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7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行军元帅长史,崔达拏虽然是监军但也是幕僚长,所以宇文温不在时,行军元帅行辕的事务都由他主持,而对于公文往来,也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实际上崔达拏还承担着广州总管府长史职责,而总管府司马职责是由行军总管杨济承担,至于行军总管慕容三藏,现在已经是“权交州刺史”。
岭南道行军的任务已经完成,宇文温没可能去抢尉迟佑耆的功劳,所以崔达拏如今满脑子想的是班师回朝之后,如何在丞相那里获得新任用,早没心思和宇文温较劲。
所以很多事物他都甩给记室刘文静来办,反正年轻人熬得住,崔达拏乐得清闲。
交谈片刻,封德彝告退,刘文静送他出门,两人年纪相同,各自府主又是关系密切的兄弟,所以话题也多了起来。
“刘兄,不知西阳的商队何时能启程?”
“啊,商队已经装车完毕,明日必能启程,随行镖师众多,有他们在,封老弟可一路无忧抵达南昌,再转安成步道去临湘,一路畅通无阻。”
“多谢刘兄的安排,小弟有一事不明。。。”
“请讲。”
“小弟久居北地,对海产不甚了解,不知鳆鱼究竟是否为鱼?”
封德彝和刘文静同龄,但小几个月,所以相互间以兄弟相称,他是北方人,很少吃河产更别说海产,而来到番禹之后,见着黄州商贾大规模收购海产,觉得十分惊讶。
若是珊瑚、玳瑁、珍珠倒还好理解,可是黄州商贾还收购鳆鱼等干货,这东西根本就不像鱼,确实让人对其称呼费解。
“鳆鱼虽然有鱼之名却不是鱼,实际是一种贝类,只是生于水中,笼统称之为‘鱼’。”
刘文静解释了何为“鳆鱼”,和封德彝漫步番禹街头,向对方的下塌处走去,路过临街的鲍鱼之肆,一股咸味扑鼻而来,在闻不惯的人看来,这股味道就是臭味。
“太史公所载,始皇帝出巡时半路驾崩,李斯等人秘不发丧,在车上装满鲍鱼,以鲍鱼之臭遮掩尸臭,如今亲鼻所闻,果然如此。”
封德彝感慨着,世人将用盐腌制的咸鱼称之为鲍鱼,那股味道确实不好闻,但是鳆鱼很名贵,所以他很好奇这东西到底怎么做才能变成佳肴。
“此事我也知之甚少,不过新鲜鳆鱼不耐储藏,须得晾晒、盐渍之后做成干货,才能贩运到千里之外,食用时应该要泡发才能烹饪。。。”
刘文静不关心鳆鱼怎么吃,他关心的是自己在番禹采购的鳆鱼干运回西阳没有,身为“代购”,他可是从上一轮鳆鱼代购中赚了不少。
一枚鳆鱼干,在的番禹收购价不到千钱,而运到西阳后能卖到将近四千钱,这可是数倍的利润,刘文静有些奇怪,为何南朝之前没人在岭表做这种买卖?
南人好食水产、海产,在江南地区,一枚鳆鱼干的售价超过三千钱,刘文静之前听说鳆鱼只在青州一带沿海地区有出产,建康即便有鳆鱼也是商贾从青州贩来的。
西阳食肆里的鳆鱼亦是如此,结果在番禹见到鳆鱼干时,大家有些错愕:原来鳆鱼不止在青州沿海才有的?
西阳王宇文温私下说这玩意运回去卖能赚大钱,所以大家将信将疑的收购了一些,委托商队运回西阳,结果真的能赚钱。
大家惊喜之余,觉得有些奇怪:可为何求购鳆鱼的南人,只把目光放到北方的青州?为何西阳王总是把鳆鱼叫做“鲍鱼”?
第五十八章 怎么回事?
“你是怎么回事?嗯?都这么久了还没成亲?”宇文温语气不善的问道,看着对面的杨济,他差点破口而出“你是不是不行啊!”
“大王,下官不能因私废公,徒增他人话柄,此事非同小可,下官不得不慎之又慎。/全本小说网/https://。/”
宇文温盯着对方,片刻后放弃了继续毒舌的念头,杨济说得没错,这种时候成亲确实有些微妙,事情本身不算什么,但就怕有人小题大做。
出征打仗,为国分忧,结果身为主要将领却忙着娶妻,别的不说,这女人是不是你威逼利诱之下抢的?你是不是收了冯冼氏的贿赂?是不是要因私废公?
没人跟杨济有仇,但总有人要对付宇文温,所以杨济想得很明白,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到大局。
他在这个时代遇见了“未婚妻”,虽然只是样貌相似,但也足以慰籍自己本已死掉的心,那位冼娘子已经跟着杨济在番禹住了数月,迄今未有名分。
考虑到官场斗争的问题,宇文温知道杨济的顾虑有道理,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
“不是我说你,日后朝廷论功行赏,以你的功劳,说不得封公,即便不是郡公也是县公,到时候你若还未成亲,冼娘子的诰命夫人可就没了。”
“她不介意的。”
“啧啧,说到儿女私情就如同换了个人。。。”
宇文温有些促狭的笑起来,杨济只是干笑,宇文温出巡他负责留守,如今宇文温凯旋归来,直接从林邑回到番禹,而他也圆满完成任务,可谓是如释重负。
李佛子和万春国完蛋了,林邑国元气大伤,而攻破典冲的周军大获丰收,冯冼氏、陈氏、宁氏三豪族用命辅佐,在宇文温的一番谋划之下,岭表局势变得稳定起来,可想而知朝廷那边会有不错的封赏。
而西阳王宇文温的大名,会更加响亮和具有吸引力,小团体的首领有如此优异表现,杨济只觉前途一片光明。
“不要那么肉麻,这种拍马屁的话从你口中说出来,寡人怎么听怎么别扭。”
宇文温兴致很高,前日他刚抵达番禹,不顾一路劳累便开始过问相关事务,将攻拔林邑国都的事情写了个奏章,顺带报捷文书一起,让人带着赶往邺城。
当然,从林邑国都搜刮的金银财宝,也要重新核对一遍,然后浩浩荡荡送往邺城,进献给朝廷和天子,以表身为臣下的赤子之心。
接下来,就等着班师回朝了!
一想到班师途中能见到自己的家人,宇文温就情绪激动,因为他已经将近大半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女了,而在妻妾哪里欠下的“公粮”,也得找个时间上缴不是?
“大王,官军攻打典冲一事,恐怕会招来非议,不知杞王那边是否知道详情?”
“比起这个,建康那边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官军还没拿下建康?”宇文温反问道,杨济闻言有些无奈,开始讲解起这段时间建康方面的战事。
简而言之,局势的发展太邪门了,其中必有蹊跷。
对于宇文温和杨济两人来说,陈国的寿命本该就在今年终结,因为陈国皇帝陈叔宝昏庸无能,导致国力衰败、人心不齐,所以即便建康一带的陈军数量不少也不缺粮食,都无法抵挡渡江而来的周军。
可出人意料的是,陈军不但成功击退兵临城下的周军,成功将战事拖入雨季,还打得有声有色,到后面硬是把局势扭转过来:
周军在江南立足不稳,加上雨季的影响,不得不收缩回江北,以待更好的战机。
这条消息,是不久前由信使带到番禹的,只有崔达拏和杨济知道,如今宇文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只觉得脑子有点乱:陈军有如此神勇表现,莫非是有高人指点?
或者说,难道陈国皇帝陈叔宝发生异变,有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鹊巢鸠占,让行将就木的陈国回光返照,开始走上逆天改命的道路?
一想到这里,宇文温杀心顿起,这个念头他没和杨济说,但已经认定此事极有可能发生,即便不是陈叔宝异变,也有可能是别人,所以,那个人必须死!
“大王,依下官看来,恐怕是有人给孔、施二人做参谋,所以陈军才会有如此表现。”
杨济不知道宇文温此时此刻的想法,他开始根据自己所知的消息,推断为何事情会演变到如此地步,结论很明确,就是有人给担任监军的孔范、施文庆出谋划策,以至于陈军居然能够起死回生。
综合多方面的消息,陈国皇帝陈叔宝,似乎依旧在皇宫里“足不出户”,除了偶尔几次走上城头犒军之外,好像没什么异常,陈军也没使用什么奇怪的武器,甚至连轰天雷都没有。
而陈国军队的指挥权,城内归监军施文庆,城外归监军孔范,也就是说,这两个佞臣才是实际上的陈军主帅,陈军能有后来的出色表现,全拜此二人所赐。
问题来了,孔、施二人是出了名的佞幸小人,平日里从未表现出军事才华,和陈军宿将们向来关系就很差,怎么看都不像是绝世名将的样子,为何会有如此出色表现?
若按“历史”而言,隋军兵临长江,而孔、施等佞臣在陈叔宝面前却报喜不报忧,直接导致陈国应对不当,在城外决战时,还是孔范率先逃跑,导致全军溃败,使得隋军轻而易举拿下建康。
结果现在却是这两位力挽狂澜,反差如此之大,让宇文温和杨济有些错愕。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是文官秦桧挺身而出,在朝堂之上骂得力主求和、划江而治的岳飞无语,随后秦相公亲自率军北伐,不但收复失地,还收回了燕云十六州,成为中兴名臣。
这种事情简直太荒谬了,所以宇文温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孔、施二人力挽狂澜,成功扭转了局势。
“你觉得若真有人在孔、施二人身边做参谋,那人会是谁?”
“很难说,也许是隋国余孽。。。但此人必然极会用兵,否则即便获得孔、施二人信任,也打不了胜仗。”
杨济想了想,又补充道:“陈国已日薄西山,恐怕不是几场胜仗就能挽救的,若真有人为孔、施二人做参谋,恐怕不是为了陈国。。。”
“你是说,若真有这种人,那他肯定和周国有仇?”
“是的,所以极有可能是隋国余孽,没有投降周国而是避居江南又会用兵,恐怕是哪家大族子弟,以下官之见,莫非是李家或于家之人?”
杨济的猜想很有道理,可宇文温此时却听不进去,因为他满脑子想的是一个人:杨广。
那个倔强的年轻人,再度出现在西阳城,只是身后还跟着复仇大军,火光之中西阳王府血流成河,杨广手提三尺剑,一把将惊慌失措的萧九娘揽入怀中,声嘶力竭喊着:
他害死了我的父母兄弟,掳走了我的姊姊,还抢走了你。。。所以我要报仇。
第五十九章 伪命题
翌日,番禹军营里一场大聚餐正在进行,远征林邑归来的将士,和留守番禹的同袍一起,在流水席上大吃大喝,吃的当然是海产,喝的则是凉茶,不过营地一角却堆着许多椰子。(全本小说网,https://。)
岭表沿海地区有异果名为椰果、椰子,这种果实十分结实,外表都是绒毛,用刀劈开之后却是中空,内有甘甜的汁液。而内层白色的果肉可吃,十分有嚼头。
但是谁敢吃完海鲜就吃椰肉喝椰汁的话,十有六七会闹肚子,因为据说海鲜和水果一起吃会出事,轻则闹肚子,重则死人。
所以椰汁、椰肉,必须在吃完饭后至少一个时辰食用才会稳妥,军营里堆积的椰汁,就是作为饭后水果食用。
用凉茶就着海鲜进食,在炎热的天气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