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土匪-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及时赶到,已经不错了。文长不必自责!”
吴顺知道这不是魏延的错。骑兵再快,赶路也需要时间!能救下周仓的命,已经很不错了。
让吴顺没想到的是,川军战斗起来那么凶悍,武陵军现在正在一条巷子一条巷子的和川军争夺!可能是害怕丢了白水关,刘璋拿他们家人撒气吧!
“主公,周将军抢的很重,不能受颠簸,只能在这白水关疗养了。不过现在军中缺少药材,需要回南郑带过来!”
一名军医处理好伤口之后,来到吴顺跟前说道。
“主公,末将这就回南郑,把药材带来!”
周仓重伤,魏延心里难受。他想亲自为周仓取药!
“如此也好,文长速去速回!”
吴顺想了想,白水关已经胜券在握,暂时不需要骑兵出战。让魏延回去拿药也好,毕竟骑兵速度快。回去了还能说出问问招降的情况!
这一次奇袭白水关,除了周仓那五百人,武陵军还有两百余人战死,强者千余!这还是在占了先机的情况下。
如果是强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白水关终于是被武陵军拿下。站在白水关城头,吴顺看向西川方向,只见两旁青山巍峨,中间小道狭窄而蜿蜒!
“已经打到这里了,再拿下蒹葭关和剑门关,西川就彻底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了!”
吴顺感叹着,这两仗打的不容易,费了他们多少脑力不算,还要加上川军的配合。除了阳平关是强攻的,损失惨重,后来两拨援军都被武陵军轻易吃掉。这才有了五百人就敢奇袭白水关的壮举!
牺牲了四百多人为代价,最终打开了白水关这道门,周仓功不可没!这五百武陵军士卒,功不可没!
前面的两个关隘,川军虽然重视,但却没有派遣太多将军。川军的名将都还在蜀中各地。严颜被孟获成功拖在了南边。张任被刘璋指派,留守州治cd!
武陵军还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不过吴顺并担心。
经过这两场战斗,武陵军的实战经验已经开始丰富起来。艰苦训练而来的战斗习惯,在战场拼斗时慢慢磨合!
武陵军会越来越强,以前武陵军那样都能打败刘表,经过实战检验的武陵军,没理由打不过刘璋!
别忘了,西川还有自己人在!再不济,吴顺还可以找诸葛亮问计从诸葛亮愿意送地图这件事来看,他和庞统一样,不太看中吴顺的出身的背景,反而更看中吴顺的那种气质!
第一百七十五章:暂时的修整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陵军拿下白水关后,除了撒出去的斥候,全军都在修整。全本小说网https://。连续几场战斗,士卒们的斗志虽然不减,但身体的疲乏吴顺是看在眼里的。再加上各种军械的损耗,需要时间制作和补充。
像投石车这种大型的攻城利器,在这难行的蜀道上,需要随军工匠们先拆了,然后到战场上再组装。
人不是机器,不是工具。占据了两处关隘,武陵军等于有了立足之地。现在该着急的不是吴顺,而是刘璋。
吴顺犒赏三军之后,益州的战火暂时平息。武陵军忙着修整,刘璋忙着调兵遣将,誓要夺回白水关和阳平关。
“元直,周仓如何了?”
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率领五百精锐血战白水关,差点丧命的周仓。因魏延的青龙骑兵及时赶到,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对于周仓的伤情,吴顺时刻牵挂着。这是他手下第一次出战这种不要命的将领。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勇于死战!
如果不是魏延及时杀到,周仓和那五百精锐,一定会全军覆没。那五百人都是死脑筋,硬顶着弓箭手的射击,也不愿意后退!
“经过军医的诊治,已经无甚大碍,只需要安心静养即可!”
其实不止吴顺,武陵军的将领们都很关心周仓的情况。军医说了不宜打扰,他们这才没有去探望。
周仓这种死战不退,用性命换取胜利的精神,虽然吴顺不认同。但是武陵军的将领们认同啊。主公赋予的任务,就是死了,也要完成!这就是他们的信念。
“诸位兄弟,周仓将军的做法,很热血,但是不值得推崇!不管什么时候,留得性命在,才会有希望!”
听了徐庶说周仓没事,吴顺心里的大石头算是落了地。接着他就告诫了自己的将军们。像周仓这种做法,不能随意模仿!用人命填出来的胜利,代价太大了。万一要损失了大将,吴顺都不知道找谁哭去。他深知武陵军的情况,士兵很勇猛,将军们也很能干,可惜数量还是少了,轻易损失不起。
吴顺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枭雄心智,现在还做不到视人命如草芥。要不然吴顺也不会让人千辛万苦的,把投石车这种笨重的大家伙弄到战场上来。
打仗就要有人死亡,吴顺再努力减少这种死亡。俺吴顺的意思,他宁愿射出三倍的箭矢,去换取攻城将士的生命。
这几次武陵军攻城攻关,无不是石弹箭矢如暴雨般倾泻。压得守城敌军抬不起头来。白虎营立盾于城下,及时救下受伤的士兵!
如果不是医疗条件实在简陋,吴顺还想弄一支医护兵出来。光靠那几十个军医,那么多伤兵,他们根本忙不过来。
现在的救治手段,吴顺实在无力吐槽。简单的刀伤来不及处理,就会要了将士们的命。如果医疗条件再好一点,伤兵们有很大一部分能重返战场。这些受过伤,流过血的伤兵,一旦回归军队,那就是精锐!
吴顺的想法是好,可惜现在实行起来有些困难。武陵郡举全郡之力,支持武陵军西征。实在分不出精力来培养医护兵。
新占领的汉中郡还没有完全消化,崔州平还在努力治理中,要从汉中招募医护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兵可以招募,以武陵军的福利和条件,招募兵员不是问题。最大的缺陷是武陵军的军医此刻全在白水关前线,谁也没有时间去带学生。而且这学医又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就算那些简单的护理止血包扎,也得学一两个月。
再说,如果医术出众,谁还来当军医?师资力量不雄厚,这才是最大限制。
武陵军全军都在修整,将军们各司其职,把白水关防御得跟铁桶一样。
武陵军放出的斥候,在蒹葭关附近与川军的斥候在野外,山林中多次发生小规模的战斗。
消息传到cd,西川上下一片哗然。武陵军斥候在蒹葭关附近出没,这说明阳平关,白水关已经落在吴顺手里。川军几员守关大将,很可能不是殉职就是被俘虏了。
法正和张松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震惊和欣喜。惊的是吴顺动作如此之快,不声不响就拿下了两座关隘,从此站稳了脚跟。喜的是他们眼光不错,选对了人。吴顺先是一战定汉中,接着就攻入西川。其能力和麾下将士的悍勇可见一斑!跟着吴顺,他们有机会施展才能。说不定就可以扬名天下,青史留名!
这一刻,张松对吴顺身份背景的偏见,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本态度还不是特别坚定的张松,这时候坚定了跟随吴顺的信念!
主公有远见,有能力,有脾性,作为谋士,就很知足了。
“孝直,子乔,武陵军已到蒹葭关,孟获这厮又侵入我州县,这该如何是好?”
刘璋有点慌,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他头大如斗。孟获在南面作乱,严颜请求援兵。北方吴顺不声不响就拿下了两座关隘。相比之下,吴顺的威胁还要大一点。北方的三员大将,到现在都杳无音讯。
“两害相较取其轻,南蛮有严颜将军坐镇,只需多派援军,可保无虞!至于北方,武陵军势猛力强,需要上将坐镇!一旦北方关隘尽破则蜀中危矣啊!”
法正,作为刘璋信任的谋士,此时的提议完全符合当前的局势。他也想最大限度的帮助吴顺,但不能太明显。川军中,也有精明的人。
吴顺只要法正和张松帮忙把川军力量分散就行。只要川军保持两线作战,武陵军这边压力就小。就能以优势兵力发起强攻,配合武陵军那强力的远程打击能力,北方的川军多半不是对手。
最得力的谋士暗中帮着敌人,刘璋还不知道。他觉得法正分析的对,严颜常年与南蛮作战,深知孟获的战法,只要多给兵员就行。
“北方形式不容乐观,哪位将军愿往,守我关隘不失?”
北方已经损失了三员大将,刘璋现在苦恼的是,谁又能但此重任呢?
“主公,末将愿往!”
张任出列,表示愿意接过这副担子。
“主公,末将愿与张将军一同前往!”
黄权出列,此人能文能武,现为益州主簿。黄家在蜀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刘璋见有两人愿意,心情好了许多。张任,乃蜀中名将,师从枪神童渊,一杆长枪罕逢敌手。而且此人性格沉稳老练,用来守关,可保万无一失!加上文武双全,眼光独到的黄权,搞不好还能反攻武陵军,收回失地!
“好,以张任为主将,黄权为副将,率军三万,驰援蒹葭、剑门二关,一切就拜托两位了!”
刘璋二话不说,直接下了定论。接着又让张松积极配合张任的行动。后勤保障上,全权交给张松负责。法正就在cd,负责出谋划策!
其他人见刘璋已经下令,说什么都来不及了。在这节骨眼上,谁也不想去惹刘璋。西川内部,并不是铁通一块!这种情况从刘焉入蜀的时候就有了。不过刘焉在的时候,手腕硬,能压制。到了刘璋这里,没有了刘焉的威望,渐渐就压制不住了。
如果不是益州的士族害怕吴顺,不喜武陵军,他们是不会和刘璋一起死守的。相比吴顺,益州的士家大族,还是觉得刘璋做这个益州之主要更合适。
一旦让吴顺入蜀,武陵郡那些大家族的现状就是他们的下场。土地被贱卖官府,还不允许私自买卖土地!虽然吴顺也有鼓励士族从商。但是士农工商,最低等的商人,世家大族是不屑一顾的。也不是他们不经商,只不过经商的都是旁支!
好面子的士族阶层,害怕吴顺踩在他们头上!所以现在他们跟刘璋是一条心。这次刘璋的命令,他们也都全力配合着。如果让吴顺打了进来,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对局势的分析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陵军一修整就是一个月,这段时间里,西川局势很不稳定。全本小说网;HTTPS://。m;很多人都知道了武陵军已经打开西川的大门,正在北方虎视眈眈呢。
刘璋虽然派了两员上将前往坐镇,仍然有些镇不住场面。毕竟川军轻易就失去了两道关隘,这如果传扬开来,可能会引起恐慌。
西川严格控制消息流通,避免民众胡乱猜测,这可以理解。但是吴顺布置的黑衣卫也没有趁机散播谣言,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按理说,要攻打一个地方,让它先从内部乱起来,总是百用不爽的策略。
在西川的黑衣卫得到了王越的指示,说是没有接到新任务之前,他们只负责收集情报,不用做其他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