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驸马-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书房一阵沉默,而沉默过后,赵匡胤对魏王道:“朕可以暂时不对辽国用兵,但辽国安插在我大宋的探子,必须连根清除,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
柳味来到鸿胪寺驿馆的时候,驿馆内外的雪已被铲清,他在客厅设下烘炉美酒后,再次将南唐、吴越两国的使臣请了来。
在客厅坐下,柳味浅浅一笑:“昨天大家因为精盐一事而暂停通商协商一事,只是此事终要有个结果才行,不知两国使团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柳味此时显得云淡风轻,而且将目光投向韩熙载,韩熙载仍旧保持着平日的浅笑,道:“经过一天思考,我南唐的几位使臣觉得可以接受精盐卖入我南唐。”
韩熙载说这话的时候,张洎神色阴晴不定,而吴越国的东越王钱唯开和周青则显得有些吃惊,他们本以为南唐的人要在这件事情上闹一闹的,可不曾想那韩熙载如此轻易的便同意了,钱唯开想要站出来说两句,可却被周青用眼色给制止了。
柳味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钱唯开,钱唯开双眉微凝,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倒是周青,比较冷静,道:“既然南唐的使臣都同意了,我吴越国自然无话可说。”
柳味颔首,道:“既然两国使臣就精盐一事已无异议,那我们现在便就其他事项做一详细的拟定吧。”说到这里,柳味突然停了下来,道:“哦,望了告诉两国使臣一件事情,昨天晚上开封府晋王的书房遭了盗贼,王爷觉得那些盗贼的目的可能是想要偷炼制精盐的配方,为此很是愤怒。”
柳味只浅浅说了一句话,然后便开始讨论其他一些条款事项,南唐、吴越两国的使臣则有些惊讶,以至于讨论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开封府昨天晚上竟然遭了贼,而柳味竟然拿那件事情来警告他们,如此一来,不管他们有没有去盗炼制取精盐配方的心思,他们都必须有所收敛了;他们很清楚,柳味说那句话,就是要他们明白他们此时的处境。
精盐的事情解决后,其他款项都很容易解决,因此到正午的时候,大家已是有了初步的定论,剩下的问题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便能够圆满。
因为此,柳味就先拟了一粗略的条款写成奏折给赵匡胤递了去,赵匡胤看完后大喜,当然,他最为关注的还是精盐一事,只要精盐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如何通商,通商什么地方,都是不怎么重要的事情。
不过在他看完柳味的奏折后,还是派人给柳味通了消息,要他告诉南唐、吴越两国的使臣,他们两国虽然同意精盐卖入他们两国,可却不能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若是敢背后搞小动作,大宋绝不轻饶他们。
对于赵匡胤的传话,柳味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于是连连应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2章 象阵
(全本小说网,。)
与南唐、吴越两国通商的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
而就在这个时候,潘美那边却传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消息传来的时候,上一场的冬雪还未消融,皇宫内外还透着清寒。
这日早朝,消息传来,满朝文武皆是一惊,那在南汉节节胜利的潘美却在韶州遇到了南汉象阵,结果一个回合下来,便被南汉的象阵冲散,更有不少士兵被象阵残忍杀戮。
消息传完,整个大殿都突然安静了下来。
赵匡胤双眉紧锁,神色凝重,他还指望潘美灭掉南汉呢,可如今却被南汉的象阵给难住了,这可如何是好?
沉默许久后,赵匡胤望着殿下众臣道:“各位爱卿对南汉象阵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众人相互张望,议论纷纷,可却并无一人能够拿出实质性的建议,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没有见过大象,那里知道如何应对南汉的象阵?
晋王在殿上欲言又止,他对南汉的象阵多少有些了解,可是虽然了解,却并不清楚该如何破解,而且因为地域的局限性,他也没有见过大象。
赵匡胤见满朝文武无一人能解决此事,顿时大怒:“退朝!”
众臣相互张望,却无一点办法,只得相继离去,离开朝堂的时候,外面还刮着寒冷的北风。
晋王坐上马车准备回开封府的时候,突然想到柳味,然后又想到南唐和吴越两国的使臣,他们跟南汉离的很近,应该对南汉象阵有所了解吧,去向他们询问一下可不可以呢?
这样想后,晋王便直接去了鸿胪寺的驿馆。
晋王来到驿馆的时候,柳味正跟南唐、吴越两国的使臣商量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只要能够解决,三国之间通商的事情基本上就能够敲定了。
众人对于晋王的到来十分不解,南唐和吴越两国的使臣更是不解。
晋王在客厅坐下,伸手在火炉上烘了片刻,直到手掌暖和了这才用一种很随意的语气问道:“两国与那南汉相邻,不知对南汉象阵了解多少?”
晋王说的随意,目的便是避免被南唐和吴越两国的使臣怀疑,柳味在一旁听到这话,却是立马明白过来的,大宋正与南汉交战,如今晋王突然提及象阵,想来是潘美在南汉遇到了南汉象阵,以至于短时间内无法攻克南汉。
而明白之后,柳味也未声张,只在一旁端坐听着。
吴越的东越王钱唯开似乎对南汉象阵极其了解,听到晋王问,道:“南汉象阵据闻十分厉害,那大象极其庞大,足有一间房屋大小,每次打仗,南汉将领将大象列于阵前,每只大象上载十名拿着武器的将士,然后驱动大象上前,大象皮糙肉厚,一般兵器砍之不动,而那大象一脚能踩死好几个人,再加上大象背上的士兵,杀敌如同切菜啊。”
钱唯开这样说的时候,众人皆是一惊,心想那象阵果真厉害,而就在大街吃惊的时候,对于晋王为何问这个问题,也多少都有了些疑惑和明白。
不过此时的晋王仍旧表现的淡然,道:“不知有没有办法破这南汉象阵呢?”
钱唯开此时已知晋王用意,不由得面露难色,道:“这南汉象阵,本王也只是听说,具体破法不得而知,不过本王若是能亲眼一见,破之当有办法。”
说完,钱唯开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晋王听得钱唯开这样说,眉头微凝,他觉得钱唯开有些托大,甚至还有藐视他大宋的意思。
只是此时的晋王却也奈他不得。
而就在晋王左右为难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柳味浅浅一笑:“王爷,其实要破南汉象阵,又何须亲自去看一眼?属下就有办法,能破那南汉象阵。”
听到柳味这话,晋王顿喜,而那钱唯开则微微一愣,破口道:“你能破南汉象阵?”
钱唯开有些吃惊,他虽然知道柳味武艺不错,可像这种破阵打仗的事情,他不认为柳味能有办法,再者南汉象阵大家只是听说,没有亲自去看,谁知道能不能破?
柳味笑的淡然,道:“自然能破,这南汉象阵虽然厉害,可大家不要忘了,大象很大,行动起来十分不便,而且不管怎么说,大象都是动物,若是惊到了他们,你说他们还会按照南汉人的意思来冲往敌营吗?”
柳味并没有说具体用什么办法,可他只这短短分析,却已是让在场众人有顿悟之感。
晋王则有些欣喜,连连告辞向皇宫赶去。
进得皇宫,赵匡胤的御书房已是有不少官员在里面商讨对此,在朝堂上赵匡胤虽然因愤怒而退朝,可远方战事终要想个办法解决,为此他将宰相赵普以及枢密院的几个官员给叫了来。
独独没有叫晋王,可晋王却自己来了。
当晋王看到这种情况后,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当此危机时刻,他也顾不得许多,给赵匡胤行过礼后,便将克敌之术说了出来。
而这克敌之术是在他听了柳味话后在进宫的途中想的,克敌之术不多,但却十分实用,比如说利用箭弩射伤大象,亦或者用火攻,用擂鼓惊鸣,让那些大象掉头冲向敌营,如此一来,岂不是可破敌?
晋王一口气将自己的这些想法说了出来,说完之后,御书房已是寂静,许久,赵匡胤才颔首道:“确是不错的主意。”
赵匡胤表示了对晋王主意的认同,这让魏王赵廷美很是不爽,于是暗示枢密院副使陈臣,陈臣此时有很多事情要仰仗魏王,因此连忙表示明白,站出来道:“王爷说的真是不错,让我等佩服的很。”
陈臣言里言外,都表示出对晋王的崇拜,而他很清楚,他只需要这样做就行了,因为他这样做,会让赵匡胤对晋王更生戒备之心,会让赵匡胤觉得晋王比他这个皇帝还更得大臣之心之敬佩。
有时要对付一个人,并不需要喊打喊杀,稍微对他恭迎一下,兴许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而陈臣所料不错,他此言一出,赵匡胤脸色顿时一变,就连语气也有些生冷起来,望向晋王问道:“王弟好计谋,只是这南汉象阵一事,你怎知晓的?”
晋王绝非笨人,发觉赵匡胤神色大变后,便知受了别人暗算,不过好在他应变也迅速,连忙行礼道:“臣弟那里知道这些,不过是下朝后想为皇兄分忧,想到南唐、吴越两国使臣在驿馆,而他们两国离南汉又近,想来应该知道些什么,于是便去了一趟驿馆打听消息,当时柳味也在,听到两国使臣对南汉象阵的描述后,就提出了这些看法。”
晋王说完,便很是安静的立在一旁,而在场众人则微微一惊,什么,这是柳味想的?
赵匡胤听完晋王话后,神色已是回转,笑道:“原来是柳驸马想的,这柳味倒是个聪明人。”说着,赵匡胤便想到了柳味所写的那片《心术》,能写出《心术》这样文章的人,想来真的是个会打仗的吧。
这样想后,他觉得更不能让柳味领兵了,不过不让他领兵,让他在京城出谋划策也是不错。
“即刻给潘美送信,让他按照晋王刚才说的去办。”
………………………………………………………………………………………………………………………………………………………
南汉。
刘鋹前几天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因为大宋的潘美竟然连克数州,攻他南汉如入无人之地,不过这两天他的心情却很是不错,因为大宋的军队在他们南汉象阵跟前,很是不堪一击,为表庆贺,他便命人在民间选了十几名美女送往宫中供他赏玩。
在刘鋹看来,他南汉象阵就是他们南汉的护国法宝,有此象阵在,谁也奈他南汉不得。
更重要的是,昨天他更命人给那些大象打造了盔甲,有盔甲在身,那些大象刀枪不入,如此便可在大宋的军队中横冲直撞了。
越是这样想的时候,刘鋹的心情就越好。
而就在刘鋹在后宫跟自己的妃子快活的时候,女巫宫中,女巫宗的宗主樊胡子正深锁愁眉。
樊胡子虽然叫樊胡子,可她却是个女人,而且是一个身材火辣,处处姣好的女人,她在南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有时连南汉皇帝刘鋹也对她言听计从。
可此时的樊胡子却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大宋攻打南汉已有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大宋势如破竹,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