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驸马-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平啊则平,你咋就这么糊涂呢!”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2章 惊觉
(全本小说网,。)
一夜新雨。
次日方晴。
柳味起床之后便去了驿馆,从今天开始,他便要与辽国的使臣商谈和谈一事了。
这事对于两国来说可是大事,若是谈得好,可免几年兵戈,而如果谈不好,一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迸发。
对于此,柳味倒显得随意。
辽人狼子野心,就算此次和谈成功,他们还是会在必要的时候对大宋发动袭击,因此这次和谈,在柳味看来不过是辽人试探大宋的一次行动罢了。
而通过这次行动,如果他们觉得大宋可欺,那么日后他们必定会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柳味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进得驿馆,李隐等人已经在候着了。
双方代表在客厅坐下后,李隐便将他们辽国和谈的情况给说了一遍。
辽国跟大宋和谈,是不想再起兵戈,因此辽国想要大宋通过一些途径来换取和平,比如说每年要送他们辽国岁币,要跟他们辽国通商,宋朝最好能嫁个公主到辽国,如此等等李隐说了一大堆。
这些条件很气人,让人觉得这根本就是不是和谈,而是大宋在用钱财来换取和平。
因此,在李隐说完之后,柳味冷冷道:“对于李大人的这些条件,本官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第一,我大宋不会送你们辽国岁币,第二,我大宋也不可能嫁公主到你们辽国,至于通商,虽可考虑,但一切必须听我大宋安排,如果贵国觉得不满意,大家战场上相见便是。”
说完这些,柳味冷哼了一声:“看来李大人还没弄清楚形势,既然如此,那这商谈就改日吧。”
柳味带人离开了驿馆,李隐望着柳味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先生,您提的这些条件对大宋都是不利的,他们肯同意才怪。”陆雪站在一旁,有些不解的望着李隐,李隐耸耸肩:“谈判本就是这样,若一开始就示弱,只怕会被对方加倍的欺负,因此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硬气一些才行。”
说到这里,李隐忽而换了话题:“你要抓紧我们的计划了。”
陆雪一愣,她很清楚李隐这句话中的意思,只是要她去勾引柳味,她在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请先生放心,弟子会尽快办的。”
………………………………………………………………………………………………………………………………………………………
从驿馆离开之后,跟着柳味的那些同僚有点气不过。
“可恶,辽人真是可恶,是他们要求和谈的好不好?如今竟然要我大宋处处迁就他们,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没错,依本官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要和谈的意思。”
“我看这和谈不谈也罢,我们这就去上请圣上,出兵灭了辽人。”
大臣这样议论纷纷,柳味却并没有急着开口,知道有人注意到这点后询问柳味的意见,柳味才笑着道:“辽人野心很大,和谈也不过是他们的权宜之计罢了,这点圣上很清楚,我们不必去劳烦圣上,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稳住辽国,为我大宋灭掉北汉争取时间和机会。”
柳味的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众多大臣相互张望,而后连连点头:“柳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如今我们该如何完成跟辽人的和谈呢,他们的条件,我们绝对不能够答应啊。”
柳味笑了笑:“无妨,再晾他们几天便是。”
几人这样正谈间,一名太监急匆匆从对面迎了上来,那名太监找到柳味之后,连忙说道:“柳大人,圣上宣你进宫呢。”
这个时候被赵匡胤宣见,有些意味,柳味不敢有所耽搁,连忙跟在那名太监后面向皇宫赶去。
进得皇宫,朝中的宰相和几位参知政事都在,赵匡胤的脸色很差,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柳味行礼后,站在了一旁,赵匡胤见人都来齐了,微微点了点头:“今天宣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跟诸位商量一下,我们这不正在跟辽人和谈吗,他们要和谈,燕云十六州必须要回。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赵匡胤突然要收回燕云十六州,柳味不由得愣了一下,北汉未灭,要燕云十六州有什么用?
柳味是个聪明人,他不觉得赵匡胤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很无礼的要求,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开口,他才不过是参知政事,这里还有个宰相呢。
赵普也是一愣,他不明白赵匡胤为何会突然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其实赵普和赵匡胤他们一直都有谈论过这个问题,而当时赵普就说过,京城无险可守,想要大宋长治久安,必须收回燕云十六州,而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必须先灭北汉。
如今北汉未灭,赵匡胤却要收回燕云十六州,难不成他想对北汉用兵?
“圣上,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只怕需要先灭北汉,而我们跟辽人的和谈还没有结束,又如何灭北汉?再者,辽人怎么可能轻易将燕云十六州送与我们,如此一来,和谈也就没有谈的必要了。”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赵普说完,柳味正想跟着附和,赵匡胤突然雷霆大怒:“哼,辽人何足惧哉?和谈不成就不成,如果他们不肯割让燕云十六州,这和谈也就别谈了。”
赵匡胤脾气很大,而且来的毫无端倪,柳味的心微微一沉,而后便再不想开口了。
一个人既然进了朝堂,最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保护自己,如果不能保护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赵匡胤不可能无缘无故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皆不开口,赵普却不能不开口,他是大宋的宰相,他觉得自己不能眼看着赵匡胤把大宋基业给断送掉。
“圣上,凡事需要循序渐进,就算要收回燕云十六州,我们也要从长计议,且不可因此而失了大事……”赵普话还没有说完,赵匡胤突然又是一声冷哼:“朕心意已决,谁休若再反对,就怪朕不讲情面。”
众人相互张望,皆是无语。
…………………………………………………………………………………………………………………………………………………………………
离开皇宫之后,赵普的神色很差,而且有点愤怒。
他觉得赵匡胤真是太不顾大局了,为什么一定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什么不等和谈结束之后先灭北汉……赵普想了很多个为什么,而就在他坐着马车往府里赶的时候,他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跟着赵匡胤很久了,他对赵匡胤太了解了,他不认为赵匡胤会突然失去理智,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赵普心中一惊,他觉得自己收了辽国使臣钱财的事情可能被赵匡胤知道了,他知道赵匡胤有一直秘密组织,可以打听到任何他想打听的消息。
想到这些,赵普就又想到了去年年底赵匡胤雪夜访自己的事情,当时他并没有怎么怀疑,可如今看来,赵匡胤一直都有派人监视自己啊。
不妙,这是一个很不妙的信号。
赵普是个聪明人,在朝堂上也混了多年,他很快意识到了危险,因此,他立马吩咐马车掉头,再去皇宫。
皇宫,御书房。
赵匡胤对于赵普的去而复来似乎一点都不觉得意味,他一边批阅奏折,一边淡淡问道:“则平又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赵普听到这话之后,扑通一下就给赵匡胤跪了下来,而且一边跪一边哭:“圣上,臣有罪,还请圣上责罚。”
若是以前,赵匡胤肯定立马就跑出来扶起赵普了,可今天赵匡胤却只露出了一丝浅笑,而后又用那种平淡的语气问道:“哦,则平有什么罪啊?”
“臣……臣昨天收了辽国使臣几箱珠宝,臣……臣太贪了,还请圣上恕罪。”
“辽国使臣要你替他们办什么事?”
“让臣让他们一点利。”
赵普刚说完,赵匡胤突然冷哼一声:“几箱珠宝,你这个宰相便把我大宋利益给出卖了,你这跟卖国有什么区别,你还是我大宋宰相吗?”
“臣……臣知罪。”
“这个宰相,你也别当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明日上朝辞官吧,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赵匡胤说的很冷,赵普心头突然一惊,很不情愿,可还是连忙跪在地上高呼谢主隆恩。
只是赵普这样说完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问道:“圣上,那燕云十六州?”
“朕不会急着去要的。”
赵普颔首,然后便要起身离去,可就在这个时候,赵匡胤突然喊住了他:“则平,朕待你可好?”
“好,若没有圣上,又怎会有微臣十几年的宰相之位?”说着,赵普就流下泪来,两人关系不错,从赵匡胤还不是皇上的时候他就在帮赵匡胤,大宋开国后他更是一心扑到了建国事业当中来。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却因为辽国使臣的几箱珠宝而把前程给断送了。
“朕既然待你不薄,那你且来告诉朕,我大宋兄终弟及的制度,对我大宋来说是好是坏?这是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3章 约见
(全本小说网,。)
“朕既然待你不薄,那你且来告诉朕,我大宋兄终弟及的制度,对我大宋来说是好是坏?”
赵匡胤的话在御书房响起,而且很快像一道雷般集中了赵普的心。
赵普终于明白了,并不是因为他收了辽国使臣的钱财赵匡胤才这样对他的,而是因为大局,因为皇家大局。
也许从一开始,赵匡胤就想过要把他给踢出朝廷吧。
赵普突然觉得很悲哀,又觉得朝堂很冷,冷的像腊月寒风。
大宋兄终弟及的制度是当年的皇太后规定的,而当时皇太后的想法是皇上子年幼,而由年幼的皇子继承皇位,容易被大臣篡夺,因此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这样他们赵家江山就能够永远在他们赵家人手里。
当时皇太后立下金匮之盟的时候,在场的人只有赵匡胤、晋王、魏王跟自己,如果赵匡胤不想承认金匮之盟,那他首先要除去的就是自己吧?
最近两年,赵匡胤一直压制晋王,提拔魏王,为的还不是让他们两人相争,近而两败俱伤,好让自己的儿子武王赵德昭能够更顺利的即位。
想到这些,赵普的心有点寒,但他还是连忙开口道:“微臣觉得此制度对我大宋是很不利的。”
赵匡胤哦了一声,又道:“如何不利?”
“请圣上听微臣分析,当初皇太后立下金匮之盟的时候,是十年前,那个时候圣上的皇子还小,可如今圣上的皇子都已长大成人,而且有不少都是我朝栋梁之才,他们若即位,又怎跟后周的小皇帝一样?”
说到这里,赵普看了一眼赵匡胤,见赵匡胤面无表情,便又继续说道:“况且,大宋建国十来年间,圣上通过一系列举措,削弱了武将职权,兵权全部在皇室人手中,试问又有那个大臣能够夺权篡位?”
削弱武将兵权的事情,赵普功劳不小,而他之所以提这个,为的便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果不其然,赵普说完这些之后,赵匡胤的脸色才终于微微好转。
“则平继续说吧。”
“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