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一世倾城:冷宫弃妃 >

第1516部分

一世倾城:冷宫弃妃-第1516部分

小说: 一世倾城:冷宫弃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我这么说,萧玉声的眼神更加缓和了一些。

    但他又皱着眉头道:“哪他为什么不跟大小姐说清楚呢?这种事,他说一说,又不会有坏处。”

    “……”

    我没有说话。

    其实,这也正是我心里有些不甚愉快的地方。

    这些事,如果他明白的告诉我,并不会对我们双方产生任何影响,即便——即便妙言对他说了那些话,我终究也是会理解的。

    这个人,说是要改他的脾气,到最后,还是秉性难改!

    想到这里,不免的就有些怨气,但我还是极力的压抑着自己的脾气,看向萧玉声:“玉声,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

    听见我这么说,也就知道我的主意已定不会轻易更改,他沉默着看了我手中的信封一会儿,终于慢慢的伸出手来,接过了那封调兵手谕。

    但一接过,他的眼神就变得坚定了起来:“请大小姐放心。”

    “……”

    “我绝对不会让大小姐,还有妙言公主受到一点伤害的。”

    说完,便转身要走,我想了想又叫住他:“玉声!”

    他停下来回头看着我。

    我说道:“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逞强。我不希望西川的人,尤其是西山书院的人折在外面。”

    他听到这句话,眼中微微闪烁过了一点流光,也没多说什么,只郑重的对着我点了一下头:“大小姐也保重”,说完便转身走了。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22章 何时听说过拒圣驾?

    我站在院门口,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前方。

    我知道,他们是不受辖制的,一旦定下目标就要比裴元灏的人动作快得多,等我往回走的时候,已经听见有人在说,我的人大部分被萧玉声带着离开临汾了。

    自然,也没有人阻拦他们。

    但是,我的人一走,就像是给这里的人一个暗示似得,周围的人身上更多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我先往书房那边走了一下,看见几个武将又鱼贯而入,应该是又被裴元灏召来商量接下来的对策,这种时候当然不应该进去的,我只远远的看了一下,便准备转身离开,不过刚一转身,就迎头撞上往这边书房走来的张子羽。

    他一看见我,立刻站定,轻轻的点头:“颜小姐。”

    “张大人,有礼了。”

    我们来这里好几天了,我还是第一次跟这位山西总兵,也可能,是未来几天,我们生死的仲裁者,面对面。

    原本说完这句话,就该各自走开,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却觉得这位张大人的眼睛还在往我身上打量,但看他,他却又是双目直视前方,并没有什么异样。

    我想了想,站住脚步:“张大人。”

    他也立刻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着我:“颜小姐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我说道:“交代不敢当。只是——想要问问张大人,眼下这个境况,张大人认为临汾能抵抗得了三路夹击吗?”

    他慢慢的转过身来。

    我才发现,他的肩膀格外的宽阔,整个身姿挺拔得好像一尊任何风霜雪雨都无法让他风化腐朽的石雕一般,还没说话,那种沉稳的气息就已经给人一种完全可以依靠的厚重感。他开口,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有皇上,有皇后,有公主殿下,还有颜小姐在,临汾承天命,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一点笑意来。

    “哪,一切就交给张大人了。”

    说完,我便转身要走。

    可就在我刚一转身的时候,张子羽却又说道:“颜小姐请留步。”

    我停下来,回头看着他。

    他看了我一会儿,然后说道:“在皇上来之前,本官先接到了一些消息,颜小姐应该是和刘大人——和刘轻寒公子一同上路的。为何眼下只有颜小姐在皇上的身边,刘公子却不见踪影。”

    我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向我问起轻寒的事。

    “张大人认识他?”

    “同朝为官,怎会不识的?”

    我一愣,自己也笑了起来。是啊,刘轻寒当了那么多年的户部尚书,跟各地的官员交往虽然不至于太过密切,但至少也是有些来往的。

    而这时我也想起,我们刚刚到临汾官署内的时候,张子羽一直在看向我们这边,好像在找什么人,莫非他找的就是轻寒?

    看来,这个人也非常的谨慎,这件事他完全可以去问裴元灏,或者周围的人,但他大概也很清楚,刘轻寒的身份特殊,他既然不在,就一定有不在的理由,而且能让他离开的,也就只有皇帝,既然是皇帝的手笔,他当然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四下询问,也就是现在,遇上我了,才能问一问。

    我说道:“他有事先走了。”

    “……”

    张子羽看了我一会儿。

    他显然知道我说的不是详情,但也很明白,既然我不说详情,就是详情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说。

    于是,他轻轻的点了点头:“在下知道了。”

    我看着他:“张大人为什么会突然问起他来呢?”

    他说到这里,倒有显得有些谨慎的,只淡淡的笑了一下,那种要说不说的样子让我意识到,可能这件事不太简单,我便上前一步,离他的距离稍微近了一点,然后微笑着低声道:“张大人既然今天已经开了口,又何必说一半留一半?难道关于他的事,我会四处宣扬吗?”

    我和刘轻寒的关系,就算不是天下皆知,但这个时候,只怕也差不多了。

    连他都知道,问轻寒的事,要私下找我问。

    张子羽迟疑了一下,却又往周围看了一眼,然后才低着头,轻声说道:“原本,本官跟他的来往也不多,他在扬州出事之后,就更是断绝了来往。但就在前些日子,本官突然收到了一封书信,寄信的人,就是刘公子。”

    “哦?他给你写信?”

    我愣了一下:“他在信上说什么?”

    这一回,张子羽的声音更低了一些,若不是我耳力还算好,两个人靠得又足够的近,那声音几乎就要被风吹散了——“他在信上说,皇上的圣驾会到临汾,他让本官,能够劝阻,尽量劝阻皇上到临汾来,若无可能,也不要在临汾接驾。”

    “……!”

    我微微蹙了一下眉头。

    轻寒让他不要在临汾接驾。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这一路上,轻寒一直就是在劝裴元灏取道西河,不要过临汾。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他的动作这么大,竟然以自己的名义写信给山西总兵张子羽,这件事,跟他在皇帝面前提出建议,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正如常晴所说,他是想要操纵皇帝的行程!

    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我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点难言的压抑,好像有什么东西让我觉得不对劲,但又想不起是什么,再抬头看向张子羽的时候,我问道:“哪,张大人如何看待这件事?”

    张子羽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至少眼下来看,刘公子,见识过人。”

    “……”

    “可惜他入错行了。”

    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我说道:“那,张大人还是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张子羽自己也轻笑了一声:“颜小姐玩笑了。世人只听说过迎圣驾的,何时听说过拒圣驾的?”

    的确,他若真的敢跟裴元灏有一句话的劝阻,在他这个位置上,在眼下这个时局看来,那就是要背弃皇帝的意思了,他又哪里敢!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张大人,你说那封信,是什么时候收到的?”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23章 这个结果对谁获益最大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张大人,你说那封信,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张子羽想了想,道:“算来,已经七八天了。”

    “……”

    我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七八天的时间,那应该就是刘轻寒在太原的时候写的信,算起来,送到临汾这里,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

    我还记得,那一天到他房间的窗外时,看到他写了好几封信,我还亲手帮他封好了给赵二哥的信,其他的书信他也都给我看了,却并没有看到这封寄到临汾来给山西总兵张子羽的信,想来,他应该是藏起了那封信,只将其他调兵的信给我看了。

    只这样一想,我的心就沉了下去。

    虽然当裴元灏问我的时候,我也认为取道平阳比取道西河更好,但如果他有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告诉我,如今临汾三面受敌也是事实,我完全可以帮他说服皇帝。

    这件事,又何必瞒我?

    看见我的眉头皱起来,一脸凝重的神情,张子羽说道:“颜小姐……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

    我沉默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没有什么。”

    张子羽当然知道我这话不是真心话,倒也没有深究,而是沉默着看了我一会儿,说道:“颜小姐,刘公子真的只是有事先走了吗?”

    我看着他道:“张大人这么问,一定是因为知道了什么吧?”

    他想了想,说道:“最近,在临汾这边来了许多流民,他们口中传唱着一些奇怪的歌谣。”

    “……”

    “刚刚开始,本官并没有太在意,但——”

    “那,张大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无风不起浪。”

    “难道,张大人也认为,轻寒他图谋不轨?如果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又为什么要写信给张大人,信上的建议对皇帝陛下可是有益的!”

    “颜小姐误会了,本官说的无风不起浪,不是指歌词的意思。”

    “……”

    “而是那首歌。”

    “……”

    张子羽说道:“人会无故而唱歌,却不会无故而作歌。这首歌的来意,大有问题。”

    我的心微微的沉了下来。

    张子羽的话没错,人会因为无聊,无趣,甚至,不用任何原因就跟着别人唱歌,但做一首歌,却比随口开唱要麻烦得多,而做歌的人,也必须是有感而发,有感而作,才科恩个有一首歌的成形。

    那首“帝出三江”,无论如何看来,都不像是那些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流民所做,里面的用词也并不粗鄙,甚至,从一些细节上来看,做歌的人对刘轻寒有相当的了解。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因为一首歌,裴元灏和刘轻寒之间的信任已经完全分崩离析,为了避免和那些武将们再产生冲突,轻寒也被迫离开。

    如果说,做歌的人有什么目的,那么现实的情况,这就是那首歌得到的结果。

    而做歌的人——

    我轻叹了一口气。

    只是一首歌而已。

    甚至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一支箭一把刀,就已经让这两方的势力分崩离析,现在临汾面临三路夹击,谁不也知道,这一战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说道:“既然张大人这么说,那显然,做歌的人是谁,张大人已经了然于心了。”

    他说道:“看是谁做的这件事,自然就要看这件事做成之后谁获益最大。现在看来,刘公子已经被迫离开,陛下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