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似懂非懂:“那大人既然不属于他们这一阶级,又属于什么阶级?”
“哈哈!姑且算是属于资产阶级或是无产阶级吧!总之是比这封建阶级先进就是。”
鲁智深自然还是不懂,见杨帆越说越深,便干脆收了好奇心,不再发问。
不用再解释这些超越时代的政治理论,杨帆轻松一笑,总结道:“接下来估计会有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战争,这便是我所代表的阶级,向那已经腐朽的封建阶级打响的第一枪!”
……
京城大理寺、刑部关于对苏成等人罪行的核准文书果然没过几日便到。结果没有什么意外,苏成及十几个罪行严重之人被判死刑。此时正值隆冬,按照规矩自然不能等到明年春季才去行刑,所以十二月十三这日,一干死刑犯便在宣州的刑场被杨帆用铡刀处决。
而这个时候,新任的宣州知州已然到任,被苏成贪墨的粮食也早已分送往各个灾区,看样子江南众多的灾民,可以放心地过这个年关了。
杨帆将诸事交接停当,便启程赶往杭州。(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三八章 美人恩(上)
(全本小说网,。)
回到杭州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年关将近,一年来的战火洗礼、朝堂纷争、商场对决,似乎也如此时晚间的烟花一般,在人们眼前一亮,然后消失……
临近新年,杭州城里也如同平常年份一样,准备年货、打扫宅院、过腊八、庆小年、放鞭炮、贴春联……官府之中的事情也大抵围绕新年这个主题来做,其余的政事便先压上一压。
杨帆回到杭州之后,也利用了年关将近期间,官府之中事少的时机,关注着神工楼的发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神工楼今年的年会安排在了杭州,而年会之上,也悄悄地多了一些从事钱庄、航运等生意的新面孔。
爆竹声声响起,岁月的车轮转啊转啊,大宋驶入了宣和四年……
过年的主旋律仍是应酬。不同于在京城之时,此时坐阵杭州的杨帆已然是东南两路的一把手。坐到这个位置上,在八项规定没有出台之前,逢年过节那府上便如赶集一般,尽是前来“拜年”的官员、门生。这其中大多数人,杨帆自然让家中管事打发了事,但也有很多堪称一方大员之人,他总得亲自接待。更何况,这种应酬的过程,本身就是交流讨论政务重要形式之一。
三天年节刚过,节日的气氛却丝毫不减。杭州年初之时刚刚经历了方腊之乱,新任官员为了彰显政绩、安抚民心,这战争之后的第一个元宵节自然要搞得热闹一些。故从正月初七开始,杭州城便放灯十天。
配合这热闹的气氛,杭州城内的酒宴、诗会、游乐活动也是如织地进行。这期间有感情的交流,有合作的谈判,也有阴谋的策划,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这种活动杨帆大抵是拒绝的,不同于大男子主义爆棚的古人,他是极重视家庭之人,难得没有公务缠身,他岂会将时间浪费在那些不甚相干之人、不相干之事的之上?如今的杨佑安已经是能跑能跳的小少爷,平日里多数时间是由专门的丫鬟照看,这点对于杨帆来说不是非常的赞同,孩子嘛,总跟着女人成长,杨帆难免担心他会染上太多的脂粉气,成为宝玉一般的模样。故而在家的日子,杨帆便尽多的抽出时间陪着这小家伙玩耍,惹得看护的丫鬟诚惶诚恐。
周若英了解杨帆的性格,也便由着他去“为官不尊”。倒是鲁智深打听到杨帆的想法之后,着实心有戚戚焉,只是他认为杨帆的男子汉气概仍显不足,要想培养孩子的此点气质,最好的老师自然非他莫属。因此,他每天都自告奋勇,陪着杨帆当起了男保姆。
杨帆见鲁智深如此热心,又怜他至今孤身一人,便干脆让他认小佑安为干儿子。鲁智深与杨帆相处最久,知道杨帆对于此时什么君臣父子之类的等级制度极其地不认同,便也不矫情,豪爽地答应下来。
或许是久未感受到家庭亲情的缘故,鲁智深对于小佑安极其上心,如此一个粗犷的汉子,竟然成天教着一个刚会走路、刚会说话不久的孩子练武、写字,而无半点厌烦。杨帆能看得出,鲁智深对小佑安是真心地喜欢,对自己更是由衷地感激。
白日里陪着孩子,晚上的时间自然是陪伴妻子。不过此时周若英有孕在身,两人在一块时,更多的情感的交流。周若英一如继往地贤惠,怕杨帆夜里寂寞难耐,早已将一个美貌的丫鬟收在身边。只是每每夜里,当这丫鬟既忐忑又兴奋地等在床上之时,总是只听窗外冷风呜咽,不闻门前跫音响起,心里便时不时地凭空生出许多幽怨。
堪称大宋好丈夫的杨帆自然想不到自己竟然惹出了许多的闺怨,他只是恪守了现代人的道德规范,浑不觉这样反而会伤害人家。当然,对冷落一个尚且不满十七岁的小丫鬟,杨帆也不认为是什么伤害,心里更没什么内疚感。不过,正月十四这日,在同周若英秉烛夜话之时,听得一个消息,却让杨帆不得不感叹“最难消受美人恩”。
正月十四这日晚上,杨帆推掉了几个应酬,领了家人微服游乐。及至深夜将要休息时,杨帆与周若英仍在谈论着杭州上元佳节的新奇事物。这期间,不免也说起自家生意上的事情,毕竟这种一年一度的大节,可是众商家挣钱的黄金时机。
若说起上元节期间神工集团中最为挣钱的部门,自然非樊楼莫属。自三天的年节之后,朋友聚会、诗会、演出会等等节目接踵而来,樊楼是天天爆满。
说到樊楼生意红火之时,周若英突然想到什么事情似的,道:“相公这几天不知什么时候有空,倒是应该去樊楼一趟。”
杨帆纳闷道:“樊楼里面熟人总是太多,去了总免不了应酬,去那做甚?”
周若英笑道:“去感谢一下一个人啊。”
“嗯?”
“就是师师姑娘。”周若英解释道,“这两个月以来,师师姑娘为了相公可是憔悴了不少。”
“我们两个可是纯洁的友谊关系,她怎么会为我而憔悴?这是哪里传出的风言风语?”杨帆心里小鼓一打,解释起来。
周若英一粉拳打在杨帆胸上,嗔道:“你想哪儿去了!师师姑娘又不是为你犯相思病而憔悴,你激动个什么劲!”
“那就好!”杨帆放下心来。
周若英继续解释道:“相公自然知道应酬这事极为麻烦累人,所以但凡能躲便躲开去。可是师师姑娘这两个月来,却接下了极多的应酬,前几天见她,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
“嗯?她自进入樊楼以来,是极少抛头露面的,这些天干嘛接这些无聊的事情?咱们樊楼又不是生意冷清。”
“唉!还是不为了相公的事情。”周若英叹道,“咱们樊楼的生意红火得紧,自然用不着师师姑娘出来撑场面。可是相公还有一件大事没着落啊,而且现在看上去,似乎是极难完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
(全本小说网,。)
杨帆沉静下来:“你是说筹集粮食这事,师师就是为这事接了那么多应酬?她不会是想凭着她的关系,说服一些士人商贾将手中之粮卖与咱们?”
周若英眨眨眼睛,点点头。
“这怎么可以,凭她一个弱女子便是累死,又能筹集多少粮食?再说那些士子商人见了师师会安什么心外人岂会不知,哼,师师是有底线的,他们吃不到腥,又怎会答应将粮食卖与我们?”
“嗯!效果的确不好,大多数人还是将粮食留在手中等着涨价。不过总算也有些收获,所以师师姑娘便一直坚持着。”
“唉!咱们何须用她如此做?真是乱弹琴!”
“可是师师姑娘不知道相公的计划啊,她对相公这份感情可不是一般的重啊,相公难道不应该去感谢一下她?”
杨帆坐起身来,强调道:“是纯洁的友谊——不过的确应该过去谢谢她,也顺便宽一下的心,免得自己受了罪,反而给我们添乱。”
“好了!是纯洁的友谊!”周若英答应着,心中却道:奴家只听闻男女之间授受不亲,这纯洁的友谊是什么情景却不曾听见过,不过如果相公喜欢,由着他便是,自己又不是什么妒妇。
杨帆嗯了一声,接着道:“明天唐大人他们有个邀约,便是安排在了樊楼,散场之后,我顺路去劝劝师师姑娘。”
……
杭州今年为渲染方腊之乱后的太平盛景,正月初七便开始上灯,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七。从初七的晚上开始,城内元宵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到了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当晚,热闹程度终于达到了顶峰。这天晚上,不但所有花灯均争奇斗艳,所有龙狮皆当街齐舞,而且到了戊时,像杨帆、唐恪以及杭州府的一众官员,还要登上城楼,节日致辞。介时城楼之下,更是安排了诸多的娱乐节目,供人观赏。
正月十五,入夜之后,杭州城内一片繁华,几条大街之上花灯绽放、龙狮翻舞,游人如织。而杭州朱雀大街尽头的城门楼处,更是烟花绚烂、鼓乐齐鸣。
杨帆与一众官员早早地来到城门楼上,待到戌时的钟声响起,他们几位主要的官员便依次发表一番致辞。此时没有扩音设备,场面又噪杂的很,这个仪式更多地是象征性地进行,以彰显官民同乐的氛围。
戌时二刻时分,官方的仪式结束,这个热门的舞台便彻底地交与了民间百姓。杨帆众人自是不会真正地下到街上与民同乐,他们随后便乘车来到樊楼,自娱自乐起来。
元宵节一过,所有官员便要正式点卯治事,上班之前各单位花些公款,吃顿团圆饭、集体拜个年也是应有之义。杨帆作为一路长官,这样的场合是不便缺席的,故而今晚的宴会其实早在日程之中。
这种官员之间的宴会其实气氛紧得很。众人说话小心翼翼,所言皆是些官话、套话,好生无趣。故而宴会不到十点之时便已经结束,众人飞也似地回家,或是悄悄地跑去参加其他的节目。
宴会虽然无聊,不过酒却没有少喝。众人散去之后,杨帆与唐恪几人又留了一会,一边喝茶解酒,一边聊了一会接下来的政务。直到将近子时时候,他们才各自散去。
这个时候若在平时,当然是挺晚的。然而放在上元之夜,却是刚刚进入热闹的高潮阶段。樊楼今晚除了满雅间的酒宴之外,两个大厅之内还有一场歌舞表演和一场唱酬诗会,这两个节目此时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在唐恪等人离去之后,杨帆独自留了下来,他本来的打算便是要前去谢谢李师师。
叫来樊楼的领班经理,杨帆才知李师师此时果然在应酬之中。今晚的歌舞表演她早些时候已经出场过,此时正在另一场唱酬诗会之上,陪着一众文人士子作诗唱酬。
杨帆也没有考虑太多,他随口吩咐那位经理将李师师从会场之上悄悄叫出,自己则起身跟着经理来到了会场门外,以便一会送李师师回自己的绣楼休息,也顺便表达一下感谢之意。
诗会的会场设在樊楼的一栋连廊小楼二层之上,这栋小楼虽然不大,却极其精美,里面一派复