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土匪-第6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这是在山洞,蒸汽机车的启动的声音很是嘈杂!
众人都想看那蒸汽机车是怎么动起来的,便有意忽略了噪声的影响。
“皇上,请您仔细看,它马上就要往前走了!”蒲元提醒道。
其实不用蒲元说,吴顺也是一直盯着那蒸汽机车的。
“哎!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机车开始有了动作,自己慢慢往前走,速度不快!
不过这已经足够让诸葛亮等人惊奇!工部居然造出了这种神物!虽然还跑的不够快,但是在场的哪个不是有远见之人?
管中窥豹的本领,在场之人全都有!
“皇上,神物出世,蜀国之幸,万民之幸!”
以诸葛亮为首,徐庶,郭嘉,庞统,法正,贾诩一起拜倒。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确定亲征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蒸汽机车走了百余步就停了下来,动力不足,它不能继续往前走。//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皇上,这就是机车目前能行走的最远距离。”
蒲元很尴尬,这次测验,还没有平时表现好。
看到蒲元小心翼翼地说话,吴顺连忙安慰道:“很不错了,这才多长时间。这个进度出乎朕的意料”
蒲元这个工作狂人,吴顺可不能给他太大的负担,自己原本就提供一份简单图纸而已,能做到这样,靠得的完全是兵部的这些匠人们。
“皇上,我们已经找到改进的办法,零部件正在制作之中,不能立刻演示,还请皇上恕罪。”蒲元又道。
他知道吴顺对这个“车子”很感兴趣,从京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明年就会开始动工,这给了蒲元不少紧迫感。
虽然吴顺也说过,修驰道是为了方便各地与京都的联系,但这些工程,都跟工部有关,蒲元自然知道新驰道的规划。
其中有为车而事先做的准备,比如驰道硬化,将来机车可以在路上行驶,驰道就是最好的道路。
蒲元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驰道完工之前,将吴顺要的车的做出来。当然了,驰道通往全国各郡,可能要修很久。
“好好改进,如果你们把车造出来,朕有重赏!”
蜀国匠人是智慧与勤劳的结合体,吴顺不会吝啬他的奖励。
“谢皇上!”
蒲元带着徒弟们,俯首谢恩。
……
……
离开工部,一路上诸葛亮几人一直在向吴顺询问,机车的用途,吴顺只能将后世车辆的作用说出来,给他们做参考。
“皇上,您刚才说的火车,造价也太高了,以国库中的钱粮,恐怕都造不出一辆吧。”徐庶感慨道。
“以我们蜀国的国力,完全可以造的起,不用担心。如今蒲元他们还没有攻克难题,一切都还是朕的幻想。”
吴顺说道。
“皇上的想法,很快就会变成现实,今日看到蒲元大人他们造出来的东西,臣对比深信不疑。”
徐庶说道。
听吴顺说了火车的作用,感慨火车方便的同时,徐庶也为它的庞大支出赶到震惊。
毕竟车要造,火车跑的道路也要专门修建。
吴顺的奇思妙想,给了他们几人巨大的震撼,他们现在就怕自己活不到那一天。
跑得比战马快的火车,能装几十人的运兵车,专门托运火炮的拉车,今天,吴顺向他们透露了太多东西。
尽管他们是当代智商高绝之人,也是被吴顺勾勒出的蓝图所震惊。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原该是多么强大?
想必那时候,蜀国已经屹立在世界之颠!
为了把几个人散发出来的思维给拉回来,吴顺不得不出声道:“关于车的构想,朕就不多说了,有工部的众人去做,总有做出来的那天。如今困扰朕的,还是西域的战事。”
“皇上还是想于冬季用兵?”诸葛亮问道。
“并非是朕想,而是暗卫又消息传回来,安息与乌孙,波斯又达成了秘密协定,准备对白虎军团出手,而且贵霜帝国最近也不安分。”吴顺说道。
西部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如果只是乌孙和波斯,吴顺不会那么着急亲征。
现在安息又跟中原站在对立面,还游说了贵霜,这种情况下,白虎军团的处境非常不好。
“安息人果真反复无常,是该严惩!”诸葛亮说道。
两面三刀的人,没人会喜欢,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西域外面,安息,波斯,贵霜,乌孙四国很可能形成联盟,将我们中原势力清楚掉。我们的军队在西域,这些国家感受到了威胁。”吴顺说道。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贵霜帝国原来只是西域大月氏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丘就却创建的,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据暗卫送回来的消息,贵霜帝国在其国王迦腻色迦二世的带领下,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军队超过二十万。
如果这样的国家也要与中原交战,那可就不好玩了。
张雄在西部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个国家若要单个与中原为敌,吴顺可以毫不在乎,但是人家联合在一起,那就不能不管了。
白虎军团再精锐,也顶不住四个国家的轮番进攻!
“皇上,我们中原开辟商路,初衷是好的,只不过有的国家因为恐惧,故意曲解了商路的意义。对于这种破坏商路的行为,我中原大军理应给予打击。”郭嘉说道。
现在西域处于战争状态,商路在西域断绝,商人不敢前往,只能从海上行走!如此一来,蛟龙舰队的任务变得繁重!
这对中原来说,影响很大!毕竟蜀国的商人们每一天的损失,那都是天文数字。
“西域当增兵,但是皇上您不必亲征呀。”法正说道。
吴顺亲征,那就意味着西域只能战不能和!甚至很有可能中原军队要以一敌四!
这是很冒险的举动,吴顺亲征,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亲征,不足以震慑宵小!”吴顺道。
太子吴昊已经可以处理国务,而且太子妃艾莎也有了身孕,吴顺没什么后顾之忧,亲征还能激发士卒,增加胜率,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宵小可不会在冬季用兵啊皇上。”法正又道。
他与其他人的意见不同,他反对吴顺亲征,因为吴顺是整个中原的支柱,一点问题都不能有。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吴顺只要待在京都,整个蜀国都是一片祥和!
其他人对吴顺亲征,是支持的,只是不建议在冬季出征而已。
诸葛亮,徐庶,庞统,都是这种态度,只有一个郭嘉,赞成吴顺冬季出征。
“朕要亲征,此事就这么定了,待朕到了西域,你们在将阵出征的消息放出去。”吴顺说道。
他下定决心的时,不容反驳。而且,吴顺决定,调用一支军团专门负责粮草押送。这支军团就是石中玉的苍狼军团。
“皇上既然下定决心,臣等当事先准备,不知皇上准备用哪位军师?”诸葛亮问道。
吴顺亲征,那可与一般将领不同,需要带至少一位军师随同献计。
听诸葛亮询问,吴顺想也没想,直接说出来三个名字,让诸葛亮他们措手不及。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培养新人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姜维,邓艾,王双!”
这三人跟随朕出征,吴顺说的干净利落,一下子点了三个人名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都是年轻人!
这一次,吴顺没有从六位大臣中挑选,他要启用新人,给新人机会为国效力。
“皇上,臣近来无事可做,愿随军出征!”郭嘉说道。
他可是大臣中,唯一一个支持吴顺现在出征的大臣,谁知道吴顺居然没有带他,这让郭嘉心里有些遗憾。
给皇上献策,杀外国人,这是他郭嘉一直想做的,但是吴顺要培养新将领,他是没有机会了。
“奉孝,你堂堂朝廷重臣,竟然会无事可做?看来真要给你分配一些任务才行。”吴顺笑道。
郭嘉为了随军出征,一时口快,给了个把柄,吴顺一下就抓住了,没让郭嘉失望。
“皇上,臣这是口误……口误。”郭嘉欲哭无泪,他想去西域,想上战场,可不想在国内完成什么任务。
“不管你是不是口误,今年各学院的评比就交给你吧。”吴顺说道。
每一年,蜀国各学院的学生会进行统一的考试,用来检验学生的成绩以及学院的教学质量,这件事本来归诸葛亮去处理,现在吴顺一开口,这个繁琐的“重任”就落在郭嘉的肩膀上了。
“皇上,学生评比一直是孔明份内的事,臣冒然插手,怕是不好吧。”郭嘉狡黠地一笑。
“孔明,你介意吗?”吴顺笑问。
“回皇上的话,臣求之不得,又如何会介意?哈哈哈哈……”
诸葛亮爽朗地笑道。
“孔明,你……”
郭嘉无奈地指着诸葛亮,被吴顺盯着,下面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奉孝平时最是清闲,学生评比只是繁琐,并非难事。”诸葛亮道。
“自然是不难,嘉平素最最不喜的便是繁琐。”
一想到评比的考题,屏蔽之后的改题,学生名次,学院名次,郭嘉就一阵头大。
“就这么定了,好好评比,朕很想知道我们的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什么水准。”吴顺这么一说,就把事情给定了。
郭嘉没办法,只能接下这任务。
……
……
华夏九年冬。
吴顺亲率大军出征,增援位于乌孙国境内的白虎军团。
随吴顺出征的,有两支军团,一支是专门负责粮草军械押运的苍狼军团,一支是以骑战著称的青龙骑兵。
青龙军团年轻的将领中,除了马忠留在太子身边外,姜维,邓艾全都随军出征。
本来太子吴昊想代替吴顺出征,被吴顺给拒绝了,太子,还是先学会治国再说。
大军行进速度很快,后勤官石中玉一肚子怨气没地方发,把气全都撒在托运粮草的马匹上,故而他们走得极快。
石中玉答应吴顺押送粮草军械,是因为吴顺说了,将来要重建一支新军,拥有最新的武器装备。石中玉为了这支军队的所有权,这才把苍狼军团变成了后勤保障部队。
怨气归怨气,苍狼军团的将士们,在押送过程中全都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四面八方。
既然现在是后勤保障部队,他们就要保证所押送的粮草军械的安全。
西域王宫。
曹操得知吴顺亲征,亲自在车师过境迎接吴顺,并且将仅剩的王宫卫队带上,与吴顺一同西进。曹操自己,也是跟随吴顺一起。赶往乌孙战场!
此前,西域王宫卫队有一半人在夏侯惇的带领下,跟随护国公张雄对乌孙作战。
吴顺带领的大军到达西域,中原内部才知道吴顺亲征的消息。
皇上亲征了,国内民众自发阻止游行,支持军队的战斗,不少把家中多余的粮食拿出来交到府衙,恳求衙役们将将士送到前线。
百姓们就是这么可爱!他们知道冬季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