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微笑,心里不禁想起小沈阳那句:“这保镖不是白雇的,有事真上呃!”
那纨绔一看这架势,慌忙向后退了几步,指着杨帆道:“你……你……你想干什么?”
掌柜一看这局面,便知那纨绔肯定不知杨帆身份,赶紧跑到两人中间,调解道:“一定有误会,一定有误会,呵呵呵,李公子,这位乃是枢密副使杨大人,您一定认错人了……”他将杨帆的身份亮出,便是告诉这纨绔,此人你惹不起,快走吧。
不料这纨绔着实是个夯货,竟冲掌柜问道:“杨大人?那能大的过我爹吗?”
掌柜给问了个哭笑不得,倒是纨绔身后的一个同伴明白官职大小,向前小声道:“比你爹大得多,快走吧!”
纨绔啊了一声,自语道:“惹不起,惹不起,那……走,走,咱们走……”说着低头率先向一旁走去。
“等等!”杨帆喝道,他着实对这纨绔的“爹”感起兴趣来,“你爹是哪位啊?”
纨绔一下站住,慢慢地转过身来,哭丧着脸,嘴向上撇,眼向下斜,自语道:“惹不起,怎么还躲不起……我爹是李江……”
杨帆看他那样子,直想发笑,李江这名字也没听过,便挥了挥手,让众纨绔散去。等一帮人走远,杨帆指着脑袋问掌柜:“他是不是这儿有问题?”
掌柜笑道:“呵呵,的确是不怎么聪明,要不这年纪早在家里读书谋个功名什么的了。此人名叫李唯,混号银枪小霸王,其父在太常寺任职,乃是李彦李公公的哥哥……”
“呵,终究是有点背景的。”杨帆想道,“不过倒也不像文学作品里的衙内那么张扬,毕竟这些人再有背景,也不会是蔡京高俅这一级别的,到了这一级别,孩子定去谋个官位,即便谋不到官位,最多是个斯文败类,断不会每天去做些坑爹之事。”
“大人这边请!”杨帆正想着,掌柜继续引路道。
这次依然是被领到了李师师的闺楼。到的时候,李师师,唐盼兮已等候在那里,依然是娉娉袅袅,绰约多姿,只是唐盼兮那面纱实在有些让人觉得气闷。三人寒暄一番,便进入正题。
先是李师师、唐盼兮两人分别弹唱了一曲上次杨帆教授的《笑傲江湖》,让杨帆评判。杨帆苦笑,这次两人所唱,已比上次杨帆的清唱要好听得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事是常有的。不过两人却说今晚唐盼兮会以此曲代表醉杏楼参加花魁大赛,务必请杨帆出些主意。杨帆想了一会,让两人在给曲子加了过门,又叫来几个伴唱,做了几个合音,并加了箫、磬、笙、弦子等乐器伴奏。两人练习了一会,效果果然比一个人弹唱要好得多。
待两人感觉练习得差不多了,杨帆称赞一番后,又教授了一曲《笑红尘》,与《笑傲江湖》的豪迈清逸不同,此曲看似表达出了一种看透人生的豁达,细品来却又多出几分孤独和惆怅。相对于第一次教授《笑傲江湖》之曲时,唐盼兮更为喜欢,对于此曲,倒是李师师更加入心,听了两遍之后,便低头细品,默记旋律。
待两人撰好曲谱,记下歌词,周盼兮又问道:“这歌曲便如那笑傲江湖一般,歌词中多有感悟,请问大人是否也有来历?”
“哈哈,正是,却说那令狐冲……”
故事接上回分解,杨帆娓娓道出东方不败与《葵花宝典》的故事,听得两人又是一阵神往,倒是唐盼兮在听到东方不败用一根绣花针便打得任我行等人落花流水时,不自觉地摸了下别在腰间的飞针,暗付:这世上难道真有《葵花宝典》这样的武功?怎么从不曾听说。
讲了一会故事,练了一会歌曲之后,天已渐黑下来,李妈妈照例按排了饭。饭间杨帆又问了下今晚那花魁比赛的事情,得知此比赛为多家青楼酒馆组织,醉杏楼今晚算得上是主场。今晚出赛的约有二十余人。但魁首呼声最高的除了唐盼兮之外,还有槜李阁的赵元奴,玉露坊的邹月容,明月楼的胡蝶儿。
说到几个强手时,唐盼兮禁不住笑道:“今晚还请大人多支援几朵花。”
杨帆笑道:“支持自然是支持,这花是没法给你当场递上了。”对于这种场合,杨帆作为朝堂大员,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参加,要不明天便会有御史上本弹劾。
“呵呵,今晚妹妹以面目示人,以妹妹的姿色,再加上杨大人的曲子,今晚的头名非妹妹莫属。”李师师笑道。
“噢,终于要露出卢山真面目了?哈哈,那得留下来看看。”杨帆调笑道。
“大人以后多来几趟,盼儿的样貌岂不是随便看。”李师师抿嘴笑道。
杨帆嘿嘿两声,这种男女之间的调笑他实在不是李师师等人的对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三章 花魁
(全本小说网,。)
用过饭后,天色已黑下来,杨帆来到大厅西面二楼的包间,从这里向下望去,但见大厅内已灯火通明,大厅中前方搭起了一个十米见方的台子,一道雕栏走廊从台子北面直通楼内房间,整个布局有点像后世的t台。大厅内已坐满了人,从样貌穿着上看,应该多为富商、士子和纨绔。二楼临近的包间内,听声音显然也都占满,估计为不便直接露面的在职官员。
戌时四刻,约是后世的晚上八点左右,大厅内一声鼓响,接着丝竹声起,六个红衣长袖的女子从楼内走出,沿走廊来到台上,摆定姿势之后,便随音乐翩翩起舞。大厅内渐渐静了下了,众人注意力转移到台上的舞蹈之上。
这支舞蹈持续了不长时间,待六名女子进入房间,便有一名富商打扮的男子来到台上。看样子这名男子乃是组织者之一,上台之后,先向观众道谢、介绍了本次选花魁的规则,然后便宣布表演开始。
男子退场之后,几个杂役抬了一张几桌和一个矮櫈放在台上。率先登场的是一名身穿粉红色罗衫的女子,瓜子脸,相貌算得上娇好,但略显妖艳。落坐后,将怀抱的古琴放在桌上,玉指轻勾试音,调好琴弦,然后琴声券券而来,声音时而激昂奔腾,时而清幽肃穆,赢得一阵阵叫好之声。
杨帆感兴趣的是古代这种选秀的形式,对于乐曲的好坏、选手的相貌倒不是很在意。当然,对于唐盼兮他是有几分期待的,一来确实想看看她的相貌,二来自己这个老师也是期盼自己所教的曲子能得到众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比赛,选手依次登场,大多没能引起杨帆的兴趣,只有那赵元奴的舞蹈,邹月容的清唱留下了些许印象。
终于,自己期盼的唐盼兮出场,杨帆赶紧向前探了探头,却见她依然穿了一件白色的长衣,腰间用一根淡蓝色丝带扎紧,显出窈窕身段,整个衣着虽然简单,却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一头长发用黑色丝带绾出了一个蝶式的发髫,额前的刘海与两侧发丝自然地向后梳去,秀眉如黛,凤目流波。只是,那凤目之下的面纱,不禁让杨帆将头向栏杆上磕了几下——你妹,千呼万唤始出来,你哪怕来尤抱琵琶半遮面也好啊!
唐盼兮施施然走到桌几前坐下,三个手抱弦子的伴唱女子站在她的身后右侧,三个伴奏的乐师则各拿乐器坐在了她身后左侧。
凤箫声动,银烛光转,唐盼兮轻抚琴弦,随着伴奏,清逸的歌声,从喉中飘荡而出:“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伴着歌曲节奏,杨帆轻点着头。唐盼兮的演唱要比下午排练时更加成熟。尤其是几种乐器的合奏使歌声更富美感,三个歌女恰到好处的二重伴唱,也让歌曲显得大气许多。
这样的唱法显然不为人们所熟悉,但歌曲的神髓,却将他们牢牢吸引住。前面选手表演到精彩之处时,叫好声、鼓掌声往往不断,然而唐盼兮歌唱之中,场内始终鸦雀无声,在场之人仿佛生怕出来一点杂音,影响了那优美旋律。直到整首歌曲唱完,伴奏音乐停止之后,掌声才渐次响起,此时甚至还有很多人仍沉浸其中,或低头回味,或呆呆地望着台上。
这时,伴奏又起,唐盼兮却轻轻起身。一段旋舞之后,众人忽然发现她那面纱不知何时已飘到台下。笑靥微展之后,唐盼兮又轻轻坐下,玉指抚动,歌声再起……
只是,此次歌唱,众人注意力已不再放在歌曲之上。
杨帆站起身来,虽然灯光之中,看得不甚清楚,但唐盼兮整体端庄的面庞,如玉的肌肤,配上一身如雪的的纱衣,却无异是一位清丽绝俗的美女。待看到唐盼兮坐下抚琴,杨帆脑中忽然出现电影《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的形象——远远看去,太像了!
歌声再止之后,唐盼兮起身施礼,然后便领伴唱乐师向后台房间走去。直到她的身影没入房内。大厅才响起哄然的议论之声。杨帆将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啜了口茶,心道:这魁首怕是已经定了,那歌声暂且不说,青楼花魁比赛毕竟不是后世的中国好声音,百分之九十看的是相貌。唐盼兮这仙姿之中又带妖媚的妆相,自然比那些莺莺燕燕要高出一畴。只是,这样的女子怎会流落青楼?
下一位选手上台之后,厅内议论之声才渐渐低了下去。接下来的表演也都是传统的清唱、舞蹈,没有给杨帆留下多少印象,倒是那位明月楼的胡蝶儿,明显有着西方血统。此时在宋朝的西方人多为阿拉伯商人,时称大食人,杨帆印象中,他们的冶铁技术此时好象要高出宋朝,而且商业发达,是此时贸易的最好伙伴,杨帆心下想道,抽空倒要去看看这个胡蝶儿,看她能不能给自己介绍几个大食商人认识。
比赛结束,便有醉杏楼的一众侍女,每人提了一个书有参赛选手名字的花篮,向厅内观众收取花朵,选手的名次,便由所得花朵的多少来决定。结果也基本符合之前众人的预测,唐盼兮得了状元,赵元奴、邹月容分列榜眼、探花,其余各人也按得花多寡排了名次。
活动结束,约是晚上十点来钟的模样。杨帆让护卫将马车叫到门前候着,待人员走得差不多之后,才下楼出门。见杨帆出来,刘宝麻利地将车赶到门口,杨帆正要登车,却见不远处,几个纨绔正与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在争吵着什么,为首的纨绔分明就是那个“银枪小霸王”李唯。杨帆摇头想道:“怕又在坑爹了”,便也不再留意,迅速登车,向家驶去。
第二天早上,杨帆本想睡个懒觉,却被不时传来的鞭炮声扰得不得不起床。今日是乞巧节,想必京城各处热闹非凡。一家人吃过早饭,便要出去游玩,据说每逢节日,皇家的几处园林会对外开放,城内大大小小的景点,也都有各种表演。刚看过花魁大赛的杨帆,对街头的表演已没有多大兴趣,不过那皇家园林倒是要去看看。众人集合时,却见周若英换了一身男装,见到杨帆略带遗憾的目光,周若英便笑道解释道:“免得再让那些登徒子骚扰。”众人听了此语,均感疑惑,鲁智深道:“是哪个不长眼的腌臜泼才冒犯师妹,可曾打断他的狗腿?”
“哈哈,那倒没有。”杨帆笑道,“不过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昨日还碰上来,叫做李唯,其父在太常寺为官……”
杨帆便将此事简略一说,见不是什么大事,众人也就一笑而过。刚要出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