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9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嗖惶赡苁悄歉鋈耍敲椿崾撬兀
此人可诛!
尉迟惇心中恨恨,但此时卧病在榻,没有精力说那么多话,而相府司录崔子枢随后给出的解释,让他愕然:青州出事了。
不久前,广陵之败的消息传到青州总管府,因为有许多青齐之地的百姓服兵役、劳役,随军南下驻扎广陵,这个消息随即在青州总管府各地引起轩然大波。
然后各地纷纷出现流言,说官府为了扭转淮南危局,还要征发百姓服兵役、劳役,到淮南去送死,这些流言传播速度很快,随后在有心人的利用下,爆发大规模民变。
青州沙门刘元,妖言惑众,自称得弥勒托梦,命他带领信徒起事,建立人间佛国,迎接弥勒下生,将天下化作弥勒净土。
许多邑义组织信徒冲击县署、郡署甚至州署,而官署里还有许多吏员做内应,甚至还有州兵倒戈,逆贼气焰十分嚣张,青州总管府下辖六州境内郡县,大部分地区都爆发叛乱。
青州总管府军队,因为承担着押送粮草供应广陵的重任,所以过半军队都不在青州,而青州水军去年泛海南下入长江作战,虽然后来有部分人撤回来,但很多士兵和青壮依旧在广陵,此次广陵之败不知死了多少。
所以对于突然大规模爆发的民变,青州总管府虽然竭尽派兵平乱,那点兵力却是杯水车薪,各处官军只能困守州城,等候外援。
青州总管府一乱,其南侧的徐州总管府就陷入两难境地,既要抵御南边的陈军,又要提防北面青州总管府的乱民南下,袭扰各地州郡。
徐州自顾不暇,淮南官军的处境就愈发艰难。
“青州。。。。民变。。。。”
尉迟惇喃喃自语,脸色愈发难看,刚要说些什么,却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
夜,帐内烛光明亮,躺在榻上的尉迟惇悠悠醒来,守在一旁的崔子枢见状赶紧上前:“丞相?是否需要军医过来?”
“水。。。”
“快,把水端来!”
侍从将一直温着的水端来,崔子枢扶着尉迟惇坐起,然后端着玉碗让对方将碗中温水喝完,他见尉迟惇气色仿佛恢复了些,便想开口说话,但对方先发话了。
“青州那。。。个妖僧,到底怎么回事?”
“启禀丞相,百年来,以弥勒下生为招幌,妖言惑众、纠集无知信徒叛乱的人不计其数,这沙门刘元,不过是又一个利欲熏心之辈罢了。”
说到这里,崔子枢笑了笑:“甚至他所谓的‘刘’姓,怕也是冒认的,无非是为了印证那‘卯金刀’的金刀之谶,让愚民以为自己天命在手。”
“天。。。命,跳梁小丑!寡人,之前就已经派人到青齐之地,处理这类妖僧,怎么。。。咳咳咳。。。。”
“丞相,青齐之地,一直崇信弥勒下生之说,妖僧混在普通僧人之中,一时间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然则此次妖僧谋逆,亦不可能成事,当年齐国时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不过数月便被平息。”
“可现在正是紧要关头,这天杀的妖僧!”
不由得尉迟惇不恼怒,去年青州总管府就有地方官上奏,说有人借着组织邑义造像的名义,聚集无知信徒,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这种危急官府统治根基的事情,尉迟惇当然不会掉以轻心,派人到青州,命令青州总管府署在境内大肆搜捕了一番,杀了不少妖言惑众的妖僧及其信徒。
原以为就此消停,结果到了关键时刻,这颗毒瘤又冒出来坏事。
人倒霉,喝水都会塞牙,青州妖僧以弥勒下生为由妖言惑众掀起叛乱,若在往日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在如今这关键时刻,却成了肘腋之患,威胁到徐州州治彭城的安危。
淮北地区,从西到东,大体上就是豫州总管府、亳州总管府以及徐州总管府所管辖的地区,而要守淮北,豫州州治悬瓠、亳州州治小黄以及徐州州治彭城这三个城池是必须守住的。
在这其中,彭城更加重要。
南军北伐,必须先拿下彭城,然后进攻青州,只有拿下淮北彭城以及青齐之地,才能打通泗水水系,借以用舟船输送粮草辎重直抵黄河,以此作为北伐军的粮道。
占据了青齐之地,北军便可沿着黄河向西横扫,席卷河南之地,当年晋末刘裕北伐,就是这样的路数,而当南朝丢了彭城,就再也无法有效威胁河南各地。
所以彭城很重要,甚至比悬瓠还重要,而现在,本来可以增援彭城的青州军,却被妖僧掀起的叛乱弄得焦头烂额,没了外援的徐州军,面对陈军极有可能发动的攻势,也会捉襟见肘。
想到这里,尉迟惇觉得本来就痛的头愈发疼痛起来,闭着眼睛缓了缓精神,他睁开眼问道:“说吧,你们原本打算将大军撤到何处?”
第二十三章 天命(续)
崔子枢听着尉迟惇发问,先是一愣,随即回过神来,赶紧回答:“丞相,自然是撤到邵陵,与叶城互为犄角,攻防两便。全本小说网https://。”
“互为犄角。。。”
“是,丞相,此乃以退为进之策。。。”
崔子枢开始将他和几名主要将领的谋划全盘托出,尉迟惇躺在榻上,闭着眼睛静静听着,他依旧发着高烧,但事关重大,强撑着病体听崔子枢解释。
崔子枢此时说的,是根据战局变化采取的应对之策,天子御驾亲征,实际做主的是丞相,然而十余万大军围攻悬瓠数月不下,此时又有广陵之败、柴村之败,对于士气的影响很大。
顿兵于坚城之下,对士气有影响,如今敌军援兵又击败己方优势骑兵,将领们即便乐观,可普通士兵心里肯定嘀咕,而围困悬瓠的官军主力,现在就有些尴尬。
围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如今官军就像一条大蛇,将猎物悬瓠吞在口中却无法下咽,旁边又来了两条狗,一不留神会被对方内外夹击,导致大败。
敌军(虎林军)的野战能力,通过柴村一战得到了体现,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崔子枢等人决定以退为进,将官军撤到悬瓠以北的邵陵,吸引敌军决战。
“你方。。。才说,虎林军野战能力不弱,又说要引对方出击,在邵陵决战,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丞相,两军交战,摆开堂堂之阵对撼,勇者不能进,怯者不能退,虎林军再能打,也得和其他友军一起出击,届时双方大军对阵,我军只要击溃敌军侧翼,届时兵败如山倒,他虎林军再能打,也无力回天。”
说到这里,崔子枢郑重其事:“悬瓠守军凭借坚城,消磨官军士气,使得官军兵力优势无法体现,故而下官及几位将军认为,不如以退为进。”
“你说决战就决战么?宇文温又不是傻子。”
“丞相,宇文温也许逃到光城,也许还在悬瓠,但无论如何,官军主力只要在豫州附近,宇文温就不可能对别处用兵。”
“他若和陈军联手,那该如何应对?”
“丞相,下官斗胆,还请丞相下令,将淮南官军悉数撤回淮北。”
尉迟惇闻言睁开眼睛,盯着崔子枢,崔子枢则面色平静的等候对方发话。
崔子枢的意思,尉迟惇能想明白,这确实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即是用在宇文氏这边,也是用在陈国那边。
官军撤出淮南,收缩兵力据守淮北,可以抽出手来平定青州妖僧刘元挑起的叛乱,也可以在邵陵这个己方选定的战场,以优势兵力和宇文温来一场决战。
宇文温本人未必愿意这样,但局势接下来的发展,却由不得对方“徐图之”。
宇文氏占据着陈国的巴、湘、江州以及岭表各州郡,岭表且不论,江州位于长江中游,严重威胁着下游建康的安全,陈国获得淮南,建立起建康的北面屏障,那么接下来,必然会把注意力转向西面也就是长江上游。
陈国必然要求宇文氏归还江州,宇文氏会老老实实归还么?
不会,双方肯定会因此决裂,临时拼凑的同盟,瞬间瓦解。
崔子枢说起后汉末年的形势,丞相曹操率大军南下,平定荆州,皇叔刘备和东吴孙权联盟抗曹,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威胁骤减,孙、刘两家随即龃龉不断。
结果就是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趁着刘备大将关羽北伐之际偷袭荆州江陵,导致关羽兵败被俘,刘备崛起的势头就这么被打断。
崔子枢所谓‘以退为进’之策,就是以己方暂时的退让,激化陈国和宇文氏之间的矛盾,同时能抽出兵力平定青州之乱,稳住彭城,稳住淮北。
淮北在手,日后再取淮南时,以陈军那样的战斗力,官军饮马长江,不是什么难事。
而宇文氏不归还江州、岭表,陈国就不可能真正放心,双方迟早为此爆发战争。
所以宇文氏若不想退出豫州,就必须赶在与陈国决裂之前,将围攻悬瓠的官军主力击退,在豫州站稳脚跟,从上游威逼淮水下游淮南各地,以此要挟陈国。
所以,若宇文温已经逃离悬瓠,听得围攻悬瓠的大军撤退,必然会倾向于出击。
携柴村大胜之威,汇合倾巢而出的山南军队主力以及悬瓠守军,追击退守邵陵、士气低落的敌军主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原来如此。。。”
尉迟惇闭上眼睛,沉吟着,虽然头痛欲裂,但他的思路还算清晰,对于崔子枢等人自作主张布置撤军之举,没有了一开始的愤怒之意。
片刻后他睁开眼,开口说道:“然而,对方未必上钩。”
“丞相,只要叶城在手,挡住叶宛道,宇文氏山南的兵马只能走桐柏山、大别山山路出豫州,如此一来洛州只需派少数兵马守住伏牛山之三鸦道,确保南境无忧,便可将主力布置在西侧,抵挡西面关中来犯之敌。”
“朝廷先稳住淮北,击败来犯之敌,日后择机再出击亦非难事。”
崔子枢的策略是先求稳,听起来不错,但尉迟惇不这么认为,因为任何看起来完美的策略,并不是对所有敌人都有效,这是因人而异。
尉迟惇绝不会再姑息宇文温这条疯狗。
他精心布局,在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先发制人,要速灭宇文氏,结果大好局面被宇文温给搅得支离破碎,谁能想到,同时攻打大别山五关的五支军队,竟然会在短时间内全军覆没,给宇文温以可乘之机?
而宇文温守悬瓠,硬是在十几万大军的围攻下守了数月之久,如此攻防兼备的劲敌,尉迟惇再不敢掉以轻心,无论对方在不在悬瓠,他都必须把悬瓠拿下。
见着尉迟惇执意要围悬瓠,崔子枢有些急了,官军要困住悬瓠守军的同时击败来犯劲敌,如此行事,和吃一碗夹生饭没有区别。
若是之前,他不觉得己方吃不了夹生饭,但柴村之败后,他再不敢乐观,官军主力一旦在悬瓠出了意外,局势就会急转直下,再无可挽回。
“丞相,我军若要在围住悬瓠的同时,分兵迎战来犯之敌,兵力优势体现不出来,敌军适逢柴村大胜,士气高涨,恐怕此时不是围城打援之良机。”
尉迟惇却不这么认为:“我军筑长围,掘长壕,已将悬瓠守军困死,他们想内外夹击,没那么容易,若以天下为一盘棋,悬瓠即为生死劫,寡人绝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