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何?”
秦桧冷笑道:“因为若论消息传递,天下没有什么部门能快得过神工集团,便是朝庭也不行。”
名程寿字康先的这位御史不解地道:“那神工集团难道不是大宋的商家?既然他们的人传起消息来快一些,朝庭为何不将这些人征调过来?”
秦桧也不直接回答,却是意味深长地说:“这位驸马爷可是深藏不漏之人,他身上的秘密可多着呢。就说他那神工集团,据说这个集团之中的人,更愿意为驸马爷效力,对做官出仕可不感兴趣。”
“哈哈哈!这世上还有这样的怪人,宁可做一商贾,也不愿为朝庭效力?”
“所以说这位驸马爷可是个深藏不漏之人。”
程寿细细琢磨下秦桧的话,沉色道:“如此说来,咱们还当真要注意这位驸马爷。朝庭岂能允许有人凌驾于它之上?皇上也真是糊涂,怎么会选如此不识时务之人为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五二章 无官(下)
(全本小说网,。)
秦桧打个哈哈,不置可否。此时已到放衙时间,秦桧一般晚走,程寿便收拾了下东西,先行回家去了。
“呵!皇上哪里是糊涂,分明是你糊涂。”见程寿走远,秦桧摇头道。对于赵佶心中的算盘,以他的聪明自是能看得出来。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他心中却是没来由的喜悦。
说起来他与杨帆见面不过三次,其中有两次还只是远远照面,但秦桧却下意识地感觉到杨帆对他极为冷淡。当然,他们只算是陌生人,尽管同朝为官,但以杨帆的地位,对他这样的官员冷淡些并不奇怪。可秦桧就是一种感觉:这杨帆对他来说,就是最危险的敌人。
而现在,自己潜意识里的敌人已经在仕途上走到了尽头。尽管杨帆现在贵为驸马,可驸马除了身份尊贵之外,并无多少实权,与朝中的一众相公相比,不过相当于一个富贵闲人罢了。
而自己与杨帆有些相似却又有大的不同。相似的是自己也是娶了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妻子。妻子王氏乃是前朝宰相王珪的孙女,虽然自王珪之后,王家并无宰辅之类的高官在朝。但这种大家族的底蕴却不是一代两代便可消失,他们的复杂的裙带关系,仍然可让这个家族在朝中极具话语权。像这王氏的姑夫,便是刚刚致仕几年的宰相郑居中,而郑居中的妹妹便是当朝的正宫皇后。因此,王家仍是一棵可以庇荫后辈的大树。
而正是靠着王家这棵大树,秦桧仕途顺利,如今更是进入御史台。在这御史台任职,虽然品级不高,但却皇帝监察百官的亲信之人,是极易得到机会提拔的。以他的才学与聪明,外加王家的相助,将来飞黄腾达、官至宰辅之列,是完全可期之事。
“驸马?”秦桧心中不屑地道,“将来还不是要找上门来求我庇护!”
……
六月的天,骄阳似火。尽管天气炎热,汴梁的码头之上却仍是热闹一片。其中这些日子里最为繁忙的却是神工集团的几个专用码头。这几个码头之上,巨大的吊机架多了好多,而新铺向城南的铁轨多了几道。
被命名为“神工大剧院”的建筑正在城南的一处原贫民巷之地慢慢拨起。
对于“神工大剧院”这名字杨帆自然不是很满意,不过出于广告效应,他还是以神工集团来为这大剧院冠名。
因为没有后世的音响设备,所以这剧院尽管总体看来极大,但到了内部仍是由一个个的演艺厅组成。这样的模式基本还是以单个小楼的样式组建,所用材料也是以木头为主,辅以砖石、水泥等新式建材。故而建筑难度并不是很大。
到了十月天气变冷之时,大剧院的外部结构已经建起,只剩下内部的装修留在冬季完成,而到了开春时节,花草树木的绿化也会完成,那时这个剧院便可正式开业。
硬件规划进展顺利,但要想让这剧院火起来,软件却是更为重要的东西——你修的这些房子再漂亮,没有吸引人的节目,谁会前来光顾?
对于节目的设计,杨帆首推的是后世的国粹——京剧。经过后世的验证,京剧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极易被各阶层接受的。后世娱乐形式要比此时丰富得多,那时京剧尚能流行,更何况此时?而且杨帆所熟知的京剧名段,皆是以宣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为主题,这也符合他修建这座大剧院的初衷。
当然,此时京剧连初型都不曾有点影子,杨帆只能“凭空”创造出这种艺术形式。纵然杨帆能够唱出几段,但要他谱写出整篇的戏曲,却是太过难为他。
专业的事情自然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李师师已经回到京中,呆在樊楼里并无多少事情,杨帆当然不会放过她。
樊楼虽是杨帆的产业,不过身为驸马的他,每日里去会李师师也会惹出一些非议。故而他只得隐匿行迹,偷偷地进入樊楼,摸到李师师的住处,与她一共参研创作新的曲艺。当然,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创作之余,休息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一些其他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入秋之后,樊楼李师师的住处,每日里便会偶尔传出咿咿呀呀的怪声还有鼓锣二胡等乐器的合奏之音。李大家作为创作型艺人,弄出这些奇怪的声音在外人看来自是见怪不怪。
日子悠然而过,到了冬日的时候,李大家便寻了一些乐师和男女优伶,亲授技艺。此时李师师究竟又有什么新作,这些地优伶却皆是守口如瓶,只道等神工大剧院开业之日,便见分晓,介时定不会叫大家失望。
与此同时,樊楼的经纪公司也在甄选其他的剧艺之人,以充实大剧院的演出厅。毕竟人的爱好不同,这剧院之内也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是杨帆的私业,在京中百姓看来,杨帆自是不务正业,拿着辛苦挣来的钱胡闹。非但如此,杨帆还投入到了别的玩乐项目之中。比如足球,这一年神工集团更是加大了赞助联赛的力度,杨帆更是直接收购一支球队,最终还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除了足球,杨帆更是与高俅合建了一个赛马场,虽然打的是为朝庭精选良马的幌子,可实际上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赌博方式,令得一众赌徒趋之若鹜,
当然,这样的纨绔子弟大家见过的不止一个,也就不在乎再多上一个驸马爷。
大宋宣和五年便在杨帆这种“胡闹”之中度过。在外人的眼里,这位富甲天下、身份尊贵的年轻人,已经从一名屡立奇功的政坛新星,堕落成一个走马遛狗、安享宝贵的废人。
这一年,大宋朝庭也如杨帆一般做了许多的荒唐之事。在这一年里,燕云之地被金人占领的城池终于在童贯、蔡攸等人的努力下,用钱赎了回来,这也算是为朝庭北伐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另一件大事,却是为金人侵宋埋下了准备萌芽的种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
(全本小说网,。)
宣和五年刚刚入冬,随着宋金有关燕云之地城池交割事宜的结束,赵佶又是一轮的封赏。此次童贯被封为广平郡王,他一生的心愿得了;而郭药师则被晋封武泰军节度使、检校太傅,统掌燕云之地军务。
十月之初的时候,郭药师再次来到京受赏。而也在此时,他带来了一个自以为是“天大好事”的消息。
原来便在他刚要出发之际,金国“南京留守”张觉差人向他递了消息,愿率平、营、滦三州叛金降宋。
这三州在燕云东北,并非燕云十六州范围之地。去年宋金大举攻辽之时,原辽国进士,平州守将张觉迫于金军压力,以献平州投降完颜宗翰。金军北撤之时,为安抚张觉,阿骨打特将平州改名大金南京,册封张觉为南京留守。
按说这恩泽也够厚了。不过金人有个习惯,每得到一个城池,便往往要迁移那里的百姓充实京师。平州投降之后也不例外,金朝下令迁民的命令很快便到。这让张觉十分不满,张觉乃是进士出身,与一般武将只注重麾下军人不同,他是十分看中百姓的。金人如果将平州的百姓都迁走,给他留一座空城有何意义?
接到金人的旨意之后,张觉想来想去,便觉得投降金人实在是不智之举。而此时燕云之地降宋的城池却是安然无事,并且还有大宋物资的支持。两相比较之下,张觉便决定叛金归宋。于是他便向郭药师递去消息,请郭药师通传给大宋朝庭。郭药师刚刚降宋,立功心切,又知大宋原本的意图便是连平、营、滦三州收回,怎奈金人捷足先登,故而他便答应了张觉的请求。
郭药师将消息带回汴梁之后,朝堂之上也是哗然一片,大臣们兴奋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一时之间也没有一个结果。
杨帆得到这个消息,其实要比朝中之臣还要早上几天。待到朝中为此争论不休之时,他也未曾前去赵佶那里进上一言——虽然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金人会以此为借口,发兵攻宋。
关于是否接纳张觉归降的争论还在持续,可是远在辽东的张觉却是等不及了。十一月之时,张觉便在平、营、滦三州大张旗鼓地宣告他已归顺大宋,并靠知三州百姓,从此以后,他们会和燕云之地的百姓一样,都是宋朝的臣民,今后缴纳的税粮,也都要运住宋朝。同时他还向百姓宣传归宋的好处,到处替大宋收取赋税,整个辽东三州俨然已在大宋治下似的。
非但如此,他还截杀了从平州经过,押送辽东百姓前往上京的金人部队,“解救”下这些无辜的平民。
如此一来,倒叫大宋朝堂上下不好处理。堂堂的天朝上国,总不能因为害怕金国而拒绝张觉的热情投诚,那样整个大宋的面子便挂不住了。于是乎,朝堂之上竟是很快达成一致:接受张觉及辽东三州的归降。
消息传开,令大宋朝堂一众官员奇怪的是,金人竟然不曾有强烈的反应。原先担心金人会兴师问罪的人,也渐渐放下心来。
可事实的情况当真如此吗?至少杨帆在得到金人的反应之时,冷笑道:“咬人的狗不叫,金人这是要与咱人决裂。唉,他们若是来个强烈抗议之类的,我倒是放心,看样子宋金一战,是不可避免了。”
原辽国奉圣州。
吴乞买继续皇位之后,遵照阿骨打的遗旨,亲自领兵要将耶律延禧捉住。十二月初三这天,谍者从平州带来消息:张觉叛金归宋。
吴乞买得到奏报之后,立即如集了粘罕、娄室、斡离不、挞懒等人商议对策。
二太子斡离不这几日正在追杀辽军残部,杀气正旺,一听此消息,索然大怒道:“张觉这厮竟敢出尔反尔!臣这便带兵前往平州,将这叛贼的脑袋提回来。”
粘罕笑着止住斡离不道:“宋人有句话,叫杀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小事情用不着花大力气。一个小小的张觉,何劳二太子亲自前往,派一支渤海驻军前去拿他足矣。”
斡离不仍是十分生气,道:“这贼子实在可恨,不亲手将他的脑袋割下,难消我心头之恨。”
粘罕仍是不慌不忙:“本人倒是觉得,此事不但不值得生气,咱们反而要高兴才是。”
众人皆知粘罕足智多谋,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