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符如火-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皮蛋疤子没有犯下新的罪行的情况下,想要动他,还真的很难。
他无法猜测,市里的领导们看到张冬明的遗书以后,究竟有多少人会拍案而起?
反正,他觉得就这件事而言,绕过市里是对的。
朱宝国望着沉思中的牛三立,心里还是满意的。
年轻人考虑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很快作出决断,能够坚持自己的底线,能够面对自己的良知,这就很好了。
孺子可教也!
这时,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第八十六章 召见(二)
牛三立见有人进来,立即站起身来。
这是一位很有风度的女人,身上明显有一种贵气。
在一瞬间,牛三立就作出了判断:能够不经秘书通报就走进朱宝国办公室的,只能是他的家人了。而看她的年龄,长相、气质、风度,应该就是朱敏的母亲了。
她这时候来,不应该是巧合吧?
那就是特意来看他的?
想到这,牛三立就挺直了腰杆,微笑着朝她点点头。
来人正是聂唯敏。
聂唯敏打量着牛三立:“恩,人挺精神,个子挺高,眼睛很亮,果然象云儿说的,这人眼神有点特别。”
恩,这第一印象让她还满意。
就道:“你就是三立吧?我是小敏的妈妈。”
牛三立却一点也不吃惊,弯腰行了个礼:“阿姨您好,我是冠山乡党委书记牛三立。”
聂唯敏点点头,道:“恩,坐吧。”
自己先在沙发上坐下了。
牛三立却殷勤地道:“阿姨我给您倒杯水。”
这个马屁拍得不错,朱宝国听了也乐,道:“我这有茶叶。”
在朱宝国指点下,牛三立找着了茶杯、茶叶,还真给聂唯敏泡了一杯茶。
牛三立是秘书出身,做这事时,神情专注,动作细致,很让朱宝国和聂唯敏满意。
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年轻人,举止大方得体,态度不卑不亢,实在看不出,他竟然敢跟一个黑社会头子暗中较劲。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聂唯敏对牛三立一下子产生了很大的好感。
聂家的人最看不起没血性的男人。
本来,按她的想法,女儿可以拒绝丁家的人,但至少应该找一个优秀的军人!为此,她操了很多心,给女儿物色了不少年青有为的军官,却都是劳而无功。
后来,还是从朱宝国嘴里得知,女儿在跟一个小伙子交往,据说,那小伙子挺有才的。
朱宝国也道:“小伙子是有些才华,看他的文章就知道,有真东西。”
聂唯敏却是不以为然的,文才好又怎么样?文才好而人品差的,还少吗?“文革”期间,“中央文革”那几个政治流氓文痞,那个不是好文笔?
有文才的男人,大多风流,正所谓“风流才子”。男人都风流了,女人怎么办?躲在家里哭天抹泪吗?
怎奈,聂唯敏无法操控女儿,女儿有心里话都不愿跟她说,反而是做父亲的还能听到她几句真话。
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喜欢的人,只要女儿满意,她又那里真会从中作梗?
当然,给女儿把把关,还是有必要的。
朱宝国一看聂唯敏的架势,心里就暗笑,也不参与,继续看文件。
聂唯敏问道:“三立,你那里人啊?”
牛三立道:“我家里在庐中市宁岗县,父母是农民。”
“恩,从小吃过苦,吃过苦好啊。”
聂唯敏的性格就是这样,看一个人顺眼了,什么都好,“从小吃过苦”也成了优点。
朱宝国却想:“这话有毛病,吃过苦就好?应该是能在苦难中坚持奋斗,取得成就,这才好嘛。”
聂唯敏又问:“你怎么来的?”
牛三立道:“我自己开车来的。”
“哦,为什么要自己开车啊?是不是有些事不想让人知道啊?”
来了!好刁钻的问题。
牛三立道:“乡里有二台车,就一个司机,增加一名司机,又要增加费用,能省就省一点吧。不过您说得也对,回去我就找一位司机。”
“对喽,”聂唯敏道,“该花的钱就得花,你想着省钱,别人怎么想?尤其是那些对你有意见的人,会不会拿这个说事?”
牛三立就很是虚心受教的样子:“是,我考虑得不周到。”
聂唯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当个乡党委书记,压力大不大啊?”
牛三立道:“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说到底,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再有几年时间,乡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压力会小一些。”
聂唯敏听了,却对朱宝国道:“宝国,听见没有?他还想在乡里再‘发展’几年哩。”
朱宝国一笑,摆摆手,意思是:“你们聊你们的,不关我事。”
聂唯敏看看牛三立,叹口气:“可惜啊,你没当过兵。”
牛三立就明白了,聂唯敏大概是希望女婿是当过兵的。这也不难理解,聂家本就是军人世家,共和国的江山,就是聂成铸这一辈人打下来的。
面对这样的话题,牛三立只好说:“哎,我也觉得可惜,阿姨你能不能帮个忙,开个后门,让我去当几年兵?我有一门专长哩。”
“哦?”聂唯敏听得有趣,“你有什么专长啊?”
牛三立不慌不忙地道:“我会养猪哩。”
大家就笑。
聂唯敏笑着道:“你还挺幽默。”
其实,牛三立心里还是紧张,不知聂唯敏什么时候就又问出一个刁钻的问题让自己难以招架。
聂唯敏道:“上次药材基地签约仪式,你们幽州市的王市长是想请我去的,他以为,他去了,我就会去。”
牛三立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聂唯敏道:“王市长有没有跟你单独说什么?”
牛三立道:“没有,他就是当着众人说的,让我有困难可以直接找他。”
“你怎么回答的?”
牛三立道:“我没说什么。官面上的话,不能太当真。”
聂唯敏点点头:“一般来说,是这样。不过,王市长这话是真的,因为他跟我说,要树冠山乡这个典型哩。”
牛三立道:“典型是干出来的,不是树出来的。冠山乡要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还得苦干好几年。如果要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至少还得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聂唯敏抓住了牛三立的话,追问:“什么叫‘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牛三立下意思地看了看朱宝国,正好与朱宝国的目光相遇。
朱宝国起身走过来,道:“说说看,我也听听。”
牛三立就道:“从大的背景来说,东江省是中部省份,是农业大省,幽州市、通南县也都是这样的格局,而冠山乡又是一个山区贫困乡,所以,对冠山乡的发展,不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脱离基本的格局。”
这个背景交待,显示了牛三立的大局观。
牛三立接着道:“我刚才说的‘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用一个好听的说法,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要达到这个层次,就要全方位的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我想,三五年内,不光是我们冠山乡,放眼全省,真正想要达到这个层次的,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做得好一些,也就是接近这个层次,这就算很不错的了。”
朱宝国点点头:“在冠山乡,你想怎么个搞法?”
牛三立道:“结合冠山乡的实际情况,我有几点思考:一,发展速度必须要快,也就是说,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做不到这一点,还谈什么层次?”
聂唯敏问道:“那就是说,你有信心做到?”
牛三立点头:“肯定可以,就是不建水泥厂,也可以。”
“好!”聂唯敏很是满意,“你接着说!”
牛三立就道:“第二,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说,要有发展后劲;第三,发展是健康的,不能因为强调发展就搞出一大堆问题和矛盾;第四,发展得好与不好,不能光看统计数据,还得总体上评价增长质量问题,还要看老百姓的满意度;第五,在发展的同时,还得带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这样,不会因为换了一个主要领导,这个乡很快就又不行了……”
牛三立的慎密思维,是朱敏早就习惯了的,而聂唯敏却是首次“领教”,赞叹之余,终于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个人。
看看朱宝国,脸上也写满了“赏识”。
此时,聂唯敏瞅着牛三立,是越看越满意,突然问:“三立啊,你也有二十八、九了吧?打算什么时候成家啊?”
刚才还侃侃而谈的牛三立就哑了火,挠挠头,很是无奈的样子:“打算是有,我说了不算啊。”
聂唯敏暗自点头:“小伙子挺认真,问题还是出在小敏身上,回去得说说她,得加一把火才好。”
当晚,一家三口看过《新闻联播》后,聂唯敏道:“小敏,今天我见到牛三立了。”
朱敏摇头:“你老人家又要掺和?”
“我这叫掺和啊?东江药业跟冠山乡是合作关系,我见见冠山乡的牛书记,不可以啊?”
“可以,完全可以,行了吧?”
朱宝国看着母女斗嘴,倒也不着急,以前,母女俩吵得更激烈的情形都有。
聂唯敏道:“小敏,你也别太骄傲,要论实际工作能力,我看你还真不如他。”
朱敏道:“你总算说对了一句。”
聂唯敏就一愣:“你承认啦?”
朱敏道:“这有什么承认不承认的?我一直就认为,他比我强。”
聂唯敏就道:“宝国啊,听见没有?难得啊难得!”
第八十七章 皮蛋疤子(一)
离开洪城,牛三立直接回了冠山乡,专心抓乡里的工作,建水泥厂的事,提也不提了。
也不再跟成秋林、赵銮雄商议取证的事了,就当没这回事。
给张珏打了个电话,提醒她凡事小心,照顾好母亲和弟弟,另外,要有点耐心。
张珏听懂了,道:“我记住了。”
另外,也给陆海涛打了电话,表示水泥厂的事不急,先放一放,也请陆总不要再找什么关系了,免得惊动了什么人。
陆海涛也听明白了,道:“好,我等你的消息。”
证据是交上去了,下一步,就看朱书记的了。
确切地说,是看省里的了。
在幽州市委、市政府不远处,有一座小学,称之为“幽师附小”。
市里几乎所有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的小孩,基本上都在这所小学念书。
因此,每到上学、放学的高峰期,校门口附近都停满了各种接、送小学生的车辆。
每到此时,区交警大队会有专人在此引导交通。
曾有一位交警为保护一位小学生而受了伤,而那位学生正好是一位副市长家的孩子。
这位交警因此而立功受奖,后来还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
皮蛋疤子的儿子,就在幽师附小念书。
此时,一辆黑色的“公爵王”就停在学校的路边。
车内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一边听着歌,一边闭目养神。从正面看,此人相貌堂堂。只是,在他的左侧面部,有一条长长的疤痕。
此人正是皮蛋疤子。此时,他坐在车内,不为别的,就是和大多数学生家长一样,等着儿子放学。
其实,皮蛋疤子有司机,接送孩子的事,那用得着他亲历亲为?
但是,皮蛋疤子就是喜欢干这事,只要有时间,他就要来接儿子,将儿子送回家之后,再去应酬别的事。
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喜欢儿子看到他时惊喜地扑向他怀抱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