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官道之世家子 >

第276部分

官道之世家子-第276部分

小说: 官道之世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书记才回来,我还在想这事还是晚些上报到旗委的好,想让您休息两天,您既然来了,那咱们就进去说?”常存孝微笑道。
  曾毅拿目光瞧着谭纶,心想怕是这引进造纸业的事要黄,所谓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才从岭西回来,这大老远的没休息就赶过来,肯定不是看重这些造纸企业的投资,这跟他以前的手笔比起来,不过是毛毛雨嘛,抢功也说不上,企业都是常存孝给领来的,那就是来打巴掌的?
  到底是跟着莫书记做过两年秘书,曾毅的猜测虽不中也不远矣。
  谭纶一坐下就说:“几位老总,准备在咱们新克旗投资多少?”
  北纸的总裁笑道:“常旗长很有诚意,我瞧咱们这花柳镇也是很有潜力的,旗里还计划在这里建造一个造纸业基地,各种优惠措施也很给力,北纸计划在这里投资5000万,建两条广告纸生产线。”
  5000万?还不够塞牙缝的,不过就北纸的实力来说,也算是下血本了。
  其它几位老总纷纷表态,只要等造纸业基地建好,就将投资建厂,拢共算起来,也有个2个多亿了,常存孝一副非常满意的表情。


☆、第一百七十二章 造纸有术(2)

  谭纶就问:“听说北纸总厂是设在甘井子区?”
  “对,谭书记也知道?”北纸老总喜道。
  北纸自然没法跟省里的大企业相比,虽是市里的大型企业,但是跟市里的神煤也没法相提并论,在科察也不算出挑抢眼的。只是在造纸里是头一把手,听到谭纶也知道总厂在哪里,就有些惊喜。
  “倒是年前在市里开例会的时候听说过,大家都知道,我是市里的常委嘛,经常要到市里去开会,”谭纶抬起眼皮子,瞧着他说,“会上曾提过说甘井子区的大漠河污染严重,而最主要的污染源头就是北纸青色纸业等几家造纸企业,曾提出要大力整顿……”
  话没说完,那些老总的脸色就变了,有心虚的低下了头,有的却用狠厉的眼神去瞧常存孝,曾毅心想,果然来打脸了。
  “但是会上有人说北纸是咱们市的重点企业,是有社会责任心的,再观察半年也行,”谭纶微笑道,“我当时是提出过意见,我说北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直接把污水,没经过处理就排到大漠河,那造成的污染最后却要政府来买单,那不是等于北纸的利润都是政府给的了?而政府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来自人民的税收,最终结果还是人民来买单?”
  常存孝忍不住插嘴说:“我看北纸的防污技术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排污方面,在年初引进了法国水务巨头苏伊士集团的排污系统后,现在大漠河的情况也在有所好转。”
  “是的,为了引进苏伊士集团的排污系统,我们花了整整2000万,对于我们北纸来说,成本也是极高的,”北纸老总也说,“现在排放污水也有了极大的改进,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那按你的话说,在咱们花柳镇也要引进同样的排污系统?”谭纶微笑问道。
  北纸老总一时语塞,对于一个资产才5亿的公司来说,2000万的排污系统用在这里,这花柳镇总投资也不过才5000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他不禁转头瞧向常存孝和黄清发。
  这两位在招商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暗示过,在环保问题上,会放北纸一马。也是这样,才让北纸对于位于东面的新克旗花柳镇有了兴趣。
  听谭纶的话,难道是这旗里都还没沟通好,形成共同意见?特别是这旗委书记和旗长之间,这要有矛盾的话,那对于投资来说不是好事。
  不由得几位造纸业的老总都皱起了眉。
  常存孝也皱眉说:“书记,花柳镇的情况和市里的情况不同,咱们这里的水质比大漠河要好得多……”
  “所以就能随便排染?”谭纶冷眼瞧过去。
  就他所知,在今年换届结束后,中央就要下令将环保问题列入到干部升迁的考察条件中,也是从这时开始,有些有心的地方干部,才会重视环境保护。
  “话自然不是这样说,”常存孝有些狼狈地说,“环保是要讲究,可咱们旗里现在的就业形势也很严峻,特别是随着并县完毕后,还有打矿办重点打击了花柳镇的私矿后,待业人员众多,这要没有大额投资,带动就业,是要出社会问题的。”
  常存孝也算是苦口婆心了,将自己的担心都放到了台面上来说,也不怕被那些造纸企业的人听过,这种情况也不单是新克旗有,打矿办出动后,各地的盗矿行为都被严令禁止,随说也让一些村里人参了股,但是这距离包稀整治完毕大规模开发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候那些原来在盗矿里做矿工的,就没了收入。
  要靠周边的耕地来生活吗?那好些耕地可是被污染了的,种出的米谁敢吃?
  花柳镇盗采情况严重,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常存孝一边想捞政绩,一边也想缓解花柳镇干部群众的情绪,换言之,他就是想收买花柳镇的人心。
  谭纶嗤笑道:“就为了几个就业岗位就能不顾花柳镇的未来了,也不顾他们那些儿孙的死活了?投资2亿,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5000还是1万?”
  瞧着那些造纸企业老总的脸色都有些青白,谭纶就说:“当然,旗委不是反对招商引资这项国策,而是在招商的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如果大家能解决排污问题,那么我代表旗委欢迎大家来新克旗投资,该给外资的优惠旗里都会提供给大家。”
  北纸老总不禁说:“谭书记,你这不是让大家难作吗?排沟系统的投资可不少,我们要是投钱下去,成本就会提高,这样就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如此一来,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这投资就没意义了。”
  谭纶摇头一笑道:“旗里自然不会让你们白投钱,你们要能达到国家标准,旗里会补偿一部分你们这方面的投资。”
  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被惊住了。
  常存孝和曾毅交换个眼神,他就说:“书记,咱们旗里可没有这个资金安排……”
  “环保局那边在年前财政预算的时候,你不是反对过的,”谭纶斜眼过去,“那时我没说钱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现在倒能把秘底掀开了。”
  常存孝脸都绿了,合着前年的东西,在这儿等着?是说环保局那边一直打马虎眼呢。
  “旗里能给多少的补偿?”北纸老总兴奋道。
  “大约占到70%以上吧,”谭纶笑说,“不可能全部补偿,我相信苏伊士的排污系统也不仅仅是排污那样简单,应该能做到循环利用水资源吧?这样基本上成本提升就能忽略掉了,我相信大家还是有兴趣来咱们花柳镇投资的吧?”
  几位老总都用力点头:“当然,谭书记这样一说,咱们就更有信心了。既然能保护环境,也算是为花柳镇做些贡献吧。”
  黄清发更是快要热泪盈眶,这眼看着要黄了,又被谭书记几句话给说活了。
  “暂时先这样,吃菜,别让菜都凉了,诸位,我是不会主动敬酒的,大家随意喝点吧。”谭纶笑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俄贸易(1)

  第一百七十三章对俄贸易
  花柳镇的造纸基地在一周后动工,市里的几家造纸企业表态不单要在基地里投资,而且要加大投资规模,并且将引进苏伊士集团先进的循环水资源利用系统,达到零排污的效果。
  旗里粗算了一下,投资额将达到4个亿,配套的环保投入也将达到9000万,其中的7成由旗里负担,那就是6300万左右,着实不算少了。
  也是跟北纸老总在桌上谈的时候,说到这个系统,才让他想起环保局的巨额环保基金。
  这钱是早就留着的了,足有3个多亿。相比较南方而言,新克旗的环境还算不错,远未到像是蜀都府南河,岭东珠江的程度。
  但环保在提早,要未雨绸缪,不然就像是重生前的西江那样,未来要花巨额资金来做补偿投入,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每年财政收入高达二三十亿,还有60多亿的财政外收入的新克旗来说,并非是难事。
  在基地的奠基仪式上回来,谭纶特地招开了临时大会,将旗委对于未来新克旗的发展,做了一番简单阐述,主要提到,要将环保和资源的重复使用放在首位。以农牧业和工业并重,服务业为先驱,再一次的提醒大家。
  这也让常存孝有点没面子,毕竟在让北纸等企业落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环保方面的问题,虽说他并不是像谭纶一样,看重这些,但是环保的意识,在谭纶这一年多做县委旗委书记的时候,都到灌输到了所有干部脑中,未免让人觉得他失职了。
  等会开后过,谭纶就让旗委秘书长等人到他的办公室里,再说了一些话:“旗里的五年计划要快些出来,不要等到中央换届结束再做,要根据咱们自身的发展特点,做好规划,这样才能不落后于兄弟旗县。”
  中央有中央的五年计划,地方有地方的五年计划,设立发展目标,制定扶持计划,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事,但往往地方的计划要晚于中央出现。
  特别是换届年,要等中央的五年计划出台后,摸准中央脉络才敢制定地方计划。
  谭纶倒不那么想,无论中央政策怎样变化,新克旗该走的路还是要走,农牧和工业齐头并进,是绝对不会更改的。
  等让这些人回去想后,谭纶就拿起电话给谢元沁打过去。
  “那些家伙很狡猾,省厅过去后,人都跑了大半,”谢元沁很无奈地说,“倒是岭东那个钉子抓到了,现在省厅在审。”
  “要能顺着钉子挖出一堆那些盗矿网络就好了,”谭纶感慨道,“他是那个圈子里的人,肯定知道许多竞争对手的状况,还有出货是往哪里去。”
  谢元沁说:“稀土矿主要是应用在电子产品中,现在韩日电子产业发达,多半是走向那里……”
  “那倒不一定,”谭纶摇头,“欧美的电子工业更发达,相比较之下,他们占了设计的那一块,韩日也有一定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在几年后,韩国还将会超越日本,成为电子工业大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俄贸易(2)

  一不小心,漏了口风,谢元沁就问:“是中央那边的研究院的报告吗?”
  “我个人猜测,”谭纶说,“当然,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就是在数控机□□,几年后咱们也将成为全球第一。”
  “你倒是信心十足啊。”谢元沁笑道,“我倒要谢谢你,协调组要没有你,光是靠他们,怕也无法这么快就整合完南海的稀土资源。”
  谭纶谦虚说:“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嘛。”
  “哈哈,是是。”谢元沁笑着挂断电话。
  谭纶翻看起手中让李响找来的关于华夏和俄国的进出口数据,印象华俄的进出口一直是华夏占据主导,可看着数据却让他愕然。
  2000年双方贸易总额为80亿美元,其中俄国对华出口中57。7亿美元,华夏对俄出口22。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35。4亿美元。
  到2001年,双方贸易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到2002年更达到119。3亿美元,俄国对华出口达到84。1亿美元,华夏对俄出口达到35。2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48。9亿,比2001年的52。5亿美元,算是有所回落。
  要是谭纶没记错的话,随后十年里,华俄贸易将年年以两位数增长,除了2008年受全球金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