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浩然正气 >

第493部分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493部分

小说: 抗日之浩然正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即命令参谋回电,命令八路军115师原地待命,作为第七军的后备部队,随时听候命令。

    随即,他又命令士兵赶紧把第七军的军长张贯追回来。

    须臾,张贯又气喘吁吁地跑上了山,白崇喜将八路军的事情一说,张贯当即就急了,道:“副总长,这可不行呀,我们21集团军打了三天,伤亡近万,也给了敌人重创,眼看就要破城了,凭什么分一分功劳给这些土八路呀?”

    白崇喜一笑,摆手道:“张罗盘呀,老子把你叫回来,就是告诉你,如果今晚你还不能打下信阳,八路军就该从中分一杯羹了,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但为了此次战役的胜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就只能让八路军上了。”

    张贯一拍胸脯道:“副总座您放心,我已经算过了,今晚我们必将拿下信阳,您就让那些土八路好好在后面呆着,看看我们是怎么打仗的。”

    张贯在国军里知名度很高,倒不是因为他立过什么了不起的战功,而是因为他迷信风水占卦之术。一身戎装的张淦,时常把罗盘当作法宝当众摆弄。据说他无论行军作战或布防,都要在防区之内摆罗盘看风水,甚至每次开会就座,也要看一看罗盘,以确定座位朝向。由此,其部下私下称他为“张罗盘”或“罗盘将军”。

    ??????

    当夜十时许,天空中突然升起三颗红色的信号弹,随即炮声隆隆,一道道流火拖着长长的尾焰,从城外南北两个方向砸向信阳城,沉寂了不到两个时辰的信阳城顿时有是一片爆炸声隆隆火光冲天。

    就在炮声响起的同时,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第48军两个师在南为助攻,第7军三个师在北为主攻,五个师六万多人借着炮火的掩护嗷嗷冲向信阳城。

    三万多人的集群冲锋,这种阵仗在抗战以来可从来没有见过,白崇喜还真是打急眼了,连预备队都没有留,一股脑地全压上去了,破城的决心不可谓之不坚决。此时原本应该也在信阳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因为日军荆州的部队向随州靠拢,他们为阻止日军增援,已经调到随州。

    连续三天的进攻,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敌人城外的部队全部打进了城里,而竟日的连续轰炸,也让信阳城的城墙基本尽数垮塌,两军对垒的攻防战就围绕着城墙的废墟展开。

    数万人的集群冲锋,其壮观的场面可想而知,潮涌般的士兵裹着震天的杀喊声滚滚向前,在靠近城墙几百米处展开了厮杀,一时间枪声大作爆炸声四起。

    日军第十三师团虽然不属于日军十七个常设师团之列,但也是甲种师团,番号在1925年被取消废止,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建。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江阴保卫战、武汉会战,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参与部队之一。士兵经过了三年的战火淬炼,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更何况,信阳城内还有两万多伪军。

    但日军第十三师团还向荆州、随州分出一部分兵力,不说过半,起码也超过联队级别,总兵力应该不会超过两万,再加上两万多伪军,相对于国军的六万多人马,可以说,国军占绝对优势。

    日军有城墙的防护,但国军有不怕死的精神。自全军全民抗战的通电发布,士兵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大道理他们也许不懂,但他们知道,输了眼前的这一仗,国家就该完了,国家完了,他们的父母妻儿就难逃被鬼子肆虐的命运,就为这,他们牺牲也值得。

    十点发起进攻,十一点国军就推进到了城墙边,最惨烈的一战也拉开了帷幕。

    北城墙作为主攻方向,也是战争最激烈的前沿,第七军的将士们一上来就摆开火力压制,全军的轻重机枪小口径火炮全部压上了前沿,以最强大的火力压制,组织步兵冲锋。

    但日军的火力绝不比第七军差,相反只有更甚。

    爆炸声隆隆,子弹洪流如雨,数以千计的国军将士就着城墙的一个大豁口,嗷嗷往前冲锋。

    炙热的子弹像一把死神的镰刀,将他们一片片地割倒,但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的冲锋就不会停止,前面的倒下来,后面的补上去,第一个千人的队伍全部倒下去了,后面第二个千人的队伍又补充上来,继续向前冲。

    不到半个小时,整个城墙的废墟上已经看不见石头砖块,全是国军将士的尸体,但冲锋还远没有结束的意思,后续将士踩着兄弟们用尸体铺成的“坦途”,继续向前冲。

 第八百八十章 石原之智

    (全本小说网,HTTPS://。)

    城北外围不到一里地的小山坡上,八路军第115师的师长林总将眼前的一幕尽收眼底,放下望远镜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不认同白崇喜集群冲锋的战术,但他不得不佩服桂系第七军将士的勇气,他们是真正的战士,无愧于“钢七军”的称号。/全本小说网/https://。/

    “冲进去了,冲进去了,林总你快看!”一旁的周参谋长突然疾呼道。

    林总赶忙举起手里的望远镜,只见前方的国军将士从垮塌的城墙豁口处,潮涌般地往里冲,后续的部队源源不断,其震撼的场面让人不禁心潮澎湃。

    “第七军这一役伤亡起码过半啦?”放下望远镜,林总喃喃道。

    “但他们也拿下了信阳,值得了!”周参谋长道。

    只要破了城墙的第一道防线,接下来的巷战就基本没有悬念了,日军的战斗力是不俗,但连续几天的进攻,防线上的日军伤亡也不小,又遭受了连续几天的狂轰滥炸,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必将受到很大的摧残,城内的几万伪军就更不用说了,不一触即溃就算他们“英勇”了,而国军士气如虹,等天一亮,第二十二集团军就可以抽出兵力协助进行城区的清扫,信阳城算是就此易主了。

    林总没有回答周参谋长的话,掏出怀表看了一眼,道:“十二点了,我们也差不多该走了。”

    “就走?万一白崇喜真的命令我们加入战斗怎么办?”周参谋长道。

    “他要有这个打算,就会将我们编入主攻的部队,现在城已破,胜利在望,白崇喜还会给个机会让咱们摘桃子就怪了?”

    “呵呵,也是,那我们就走吧,趁着敌人阵脚大乱,我们穿越敌人的防线可能要容易一些?”

    “嗯,参谋长,下命令吧,命令部队全速向东前进,天亮之前必须穿过敌人的防线,注意,还不能暴露目标。”

    “是,林总!”

    ??????

    凌晨五点,黄山,日军第五师团指挥部。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额头上的汗珠豆大一颗,滚滚而下。

    前后还不到十个小时,黄山已经被国军凿了个对穿,板垣征四郎不知道国军什么时候打巷战也如此在行了,比起攻坚和野战简直是不逞多让,皇军已经被他们分割包围成无数的小块。

    整个指挥部接到的电文不是求援就是告别电文,中队集体玉碎、大队集体玉碎,甚至是刚刚还发来了联队集体玉碎的恐怖事件,板垣征四郎清楚地意识到,黄山已经再无坚守的可能了,他已经等不到各路援军了。

    “板垣君,下命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用中国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呀板垣君!”参谋长西村顺正苦口婆心。

    “八嘎!”板垣征四郎刷地抽出指挥刀,刀尖凛凛地指向西村顺正的喉咙部位,“再言撤退我就一刀宰了你,皇军是不可战胜滴,皇军也绝不会屈服!”

    西村顺正喉头滚动了一下,却好像并没有被吓倒,从容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份电文,继续说道:“一个小时前,我已经将黄山的战况发给了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少将,这是他的回电。”

    一听石原莞尔之名,板垣征四郎脸上的肌肉跳动了一下,凶恶的厉色慢慢收敛,将指挥刀插回刀鞘,默默地接过西村顺正手里的电文,匆匆地扫了一眼,随即就像霜打的茄子——焉了。

    石原莞尔是板垣征四郎最好的朋友,在日军里一直流传着“板垣之胆,石原之智”的说法,对于他的战略眼光和谋略,板垣征四郎从不怀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日军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以后的战役中,他将成为蒋浩然的劲敌。

    “九一八事变”是石原莞尔一手策划、由他和板垣征四郎一手实施的,没有日本政府和陆军部的支持,兵力对比是1万对25万,他几乎一丝一毫都不差地算到了东北军、张少帅本人和国民政府的反应。成功地策划出了满洲国,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随后,他又提出,日本的国策应该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为此一定要具备能够排除苏美英压迫的实力。在充实能够对抗苏美英的军备特别是航空兵力的同时,做好稳固满洲国和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在此期间努力与米国保持亲善关系,苏联屈服后与其建立亲善关系,将英国实力驱逐出东亚,解放东亚各民族。

    在今天看来,石原的战略无疑是高明的,对中国也是最危险的,因为这个战略准确地抓住了矛盾各方的心理,苏联的主要精力在欧洲,在远东它是求稳,美英的主要利益在南方,它乐见有人在东北挡着苏联。而蒋介中对铲除异己比对付延安军队更上心,东北原本就不是他的地盘,而放弃东北就等于干掉了东北军,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所以他也不会想着夺回东北。这就可以使日本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及较长的时间来经营东北,使其成为日后全面侵华的后方基地。

    而他的对华战略主要是,做好稳固满洲国和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工作,反对扩大战争。其核心是,挑动在西北的国?共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堵住俄国人南下,再向南洋渗透,得到东南亚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荷属东印度,确保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充足,这以后再和米国进行最后决战。

    看到这里,是否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日本人真照这路子走,“七七事变”只怕要拖后很多年了,而那时的中国绝不会比1937年强大多少,而日本的力量则肯定比1937年更强,要知道,东北比日本可富饶多了,中国的抗战结果会如何呢?

 第八百八十一章 风流鬼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然,历史并非如此,就像“隆中对”虽然精妙,可若执行人不行,历史就不会完全按照你的路子走。全本小说网,HTTPS://。.COm;石原计划虽好,可他的主子却不采纳,石原的狂妄自大一直是东条英机眼里的异己分子,虽有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展开后,由于石原多次反对扩大中日战争,再加上他与东条英机久已交恶(还是石原的狂妄,东条当石原是流氓、石原却当东条是个不入流的二等兵),最终,石原被日本军方所抛弃,石原的计划自然也被束之高阁。

    石原莞尔计划的高明就在于他对当时各方势力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基于日本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