳几百号流民来种还不是一样?
所以甄氏宗族在夷州小城初步的安定下来之后,陆仁就按照原定计划,让雪莉把玻璃的制作方法教给了甄宓……但是只教了七成,留下这三成自然有陆仁自己的用意,再说有些事情也应该让甄氏宗族的人自己去摸索。反正有那七成,相信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面也应该很够甄氏宗族的人受用了。
而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真要是手里掌握了能够发家致富的手段,又能有几个人会不为之动手的?更何况是甄氏宗族这种曾经富贵过的大宗族?所以在拿到玻璃制品的制作方法,并且在第一批的玻璃制品制作出来之后,整个甄氏宗族瞬间就热血沸腾了。
其实这时制作出来的还并不是陆仁想要的那种无色透明的玻璃,而制作无色透明的玻璃或是其他色泽的玻璃,则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如氧化铁之类的化学反应剂。但这个事的问题不大,甄氏宗族本身就擅长冶炼工艺,对于在冶炼制品中添加化学反应剂那是轻车熟路……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词。所以陆仁相信只要他们有心去搞,就总有能搞出来的时候。
第一批的玻璃制品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一些平板玻璃而已,你也不可能让才刚刚上手的甄氏宗族就做出各种形态的玻璃物件吧?但话又说回来,陆仁现在需要的还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平板玻璃。
这第一批的平板玻璃,双方各自客气了一下之后,被陆仁用很便宜的价格收购了过来,然后制成了夷州小城第一批的玻璃窗。话说玻璃最广泛、最普通,同时也是最适合的用处,不就是制成玻璃窗,用来取得良好的采光度吗?
而这第一批的玻璃窗,陆仁并没有安装到自己的哪个房屋,却安装在了郑玄郑老爷子那里,其良好的采光度自然是让喜欢看书的郑老爷子赞不绝口。不过在一开始刚刚看到玻璃的时候,到是因为郑老爷子误以为玻璃这玩意儿珍稀而昂贵的原因,险些拒而不受。为此陆仁可着实花了一番口舌才让郑老爷子勉强的接受了下来。
当然陆仁这样“先人后己”其实有着自己阴险的目的。因为郑老爷子隐居去了夷州的事已经在陆仁的有心安排之下传回了吴郡,所以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一部份郑老爷子的族人和弟子跟着吴郡陆氏的船只来到了夷州。而这些人在那年头可都是有文化的笔杆子,换句话说就是有着舆论影响力的一批人。而这样的一批人,在看到郑老爷子这里的玻璃窗的时候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效果?其实说得简单点就是郑老爷子在不知不觉之下,帮陆仁这里的玻璃制品打了一回广告……
本来事情就此发展下去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但偏偏在前些时候出了个小小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陆仁原本是想采取与甄氏宗族合股联营的方式来进行玻璃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但是基于夷州小城与甄氏宗族目前的情况,陆仁与雪莉在几经考虑之后,还是决定暂时先以委托生产的方式来进行玻璃制品的相关事项,也就是陆仁这里下订单给甄氏宗族,厂房和原材料等方面的事项由陆仁来提供,甄氏宗族这里只要提供人力进行生产也就行了。
应该说这是目前比较适合夷州小城现状的一种计划型生产方式,陆仁也没有在意什么,却没想到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甄氏宗族一些有头脑的人的恐慌。
而这个事吧,真要是细说出来都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因为甄氏宗族是逃难逃到夷州来的,如果没从陆仁的手里得到玻璃的制作方法到也罢了,一帮子人安安心心的耕田种地也就是了。可是现在得到了这么个明摆着能赚钱的东西,陆仁那里却貌似有所限制而不肯放开,这立刻就让原本指望着用玻璃制品来赚大钱进则振兴宗族的甄氏中人紧张了起来。
有心去找陆仁商量商量,但却没有人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